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
“支部加协会”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模式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农村协会的经济优势,解决了群众自发经济组织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问题,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农村经济与党的建设的同步发展。
一、我县农村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在认真总结经验和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县在部分乡镇试点“支部+协会”这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先后在马铃薯、奶牛、肉羊、白鹅、紫皮蒜等产业组建了10多个专业协会,党组织通过领办创办协会,依托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牧业生产组织起来,打造了宝石马铃薯、宝石羔羊肉、六户干豆腐、溪柳紫皮蒜、太和小米、太和笤帚蘼子等一批知名品牌,打开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扩大了影响。永安镇敖牛村奶牛养殖协会则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合作经济形式——奶牛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比较有效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推进了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学田乡金星村养殖协会的做法和经验颇具典型性:
1、支部创办协会。2014年4月,金星村35名党员和26名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了养殖协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律春祥任协会秘书长,支部带领和引导村委会、村民小组及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协会建设,指导帮助协会完善内部组织体系。
2、支部服务协会。为进一步扩大协会会员的养殖规模,发挥协会的带动作用,协会成立之初,由村党支部出面协调,当年落实养殖业专项贷款80万元,解决了会员发展养殖的资金问题。利用村党员活动室搞养殖技术培训,二年完成各类培训700多人次,全体会员每人都至少接受了3项以上的养殖、种植技术及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协会还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与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发挥党员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协会还注重发挥党员会员的典型示范和榜样带头作用,2014年,支部书记种了3亩胡萝卜(用作奶牛饲料),纯收入2176元;党员陈芳养殖白鹅320只,当年获利6200元,且不误大田农活;魏殿波夫妇搞规模养猪,2014年出栏110头,纯收入3.6万元,2014年出栏120头,纯收入4.1万元;村长带头养奶牛,秘书带头养绒山羊,显著的经济效益让对协会心存观望和怀疑的村民们彻底消除了疑虑,2年时间,协会会员发展到目前的300多户,占该村总户数的80%以上。
4、党建与经济共同发展。在协会的带动下,金星村41名农民党员全部站在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最前沿,村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转变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初步掌握了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说服教育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金星村经济建设也实现了大跨越,2014年,金星村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366户,新增奶牛130头,肉羊3000只,獭兔10组,养殖白鹅9000羽,基本上实现了家家养畜、户户增收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部+协会”形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都是村党支部成员兼任协会领导,村支部与协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工作中存在两种不良趋势:一方面协会对村党支部的依附性越来越强,协会行政色彩越来越重,不利于协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另一方面,个别支部过多强调协会的经济职能,不能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忽视了对协会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大部分协会规模较小,往往局限于一村一屯,幅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为会员服务的面窄,且难以发挥自律、协调作用;三是农村行业协会总体数量过少。从全县来看,比较成熟的协会每个乡镇也就一两个,覆盖村数不足10%,覆盖农户数不足7%,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过低,与当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不相适应;四是协会在经营中经常遇到土地流转、农民培训、完善服务设施及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仅靠协会自身力量实在难以解决,有的协会经营管理不规范,运作机制不健全,协会经营风险较大,群众利益难以保证。
二、影响“支部+协会”模式健康发展因素分析。
从我县农村协会情况看,影响协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党组织对发展农村协会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从农村党的建设方面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更要体现在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体现在引导农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改革和完善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切实从对农民具体生产活动的直接指挥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而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创造发展条件和环境上来。“支部+协会”就是符合这种职能转换的有效方式。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实践的要求来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绝不简单地是“公司+农户”,这只是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形式。中央关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三个要点:第一是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第二是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是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公司+农户”一般来说只能满足前两个要求,能够满足第三个要求又便于实际操作的就是农村行业协会。所以,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角度来说,发展协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支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协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二是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村协会能力准备不足,措施不得力。首先表现为对发展协会的财政支持不足。我县农牧业生产产业化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健全,造成农村协会“自我服务、自我调解”的能力弱,在树立品牌、会员培训、产品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上的支持。而我县目前的情况是县乡财政自给尚且不足,很难有资金用于扶持农村协会发展。其次,农村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缺乏规范和强化,部分协会与村党支部关系趋同,在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难以体现社团经济组织的特点,导致协会凝聚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协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支部+协会”健康发展
结合我县农村协会发展和农村党建工作实际,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
1、快速发展一批急需的农村协会,建设党的建设新载体。第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作用,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一些政府正在承担的具体领导经济的工作,改由农村行业协会来承担,在奶源基地建设、舍饲养畜、白鹅产业化、速生丰产林基础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工程等方面,农村行业协会都可以大有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通过各级各类协会来实现对经济工作的间接领导,更大程度调动农牧民参与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二,要摸清底数,搞好整体规划。要详细调查了解全县农牧产业分布状况、摸清群众所盼所需和现有协会的基本状况,编制协会建设总体规划,提出“支部+协会”建设时间表和目标任务。第三,要积极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择一批发展初具规模、市场前景看好、效益比较明显的协会作样板,如宝石镇马铃薯产销协会、六户镇六户村蔬菜协会、前面提到的学田乡金星村养殖协会等,每个乡镇都应该确定1——2个协会典型,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培育一批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效益比较明显、党的作用发挥较好的专业协会典型,促其率先发展壮大,发挥幅射带动作用。第四,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支持协会在提供种子(种畜、种苗)、设备和销售产品等环节收取合理费用,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发展壮大。
2、在坚持党管协会的原则下,坚持服务农民群众的发展方向,不断充实行业协会的职能。一是组织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会展招商以及产品推介等活动;二是打造品牌、注册商标、确定行业标准;三是搞好协会之间的联合,通过组建关于协会的协会,来扩大规模,对内扩大组织化生产程度,对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党组织与协会互为依托,实现共同发展壮大。在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工作中,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上的优势相结合,主要方式有四种:对于“支部+协会”模式已经初步成熟的协会,要始终坚持党管协会原则,具体管组织领导、管政策引导、管协调服务、管发动群众,同时,必须强调不搞包办代替,要鼓励和支持协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于新成立的协会,实行党支部与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建立支部领办协会模式;对于协会由党员专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任负责人的,由乡镇党委确定人选,由协会会员选举产生党组织,建立“支部协会一体化”模式;对于一些规模较大、地域较广的行业,如奶牛、肉羊、白鹅养殖业,马铃薯产业等,则由乡镇党委牵头,跨村组建协会,实行“总支+协会”模式,形成专业乡镇、专业村格局。
第二篇: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
“支部加协会”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模式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农村协会的经济优势,解决了群众自发经济组织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问题,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农村经济与党的建设的同步发展。
一、我县农村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在认真总结经验和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县在部分乡镇试点“支部+协会”这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先后在马铃薯、奶牛、肉羊、白鹅、紫皮蒜等产业组建了10多个专业协会,党组织通过领办创办协会,依托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牧业生产组织起来,打造了宝石马铃薯、宝石羔羊肉、六户干豆腐、溪柳紫皮蒜、太和小米、太和笤帚蘼子等一批知名品牌,打开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扩大了影响。永安镇敖牛村奶牛养殖协会则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合作经济形式——奶牛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比较有效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更多请关注wWW.haOwOrd.cOM)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推进了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学田乡金星村养殖协会的做法和经验颇具典型性:
1、支部创办协会。2014年4月,金星村35名党员和26名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了养殖协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律春祥任协会秘书长,支部带领和引导村委会、村民小组及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协会建设,指导帮助协会完善内部组织体系。
2、支部服务协会。为进一步扩大协会会员的养殖规模,发挥协会的带动作用,协会成立之初,由村党支部出面协调,当年落实养殖业专项贷款80万元,解决了会员发展养殖的资金问题。利用村党员活动室搞养殖技术培训,二年完成各类培训700多人次,全体会员每人都至少接受了3项以上的养殖、种植技术及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协会还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与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发挥党员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协会还注重发挥党员会员的典型示范和榜样带头作用,2014年,支部书记种了3亩胡萝卜(用作奶牛饲料),纯收入2176元;党员陈芳养殖白鹅320只,当年获利6200元,且不误大田农活;魏殿波夫妇搞规模养猪,2014年出栏110头,纯收入3.6万元,2014年出栏120
第三篇: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
“支部加协会”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模式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农村协会的经济优势,解决了群众自发经济组织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问题,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农村经济与党的建设的同步发展。
一、我县农村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在认真总结经验和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县在部分乡镇试点“支部+协会”这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先后在马铃薯、奶牛、肉羊、白鹅、紫皮蒜等产业组建了10多个专业协会,党组织通过领办创办协会,依托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牧业生产组织起来,打造了宝石马铃薯、宝石羔羊肉、六户干豆腐、溪柳紫皮蒜、太和小米、太和笤帚蘼子等一批知名品牌,打开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扩大了影响。永安镇敖牛村奶牛养殖协会则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合作经济形式——奶牛专业合作社。可以说,“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比较有效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推进了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学田乡金星村养殖协会的做法和经验颇具典型性:
1、支部创办协会。2014年4月,金星村35名党员和26名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了养殖协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律春祥任协会秘书长,支部带领和引导村委会、村民小组及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协会建设,指导帮助协会完善内部组织体系。
2、支部服务协会。为进一步扩大协会会员的养殖规模,发挥协会的带动作用,协会成立之初,由村党支部出面协调,当年落实养殖业专项贷款80万元,解决了会员发展养殖的资金问题。利用村党员活动室搞养殖技术培训,二年完成各类培训700多人次,全体会员每人都至少接受了3项以上的养殖、种植技术及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协会还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与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发挥党员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协会还注重发挥党员会员的典型示范和榜样带头作用,2014年,支部书记种了3亩胡萝卜(用作奶牛饲料),纯收入2176元;党员陈芳养殖白鹅320只,当年获利6200元,且不误大田农活;魏殿波夫妇搞规模养猪,2014年出栏110头,纯收入3.6万元,2014年出栏120头,纯收入4.1万元;村长带头养奶牛,秘书带头养绒山羊,显著的经济效益让对协会心存观望和怀疑的村民们彻底消除了疑虑,2年时间,协会会员发展到目前的300多户,占该村总户数的80%以上。
4、党建与经济共同发展。在协会的带动下,金星村41名农民党员全部站在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最前沿,村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转变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初步掌握了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说服教育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金星村经济建设也实现了大跨越,2014年,金星村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366户,新增奶牛130头,肉羊3000只,獭兔10组,养殖白鹅9000羽,基本上实现了家家养畜、户户增收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部+协会”形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都是村党支部成员兼任协会领导,村支部与协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工作中存在两种不良趋势:一方面协会对村党支部的依附性越来越强,协会行政色彩越来越重,不利于协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另一方面,个别支部过多强调协会的经济职能,不能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忽视了对协会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大部分协会规模较小,往往局限于一村一屯,幅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为会员服务的面窄,且难以发挥自律、协调作用;三是农村行业协会总体数量过少。从全县来看,比较成熟的协会每个乡镇也就一两个,覆盖村数不足10%,覆盖农户数不足7%,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过低,与当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不相适应;四是协会在经营中经常遇到土地流转、农民培训、完善服务设施及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仅靠协会自身力量实在难以解决,有的协会经营管理不规范,运作机制不健全,协会经营风险较大,群众利益难以保证。
二、影响“支部+协会”模式健康发展因素分析。
从我县农村协会情况看,影响协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党组织对发展农村协会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从农村党的建设方面来说,农村基层党组
织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更要体现在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体现在引导农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改革和完善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切实从对农民具体生产活动的直接指挥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而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创造发展条件和环境上来。“支部+协会”就是符合这种职能转换的有效方式。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实践的要求来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绝不简单地是“公司+农户”,这只是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形式。中央关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三个要点:第一是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第二是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是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公司+农户”一般来说只能满足前两个要求,能够满足第三个要求又便于实际操作的就是农村行业协会。所以,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角度来说,发展协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支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协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二是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村协会能力准备不足,措施不得力。首先表现为对发展协会的财政支持不足。我县农牧业生产产业化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健全,造成农村协会“自我服务、自我调解”的能力弱,在树立品牌、会员培训、产品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上的支持。而我县目前的情况是县乡财政自给尚且不足,很难有资金用于扶持农村协会发展。其次,农村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缺乏规范和强化,部分协会与村党支部关系趋同,在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难以体现社团经济组织的特点,导致协会凝聚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协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支部+协会”健康发展
结合我县农村协会发展和农村党建工作实际,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
1、快速发展一批急需的农村协会,建设党的建设新载体。第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作用,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一些政府正在承担的具体领导经济的工作,改由农村行业协会来承担,在奶源基地建设、舍饲养畜、白鹅产业化、速生丰产林基础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工程等方面,农村行业协会都可以大有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通过各级各类协会来实现对经济工作的间接领导,更大程度调动农牧民参与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二,要摸清底数,搞好整体规划。要详细调查了解全县农牧产业分布状况、摸清群众所盼所需和现有协会的基本状况,编制协会建设总体规划,提出“支部+协会”建设时间表和目标任务。第三,要积极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择一批发展初具规模、市场前景看好、效益比较明显的协会作样板,如宝石镇马铃薯产销协会、六户镇六户村蔬菜协会、前面提到的学田乡金星村养殖协会等,每个乡镇都应该确定1——2个协会典型,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培育一批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效益比较明显、党的作用发挥较好的专业协会典型,促其率先发展壮大,发挥幅射带动作用。第四,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支持协会在提供种子(种畜、种苗)、设备和销售产品等环节收取合理费用,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发展壮大。
2、在坚持党管协会的原则下,坚持服务农民群众的发展方向,不断充实行业协会的职能。一是组织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会展招商以及产品推介等活动;二是打造品牌、注册商标、确定行业标准;三是搞好协会之间的联合,通过组建关于协会的协会,来扩大规模,对内扩大组织化生产程度,对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党组织与协会互为依托,实现共同发展壮大。在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工作中,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上的优势相结合,主要方式有四种:对于“支部+协会”模式已经初步成熟的协会,要始终坚持党管协会原则,具体管组织领导、管政策引导、管协调服务、管发动群众,同时,必须强调不搞包办代替,要鼓励和支持协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于新成立的协会,实行党支部与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建立支部领办协会模式;对于协会由党员专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任负责人的,由乡镇党委确定人选,由协会会员选举产生党组织,建立“支部协会一体化”模式;对于一些规模较大、地域较广的行业,如奶牛、肉羊、白鹅养殖业,马铃薯产业等,则由乡镇党委牵头,跨村组建协会,实行“总支+协会”模式,形成专业乡镇、专业村格局。
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推进农村协会健康发展(第2页)一文由www.yi35.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加强党对老年协会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党对老协领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佐村镇宅口村老协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农村老年协会(以下简称“老协”)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市“老协”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和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佐村镇宅口村的“老协”工作充分表面,只有不断加强党对“老协”工作的领导,才能进一步增强“老协”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佐村镇宅口村“老协”的基本概况
1、“老协”的领导班子及会员构成
宅口村“老协”班子成员的产生是经过全体会员充分酝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候选人,报支部审查后再提交会员进行正式选举。班子成员共5人,会长1人,副会长2人,理事2人,现任会长65岁,退休教师,党员。“老协”班子成员都是在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老协”的会员资格只有一个,即:本村的老年村民,按照传统流行的老年标准: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会员人数共270人,其中党员45人,占全村党员的53%(农村党员的老龄化略见一斑)。
2、“老协”的常规性活动
① 老年娱乐活动:村里有老年活动室3间,电视机一台,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那里下棋、搓麻将、打扑克、看报、聊天、看电视等。
② 老年体育活动:做保健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③ 组织全村的一些公益活动:如负责全村的环境卫生,主持村里的红、白喜事仪式及为其宴席提供餐具,迎龙灯等。
④ 负责全村一些家庭矛盾的调解及帮助老年人解决困难,组织老年人学习及黑板报宣传等。
3、“老协”的经费来源及支出。
“老协”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宅口集市的摊位费每年约0.7-0.8万元,会员交的会费10元年/人约2740元,活动室承包费800元,红、白喜事餐具租用费及其他收入等每年收入共计2万元左右。费用支出主要有:组织老年人出外旅游,娱乐用具,学习用品,老年协会的经常性支出:如办公用品、春节、老人节、中秋节等庆贺费用及慰问贫困老人等,量入为出,略有节余,“老协”班子成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每年财务帐目接受村支部的监督,并以墙报形式张榜公布。
二、 老协”的作用
1、支部决策的参谋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村党支部近几年来形成的决议、决定都由“老协”参与而形成的。这些决议、决定的内容要么是事关全村的大事要务;要么是关系到老年人的利益。“老协”参与支持支部的工作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党支部接纳“老协”会长或副会长列入有关支部会议,就支部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尤其是关系到老年人义务积累工、医疗保险等等征求意见;二是支部工作意见用书面形式发至“老协”,由“老协”组织集体讨论,形成意见反馈党支部。三是由“老协”领导出面,将老年人的要求与建议反映到党支部,以反映老年人的呼声,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使老年人关心的问题与困难及时解决。
2、村务工作的助手作用。“老协”的成立,顺应了“年青人出去,老年人回来”的农村人口流动新形势和团、民、妇机构职能弱化,“老协”职能不断强化的农村工作新特点,因而“老协”在农村日常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职能。具体表现为:①承担了宣传教育职能。大部分的广播、标语、黑板报的宣传工作由“老协”完成。②承担了调解纠纷职能。工作主动,调解纠纷及时。③承担了公益事业职能。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来,“老协”主动承担了全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年人的依托作用。随着“老协”工作的不断深入,“老协”已逐渐成为老年人依托和靠山。一是“老协”成立后,“老协”依靠集体力量,大胆地为老年人说话,为老年人办事,为老年人撑腰,维护老年人利益的能力日渐增强。二是成为丰富老年
人文化生活的场所。“老协”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配置了电视机、象棋、扑克、乐器、书籍等文体用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比赛。“老协”还积极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观光,陶冶老人生活情趣,不少老年人把“老协”活动室视为自己的“第二家庭“。三是成为老年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他们通过宣传、家访、谈话等方式,对“大少爷”“娇小姐”“蛮媳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同时也注意对老年人的自身教育,做开明老人,作好榜样。在平时特别是节日,老协领导和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之间互相探望,为生日老人送礼品、祝寿等,对困难或患病老人还会给予一定的救挤补助,对病逝老人还会组织集体送丧等等。
三、当前部分老年人的思想概况及表现特征
(一)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前老年人思想状况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热爱党,盼政策,恨腐败。老年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崇拜党员队伍中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农民特别盼望中央“1号文件”一样的惠农政策。爱憎分明,最不满的是“贪污腐败”;认为当前腐败“有所遏制”。
2、重集体,盼平安,愁公益。致富后,最想帮助的是修路、通水等公益事业;愿意“积极出钱”搞必须办的公益事业;老年人认为当前农村急需改善的是交通信息、医疗条件、教育条件和卫生环境。老年人除希望家人健康外,更希望治安秩序好。
3、信干部,盼关爱,怨浮夸。老年人对干部的感情是复杂的。首先是相信干部。认为村里干部发挥了作用。他们有问题需要反映和解决时,最想找的是干部(含上级领导、信访干部等)。其次是期盼关爱。最喜欢办事公道、关心群众、会做实事、解决群众困难的干部。同时,老年人十分抱怨干部作风浮夸。“机构繁多,人浮于事;干部办实事的少,并且有的干部只说不干”。认为干部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形式主义、花架子”、“作风浮夸、脱离群众”。
4、爱耕地,重科技,怕天灾。老年人长远打算是“种好责任田”。最希望开展“科技培训”;老年比青年更重视学科技,最盼“风调雨顺”。
5、爱子女,重家庭,怕养老。业余生活方式主要是处理家务,家庭最大支出是“教育”,千方百计让孩子多读书。普遍认为怠慢老人和溺爱子女是严重的家庭问题,认为“不养老”是目前农村最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6、讲诚信,张正义,恨缺德。老年人普遍认为 “自己讲诚信,也希望他人讲诚信”;认为农村“假冒伪劣产品多”。
(二)老年人思想的主要表现特征是:
1、理想信念时有波动。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思想产生了微妙变化;部分人理想信念出现异化;认为部分党员干部“上台为大家,现在为自家”;山区封建残余思想的回潮,许多人也信奉“算命看相看风水”,有的甚至公开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2、价值趋向变化。老年农民普遍认为自己“离天远隔土近”,希望后辈和睦幸福,尽力为儿孙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只要能吃饱穿暖别无他求;
3、是非标准有时模糊。他们既相信科学致富,但有时又听天由命;他们相信科学治病,但有时又烧香拜佛;他们信奉勤劳致富,但有时又可怜懒汉穷人;他们憎恨赌博,但有时又参与其中。
4、道德观念新旧交织。老年人提倡男女平等,但部分老年人对家庭主妇当家却耿耿于怀;老年人普遍认同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部分人特别是媳妇出于功利目的又怠慢老人,使养老成为普遍问题;老年人憎恨偷盗,害怕混混,部分人又不检举揭发,明哲保身,反而报怨公安太软。
四、对于今后抓好农村“老协”工作的几点启示
农村“老协”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通常成为农村中的长老组织,甚至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宗教组织。在传统文化影响浓厚的农村中,“老协”即使没有成为传统的长老组织或宗教组织,它往往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也是党做好老年人思想工作和管理老年人的有效组织,所以必须加强党对“老协”的管理,使它成为有效管理老年人的战斗堡垒,真正起到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桥梁纽带作用。
1、加强党对农村“老协”的领导。各镇乡(街道)均要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明确老龄工作的分管领导,镇乡(街道)主要领导要主动关心,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各村、社区党支部要把“老协“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每年至少两次听取老年人协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选配好农村老协领导班子。各镇乡(街道)要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农村老协进行充实调整,要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老协。老协的领导班子应按照《浙江省基层老年人协会规则》的规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协会理事会候选人由上届理事会提名,在广泛征求会员意见基础上,报村、社区党支部审核同意。要选配党的观念强,综合素质好,热心群众工作,身体健康的同志担任老年人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为有利于村党支部对老年人协会的领导,可聘请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名誉会长。
3、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村、社区党支部要加强对老年党员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切实做好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组织老年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引导老年人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4、加强农村老协班子建设,发挥老协的作用。要定期组织协会班子成员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协会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增强组织观念,自觉接受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积极支持党支部和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向党支部请示、汇报工作,及时反映老年人的思想动态。要围绕党支部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因地制宜,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老年志愿者队伍,发挥老年人的特长,组织老年人参与宣传计划生育、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服务加工业,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5、积极推进农村老协的规范化建设。要按照《浙江省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积极推进村老协和老年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
动;全面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任务,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6、加强对农村“老协”工作的指导检查。市老龄委应该加强对基层老龄工作的指导,主动为基层提供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实施老龄工作目标考核,每年对镇、街道老龄工作进行年终考评。定期对农村老协规范化建设和老年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适当的奖励。镇(街道)老龄工委也要加强对“老协”的指导,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经常性组织开展敬老、助老活动,每年结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年终考核评比,对农村“老协”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和考核验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农村“老协”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老年群众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尤其是在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方面起到作用是任何组织替代不了的。“老协”是老年人的家,是一把伞,为老年人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是桥梁、纽带,联系着党和老年人的鱼水关系。只有切实抓好“老协”建设,才能做好老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郭 红 卫
二〇一四年六月九日
第五篇:为什么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为什么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
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在《决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呢?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决定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二,这是由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决定的。我国3
0年农村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工作,并作出重大决定,指导农村改革发展健康顺利进行。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外,我们党还通过中央年度文件对农村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指导。特别是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5年出台1号文件。这些中央《决定》和年度文件,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指导纲领,始终指引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三,这是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决定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要保证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扎实推进,保证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从而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