焊接车间主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焊接车间主管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担任焊接车间主管,配合车间主任,带领车间全年完成10万辆份的生产发交任务,生产效率JPMH值由243.34提升至414.81,提升77.01%,全年批量质量事故、微伤以上安全事故均为0起。指导车间、班组解决现场生产、质量难题,推进QCD改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现将本人工作完成情况作如下汇报:
1、KPI完成情况
序号 | KPI指标名称 | 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 单位 | 权重 | 考核频度 | 年度目标 | 实际达成 | |
必达 | 挑战 | |||||||
1 | 机物料费用 | 全年总费用 | 千元 | 15% | 月 | 1,593 | 1,580 | 1445.9 |
2 | 标准作业完成份数 | 标准作业总分数 | 份 | 15% | 月 | 235 | 240 | 242 |
3 | 焊接JPMH | 总焊点/总人时 | JPH | 15% | 月 | 600 | 630 | 414.81 |
4 | 生产计划完成率 | 实际完成/计划完成 | % | 10% | 月 | 95% | 100% | 100% |
5 | GGK诊断得分 | 诊断得分 | 值 | 15% | 月 | 1 | 1 | 1 |
6 | 轻伤事故 | 轻伤次数 | 次 | 15% | 月 | 0 | 0 | 0 |
7 | QCD改善提案数 | 改善条数汇总 | 条 | 15% | 月 | 2 | 3 | 13 |
2、工作主要做法和特点
2.1安全管理
每月坚持安全教育活动,全年查找安全隐患源累计达73条并自主整改68条,委托实施5条,全部整改完成;指导班组修订了搬运、操作、码放等242份标准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了操作者生产的安全性。
双班开启后,新员工人数倍增,增加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夜班人员精神恍惚,单班与双班的倒班导致人员不适应,夜班增加2次安全巡视,对于精神状态不好的人员及时调整合适岗位,确保班组的人员安全,全年无微伤以上的安全事故;
2.2、质量管理
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关键特殊工序,过程质量需要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得到保证。为此,在车间开展任何工作,时刻遵循PDCA原则,持续改善。
2.2.1 建立质量目视化看板
依据工艺文件,建立工位信息表,让员工了解产品质量特性,并告知不合格品处理流程;通过制作质量缺陷目视化看板,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通过制作多胞胎零件、左右件差异对比图,避免因不熟悉零件状态,导致质量缺陷;通过制作常见质量缺陷目视化,提高员工识别缺陷能力。
2.2.2制定各项管理基准
编制作业要件一览表以及借用焊接技能训练科目视频标准作业,更加利于员工培训时的理解掌握,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依据工艺要求,制定品质管理基准,并建立员工自主自主保证项目,依据新人上岗、质量问题、4M变更、改善后验证4各方面为原则,制定详细的班长管理项目及重要管控项进行点检确认。
2.2.3强化4M变更管理
加强4M变更管理,制定变更基准及变更台账;加强4M变更培训,制定变更培训流程及突发性变化的对策;实行4M变更确认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对新人、4M变更人员实行挂牌管理。
2.2.4作业观察,进行一元化管理
作为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检查和落实,依据新人上岗、质量问题、4M变更、改善后验证4各方面为原则,制定详细的作业观察基准和计划;并严格依据作业观察基准,结合观察计划,实施作业观察;在实施观察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一元化管理;对每日质量缺陷进行日统计,周汇总,班组机台进行回顾总结,对回顾,分析结果,制定对策,并加强员工培训;使得PDCA形成完整的闭环。
通过一年来,先进工具的导入,对策的深入落实,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自工程PPM从上半年月均121.8降到双班后月均26.2,全年未发生一起批量质量事故。
2.3生产管理
根据班组零件特性,在关键工序实施定人定岗制度,使员工从操作的熟练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对影响生产的各种停工进行分析,及时的进行整改。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方面主动和工艺、工装协商沟通,设备之间相互迂回等;其次实施排产看板生产制度,使得操作工清楚自己的生产任务,班组可以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异常,减少停工时间。
与客户时刻保持沟通、交流,当出现异常时积极协调,满足客户要求,降低客户的抱怨,确保产品的正常交付,使车间原因造成的停线等异常均在控制范围内,降低公司停线罚款;
2.4现场改善
立足于车间生产现场,指导班组解决现场生产、质量难题,完成QCD改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全年共有13条QCD提案(内容涵盖安全、效率、5S成本等多方面)被公司采纳(指导车间共计完成56项),给予奖励;
3、存在的不足
1、焊接车间管辖五车间、工业园两地,对工业园的管控不足;
2、GGK、各类体系等推进力度不够,现场检查频次不足;
3、为保交付对效率提升方面的改善不足;
4、下一步改进方向及措施
1、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提升班组长管理技能;
2、定期实施自诊断,提升GGK、体系等在车间的执行性;
3、进行IE研究,实施改善,优化作业编程,提升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