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实习报告多篇范文
[说明]报纸编辑实习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实用的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第2篇】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内容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第3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范文
大河网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政文部实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去的时候正好赶着的时间比较巧。彼时河南正召开两会,记者们比较忙碌,所以我的机会比较多。最后的实习下来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较多,主要是还有老师的照顾,真正自己写的改的有一大半。上个实习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达到这个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谈谈收获: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二是接触认识一些前辈。像一些编辑记者还是很有功底的,他们的才华不在新闻纸上体现,而是在业余的随笔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种气质。刘亚辉、宋华茹老师,尹红杰、胡延征老师,远望师兄……都是很有才华,阙爱民老师的为人给我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这篇死水微澜的地方,他们还是给我力量。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党报的新闻风格熟悉。
这段时间来欠缺的地方主要是跟老师主动交流请教的机会不多。对他们写作风格的认识不深。只写了自己一篇很满意的文章后来被删减了三分之一sigh。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写完后发现自己总结的一点也不深,呵呵不过姑且这样吧。这个写东西看样子还是要养成习惯。师兄的一个习惯——每天五六千字,让我颇为震撼。
还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观众报料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某酒楼吃饭时,把喝饮料的玻璃杯碎片喝进喉咙,但是店方拒绝承担责任,而小孩家长硬要讨说法。双方僵持在酒楼,小孩却仍未送医院。听了电话,我当时就建议当事者先将小孩送医院,其他事情可以交由相关部门解决。挂上电话,以为这事已经处理得不错的我,和记者闲聊起来,记者老师反问我有没有确定伤者是否已经送医院,我无言以对。这位记者马上拿起摄像机叫我跟他出去。在路上,他还教我过一会儿到了现场,要怎样做、怎样劝解双方先将伤者送医院、怎样提问题、怎样抓有用的线索材料等。当我们急匆匆地赶到那儿时,围观者告诉我们,就在我们赶来的前几分钟小孩刚刚被120的送往医院,看到记者如释重负,我有点自责,万一小孩因为家长的直拗而耽误治疗,岂不是我的罪过。事后记者也告诉我,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只对媒体而言,对老百姓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一条人命。我很尴尬,不过却也因此从中体会到了书本上缺少的,第二层含义的“新闻价值”,书本上说的新闻价值是要注重事件的新、特、奇,而实际工作中我亲身领会到新闻价值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实习工作,在我每天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下越来越顺利。慢慢的,我开始体会到总编辑最初说的“接电话自有其乐趣与成就”。
另外,还有一位上门求助的老婆婆,她说在武汉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看到一幅航拍的武汉全景图,里面还有晴川桥横跨江面,显得特别的壮丽,因此她希望能用此作为家谱的封面。四处寻访无果,最后老人家在别人的推荐下求助《百姓连线》帮忙寻找。当时我手头上的线索是:那画面曾在武汉电视台播出过。经过多方打听,认为武汉1套一档名为《魅力武汉》的节目最有可能播出此类图片。我找到该栏目的编导说明情况后,拿到手的却是一盘光碟。“这叫老人家怎么弄成封面呢”,暗自琢磨着不能就这样交给她,犹豫之时,电视台的指导老师帮我指了条路:找武汉市规划局!对,那里什么航拍的图片都有。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帮老人家完成了任务。诸如这一类的求助还有很多,这就是民生新闻栏目的一大特点。而现今新闻界的民生新闻栏目,尚且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相信此类节目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主推栏目。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
每次跟老师们出去跑新闻,他们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对方可能是各级官员,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记者同行。任何一场,老师们总能够适时插话,精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为我们《百姓连线》是一个和观众互动性很强的栏目,我们经常会见一些到台里来的观众,尽我们所能为其排忧解难。有一次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访群众,讲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过电视台的报道寻求公平。老师耐心地听了他的话,仔细阅读了他提供的材料后说,这里面涉及太多法律问题,作为媒体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纷争。但是您讲述的事情,我们可以予以批露,请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相关证据,相信从这个角度切入报道,对解决您的问题也会有所帮助。就这样,来访的群众满意地离去了。我再一次体验了什么是高手。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在接待省长陈德铭等代表时,宁强县电教站采取视频实况直播系统,这次采访报道中,采用了幻灯机、先进的录音设备、先进的拍摄设备、同步转播设备等许多高端多媒体技术。而且有幸见到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等国家领导,还与省台的资深摄像记者同场拍摄,有机会向老师傅学习经验,请教疑惑。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时学习实践中没有接触的,我仔细观察学习,必要时模仿也初见成效,这让我对摄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拍摄那些看起来呆板的动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说摄像是一艘船,那么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说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达,地方台的话还应注意语言书面化程度的把握,还得反复推敲斟酌,从立意到主题都需简要明了,重点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图象素材的有机完美结合,我们常常发现声画错位,当然这就牵扯到了编辑和配音,这方面因为在大三时参与拍摄编辑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dv短片,故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编系统,深入了解了过去没有接触的许多小窍门。
我们曾今也学习过制作网页,可是要维护网站,添新补缺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需要photoshop来制作图片,flash和dreamweare来美化完善,课堂所学的美术知识,构图知识,以及应用美学知识都须灵活熟练的应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
为深入了解我国传媒发展实况,在实践中检验与提升所学知识理论。xxxx年3月,我怀着信心和希望,带着些许好奇和忐忑来到延安市宝塔区广播电视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觉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渐渐熟悉了,才发现其实也其乐融融。
我主要是在《宝塔新闻》这档栏目中实习。《宝塔新闻》是宝塔区广播电视局的主要新闻节目,主要内容是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是每两日播出一次的新闻类节目。我的主要任务是跟着记者外出采访,期间以会议新闻居多。指导老师说,其实会议新闻是比较容易采写的,因为是可预知的。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时就已经被告知要去什么地方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采访。进入会场后,我知道了一件事情:记者的位置永远在会场的最后一排,这样记者容易进行现场拍摄且不易打扰到其他人。
拍摄新闻现场时,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会议的主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在会场在座人员进行拍摄。我也学会了一些拍摄技巧:拍摄画面时一定要稳定,保持画面的流畅,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0秒左右,宁可长一点,这样方便后期剪辑。会议新闻的画面应该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时新闻画面的构图与新闻画面的镜头语言必须一致。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而会议新闻一般开头会写:某年某月某日,我区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文则摘取该领导所讲的内容。内容的引出又有一般的写法: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如写副区长李志锋指出……写完正文后,结尾一般还会写,某某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什么事情或人物进行奖励。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了。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含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即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非线编辑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支持视频和音频的硬件系统;二是操作系统和用户图形界面;三是支持多媒体数据的系统软件平台。在学时采访的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后期编辑的制作过程:采集素材、主持人播音、配口导、配音、添加字幕、同期声合成、画面与声音的一致、审核、送到播放中心。可以说一条新闻到此制作完成,成了独立的作品。
简单的说: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
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
除了会议新闻,我还跟着记者下乡,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家庭情况。去一些乡镇了解他们教育问题,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记得有一次和老师采访一个植树活动。在延安的一座凤凰山上,那山好高,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天气又热,好不容易终于爬上去了,那场面可真壮观,好多标语,旗帜迎风飘扬。大家都开始植树了,全都是志愿者,尘土飞扬,笑声不断。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愣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找组织者了解大体情况。组织者告诉我们:这完全是一次自发的植树活动,去年他们就种了好多数,这次他们不单单是种植新的树,还对去年种的树进行培育,浇水、除杂草。老师说遇到这类情况,多取些全景,并对其中某人的种树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然后对其中的志愿者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然后我配合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一些画面。将进中午的时候,采访才结束。其实,每次采访都有许多不懂之处,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
而且,我还特地学习了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虚拟演播室与传统的演播室不同,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的合成,形成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受益匪浅。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大进步,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曾学到的知识,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在与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技巧,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有了足够的信心去适应这个社会。
实习的结束了,我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开始学会思考,开始把我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不再仅仅用于发泄自己的快乐喜悦或者惆怅忧伤,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去记载。
最后,我要感谢父母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关怀,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感谢大学期间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细心的指导,感谢同学和朋友们默默的支持和不断的鼓励,感谢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不吝赐教和大力帮助。只要想到生命中有你们相伴,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足够的勇气挥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
为期一个月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6月初,也是炎热夏季的开端。怀着一份好奇与兴奋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手工模拟实习的教室,开始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于是我们像走上了工作岗位一样,每天上午八点上班到11点半下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我们班上总共被分为八个组,大概每组有六到八个人的样子,加上会计二班总共有一百多个人挤在这间不算大的房子里,条件可想而知了。但是为了能够好好地实践会计工作以及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大家都忍受住炎热与拥挤的考验,每天坚持按时上下班,认认真真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此次的实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根据一本书上所提供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虚拟的资料初步接触会计今后要做的基本工作,比如说设置账簿、填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明细账以及总账、结账与对账、编制会计报表。
虽然已经接触会计这门专业知识有一年多了,但是很惭愧我们对于实际怎么建账、填凭证等都还很不明白,许多细节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清楚。还记得刚开始实习的第一天,老师要我们首建立总账和明细账,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准备好一些基础工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开始了最初的工作,建立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接着再根据模拟的会计资料录入期初余额。每位同学都做的很投入,顾不上与身边的同学闲言碎语,也顾不上擦去额头上流下的汗水,深怕一个不留神就把数字给填错了。最后再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余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之后才可以进行本期业务地登记。经过一两天地工作,大家都慢慢地进入了模拟实习的状态,我也发现了会计这项工作的确像别人说的那样很繁琐、很枯燥,需要有耐心,需要仔细认真。比如说建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反反复复地写了多少个“期初余额”。
做完一些期初的工作后,我们进入了最主要的工作——填制凭证。总共有79笔业务,分三次完成。原本以为这会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只要通过原始发票判断这笔业务归属的会计科目,再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填上数字就可以了。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比如说一笔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账户时,怎样把它写出复合地会计分录才是正确的,又比如说一些预提待摊的账户应该怎样分配金额;还有最麻烦地计算分配和结转一些辅助生产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财务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的知识掌握地很熟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每完成一批凭证后,我们都会做一次科目汇总表,虽然比较麻烦,但是等做到最后把借贷方试算平衡后,我们的心情不知道会有多好。还记得第一次科目汇总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怎么也平衡不了,真的差点就放弃了,可是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反复地和同学对照了几次,终于找出错误之后平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来,容不得有半点马虎。虽然没有一次就把账做平,但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当会计的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够把账做平。
在填完凭证之后便是登账了,必须根据每张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虽然看上去有点像谁都会做的事,可重复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数字写错了还得用红笔划去,再用黑笔把正确数字协商,最后还要签章。而且字迹还得清晰清秀,数字也不能写错方向。如此繁琐的程序真的让我不敢有一丝松懈,以致于每天在那坐上几个小时后汗水都能浸湿我的衣服。因为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账记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结账,印象最深的便是划两条红线,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要结一次,划红线划得手都疼了。而且结算那些数字是最容易出错的,必须反复地验证几次才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着便是对账了,如果前面没有出现错误的话,这一步还害死比较简单的。
做完上面的一切工作后,便是编制会计报表了。填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后,根据总账或有关明细账资料按项目填列,必须保证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最后还要签名。
经过这次的手工模拟实习,发现了自己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以致不能够很熟练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第二,没有足够的耐心,做事情也不够认真仔细,以致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写错数字,记错方向。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地把从书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接触到了以后当一名会计要做的许多事情。虽然实习这段时间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我认为值得,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有多辛苦,相信每一个岗位只要你用心、认真地去做了,都会很累,但是你却可以从中收获到很多,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我相信我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名好会计。
难忘的一次实习,它记载了我这些天来付出的点点滴滴,记载了我流下的那些汗水,我想它会成为我以后快速进入会计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很感谢所有的老师,在那么炎热的条件下依然不辞辛苦,每天都会陪着我们做账,随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再次向您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第4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怎么写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第5篇】xxxx年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总结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北京瑞利宏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网站美工实习报告一 实习目的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适者生存,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我们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才不至于淹没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
一、指导思想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暑假时代,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双流县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会计实习,学到了良多书本以外的常识,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对银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进行的一点简单切磋。
一.实习目的实习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实际统计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已经结束,实习期间,我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通过工作实践,我更深层掌握了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积累了宝贵的认识和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就从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过度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最终寻求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一次的巨大转变都意味着社会地位体系、社会...
转眼间我市邮政局实习已经有9个多月了,在这9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完成了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转换社会人员的身份转变,我在邮局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不但拓宽了知识面也学习到了很多社会实践经验,受益匪浅。
按照培养方案要求,我们08级商贸系的学生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毕业实习。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实习单位。本人自3月1日开始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11183呼叫中心实习。现将一个多月的实习情况汇报如下。
【第6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第7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
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众所周知,首都北京,有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意味。它是整个中国的核心,也是决定全国经济大局与命脉的关键所在。可是,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这个一线城市一直摘不掉的创可贴――高额的房价、拥挤的交通、快节奏不断加班的写字楼工作……所以,当我决定把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此时,本是没什么底气和勇气。这个城市会容纳我吗?我会很快很好的溶入到这个城市吗?从学生到职员,每个人都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捏过一把又一把的汗,社会凶险,职场险恶,但每个人都又或多或少拿杜拉拉当作自己奋斗的榜样,但是,我会是那个杜拉拉吗?
带着这些疑问,却来不及过多的思考,我便在北京匆忙地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一、匆忙入职
从接到面试电话到最终通知入职开始试用期,总共不过30个小时的时间。接到可以入职的电话,是在北京晚上六点的公交车上。找工作的过程是漫长而又饱受煎熬的,特别是不借助任何外力,仅凭一纸文凭和大学里的实践经验,想要敲响一个公司的大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当我接到通知入职的电话时,心情既意外又兴奋。意外的是,这家合资网络公司规模虽不大,但主管以上级别均是国内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部分主管甚至拥有着留学经历和较长时间的网络媒体从业经验;兴奋的是,在前辈们的口中,找工作仿佛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媒体舆论渲染、大量官方非官方数据统计、招聘会上看到形形色色的愁眉苦脸……一切的一切,都在让我不断对自己曾经努力争取到的一切感到怀疑。但这个城市和时间一样,容不得我多想太多,坐着晚上八点多开往保定的火车,我开始在火车上筹划明天早上入职的事情。
第一天工作,我却因为要赶火车的原因,不得不“被迟到”一次。很狼狈的拖着行李来到公司,接待我的依然是面试当天接待我的文秘。整个公司分两层,但仍然能够清晰的听到电话声、敲键盘声,快节奏的一切不断提醒着我这不再是学校,你要奔驰起来。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第8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大河网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政文部实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去的时候正好赶着的时间比较巧。彼时河南正召开两会,记者们比较忙碌,所以我的机会比较多。最后的实习下来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较多,主要是还有老师的照顾,真正自己写的改的有一大半。上个实习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达到这个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谈谈收获: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二是接触认识一些前辈。像一些编辑记者还是很有功底的,他们的才华不在新闻纸上体现,而是在业余的随笔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种气质。刘亚辉、宋华茹老师,尹红杰、胡延征老师,远望师兄……都是很有才华,阙爱民老师的为人给我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这篇死水微澜的地方,他们还是给我力量。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党报的新闻风格熟悉。
这段时间来欠缺的地方主要是跟老师主动交流请教的机会不多。对他们写作风格的认识不深。只写了自己一篇很满意的文章后来被删减了三分之一sigh。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写完后发现自己总结的一点也不深,呵呵不过姑且这样吧。这个写东西看样子还是要养成习惯。师兄的一个习惯——每天五六千字,让我颇为震撼。
还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观众报料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某酒楼吃饭时,把喝饮料的玻璃杯碎片喝进喉咙,但是店方拒绝承担责任,而小孩家长硬要讨说法。双方僵持在酒楼,小孩却仍未送医院。听了电话,我当时就建议当事者先将小孩送医院,其他事情可以交由相关部门解决。挂上电话,以为这事已经处理得不错的我,和记者闲聊起来,记者老师反问我有没有确定伤者是否已经送医院,我无言以对。这位记者马上拿起摄像机叫我跟他出去。在路上,他还教我过一会儿到了现场,要怎样做、怎样劝解双方先将伤者送医院、怎样提问题、怎样抓有用的线索材料等。当我们急匆匆地赶到那儿时,围观者告诉我们,就在我们赶来的前几分钟小孩刚刚被120的送往医院,看到记者如释重负,我有点自责,万一小孩因为家长的直拗而耽误治疗,岂不是我的罪过。事后记者也告诉我,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只对媒体而言,对老百姓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一条人命。我很尴尬,不过却也因此从中体会到了书本上缺少的,第二层含义的“新闻价值”,书本上说的新闻价值是要注重事件的新、特、奇,而实际工作中我亲身领会到新闻价值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实习工作,在我每天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下越来越顺利。慢慢的,我开始体会到总编辑最初说的“接电话自有其乐趣与成就”。
另外,还有一位上门求助的老婆婆,她说在武汉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看到一幅航拍的武汉全景图,里面还有晴川桥横跨江面,显得特别的壮丽,因此她希望能用此作为家谱的封面。四处寻访无果,最后老人家在别人的推荐下求助《百姓连线》帮忙寻找。当时我手头上的线索是:那画面曾在武汉电视台播出过。经过多方打听,认为武汉1套一档名为《魅力武汉》的节目最有可能播出此类图片。我找到该栏目的编导说明情况后,拿到手的却是一盘光碟。“这叫老人家怎么弄成封面呢”,暗自琢磨着不能就这样交给她,犹豫之时,电视台的指导老师帮我指了条路:找武汉市规划局!对,那里什么航拍的图片都有。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帮老人家完成了任务。诸如这一类的求助还有很多,这就是民生新闻栏目的一大特点。而现今新闻界的民生新闻栏目,尚且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相信此类节目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主推栏目。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
每次跟老师们出去跑新闻,他们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对方可能是各级官员,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记者同行。任何一场,老师们总能够适时插话,精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为我们《百姓连线》是一个和观众互动性很强的栏目,我们经常会见一些到台里来的观众,尽我们所能为其排忧解难。有一次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访群众,讲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过电视台的报道寻求公平。老师耐心地听了他的话,仔细阅读了他提供的材料后说,这里面涉及太多法律问题,作为媒体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纷争。但是您讲述的事情,我们可以予以批露,请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相关证据,相信从这个角度切入报道,对解决您的问题也会有所帮助。就这样,来访的群众满意地离去了。我再一次体验了什么是高手。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在接待省长陈德铭等代表时,宁强县电教站采取视频实况直播系统,这次采访报道中,采用了幻灯机、先进的录音设备、先进的拍摄设备、同步转播设备等许多高端多媒体技术。而且有幸见到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等国家领导,还与省台的资深摄像记者同场拍摄,有机会向老师傅学习经验,请教疑惑。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时学习实践中没有接触的,我仔细观察学习,必要时模仿也初见成效,这让我对摄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拍摄那些看起来呆板的动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说摄像是一艘船,那么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说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达,地方台的话还应注意语言书面化程度的把握,还得反复推敲斟酌,从立意到主题都需简要明了,重点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图象素材的有机完美结合,我们常常发现声画错位,当然这就牵扯到了编辑和配音,这方面因为在大三时参与拍摄编辑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dv短片,故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编系统,深入了解了过去没有接触的许多小窍门。
我们曾今也学习过制作网页,可是要维护网站,添新补缺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需要photoshop来制作图片,flash和dreamweare来美化完善,课堂所学的美术知识,构图知识,以及应用美学知识都须灵活熟练的应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
为深入了解我国传媒发展实况,在实践中检验与提升所学知识理论。xxxx年3月,我怀着信心和希望,带着些许好奇和忐忑来到延安市宝塔区广播电视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觉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渐渐熟悉了,才发现其实也其乐融融。
我主要是在《宝塔新闻》这档栏目中实习。《宝塔新闻》是宝塔区广播电视局的主要新闻节目,主要内容是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是每两日播出一次的新闻类节目。我的主要任务是跟着记者外出采访,期间以会议新闻居多。指导老师说,其实会议新闻是比较容易采写的,因为是可预知的。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时就已经被告知要去什么地方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采访。进入会场后,我知道了一件事情:记者的位置永远在会场的最后一排,这样记者容易进行现场拍摄且不易打扰到其他人。
拍摄新闻现场时,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会议的主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在会场在座人员进行拍摄。我也学会了一些拍摄技巧:拍摄画面时一定要稳定,保持画面的流畅,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0秒左右,宁可长一点,这样方便后期剪辑。会议新闻的画面应该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时新闻画面的构图与新闻画面的镜头语言必须一致。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而会议新闻一般开头会写:某年某月某日,我区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文则摘取该领导所讲的内容。内容的引出又有一般的写法: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如写副区长李志锋指出……写完正文后,结尾一般还会写,某某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什么事情或人物进行奖励。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了。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含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即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非线编辑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支持视频和音频的硬件系统;二是操作系统和用户图形界面;三是支持多媒体数据的系统软件平台。在学时采访的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后期编辑的制作过程:采集素材、主持人播音、配口导、配音、添加字幕、同期声合成、画面与声音的一致、审核、送到播放中心。可以说一条新闻到此制作完成,成了独立的作品。
简单的说: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
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
除了会议新闻,我还跟着记者下乡,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家庭情况。去一些乡镇了解他们教育问题,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记得有一次和老师采访一个植树活动。在延安的一座凤凰山上,那山好高,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天气又热,好不容易终于爬上去了,那场面可真壮观,好多标语,旗帜迎风飘扬。大家都开始植树了,全都是志愿者,尘土飞扬,笑声不断。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愣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找组织者了解大体情况。组织者告诉我们:这完全是一次自发的植树活动,去年他们就种了好多数,这次他们不单单是种植新的树,还对去年种的树进行培育,浇水、除杂草。老师说遇到这类情况,多取些全景,并对其中某人的种树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然后对其中的志愿者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然后我配合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一些画面。将进中午的时候,采访才结束。其实,每次采访都有许多不懂之处,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
而且,我还特地学习了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虚拟演播室与传统的演播室不同,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的合成,形成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受益匪浅。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大进步,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曾学到的知识,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在与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技巧,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有了足够的信心去适应这个社会。
实习的结束了,我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开始学会思考,开始把我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不再仅仅用于发泄自己的快乐喜悦或者惆怅忧伤,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去记载。
最后,我要感谢父母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关怀,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感谢大学期间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细心的指导,感谢同学和朋友们默默的支持和不断的鼓励,感谢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不吝赐教和大力帮助。只要想到生命中有你们相伴,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足够的勇气挥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
为期一个月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6月初,也是炎热夏季的开端。怀着一份好奇与兴奋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手工模拟实习的教室,开始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于是我们像走上了工作岗位一样,每天上午八点上班到11点半下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我们班上总共被分为八个组,大概每组有六到八个人的样子,加上会计二班总共有一百多个人挤在这间不算大的房子里,条件可想而知了。但是为了能够好好地实践会计工作以及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大家都忍受住炎热与拥挤的考验,每天坚持按时上下班,认认真真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此次的实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根据一本书上所提供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虚拟的资料初步接触会计今后要做的基本工作,比如说设置账簿、填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明细账以及总账、结账与对账、编制会计报表。
虽然已经接触会计这门专业知识有一年多了,但是很惭愧我们对于实际怎么建账、填凭证等都还很不明白,许多细节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清楚。还记得刚开始实习的第一天,老师要我们首建立总账和明细账,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准备好一些基础工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开始了最初的工作,建立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接着再根据模拟的会计资料录入期初余额。每位同学都做的很投入,顾不上与身边的同学闲言碎语,也顾不上擦去额头上流下的汗水,深怕一个不留神就把数字给填错了。最后再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余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之后才可以进行本期业务地登记。经过一两天地工作,大家都慢慢地进入了模拟实习的状态,我也发现了会计这项工作的确像别人说的那样很繁琐、很枯燥,需要有耐心,需要仔细认真。比如说建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反反复复地写了多少个“期初余额”。
做完一些期初的工作后,我们进入了最主要的工作——填制凭证。总共有79笔业务,分三次完成。原本以为这会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只要通过原始发票判断这笔业务归属的会计科目,再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填上数字就可以了。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比如说一笔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账户时,怎样把它写出复合地会计分录才是正确的,又比如说一些预提待摊的账户应该怎样分配金额;还有最麻烦地计算分配和结转一些辅助生产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财务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的知识掌握地很熟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每完成一批凭证后,我们都会做一次科目汇总表,虽然比较麻烦,但是等做到最后把借贷方试算平衡后,我们的心情不知道会有多好。还记得第一次科目汇总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怎么也平衡不了,真的差点就放弃了,可是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反复地和同学对照了几次,终于找出错误之后平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来,容不得有半点马虎。虽然没有一次就把账做平,但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当会计的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够把账做平。
在填完凭证之后便是登账了,必须根据每张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虽然看上去有点像谁都会做的事,可重复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数字写错了还得用红笔划去,再用黑笔把正确数字协商,最后还要签章。而且字迹还得清晰清秀,数字也不能写错方向。如此繁琐的程序真的让我不敢有一丝松懈,以致于每天在那坐上几个小时后汗水都能浸湿我的衣服。因为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账记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结账,印象最深的便是划两条红线,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要结一次,划红线划得手都疼了。而且结算那些数字是最容易出错的,必须反复地验证几次才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着便是对账了,如果前面没有出现错误的话,这一步还害死比较简单的。
做完上面的一切工作后,便是编制会计报表了。填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后,根据总账或有关明细账资料按项目填列,必须保证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最后还要签名。
经过这次的手工模拟实习,发现了自己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以致不能够很熟练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第二,没有足够的耐心,做事情也不够认真仔细,以致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写错数字,记错方向。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地把从书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接触到了以后当一名会计要做的许多事情。虽然实习这段时间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我认为值得,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有多辛苦,相信每一个岗位只要你用心、认真地去做了,都会很累,但是你却可以从中收获到很多,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我相信我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名好会计。
难忘的一次实习,它记载了我这些天来付出的点点滴滴,记载了我流下的那些汗水,我想它会成为我以后快速进入会计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很感谢所有的老师,在那么炎热的条件下依然不辞辛苦,每天都会陪着我们做账,随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再次向您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第9篇】报纸编辑实习报告
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除了收获丰厚,还时刻感到幸福。而作为中文专业的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作为实习生,首先我了解了杂志发行基本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第10篇】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模板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除了收获丰厚,还时刻感到幸福。而作为中文专业的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作为实习生,首先我了解了杂志发行基本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第11篇】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在大河网实习有近半个月,在政文部实习除去春节有一个半月,在总编室夜班一个星期,总共两个月左右。
大河网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政文部实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去的时候正好赶着的时间比较巧。彼时河南正召开两会,记者们比较忙碌,所以我的机会比较多。最后的实习下来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较多,主要是还有老师的照顾,真正自己写的改的有一大半。上个实习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达到这个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谈谈收获: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二是接触认识一些前辈。像一些编辑记者还是很有功底的,他们的才华不在新闻纸上体现,而是在业余的随笔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种气质。刘亚辉、宋华茹老师,尹红杰、胡延征老师,远望师兄……都是很有才华,阙爱民老师的为人给我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这篇死水微澜的地方,他们还是给我力量。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党报的新闻风格熟悉。
这段时间来欠缺的地方主要是跟老师主动交流请教的机会不多。对他们写作风格的认识不深。只写了自己很满意的文章后来被删减了三分之一sigh。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报纸编辑实习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