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作者:小编时间:2014-11-27 08:22:00)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直以来,西部的发展相对东部都极其缓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关注,我们国家也不断倡导学生及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西部。我们此次支教采用家访的形式,通过和村民聊天,关于限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几个调查报告结论: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意识到文化程度与自身经济情况关系很大,考大学成为山区孩子走出山区,改变人生的最好出路。

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山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入学率。90%以上的家庭,孩子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考上,很少一部分家庭选择“经济原因”,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孩子自己不愿读书了”。有很多感人的例子,有的家庭孩子多,就哥哥或者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有一个家庭是家里农活太多,孩子想上学但是不能去上学,有的是因为爸爸去世,为了支撑家庭,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还有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一学习就头疼而被迫放弃上学。

虽然村里经济比较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并全力为孩子受教育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从社会环境问题这一方面看,要想改善山区基础教育现状,首先得发展好经济,同时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改变对教育的落后的看法,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教育的益处;其次是增加对山区教育的投资,改善山区基础教育条件,减轻村民的负担,,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点村里做的很好,还免费给孩子提供一顿午餐,学费也只是交十八块钱)

二:学校和老师现状问题

调查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当然就离不开研究学校和老师。研究学校的“办校历史、学校声誉、班子队伍状况、管理现状”,然后才能根据学校现状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师的“学力结构、学习氛围、责任感、教学实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因此也要对其进行调查。

当地教育是很薄弱,教师不够用,所以村里只开了一三五年级,老师也是现学先教,甚至有些老师还不是很负责任,熬时间等着调走,所以使当地孩子基础教育很差,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的写作和拼音。在整个织金县都采取的是奖惩制度,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给予现金奖励,教学成绩差的教师给予现金惩罚,垭垅和猓猡是当地基础教育最差的两个村子,教育局每年几乎都不拨钱给这两个地方,钱都给了镇上的学校建校舍,建食堂等等,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去了,这样导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村里的好学生有的就去镇上上学了,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难以提高,所以每年都得被罚,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有的就是熬时间等待被调走。

学校的围墙是去年新建的,学校是两层楼一共六个教室,一间已改成食堂,一间放杂物,一间改为图书馆兼活动室,所以剩下三间教室,教学楼外观看起来还可以,里面的桌子都很破旧,学校也只是外观尚可罢了。

没有的年级,孩子们都得去别的村上学,步行要一个小时。一般家里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所以孩子没有家长管教,很少有在家主动学习的,村民的文化不高,所以即使爸妈在家的,也无法辅导学生学习,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能做的也只是督促学习,所以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不到纠正。

当然,学校不免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待完善,师资流失比较严重,学生失学率不能忽视等。村里的教育还需校长和教师们以及村委会继续努力改善。

三:学生素质问题

一个地方的教育成效如何,和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他们是极其缺爱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两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哭,用哭声引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下来,那个女孩不哭,两个女孩就用钉子扎她,将她弄哭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再想一切办法来吸引老师的关注,甚至用一些不好的方法。

心理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显得都比较差,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不知道怎么改变,心理有困惑不知道怎么去努力解决,意志不够坚定,面对困难往往不知道怎么解决,家庭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时常感到焦虑。有些孩子还存在攀比现象,自大,骄傲,喜欢炫耀,有些孩子还不懂得尊重人,孩子们不知道谦让,经常因为抢玩的东西大打出手。孩子们打架现象也比较常见,这些都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引导,通过让学生喜欢老师,来带动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这方面,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很大,创新能力不够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抱怨他们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没有多少用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应当花一定的时间与同学对人生、社会、国家、责任等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反思

不可否认,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山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老师用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喜欢你,通过让孩子喜欢老师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在教学的态度上一定不可马虎,切实提高村里教师教学态度,对基础教育的提高会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反思,找到山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经过总结和创新实践,我想这些问题以后会慢慢得到妥当的解决。 也希望我们的支教能多帮助到孩子们一点,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支教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西部,支援西部。

第二篇:关于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占我国面积的2/3,人口占全国的22.8%,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臵重要。但是和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仍然较为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作为一项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毋庸臵疑的。因此,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全国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交通建设 交通财会

一、 背景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10年,西部大开发迎来第十个年头。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西部大开发前,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只有53.3万公里,2009年达147.7万公里。青藏铁路的通车,更是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西部12个干线机场和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21个支线机场,缩短了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距离。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

二、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事业的现状分析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

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铁路交通

2014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川渝进藏列车挺进拉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西部地区相继建成开通了内昆、渝怀、株六复线等重大干线铁路,西部地区铁路总营业里程占全国比重达37.7%。

随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到2014年,四川省铁路通车里程将达8000公里,从成都到沈阳、上海等地,将从现在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到广州、北京等城市则只需6小时,到时候将不是"蜀道难",而是"蜀道通"、"蜀道易"了。2014年四川的gdp实现1.4万亿元,与1999年相比翻了近两番。去年底,随着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节点之一的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开通使用,规划布局的铁路物流基地已具雏形;并随着成渝、渝黔、渝万等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铁路正助推重庆在2014年以前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在2014年,重庆的gdp总量只有1603亿元,到2014年,全市的gdp总量已超过6000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三。

而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的贵州以正在建设的贵广快速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渝黔、成贵铁路为依托,努力打造现代南方"丝绸之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仅去年底开工建设的贵阳市域快速铁路,平均每年将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可直接、间接带动40多万人就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

在铁路运力的保障下,如今西部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板块。惠普2400万台笔记本制造基地、富士康千亿级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广达420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落户重庆。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成都投资1亿美元,建立开拓西部市场的一个基地等等。

2、公路交通

(1)公路里程不断增长,通达深度不断提高。

西部公路通车里程由1999年的53.3万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142.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由7.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6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14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及经济联系明显加强。2014年底,西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8.3%和81.2%,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77.5%和35.0%。

(2)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999年全社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89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591亿元,占27.0%。2014年,全社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881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完成2299亿元,占33.4%。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投资额增加了

2.9倍,占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增加了6个百分点。2014年,四川、陕西、重庆等省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3)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199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1605公里,其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2529公里,占21.8%;201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60302公里,其中,西部地区16455公里,占27.3%。与1999年相比,2014年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是西部大开发之前的6.5倍,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比重增加了5.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进展顺利。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规划里程35907公里,截至2014年底,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建成里程15493公里,(占西部地区规划里程的43%,下同),在建6189公里(22%)。

(4)桥梁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西部地区桥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底,西部地区共有桥梁60718座、1880209延米,其中特大桥185座、100724延米。到2014年底,西部地区共有桥梁139519座、5981876延米,其中特大桥305座、349453延米。

(5)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公路隧道45座、10410延米,没有一座长隧道、特长隧道。到2014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公路隧道1961座、1102871延米,其中特长隧道50座、240198延米,长隧道217座、362684延米。

(6)公路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西部地区公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数字化规划技术、自动化勘察设计技术,沙漠、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膨胀土、岩溶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成套筑路技术,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技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路面新材料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公路建设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公路建设技术进步。

(7)公路建设理念不断提升。

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为加强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自2014年开始,在四川省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交通部在全国推行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提出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勘察设计新理念。按照“安全、环保、节约、实用、创新”的建设方针和“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原则,强调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环境。通过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水平大大提高。

(8)公路建设成效显著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西部地区改善通行条件、加强交流沟通、实现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成效。

一是公路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和货物流通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地区土地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成,促进了经济产业带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是各地机场公路、疏港公路以及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产地公路技术状况的普遍改善,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贫困、边远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是公路建设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建材、石化、机械、汽车、旅游、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六是公路的开通促进了信息交流,有利于当地人民群众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使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水路交通

10年来,西部地区内河水运基础设施面貌改善明显,建设成效显著。长江上游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西江航运干线已达到三级及以上航道标准。主要港口和库区水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重庆、泸州、贵港等港口建成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专业化泊位,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规模。水路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至2014年,内河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1999年的0.55亿吨、180亿吨公里,增长到2亿吨、1199.8亿吨公里,增长了3.6倍和6.6倍。

4、交通科技

科技是支撑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交通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技术难题,需要依靠科技的手段、科技的力量,攻克这些技术难题,保证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西部交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交通运输部从“十五”开始启动实施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简称西部项目),针对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全国交通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水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运输服务、交通安全、绿色交通等五大技术领域开展了756项课题研究,形成了特殊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成套技术、世界级桥梁隧道建设技术和港口建设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设施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障交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切实保障了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进度,为西部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初步统计,西部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1∶27,直接经济效益达899亿元。

三、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仍然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1、交通专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 专门人才总量少、密度低。

1997年西部12省区市公路交通系统职工人数约64.9万人,占全国250万公路交通职工的26%;专门人才总数约为11.3万人,占全国总数(约46万人)的24.6%;西部地区专门人才密度为17.4%,低于全国公路交通系统专门人才密度平均值约1个百分点。显然,西部公路交通系统人才状况不能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公路交通建设的客观需要。

(2) 专门人才学历偏低,整体素质水平较低。

据统计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公路交通专门人才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是中专及以下层次。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极为匮乏,现有的专门人才中部分人员知识老化严重,知识更新缓慢。这在客观上造成西部公路交通专门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必须尽快改变。

(3) 专门人才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技术职称等级低

(4) 行政干部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不便理,层次偏低。

西部公路交通行政干部一般都是专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而目前,西部交通行政干部在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及基本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5)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学历偏低、分布不合理。

2、交通科技

(1)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缺少创新驱动力,对充分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力量产生阻碍。

(2)交通科技制度和资金投入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3)科技资源配臵效率、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仍需提高。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西部地区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均处于大发展的初期,区域内综合交通呈现出区域对外大通道缺乏、道路等级低、分布不均匀等特征。以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西三角经济区是指把西安与被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特区”的重庆市和成都市联合组成的。作为一个可能形成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的区域,它对西部大开发将是一个巨大的推进。但是,目前“西三角”区域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1)区域对外大通道相对缺乏

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方面,多条对外通道尚未完全贯通。同时,航空运输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运输,因此目前成渝地区直达上海只能靠水运。而受航道条件影响,长江航道只在宜宾以下才可成规模运输,加之南京长江大桥的限制,航运船只运输规模有限。高速公路、铁路的通达率较低,水运的受限,严重影响了“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和交流。

2)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公路和铁路方面看,内部连接通道覆盖率还存在多处盲点。区域内部连接通道的缺乏使两省一市之间的交流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严重制约了“西三角”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3)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低,缺少快速通道

区域内部连接三个大城市的只有宝成线(宝鸡至成都段)、陇海线(西安至宝鸡段)、成渝线、襄渝线(安康至重庆段)、西(安)(安)康线、达成线(成都至遂宁段)和遂渝线,受地形影响,区域铁路复线少单线多,弯多直少,加上技术装备水平低,铁路速度低,缺少快速路。

4)区域内部道路分布不均衡,两头多中间少,道路等级低

2014年,公路总里程为41539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1.74%,高速公路5050公里,占总里程的1.91%。从道路的分布上看,三省(市)公路主要分布在三个大城市圈周围,而川北、陕南、渝东北道路相对较少,除极个别城市外,多数没有通高速公路,尤其是三地交界处。

4、交通财会

一是由于交通事业正处在新的大发展时期,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既要面临建设资金,特别是资本金缺口大的困难,又要承受债务负担大的压力,筹融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一些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还不到位,仍有死角,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还时有发生,财务监督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是财务基础工作和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行业财务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完全适应国家财政、投融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需要。

四、 解决措施与对策

(一)解决交通专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规范交通财会岗位职责管理,建立交通财会岗位责任制。

2、建立健全财会队伍建设机制。加强交通财会人才库的建设管理工作,完善人才库网络信息系统,重点加强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会人员的配备工作。此外,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交通财会人员的交流力度,制定相应的财会人才交流计划,提高交通财会人员的实践经验。加强交通系统会计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组织指导,为优化交通行业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创造条件。

3、加快交通财会人员高层次培训基地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交通会计学会的作用,加强交通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财会培训,不断提高交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财政改革与交通发展的需要。

4、依托各级交通会计学会,组织交通财会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考察、培训,借鉴发达国家在财务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开阔交通财会人员的专业视野。加强交通财会学术研究和交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交通行业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交通科技

1、面向交通建设主战场,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努力营造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力量;

2、进一步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资源配臵效率,不断完善制度,提高交通科技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 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统筹建设。统筹川陕渝三省市的交通网络建设,建立三地在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避免因三地“信息不对称”产生重复建设、路网盲区等不合理现象。

2、梯度推进。陕南与川渝两地之间的秦巴山脉是制约三地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三地综合交通的发展上,要采用循序渐进、梯度推进的方式进行建设。具体来说就是两边向中间推进,即由关中向陕南推进、由成都向川北推进、由重庆一圈向渝东北翼推进。 3、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的建设要选准突破点,集中力量在关键部位求突破、谋发展,当前主要的突破点应当放在统筹对外大通道的建设和内部连接线的优化上,建设的重点区域应放在三个大都市圈以及陕南、渝东北、川北等“西三角”中间区域。

4、因地制宜。由于“西三角”涵盖的两省一市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不平衡,推进

三地综合交通的大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在三个大都市区周边,以解决公共交通的便捷性、物流体系的完善、客货集散枢纽的建设等为重点,继续完善综合路网的建设;在三地结合部广大综合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应侧重做好中小城市之间快速路网建设以及物流中转枢纽建设等工作。

(四)交通财会

1、必须坚持制度创新。近几年的财会工作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理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创新,才能适应财政管理制度和交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把财会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作为财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为交通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必须坚持把服务行业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财会管理工作在交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行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服务行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必须坚持依法理财和科学理财。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规范有序的财会环境予以支持,而且需要财会部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这就要求财会部门在坚持依法理财,的同时,必须运用最新的财会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国外、行业内外先进的财会管理方法,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创新理财思维、广开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交通运输财务部门和广大交通财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第三篇:走向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一、 项目背景:

最纯真的脸庞莫过于山区孩子们脸上的微笑,最遥远的上学路莫过于隔着大山的小道,最让人欣慰的莫过于孩子们课堂上的专注,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啃着馒头,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孩子们的那句“老师别走”,走向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一个人,一支粉笔,一份爱心,一句留下,编制了孩子的梦,也许是让他们学会了写字,也许是让他们学会了唱歌,我们的行动,要让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冲破大山的屏障,编制多彩的希望!

老道沟小学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老道沟村,1100口人分布于16个村民组几十个居住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是洛阳市有名的特贫村。由于常年奔波于坡陡路岖的山涧,大部分学生只得吃住在校。学校占地面积85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50余平方米。学校共有小学生45名,幼儿生23名,共计68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九十为留守儿童。正式教师只有3名,其中两名55岁,即将退休。学校仅有1-3年级三个班,因教学资源及地理环境限制,该校只有本村年幼学生在此就学,高年级和邻村学生不得不爬过大山到其他学校上学。学校也仅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

为了让大山外的世界走进山区里的孩子,微尘爱心社在老道沟小学开展了以“冲破大山的屏障,编制多彩的希望”为主题的爱心支教活动!

二、 项目目标:

受益对象

最终成效

老道沟小学学生及附近其他学校和高年级学生(首要目标)

1.开阔视野,冲破大山的阻碍,接触到大山外的世界,认识从洛阳到世界的一些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发现生活与自然之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2.感受到师哥师姐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并学习志愿服务精神和感恩之心,争做小小志愿者,将来为社会做奉献;3.丰富课外知识,学习体音美及社会科普知识,发掘自身潜力,全面发展;4.与父母联系,感受父母的关爱,了解父母的苦心;5.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等。

老道沟小学

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大山外世界的机会,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关注及捐助,帮助其改善教学设备,修葺教室,更换课桌板凳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2.建立“城市展览角”,张贴地图、展览海报、地球仪等,让孩子们能够经常参观学习进而了解世界。

老道沟村民

使该特贫村得到社会关注,获得政府及民间捐助,改善生活条件,重拾生活信心等。

微尘爱心社支教队员

增强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开阔视野,锻炼和增强个人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河南科技大学师生

通过我们活动后期的图片及视频展览,了解山区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更多地参与到支教和奉献爱心的队伍中。

社会大众

通过我们河南科技大学微尘爱心社官方微博和博客的图片及视频展览,获得更多来自山区孩子们的信息,得到更多奉献爱心的机会。

三、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7月11日到2014年7月24日

四、 项目前期准备:

1.确定支教人员:本次暑期支教活动从4月中旬开始报名,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于四月底确定了12名参与支教的大学生。

2.联系支教学校:由队长与嵩县吧爱心志愿者云彩联系,在嵩县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小学,并最终联系到嵩县德亭镇老道沟小学,与该校校长多次协商,确定支教活动。

3.前期实地调查:5月上旬,队长跟随嵩县吧爱心志愿者到达老道沟小学进行实地调查,并拍照。

4.申请支教资金:微尘爱心社从5月开始着手准备支教申请书、项目预算等各项事宜,经过所有成员一个月的辛苦努力与不断的修改校正,最终在5月底将申请书递交给华桥基金会,并成功获批二千元资助金,社会实践报告《走向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5.6月份的每个周六周日,志愿者分组到洛阳三大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各校区、博物馆、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地点拍照,并在网上截取各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图片。

6.6月20—23号,接收由河南科技大学杏苑书画协会免费义务提供的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并表示感谢。

7.7月1-8号,队员于军训时间以外,进行集中培训,确定课程内容及具体安排,制定课件(包括音乐、视频)和教案,并集中打印。

8.7月9号,最后再次确定支教人员,为支教队员购买人身保险,到关林批发市场购买体育器材、文具奖品、地图、地球仪等物品,印横幅和旗帜。

9.7月10号,购买医疗用品,集中打印课件以及海报。院团委开会,动员鼓励并要求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队长再次召开全体队员会议,整理所有物品。

五、 项目开展情况:

7月11日早上,微尘爱心社赴嵩县支教团队一行9人在校门口集合留影,并出发到达嵩县县城。嵩县吧爱心志愿者豫洛天马、嵩县你的谁和空手道大哥带队员去饭馆吃饭,并送队员们到老道沟小学。下午嵩县吧吧主七峰秋庙也亲自来到了学校,进行慰问。校长和队员们一起打扫宿舍,收拾行李。因该校位于大山深处,无生活超市,队长和空手道大哥一起到达镇上进行蔬菜、米、挂面等食物的集中采购。晚上召开到达支教小学的第一个集体会议,根据学校具体学生班级情况,安排课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等,分为一、二、三三个年级分别授课。

7月12日上午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打扫校园、班级,并进行教室装扮、老师和学生们互动认识。下午根据课程安排,开始正常授课。我们开设了英语、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地理共7门课程,力求丰富孩子们的暑期学习,接触更多语文数学外的课程。

7月14日上午一早,同学们就早早地到达操场按班级排好了队,由各班老师们带领,准备进行拉歌比赛。尽管当天天气炎热,但是孩子们显然对于这项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活动极有兴趣,玩的异常开心,热情不减!最后出于天气考虑,孩子们也都把小嗓门喊哑啦,圆满结束了本项拉歌比赛。

当天中午,嵩县吧爱心志愿者嵩山童姥、人在旅途一行人前来探望,并带来了3箱牛奶、3箱蛋黄派,以及一些蔬菜、书本和衣物等。下午放学后,由队长带领,将牛奶和蛋黄派一起发给了孩子们,孩子们都很懂事,对老师们说谢谢,还把东西开心的带回家给爸妈吃。

7月16日,队员们在授课之余,开始着手帮老道沟小学幼儿班的墙壁绘画,给校园增添新的色彩。我们在墙上画了海底世界、喜洋洋、白雪公主、米老鼠等动画形象,孩子们看到美丽多彩的墙绘,都很开心。经过连续3天的辛苦创作,墙绘于18日圆满完成。

7月17日下午,因为同在嵩县支教的一支团队的队员发生一点小意外,受伤住院。嵩县教育局两名代表亲自前来探望,一再嘱咐要求注意师生人身安全,并为我们送来了5个西瓜。

7月19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老道沟小学,计划关于贫困留守儿童微心愿的调查采访,下午我陪同他们去了3名孩子的家中,此行对我影响颇深。

7月20日,万众期待的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始,运动会进行了多项项目,分为上午下午进行。放学后我们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和奖状。

7月24日,我们计划返校,上午上完课后,和同学们一起留影合照,大家依依不舍,孩子们还亲自折了很多礼物送给我们。尽管我们一再反对,下午还是有部分同学冒着雨送我们走出了大山,让我们非常感动。就这样我们2周的支教生活在雨中圆满结束!

六、 项目成绩和经验:

1.支教准备期间,正逢期末考试阶段,虽然考试紧张,压力大,但是大家依旧积极参与支教的各项准备活动。

2.这次支教活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学会面对艰苦的条件要坚持不懈,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交通的不便,生活的艰苦,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山区留守儿童的现况。

3.本次支教活动受到老道沟小学校长、教师、全体学生、家长以及嵩县教育局的热烈欢迎、认可与称赞,学生人数也由最初的30人不足,最终增加到60人有余,为孩子们枯燥无味的暑期补课增添了一份快乐,也让他们学会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并感受到来自祖国及社会的关爱。

4.本次支教活动期间,微尘爱心社每晚召开集体会议,针对当天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活动计划。并及时更新微博、贴吧,让更多关注我们活动的网友们及时了解我们活动的进展情况。

七、 活动存在问题:

1.临出发前,有1名队员因家中有事,临时退出,由朋友代替参与。另结合老道沟小学学生人数少,出发前与3名成员协调,调到了本学院的另一支支教团队中。

2.活动中期,因防范意识不足,导致经费意外丢失600元,项目难以持续,最终队长用自己的钱充当经费,才得以保证了支教活动的正常进行。但这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

最后,再次对于华桥基金会对我们此次支教项目的大力支持,我们来年一定会更加努力!

总结人:陈梦伟

2014年8月18日

第四篇:关于农村教育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暑期社会实践终(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觉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到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充分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这次活动给我很多感触,也让我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真情……

第二点: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辍学外出打工;

第三点:考上学而供不起也导致一些学生辍学。

我个人认为,要想让农村学生辍学量减少,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其次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为4名,这样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所以,恳请政府加大农村教育建设。

还有,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现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个县城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的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富的学校越来越富,穷的学校越来越穷,所以政府的重点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自我宣传,自我管理。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磨练我们的品格,增长我们的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是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社会实践也加深了我与农民的感情,拉近我与农村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再一次感谢老师让我有了一次亲身体验,我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我的学业,等到学业有所成就时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第五篇:关于早期教育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早期教育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日益增长的激烈竞争,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的国家甚至于兴起负二岁教育也不足为奇。在我们国家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是“孩子的教育必须从0岁开始”这一理念必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早期教育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根据0~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孩子的一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为了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在昆明市发展的大概状况,探索早期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我做了这次调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

2014年7月13日至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20日至2014年7月21日。

二、 调查地点

昆明市世纪金源购物中心。

三、 调查对象

主要是0~3、4岁婴幼儿的家长。

四、 调查形式

拦截符合要求的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

五、 调查目的

1、了解昆明市民对早教的了解程度、认知程度以及意见建议等;

2、分析了解昆明市婴幼儿早教市场的发展状况;

3、了解昆明市各种早教机构的竞争状况,掌握一定的市场信息。

六、调查内容

此次问卷中的主要问题点:

(1)您在宝宝的早期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哪些?

(2)您希望通过早期教育给宝宝带来哪些帮助?

(3)您愿意每月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所投入的费用?

(4)您对昆明婴幼儿早教机构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七、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总抽样90人,收回83份,其中8份无效,75份有参考价值。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您希望通过早期教育给宝宝带来哪些帮助?(可多选)

a、智商的提高(占17.1%)

b、让性格更开朗(占31.4%)

c、提高交流能力(占25.7%)

d、更加专注有序为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准备(占11..4%)

e、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占11.4%)

f、其他(占3%)

分析:大部分家长都希望通过早期教育让孩子的性格更开朗,并能逐步提高交流能力,即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但还是有一部分家长是希望通过早期教育,而提高幼儿的智商。我个人认为,早期教育是抓住幼儿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外界给予刺激而发展、挖掘幼儿的潜能,可能对智商的提高没多大作用,这也是家长对早教存在的误区。

2、 您在宝宝的实际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专业知识匮乏(占31.6%)

b、不了解宝宝的生长和发育规律(占21.1%)

c、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占21.1%)

d、宝宝太调皮,不好管(占21.1%)

e、其他(占5.1%)

分析:在调查中,0~3、4岁的婴幼儿主要由父母带养,尤其妈妈占大多数。并且家长们的学历层次越高,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就越好。由于婴幼儿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又加之缺少经验,无法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缺少认同,缺乏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护理常识。加上独生子女普遍的现象,全家都会对孩子特别宠爱, 使得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出现,所以大多数家长在自己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遇到的问题,是可以或期待通过早教机构的学习得以解决的。

3、您愿意每月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所投入的费用?

a、500元以下(占26.7%)

b、500~1000元(占53.3%)

c、1000~1500元(占20%)

d、1500元以上(占0%)

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父母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大,说明着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于昆明市的早教机构收费来讲,我还是认为我普遍偏高,有的甚至是天价,对于中等偏低收入的家庭来说,即使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也被这收费吓得望而却步,所以早期教育在昆明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也有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此。

4、平时在家里谁主要负责宝宝的教育?

a、爸爸(占16.7%)

b、妈妈(占66.7%)

c、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占16.6%)

d、保姆(占0%)

e、其他(占0%)

分析:调查显示,0~3、4岁幼儿80%以上由父母教育抚养,祖辈抚养教育的很少。通过走访的几家早教机构来看,普遍实施的都是亲子课程,就是让父母带领孩子一同进行教师指导的一对一的学校教育。这样免去了许多家长担忧的问题,例如:孩子太小,甚至路都不会走,话都不会说,他能学什么?”。

5、您选择早教机构会考虑哪些因素?(可多选)

a、早教机构的品牌(占12.5%)

b、教学效果(占21.9%)

c、上课时间(占6.2%)

d、教师师资(占34.4%)

e、中心环境(占12.5%)

f、中心地点方便(占12.5%)

g、其它(占0%)

分析:大多数家长都把“教师师资”作为选择早教机构的主要考虑因素,就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的“其它再好,老师不好也是没有用的”。大家都没有忽视作为教师、长辈对幼儿的模范榜样作用,并在为孩子选择教育者时,也开始关注着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说明家长对早教机构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

6、您去过哪些早教中心(请说明)

a、没有去过(占86.7%)

b、去过,例如:美吉姆、爱乐、新爱婴?(占13.3%)

分析: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婴幼儿比例不大,使得早期教育机构普遍感到招生压力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早期教育机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大众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刻。

7、您对目前昆明婴幼儿早教发展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a、机构数量少(占2.8%)

b、收费较高(占42.5%)

c、宣传不足(占3.2%)

d、所处位置不好(占3.9%)

e、提供服务,课程不合适(占38.2%)

f、安全性低(占8.7%)

g、其它(占0.7%)

分析:从数据来看,昆明早期教育宣传力不够,往往使宣传影响力和信用度收到质疑,确实昆明的早期教育机构也存在着规范化和社会化不足的问题,使大家对早教机构的评价不高,期望不大。

八、调查结果建议与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认为,昆明市早教市场存在着宣传部到位,缺少规范化管理,大众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够等问题,结合文献资料,给出以下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早期教育宣传力度

将早期教育的宣传端口转到准爸爸、准妈妈,而不仅仅是孕妇、已婚未孕人群。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育儿方法,使父母接受早期教育的时间早于婴幼儿接受教育的时间。其次,开辟多渠道的早期教育宣传途径。除巩固原有的报纸、网络等宣传途径外,还应整合妇联、计生、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力量,这些部门

组织链条长、覆盖面广,宣传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不及的,且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要整合这支宣传力量,做到宣传网络覆盖到户。三是创新早期教育的宣传形式。将亲子教育、实验课堂搬到社区、居民小区,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体验到早期教育的效果。

(二)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要搞好早期教育,教师是关键。全国培养早期教育的人才方案和课程设置并不完善。目前已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在职前、职中、职后的培训工作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系还应完善。那么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完善职前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促进早期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对早期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早期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早期教育的市场化势在必行,而在早期教育得到广大家长高度重视的今天,一些非正规的早期教育培训机构也如春笋般涌现,难免会有鱼目混珠的状况。所有领域的发展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规范走向规范,而监督与管理在这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目前我国尚无早期教育规范化标准。为促进早期教育的良性发展,明确早期教育的监管主体,确定入门槛,应对早教机构的场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配备、任职条件、保教质量、收费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总而言之,儿童教育问题应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掌握儿童的天性、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天真烂漫地成长起来,就是所有人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石贤磊.成都市家长早期教育观念的调查[j].当代学前教育.2014.

[2]饶淑园.对早期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的综述与思考[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4(11).

[3]刘利丹.家长关于早期教育相关问题观念的调查研究[j].中文摘要.2014.

j小编推荐其他文章:

社会实践报告 中小学教育调查

农村教育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农村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word该篇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全文共有1870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