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征文(推荐14篇)范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清明征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清明征文》相关的范文。
篇1:清明征文
清明征文200字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
二、
今天是清明节,天气阴沉灰暗,还不时飘一阵毛毛细雨,仿佛空气中充满了忧郁和思念,给人们追思故人的情怀平添了几许哀愁,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早晨,爸爸早早起床,神情肃穆地把奶奶的遗像擦了又擦,然后轻轻的摆在台子上,似乎怕惊醒了沉睡的奶奶。爸爸在奶奶的遗像前摆上水果等祭品,并燃上了三炷香,随着袅袅升起的香烟,爸爸庄重的向遗像鞠躬行礼,然后妈妈和我也都行了礼。寄托思念的?[香渐渐的充满房间,飘向远方,带着我们全家人对奶奶的思念飞向另一个时空,不知道奶奶能不能收到这份后人的情思。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用来祭祀祖先、祭奠英灵、怀念去世的亲人,是一个哀伤和思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家要为民族的先人、英烈们举行公祭,以继承民族传统,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鼓舞世人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家庭祭祀祖先主要是为了发扬孝道,报父母养育之恩;祭思故去的亲人,是为了抒发绵绵的思念之情。这其实都是寄托精神的一种形式。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中国人多了一份哀思。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走了许许多多同胞的生命,在地震伤痛的记忆还未完全抚平之时第一个清明节到了,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地震的那一刻,仿佛又看到了废墟下压着的书桌、课本和一双双稚嫩的小手......
让升腾飘散的烟云带去我对逝去的亲人和灾区小朋友的思念:愿他们安息!
篇2:清明征文
再过两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与我们相约而至,在这个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的节日里,冰河解冻,百艳争妍,枯枝绽绿,鸟语虫鸣,世间万物都在始发着同一个主题,我们,更不堪滞后。
红袖添香经典文学编辑部将偕同你一道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我们希望,能用你精美的文字记录精彩的瞬间,用你经典的词汇诠释感人的故事,用你脍炙人口的语言编织五光十色的春光与讯息。编辑部热忱欢迎各位朋友将你相约“清明”的点点滴滴,包括踏青的、访友的、出游的、祭祖的、扫墓的以及感时的等等等等,同时也将你身边与“清明”有关的人和事,通过散文、小说、杂文、现代诗歌、古典诗词以及歌词等文学形式向编辑部撰稿,届时,编辑部将汇编成“清明专题”在首页推荐阅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所有撰稿均在个人管理中心“短篇创作”里投稿,要求在主标题里标明字样,便于集中搜索。
2、投稿经编辑审核通过后,择优录用。录用的文章会出现在以后制作的专题汇总中,不再另行通知作者。
3、对特别优秀的作品编辑部将评选出前三名给予纪念奖。
4、自即日起即可投稿,投稿截止日为4月8日24:00。
附:《清明时节》佳作荟萃
篇3:清明征文
今天是清明时节,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一路上阳光灿烂,春风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开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乐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妈后面走,突然爸爸问我:“聪聪,知道清明时节的由来吗?”我摇摇头,爸爸给我讲开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时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时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时节)。久而久之,清明时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和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爸爸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给爸爸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爸爸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在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爸爸跟妈妈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爸爸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爸爸的脸,爸爸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在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但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篇4:清明征文
回了老家,天空蓝中透绿,飘着银丝似的云,犹如老人的白发,我坐在车里,正是清明时节,冬天仍未完全离开,所以太阳看似烈日炎炎,但凉风徐徐,也不显得热。
到了山脚下,我们下了车,还需要走一段山路,崎岖的山路上,路边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植物。奶奶把一株有浓烈腥味的草,连根拔起说:“这是鱼腥草,它的根凉拌起来十分美味,而且只有这时候才有,应该算得上一种特色小吃吧。”
接着往前走,地势越来越高,在一片小小的树林之间,就是爷爷的坟了,我们清理起来,把原本遍布蜘蛛网,灰尘堆积的墓冢扫的干干净净,摆上祭祀的食物、水果,我们双手合十跪地叩首,许愿希望爷爷能保佑家人平安。
祭拜结束以后,我和爸爸闲聊:“清明节为什么叫清明节?”爸爸说:“它也叫踏青节、行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为的就是慎重迢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我又问:“清明节还有什么习俗吗?为的都是什么?”二伯说:“就是这些习俗他们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烧纸钱是为了先祖们能在天堂过上好日子,扫墓和鞠躬是为了受到保佑,也会为了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当然了,也没必要特别悲伤,因为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说着,二伯摸了摸我的头:“清明节也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烧完纸钱,我们将一根嫩竹插在坟头上,每年如此,那坟头早已成为一片竹林,象征着胸有成竹,考试名列前茅。临走前大伯和爸爸点起鞭炮,打破了山林间的寂静。
回程的路上,爸爸告诉我,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上过战场打过仗,可惜我还没出生爷爷就去世了。我感慨万千,心里对这位从未蒙面的爷爷多了些敬佩之意,这时我不禁想起一首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清明是一个令人忧伤,寄托哀思的节日。回头望去,爷爷长眠的山上飘着缕缕青烟,似乎带我的思念飘向远方。
篇5:清明征文
清明节——遥寄思念
这是一个勾起伤心往事的节日,是一个缅怀过去的节日,是一个雨水纷扰的节日清明,一切都那么缥缈,给人一种云雾般的感觉。 也许,在他人眼中,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日子,是令人惆怅的。但,是否可曾换一个角度。清明节的确是阴雨缠绵的,杜牧就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对已故亲友的祭拜,这一天人们难免有那么一丝的伤感。可是,偏偏,我却有不同的一番见解,我认为它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殷商时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认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对话,是与人间联系的主要媒介,还肩负着保佑子孙后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念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涉及到每个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报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个人对亲人们的诚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人性深处的道德理性重被唤醒。
这一天,即使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遥祝自己的亲人们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乐!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还加强了亲友间的联系和团结,在共同的先祖和亲人墓前,缅怀他们为家族的繁衍壮大作出的一切,继而学习他们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从
而与家人亲友一起,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也被称为清明节,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是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的亲人的一次聚会,先让久违的亲人们品尝家乡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与各路后人相见言欢,互诉衷肠,向他们告知家族的各种悲喜信息,唠叨唠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真实了。
现在,清明节已被列入法定节假日,我们都会放假三天。清明节,它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怎可抛弃?难道又要将它拱手相让给其他的国家吗?因此,我们要沿袭这一习俗,让它永驻人们心中,让中华儿女都记住,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属于我们中国人的!
细雨如歌,滋润春天,风细细,望极春愁。潇潇春雨,一番洗大地。清明,这阴雨缠绵的日子,永留心中!
篇6:清明征文
云雾袅袅意清心,甜润的空气清新的味道弥漫在上空,看窗外雾气飘渺缠绵,低低地向你倾诉它地哀思,思绪漫舞如飘飞的絮。.....
清明。琴
鞠一杯香茗,奏一曲筝曲,望向远方如黛的青山,隐约念起意女子的琴声,悠然婉淡,畅怀中透出一缕淡愁,又至清明,她抚琴低吟,清秀的脸庞上凝住了两行泪,一曲《相思》用古筝特有的风韵奏出了她对亡夫的想念,浅唱婉婉,温润的泉从她的指间悄然滑出,带去她心底最真是的牵挂。琴韵,当清明时分听到一支黯然却也动人的筝曲,何以不勾起对过世亲人的怀思?忍不住低头落泪,魂牵梦绕中不知多少次在琴边怀念,逝去的亲人若能听见这幽幽的琴声,难道不会增一份安然清明——琴,秀逸中略带伤感,寄托中不失惆怅。
篇7:清明征文
一座孤坟边,远远便望见一位老人独坐于坟旁,手持一把素花,神情似迷离非迷离,似哀伤非哀伤,只听他喃喃自语道:“哎,又是一年啦,儿子,你还好吧!”问问才知那是一位儿子过早离世的孤苦老人,借清明来给儿子谈谈心中的念想,说了不久,竟不禁老泪纵横,但也带宽慰地叹道:“不用担心我和你妈,我们一切都还好。”清明至,魂飘然,悲!又叹清明,苦思亲,怨!雨意清明,惨淡笑,伤!
绵绵的雨揉打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雾摇曳着我的怀念,泪眼朦胧,依稀望见黛山伤灯火阑珊处,思想有些迷蒙,心有些颤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记
篇8:清明征文
清明节,一起去山上踏青,感受春天吧!
清明节,一起去烈士墓园,祭奠先烈吧!
清明节,一起缅怀先烈,一起祭奠先烈!
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过去!
篇9:清明征文
哦,清明节来了,大家都动弹了起来。
我在大街上,看见了这样的情景:都在公路上烧纸钱。我懂得他们是在纪念亲人。是呀!谁能没有亲人呢!都在思念亲人吧!
唉!清明节,这个让人们痛苦的日子!!!
篇10:清明征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来,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早上吃了早饭,爸爸带着我们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顺着泥泞的小路,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只想着早些来到坟前。我们来到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此情此景,勾起我一股思念: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顿时泪流满面。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外祖父、外祖母的坟前,希望能带去我对他们的思念。
篇11:清明征文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阳春三月之际,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流传至今。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如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出了晋国。他们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烧熟了递给重耳吃。流亡了19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着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进深山里了,重耳带人去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最后下令烧山,将介子推母子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将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祭奠介子推,发现柳树复活,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后来“寒食节”禁火,“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为大家众所周知的节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到底、誓死如归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儿童也不会忘记他们。
忆往昔,道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满怀豪情。用温暖和熙的春风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节,我们又来看望你们——先辈们。
篇12:清明的征文
奶奶的拐杖
奶奶走了有10年了,时光的冲刷并没有让记忆变模糊,只是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奶奶无数次地出现在我梦里,奶奶出现时,无一例外地都拄着拐杖。
奶奶是辞世前几年才开始拄拐杖的。
此前,她腿脚利索,每每能把她养的鸡鸭追得四处逃窜,然后把其中那只最大最肥的逼到墙脚一把抓住,麻利地宰杀好让我带回城里。
在我读大二那年,有一天夜里,奶奶从二楼客厅看完电视,下楼梯时跌倒,右髋骨摔折。
70多岁的人,怎么都康复不到原来的样子,只得拄上拐杖——我带回的一把藤拐。
那把藤拐是和同学去福州鼓山玩,在涌泉寺旁买的。
周末时,一个人感觉心神不定,就急匆匆地跑回家,才得知奶奶摔伤了。
奶奶见我回来,又喜又愁,她疼爱的孙子回来了,可是,她没法起身去菜园摘菜煮点心了。
后来,奶奶就这样一直拄拐杖了。
我有意无意拍下的照片里,奶奶都拄着拐杖。
隔代亲,奶奶尤其疼我这个家里唯一的男孙。
疼爱到什么样呢?无条件无原则到父母都要背后嘀咕。
那年,我考上大学,奶奶捏着录取通知单,跑到田边找到正帮母亲戽水的我,高兴地对我母亲说,你看你看,说我宠溺他,他不是大学都考上了。
工作后,每每要回家,我就先打个电话回,让奶奶有所准备——不管一天里的什么时段回家,她必要去张罗吃的。
老家的菜园有点远,得走一段长长的田埂,奶奶就拄着拐杖,略带趔趄地去摘菜。
奶奶很少用我买的那把藤拐,而是拄一把邻居帮她伐下的比拇指略粗的杉木棍,藤拐则被她珍视地挂在衣橱边。
杉木树皮剥去了,奶奶用砂纸细细地磨去上面的木瘤。
棍子既当拐杖,也用来赶鸡赶鸭,有时奶奶还利用它攀扯着摘丝瓜、龙眼。
我亲眼看过,奶奶拄着她的拐杖走过时,离她远远的鸡鸭群就骚动起来,奶奶身影未到,邻居家跑来混饭吃的鸡鸭们,便纷纷逃窜开去。
奶奶的棍子在空中上下指拨,嘴里辅以她那些鸡们鸭们似乎听得懂的嘎嘎声,棍子往哪指,鸡鸭便如影随形,各安其位,鸡往地上啄菜叶、拣谷子吃,鸭到食盆吃剩饭拌米糠。
有时她的鸡鸭跑远了,往人家半山的菜园进发,似有偷菜的不轨举动,奶奶便挥舞着她的拐杖,站在屋后空地,嘴里咂咂连声呼唤,不一小会儿,便有鸡叫鸭鸣,从山上呼应着跑回来,围拢在她四周,似乎在辩解,奶奶,我们没干坏事。
几年后,我读到汪曾祺写《鸡鸭名家》,里面说到一个叫陆长庚的鸭把式,手持竹篙能把散了群的鸭子自芦苇荡中集拢起来,我就觉得奶奶使她的杉木拐杖时也是有这个本事的。
大学期间,我回来时,必会看到奶奶手握拐杖,靠墙坐在庭院藤椅里等我,手里或是剥着花生,或是拣着菜叶。
工作后,每每离开,奶奶总要拄着拐杖送我到村道口,嘴里说着,快走快走,天黑下来了,可是眼里满是不舍。
我的女儿小雨回老家第一次开口叫“阿太”,奶奶就笑得满脸皱纹堆成花,拐杖丢在一旁,把曾孙抱着不肯放下。
拄着拐杖的奶奶,成天张罗各样的农活家务。
这杉木拐杖,陪了她快10年,棍身因长年握持变成油润的褐色。
她不爱四处串门,但邻里要起了龃龉,在那争持不下,或是恶语相向要动粗,奶奶就拄着拐杖过去,往那站着,听双方讲事情的经过。
奶奶用拐杖不时点点地,似听非听,面带笑容,左右点评几句,双方很快把声音降低,按“良啊婶”(村里人称呼奶奶的叫法)说的,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这种场景,我在工作后回家还时常见着,心里总是诧异,奶奶几乎是文盲,也说不出多少道理来,但立在人群里的奶奶,她手里的'拐杖如同国王的权杖,有着莫名的威严。
奶奶从查出食道癌到去世,只有半年。
临终前,差不多有一个星期,她拒绝了继续输液。
起先,她还会拄着拐杖,勉力坐起,和我们说点什么。
后来意识模糊了,几次她把手伸向床边,我拿过拐杖要给她,可她的手已经握不住了。
篇13:清明的征文
特别的清明节
清明节
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
这一天,身在安哥拉的我不能去为亲人扫墓。
只能遥寄我的哀思,悲戚戚,泪涟涟,无限沉痛漫心间。
但我们在同一个礼堂里追思四位被残忍杀害的中国同胞。
这同样让我心情沉重。
早上和两位同事一起来到虽然简单,但庄严肃穆的追思会现场。
看到挤得满满的中国同胞。
我心里感慨万千!台上沉痛慷慨,台下群情激愤,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哀悼和沉思。
人们在哀悼逝去的同胞,同时,也在沉思着。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过去,现在,将来!
回忆自己安哥拉工作的三年里,听到了太多太多国人被抢劫,绑架,敲诈,勒索。
细细想想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居然无一例外的遭遇过抢劫等类似的事件。
我只能摇摇头,也许正像大家口中流传的那句玩笑一样,没有遭遇过抢劫,怎么算是来过了安哥拉呢?
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那是2014年的一天。
深夜,7名劫匪持枪冲入了基地,将我们洗劫一空,之后扬长而去。
我们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第二天才姗姗来迟的警察,完全没有任何的现场查勘,也没有任何的笔录,却是对我们基地种植的辣椒很感兴趣。
问我们是否可以送他一些。
一周之后,我的另一些同事在海边的一个工地发生另一件事情,一个安哥拉籍的员工在偷盗中国人的电脑和手机,不料被中国人撞见了,在将小偷制服并送往警局后,警察居然索要小费,才肯把电脑和手机还给中国人。
再之后,其他的同事又在外省发生一次被劫,报案后,同样是不了了之。
这样的事件,大家一定并不陌生。
我所经历的是个别,我所知道的是部分,而真正发生过的一定是举不胜举。
正如我们从安哥拉华人报上看到的一样,几乎每周都有这样的事件。
当然,这些事件也有一个同样的结果。
不了了之。
当下的安哥拉形势,日益恶化。
国际原油的暴跌,让他们失去了暴利的来源。
国内经济的单一,落后,让他们无法自给自足。
经济的坠落导致了货币的急速贬值,社会的动荡不安。
安哥拉在煎熬,安哥拉的华人们,在煎熬。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国人的生存环境,也就面临着重大的安全挑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安哥拉警方不作为的帮衬下,歹徒的气焰越来越嚣张,歹徒的作案手法越来越残暴。
屡次作案,屡次得手,这让他们把中国人当做是提款机一样。
警察可以随便勒索,各类官员可以随便敲诈,各种歹徒可以随便行凶。
而这一切,只在越滑越远,而从未停止。
我相信每一名在安哥拉的华人都和我一样清楚的了解着这些现象。
而我们的一声声叹息,也诉说了我们的无奈。
我们的一阵阵摇头,也表达了我们的默认。
沉默啊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接下来的我们,只能叹息吗?只能摇头,只能等待吗?
今天参加了追思会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一个自发的追思会,有那么多从不相识的朋友来参加。
这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心里的同胞情节。
我们同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总商会的这次组织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安哥拉华人报的宣传,深入人心!
今天的追思会就是唤醒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导火线。
教会了我们要思考,教会了我们要组织,教会了我们要申诉。
如果说一个独立的事件,是微弱的呻吟。
那么有联系的,有记录的,有人证的,有物证的,有针对性的,成千上百的事件,那就是愤怒的咆哮!
团结就是力量。
我衷心的呼吁各个大型的商会,单位,公司,还有我们的大使馆,把在安哥拉的华人组织起来。
让我们进行合法的集会,游行,演讲,传宣。
我也呼吁所有在安哥拉的中国人,让我们的紧密团结。
让全世界更多的媒体关注这里。
我相信,我们一次次的坚持,一定会得到成效,让真正的阳光照进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篇14:清明的征文
清明的眼泪
清明节的早晨,天空竟然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这春天的雪竟然跟冬天的一样张扬:雪花蓬松,漫天飞舞,风吹着雪飘,雪伴着风舞,可谓美轮美奂、动人心魄。
我推开办公室的门,外面苍茫一片,禁不住喃喃:“父亲,您那里下雪了吗?您的世界里是不是也洁白一片?”
我祖上不是本地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祖父母拖家带口来到这北大荒。
在父亲十三岁那年,祖父母相继去世了。
记得每逢年节,父亲就去上坟,但不知为什么都不带我和妹妹。
我委屈地流泪,父亲蹲下身,用那双粗糙得如松树皮般的大手捧着我的脸,轻轻地拭去我的泪花,我的脸上顿时有一丝微微的涩感,这种感觉好奇怪,说不准,忘不掉......后来父亲年纪大了,由哥哥代替他去上坟,我依旧没去祖坟祭拜......
今天,我依然没到父亲的坟前祭拜,因为只要不亲眼看见那掩埋父亲的冰冷冷的黑土,我就觉得父亲还在我身边......
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杏花遍地开放,父亲赶着马车到田里去干活,车上拉着我、妹妹和哥哥。
一路上,哥哥吹着口哨,我大口吮吸着空气中杏花的清香,美哉乐哉。
正走着,忽然,马不知看到什么受了惊吓——毛了,飞也似地奔跑。
哥哥坐在最前头,一见马受惊,就立即跳下车,我和妹妹则惊恐地在车上哭喊......父亲拼命拉扯缰绳想让马停下来,却被马拖着踉踉跄跄地跑,哥哥大声喊:爸,快放手......爸,快放手!爸爸却仍然死死抓着缰绳不放,跑了多远不记得,只记得跑了很久很久......马终于被父亲拉住了,它却狠狠地尥了一蹶子,正踢在父亲心窝上,父亲惨叫一声,脸色苍白倒在地上......
恰巧路边有村人经过,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将父亲送回家。
母亲焦急地连声呼唤......过了许久,父亲才轻轻“啊”了一声,呼吸慢慢变匀,脸色也逐渐红润-----。
父亲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知道这个家离不开他——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啊!爸在,天在!
这之后,父亲就不太爱讲话了,我已经习惯了他的沉默。
母亲说是那次事件给父亲留下了病根......
我上初三那年,父亲卖掉了土豆,给我买了一件白色棉袄,冬日虽冷,但平时我舍不得穿,怕弄脏了,只有当第一场雪降落后,我才会拿出来,穿上它,我感到无比温暖。
那件白棉袄一直陪伴我度过了四个严寒,与现在的皮草、羽绒服相比,它太土气了,可每逢下雪,我就会想起它......
父亲走的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在打扫院子,忽然一头栽倒在地,可是这次母亲再也没能把他叫醒。
他累了——要休息了。
可我们的天塌了......
十多年来,每逢除夕,觥筹交错间,现实和记忆在我眼前交替映现,恍惚间感觉父亲正端坐在温暖的火炕上,与我们一起举杯......
十多年来,每到清明,我都遏制自己不要去想,怕我的想念打扰安心休息的父亲,可我做不到......
父亲,还是让我们静静地赏雪吧,就当这是遍地的杏花香......您看,今年的清明和以往多么不同,这难道是上天为您安排了一场公祭?
窗外的雪停了,柏树上挂满雪球,柳树上挂满雪带......白雪覆盖了世上的一切,灰蓝色的天空,帷幕低垂,似挽幛高挂。
世界变得一片寂静,我潸然泪下,父亲,您可听到儿子对您深深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