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winspring时间:2023-07-07 10:43:08)

【导语】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篇一

2018年11月,贵州毕节大方县脱贫攻坚最关键的“百日攻坚战”期间,我被抽派到了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猫场镇新民村担任脱贫攻坚常务副指挥长,这段艰苦的岁月,注定让我终生难忘。

冰雪中扶贫

新民村有贫困户213户87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4.19%。全村山高坡陡,土地切割破碎,交通闭塞。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脱贫标准,建设基础所需的原材料全靠人背马驮,背着钢筋、水泥、砂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仅仅是满头大汗,身上都磨出了血,而肩膀上更是血迹斑斑布满深深的血痕,疼痛难耐,但是无论多么艰苦,我始终坚守初心,没有放弃。

修建危房

为了争分夺秒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时候我一天要徒步行走几十公里的泥巴路去推进工作,要在寒冷的冬天骑摩托车行走几十上百公里的山路去完成任务,手和耳朵都被冻伤,脚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肩上布满深深的血痕,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双脚踩在冰冷刺骨的淤泥中,鞋上、裤子上全是泥巴,鞋子里灌进了水,冷酷难耐。但至少还是安全的。

骑摩托车行走在泥巴路上,很不安全,滑倒摔倒是时有发生的,去扶贫的路上,我就摔倒过几次,安全帽子上都磕上烙印,膝盖上还留下伤疤,白天顶风冒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晚上还要骑着摩托车到镇上参加研判会议,无数个夜晚在寒冷的冰雪中来回行走近50公里的山路,很多时候半夜三更还在扶贫的路上,根本顾不上吃饭,再艰苦也要坚决完成扶贫任务。

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皮肤,臭臭的身体……我根本顾不上剪头发和洗澡,更顾不上家里的妻儿老小,妻子忙不过来的时候,不得不把仅有3岁大的女儿一个人锁在家中。堂亲叔叔去世,我也只是半夜匆匆忙忙的赶回去几个小时,葬礼都没能参加……

寒冷的冬天,艰巨的任务,我的脚指甲都走翻了,鞋子也走破了,心也几乎崩溃了,无数个深夜我在寒冷的冰雪中骑着摩托车,听着《在艰苦的岁月里》《丰碑》《金色的鱼钩》等红色故事激励自己往返在村镇之间、村组之间、组与乡亲之间。为了父老乡亲如期稳定脱贫,面对所有困难,我没有退缩,只是坚守初心,始终做到“越是艰苦越奋进,越是困难越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百日攻坚”战期间,我们完成组组通公路14.15公里,完成房屋改造209栋(其中危房改造66栋、旧房整治121栋、两改22栋),完成两硬化36000多平方米,实施了白芨、冬荪、养猪三个扶贫项目,同步推进电、水、讯等项目实施,随着新民村的发展变化,我得到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更得到了省扶贫办和国家抽查组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乡亲们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积极主动配合,从不打招呼到主动打招呼,主动给做饭吃,主动到村里送菜、送核桃、送腊肉等等。乡亲们听说我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纷纷跑到村里来找我的电话号码,说想我的时候就会给我打电话,我也经常接到乡亲们打来的电话。过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份意外惊喜——新民村的10名乡亲自发组织来大方看望我!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篇二

夏日的宁夏中部,云淡风轻,山塬上的柠条随风起舞。“这是高蛋白,营养价值很高,用来养羊事半功倍。”5月25日,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兴奋地告诉记者,村里建设的柠条加工厂开始正式运营了。

曾记畔村是一个僻远山村,没有一寸水浇地,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曾经,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里,大部分村民穷得叮当响,贫困就像大石,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不少村民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背井离乡,异地谋生。

但朱玉国却守在村里,立志改变贫困面貌。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这是一次重要机遇。”朱玉国说,在曾记畔村,不少村民的祖上曾经做过生意,很多人骨子里仍保留着勤劳致富的传统。

国家拨付给曾记畔村20万元扶贫互助启动资金,朱玉国多次召集村委会听取各方意见,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资金。此前,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以“输血”为主。习惯了“白给”的村民听说用这个钱还要还,一时无法接受。他们说:“过去给了就不往回要了,这个不仅要还,还要入股、收利息。”

扶贫先扶志。朱玉国意识到,脱贫首先要解决的是动力问题,要从根子里,让贫困群众从以前“站墙根、晒太阳,等救济睡着吃”的观念变为“靠双手干着吃”。朱玉国大胆尝试,在村里掀起“头脑风暴”,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不断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老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激情,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经过多轮商议,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定下规矩:从互助基金贷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发放贷款,贷款实行五户联保,党员和贫困户“一帮一”。

金融是血液,产业是躯体。已有数百年养殖历史、因肉质鲜美名扬天下的盐池滩羊开始在杠杆撬动下,从小农经济发展为曾记畔村的支柱产业。一些村民依靠一两千元的互助资金借款起步,滚动发展,通过养殖、种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村民王昶、鲁永胜家里太穷,没有人愿意联保。朱玉国就带着他们到信用社担保贷款,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信用社主任都替我担心,说风险太大。”朱玉国说:“不怕没钱使,单怕没信用。”当年年底,他们均按约定时间还清了贷款,第二年,信用社又给贷上了款。

“信用可以当钱使。”在朱玉国的带动下,村民们都把信用当命根子,不少以前的贫困户,现在也给别人提供信用担保贷款。10年多来,全村人的贷款总额已从每年的400多万元上升到5300多万元,农户都能把所借款用于发展项目上,至今没有一人违约。

朱玉国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将互助资金和“千村信贷”捆绑,把“双到资金”注入互助社,撬动了数倍的发展资金,并采取支部+产融保+党员“一帮一”的模式,扩大贷款额度。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曾记畔村的互助资金发展到800万元,朱玉国也通过互助资金实现了向全村村民描绘的教育、医疗、养老“三个梦想”。

2016年,曾记畔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支书朱玉国也摘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7年,朱玉国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参加十九大回来之后,朱玉国陆陆续续宣讲十九大精神60多场次。他从没忘记自己作为山村“当家人”的本分,始终想着如何防止返贫、提高脱贫质量。

今年以来,村里滩羊饲养量又增加了3000多只。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盘活漫山遍野的柠条资源,朱玉国又带领大家兴办起了柠条加工厂,就地解决饲料问题。

“不仅要村民富,还要村子美。”朱玉国还带领大家开展乡村环境整治,仅今年就种树1万多株,配备大小垃圾箱100个,村里有了保洁员,还装上了路灯。

亮亮堂堂、干干净净的曾记畔村,吸引着很多离村村民返乡。村民张林20多年前离开村子,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一个煤矿。这两年,他时时听到村里的变化。眼见很多村民通过互助资金脱了贫致了富,张林也回到村里,盖起了房,和父亲一起养殖滩羊。

2016年,曾记畔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前不久,记者在宁夏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会上见到朱玉国,他说,今年曾记畔村要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上再发力,不能让富起来的村民再当精神上的贫困户。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篇三

一个贫困户干活有多拼?

这是内蒙古兴和县城关镇二十三号村贫困户郭玉发的普通一天:凌晨4点半就起床喂牛喂驴,吃过早饭,天一亮就出门把牛、驴放到河滩地,自己去收割玉米,午饭后接着收割,天黑后才牵着牛儿驴儿回家,晚饭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饲料。

日复一日的终年劳作,让57岁的郭玉发身材精瘦、脸色黝黑。因为家里穷,他42岁才结婚。妻子李三女接连两场大病,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郭玉发本以为贫困就会这样伴他一生。

“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再苦干,日子也没指望。”精准扶贫彻底改变了郭玉发的人生轨迹:短短几年,他从贫困户一跃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郭玉发是如何实现脱贫致富的?记者打开他家的贫困户资料袋,听他算算帮扶账,讲讲账本背后的脱贫故事。

健康扶贫减负担——

住院报销90%,吃药一年补贴4000元,医药费支出减了一多半,日子一下有了奔头

打开郭玉发家的扶贫手册第一页,致贫原因很清楚——因病。

2012年2月,李三女突发脑梗,在兴和县蒙中医院住院治疗了42天,6万多元的花费,把攒了7年准备盖新房的积蓄全部掏空。

祸不单行。同年10月,李三女又因心脏病住进了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总共花费23万多元。郭玉发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最后的6万多元,是村里人你五百我一千凑出来的。在医院陪床的日子里,为了省钱,郭玉发每天只吃一顿饭。

接连两场大病,让郭玉发家深陷贫困。“真是病不起啊!我出院回来,家里连买包盐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回想当时,李三女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手术后,李三女每年还需要住两次院,治疗脑梗后遗症,平时还要长期吃药,新农合报销后,一年还要支出一万三四千元。

尽管郭玉发每天从早忙到晚,每年的收入,除了给妻子看病吃药,所剩无几,这让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这个无底洞,啥时能填平啊?”

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郭玉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郭玉发还是消沉在生活的无望里:帮扶干部来动员他改造危房,被他直接给怼了回去:有地方住就行了,盖房子还得自己掏钱,我拿什么给老婆看病?

健康扶贫政策让郭玉发有了盼头。2016年李三女住院治疗脑梗后遗症,以往一次自己要掏4000多元,这次只掏了800多元。

“敢情这精准扶贫政策管大用啊!”郭玉发一下感到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日子有了奔头。

“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是太好了!看病花销一下子少了很多,有病再也不用拖了。”李三女从资料袋掏出一小沓住院报销结算单,抽出一张给记者看:今年3月,她在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做了胆囊炎手术,总共花费16143元,自己只掏了10%。

吃药负担也轻了不少。“心率正常、血压正常,平时还是要按时吃药,好好休息。”前来随诊的村医郭佃永摘下听诊器叮嘱道。李三女是他负责的二十三号村26名慢性病病人之一,每个月他都会给李三女送药上门:1盒稳心颗粒、5瓶华法林钠片和3盒精芪双参胶囊。

“以往这些药一年得花万把块,现在政府补贴4000元,加上住院报销,一年看病吃药的负担减轻了一多半。”李三女算起了账。

“送药上门省钱还省工夫。华法林钠片这个药县里买不到,以前我每次都得坐1个多小时客车上市里买,耽误了不少农活。”郭玉发在一旁补充道。

“健康扶贫大大减轻了贫困群众看病吃药的负担,堵住了因病致贫的‘窟窿’。”兴和县医保局副局长刘晓辉介绍,全县因病致贫率超过50%,目前贫困户住院看病能报销90%,家庭医生签约和慢病送医送药都实现了全覆盖。

产业扶贫增收入——

“点餐式”帮扶拔穷根,种地养殖不惜力,科学养牛成了土专家

健康扶贫“捂紧”了钱袋子,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鼓起钱袋子。

2017年,时任村支书王崇礼找到郭玉发:政府搞“点餐式”产业扶贫,你想干点什么,政府给补贴。郭玉发一合计,“种地养殖我都在行,那就养头驴,多管亲戚要点地种吧!”

“‘点餐式’产业扶贫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兴和县委副书记李献介绍,市里围绕当地的马铃薯、杂粮、牛羊等特色主导产业,制定了支持贫困户发展的产业补贴目录,贫困户自主确定适合自己的产业项目。截至去年底,兴和县累计投入点餐式产业扶贫项目资金8.64亿元,覆盖9864个贫困人口。

买驴得到补贴5500元,种植补贴了1000元,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激发了郭玉发的干劲。为了搞好养殖种好地,郭玉发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妻子干不了重活,他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农活,为了让牛吃得好多长肉,他夜里起来还要喂两次,“别人一般夜里都只喂一次,我寻思多下点辛苦总没错!”

在郭玉发的精心照料下,2018年3月,他卖了一头驴驹、一头牛犊,挣了1万多元。这把两口子高兴坏了,奔富的心劲更高了。不久,产业扶贫补贴6600元,自筹1400元,郭玉发又买进了一头牛。

养殖是个技术活,产业指导员李澍接连几次叫郭玉发去参加培训,他都找借口不去,“我又不是没养过,浪费这时间干啥?”

然而,新牛买来一个月,开始出现咳嗽发烧症状,等郭玉发找来兽医,为时已晚。

“一头壮牛说没就没了!”郭玉发茶饭不思,后悔不已。“看来,养殖不能光凭经验、靠下笨苦,还得讲科学。”痛定思痛,他主动找到李澍,要求参加培训。

之后,乡里村里举办培训,即使再忙,郭玉发也一场不落。他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圈舍经常打扫,保持干燥,定期消毒;把院子前面的空地改造成牛驴活动场所;等牛犊一产下,给母牛熬半个月的小米粥喝……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都会赶紧找兽医吴志国求助。

兴和县农牧科技局扶贫办主任赵华介绍,为帮助贫困户产业脱贫,县里构建了“专家组+产业指导员+贫困户”的扶贫产业技术指导体系。322名产业指导员深入一线,上门宣讲政策,指导贫困户选择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微信群里,专家随时解答贫困户的技术咨询。

从吴志国那里,郭玉发用心学到了不少技术。慢慢地,他也成了村里的土专家,谁家的牛要下犊了,谁家的驴有小毛病了,都会找他帮忙。村民郭月旺竖起大拇指夸赞:“二锁(郭玉发小名)可真是一把好手,他接生的牛犊子就没死过!”

“政策这么好,干部这么帮我,可得好好干!”郭玉发铆足了劲。前年秋收,收割机割倒了玉米,天气预报第二天有雨,他就在地里连轴干了一天一夜。每到母牛快生产时,他就特别上心,夜里经常起来两三次。

政策好,人努力,2017年底,一张脱贫告知书送到郭玉发家,装进资料袋里:人均纯收入4153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达到脱贫标准。2018年郭玉发家正式摘帽退出。

教育扶贫扶起“明天”——

孩子上好学,各方面都称心,老郭家大有希望

看病吃药支出减少,发展产业收入增加,郭玉发夫妇非常高兴,更令夫妻俩感到生活充满希望的,还是女儿郭乐乐。

今年秋季学期,郭乐乐到了市里的集宁七中上初中。“孩子当上了班长,这次月考成绩全班前三。真的非常感谢刘副镇长他们帮忙!”郭玉发觉得,多花钱也要让孩子上好学,看来这步走对了。

郭玉发口中的刘副镇长,是结对帮扶他家的城关镇副镇长刘世峰。看着郭乐乐小学期间成绩优秀、全面发展,他建议郭玉发让孩子到市里上中学,“有教育扶贫政策,多花不了多少钱。”

这已是郭乐乐第二次选择学校了。2014年,乐乐该上小学了。村小没几个学生了,去县里上学要住宿,该去哪呢?

两口子商量后,郭玉发决定把孩子送到县城实验小学读书。“前几年,俺姐夫外出搞建筑,让俺跟着记账,人家好心想帮咱,但咱文化水平低,就不是那块料,没几天就干不下去回来了。孩子说什么都不能走俺的老路!”

“到城里读书更费钱,家里穷,孩子没少受苦!”李三女回忆说,孩子寄宿在学校附近的“小饭桌”,一个月800元;为了接送她周末回家返校,李三女特意找了个在城里开出租的熟人,每周20元。“对俺们来说,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车钱都经常赊欠,更别说拿出多余的钱给孩子买早点了。”

每个星期天,李三女都会烙5个发面饼,配上家里腌的咸菜,这就是孩子一星期的早点了。“看见别的同学早餐吃面包喝牛奶,有时我真的特羡慕。” 郭乐乐说。

上到三年级,郭乐乐开始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一学年有1890元的生活补助、300元的交通补助。

“有了这些补助,供孩子上学松快了点。”每个星期天,李三女都会给女儿买好牛奶、面包、饼干,让她带走当早餐。营养足了,比同龄人瘦小的郭乐乐开始蹿个儿。

“教育扶贫就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用知识改变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兴和县教育局督学康茂忠介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县各学段贫困家庭学生共享受到了15475人次6838万元的教育资助,没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因贫失学。

教育扶贫,除了物质上的资助,精神上的帮扶同样重要。

郭乐乐的房间里放了不少课外书,不少是刘世峰送她的。“书能给孩子的成长打开更多的窗。”刘世峰经常鼓励郭乐乐,“好孩子,多看书,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

学校的老师也特别关照郭乐乐。每次上课,班主任吕菊芬老师一发现乐乐有精神不集中等“异样”,课后就会找她问原因,并尽力帮她一起解决问题。

郭乐乐爱看书,爱写作。吕菊芬经常把她叫到办公室面批作文:耐心地逐句讲解,看哪句话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郭乐乐悟性很高,进步很快。她写的作文《我的爸爸》,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杯”征文比赛一等奖。

沐浴着教育扶贫好政策,自立自律的郭乐乐健康、阳光地成长。家里的墙上贴着她获得的五六张奖状。看着奖状,郭玉发两口子笑得灿烂,“女儿很称心,俺们这个家大有希望!”

摘帽不摘政策——

脱贫后干劲更足,稳定增收有门路,好日子妥妥的

2018年,郭玉发脱贫摘帽。摘帽后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刘世峰见郭玉发搞养殖有技术、有干劲,动员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2019年又买了2头牛。

为了增加收入,李澍指导郭玉发调整了种植结构:给牛、驴种足吃的饲料、辅料,剩下的土地用来种口粮、杂粮和经济作物,“这样不用花钱买饲料,种植收入也能增加。”

种养规模扩大、结构合理,收入大幅提高,2019年的明白卡显示:郭玉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11201元。

就在这一年,郭玉发被评为脱贫致富带头人,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那天,参加了县里的表彰活动。当他身披大红花,把奖品——一辆电动三轮车开回村里时,男女老少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年,村里也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全村顺利脱贫摘帽。

“但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还不轻。”村支书王小兵有着清醒的认识:扶贫产业整体上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市场渠道比较窄,价格波动比较大。

为促进稳定脱贫,各方纷纷发力。

拓宽增收渠道。“上半年村里种的菠菜,供应北京市场,很受欢迎。我们准备引进业主,优先带动贫困户扩大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王小兵说,这样村民的土地流转费能翻两番,打工还能有一天150元的收入。

“通过资金奖补,鼓励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驻村第一书记王玉兴介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有38户贫困户稳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发挥保险作用。兴和县扶贫办副主任温龙介绍,县里力推“点餐式”产业扶贫的同时,配套推广种养保险,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推广防贫险,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

延长产业链。兴和县委书记付海青告诉记者,为让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县里引进屠宰加工生产线,发挥交通便利、物流业发达的优势,让兴和的新鲜牛羊肉当天就能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在城关镇,一条屠宰生产线、一家牛肉干加工厂将马上投产。

销售不愁,郭玉发干劲更足了。今年,王玉兴帮他申请了1.2万元的棚圈建设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郭玉发扩建了棚圈,添置了一台饲料粉碎机、一辆农用三轮车,牛驴养殖规模增加到了10头,种植规模达到了50多亩。“4头母牛都有了‘身孕’,我准备趁今年行情好,把新下的牛犊全卖了,收入六七万元不成问题。等牛价下来了,再补栏。”郭玉发这样介绍自己的“致富经”。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郭玉发满是皱纹的脸上荡开了笑容,“现在政策这么好,更要好好干,多种地多养牛,把女儿供出来,往后啊,好日子妥妥的!这个袋子俺以后指定用不上了,但俺要把它收藏好。”郭玉发边收拾资料袋边说。

精准脱贫的有力见证

翻开郭玉发家的贫困户资料袋,2016年健康扶贫住院报销90%,2017年产业扶贫种养补贴6500元,2018年教育扶贫资助2190元……每项扶贫政策、每笔帮扶账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精准扶贫故事。

采访中,郭玉发夫妇每讲述一个故事,都要夸赞扶贫政策给力、帮扶干部辛苦。这是农家对帮扶最为朴素的感谢,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确实,没有精准扶贫好政策,没有扶贫干部用情用心的帮扶,郭玉发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采访中,郭玉发的吃苦耐劳、干劲十足让人印象深刻。他每天都高强度劳作,下功夫,用心学,用超过常人的辛劳,换来了充满希望的好生活。这样的贫困户令人尊敬、值得学习。

每个贫困户都有个这样的资料袋。2900多万个这样的资料袋,记录了2900多万户贫困户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历程,也浓缩了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历程。

这是中华民族反贫困的伟大决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建立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出台一项项精准扶贫好政策。数百万各级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通过帮扶,让好政策落地生根,为贫困群众开出“脱贫花”结出“致富果”。数千万贫困群众,借助政策与帮扶,在自己的脱贫“战场”上苦干苦战,用血汗换来笑颜,用辛苦换来幸福。全国上下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完成全面小康硬任务。

这是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政策好,人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到今年底,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篇四

2017年8月,作为省委选调生,我被分配到了安徽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时光如梭,岁月如水。不知不觉已经在乡镇工作了三个年头了,我也从刚迈出校门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如今可以独当一面的基层工作者,也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这项工作。

我所在的高沟镇,地处淮安、宿迁、连云港三市交界处,是江苏省五大扶贫片区涟沭片区所在地,“十三五”期间,全镇共有9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6473户、20333人,扶贫工作任务较重,脱贫难度较大。

上班没多久,我就领到了扶贫任务,一共五户,在同事的带领下,我开始一户户走访,每到一户,我都仔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困难情况,并详细向他们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帮助他们做好申报工作。

午后,太阳吐着火舌,空气中弥漫着热气,我来到了最后一户扶贫对象户家中。按照电话里联系的地址来到了六塘人家小区,沿着进大门的路一直往前走,右手边第3间车库,果然,门前站着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

“阿姨您好,请问是江怀忠家吗?”我问道。“是的,你们是镇里来的吧?”说着她把我们往她家里引,并搬出凳子给我们坐。说是家,其实就是30几平方的车库,屋里放着一张床、一张吃饭桌,一边放着做饭的锅碗瓢盆,家里的困难情况可想而知。角落里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见我们来了,微笑着冲我们点了点头。

在与阿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的丈夫5年前在工地上出了事故,下半身瘫痪,一躺就是好几年,家里就一个儿子在苏南打工,儿媳在家带着两个孙女上学。“家里的日子不好过啊,儿子一个人赚钱6口人用,眼看着两个孙女都大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可怎么办啊?”阿姨说着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角落里的江大爷也默默地流出了眼泪,眼里满是对老伴和家人的愧疚。我急忙上前握住他的手,“大爷,钱不够可以挣,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你看我们不是来帮你们了吗?”“谢谢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江大爷感谢道。

随后,我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国家扶贫相关政策,知道他们已经被纳入农村低保,也享受了残疾人相关补贴。了解到他们家的大孙女已经上小学了,我便提醒他们准备好贫困证明等到学校办理义务教育助学金。

回到单位后,我久久不能忘记江大爷愧疚又无助的眼神,想着自己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仔细研究涟水县扶贫十项政策,并咨询相关部门,发现江大爷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药,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刚好通过农村医疗救助可以帮他们报销一部分的钱。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江大爷家中,帮助他们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申报,没多久钱就批下来了,江大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虽然江大爷家2018年底就脱了贫,但是没事我还时会到江大爷家中与他聊聊天,他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人也变得健谈了不少,“感谢你们,儿媳现在也找到了工作,日子越来越好了。”

2020年3月份,疫情防控转好后,我又来到了江大爷家中,一进门没看到江大爷,阿姨说:“他走了,就在前几天,夜里走得很安详,临走前还念着要当面谢谢你们。”我望着江大爷的照片,仿佛看到了他生前难得的笑容。

三年的帮扶,让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所联系的5户扶贫户也都如期脱贫,但有的还存在返贫的可能,我将继续做好他们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护航者”,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篇五

“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是选择了高尚。”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激烈着无数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勇就是其中一个,90后的他就职于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6月,被派驻到么站镇香厂村任第一书记、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扶贫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牢记使命勇担当

接到“第一书记”的任命时,张勇很兴奋,他说:“从一个农家娃成长为国有企业的职工,一路走来,离不开国家的培养,现在是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时候了。”他出生在沿河自治县农村家庭,老家也是贫困县,从小感受到农村的苦、农民的难,知道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他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惠民实事成效明显。

盘点张勇的驻村工作台账:一个星期梳理完148户建档立卡户的资料;半个月熟练运用《挂牌督战脱贫攻坚应知应会手册》政策知识点;一个月走访完建档立卡脱贫户148户;两个多月熟悉全村603户3350人;三个月完成三白蔬菜基地建设,从动员、土地登记造册98户,流转土地157.05亩,务工就业50余人。

村容变样文明兴

依靠党建引领,围绕志智双扶,提升环境形象。张勇刚到村里时,香厂村没有公共卫生设施,村民不重视环境卫生,垃圾随意倒、污水到处流。他跑项目、拉资金,筹集40万余元安装了210盏太阳能路灯,使全村亮化工程全覆盖;积极争取金控集团支持5万余元修建了6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筹集7.5万元,修建了1.3公里的排污沟;拉来5万元赞助,购置车载垃圾箱21个;今年完成串户路和院坝硬化4898平方米。

配套施设有了,宣传效益和奖惩机制也必须跟上,在他的带领下,积极推进党建宣传工作。在全村6个村民小组开展“美丽乡村、从我做起”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的集中宣讲,同时为提升脱贫攻坚勤劳致富氛围,制作50余条宣传标语和51幅脱贫攻坚宣传墙画在全村各小组、乡村公路两旁、活动场所、人口集居地等进行宣传;全面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成赵家院组和阳泥地环境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组织“查卫生、比干净”奖惩机制,并将评比结果在村“红黄榜”上进行公示,以此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进步的目的。目前全村6个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民已经自发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一年多来,张勇亲自驾车负责垃圾转运,垃圾处理站来回14公里,山路崎岖,但为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群众幸福感,他一直坚持着。

先锋模范赢口碑

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张勇带领村干部逐户走访宣传抗疫知识,走十几公里山路那是常事,每天工作时间常常超过10小时,饿了就泡一桶方便面吃。天寒地冻的夜晚,坚守在村口排查车辆与人员。但张勇没有一丝埋怨,用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坚决打赢阻击战、攻坚战两场战役。

今年2月20日文化管理员耿合荣生了重病,张勇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驾车赶到,送到隔村33公里的县医院,直到耿合荣病情稳定后才返回村公所,回到村上继续走访摸排工作。

“群众的事无小事,要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解决难题。”张勇说。

开展脱贫攻坚讲习所,架起干群“连心桥”。组织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这是张勇工作的一部分。在会上,他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以及贫困户生产发展措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对群众进行详细宣传和解读,逐一回答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重点突破抓产业

为了创新产业机制,更好地引导乡村经济发展,今年,在张勇的倾力帮扶下,香厂村积极探索,以党支部引领,建强红色引擎,脱贫有了方向。首先稳定粮食收入,驻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增加花椒种植,加强引导农技培训,增大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的频率,为缺劳力贫困户助耕助收,实现稳产稳收;其次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采取“村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375532111”产业规划,即花椒种植3000余亩、南瓜种植700亩、辣椒种植50亩、洋芋种植500亩、烤烟350亩、蔬菜种植200亩、芸豆种植100亩、红花种植100余亩、旱烟种植100余亩,还养牛785头,实现户均增收1000余元;同时用足用活小额信贷政策。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小额信贷发展产业,实现收入安全稳定有保障。

今年,党支部与威宁荣协合作社合作,动员村民流转土地220亩种植辣椒,如今辣椒长势良好。香厂村97户村民以每亩600元土地流转费用入股合作社,其中涉及土地流转建档立卡户23户115人,村民们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每天80元工资,种植、采收时段可以解决50余名闲置劳动力。

为了真正做到扶贫出成效,拓宽产业渠道,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张勇积极奔走,向“娘家”寻求帮助。香厂村党支部根据区域环境优势,精心研判后,决定创新产业机制。今年3月,张勇向派出单位申请5.72万元,用于合作社购买第一批瑶山土鸡2800羽,在松树和花椒树下发展林下养鸡项目。

8月19日,在派出单位贵州省金控集团帮扶下,香厂村养殖的瑶山土鸡卖了!第一批爱心采购540羽,村民夏怀银开心地说:“我们只管养殖,帮扶单位帮我们找好了销售渠道,帮助我们增加了收入。这一次我们家就增加了8000元收入,感谢张书记的帮助。”

一边做加法,一边做减法。通过干群齐心奋战,今年脱贫24 户 76人(均达到脱贫标准),香厂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5 %降至“零”发生。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篇六

“在这里,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将来挣钱补贴家里。”到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的第二年,来自宁夏固原的母得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

2018年,国务院提出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这一年,闽宁协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正式成立,这是两地“造血式扶贫”的又一成果。

“到另一片土地成长”

建档立卡贫苦户、哥哥残疾、一家七口靠两亩地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在走出大山之前,母得余的生活被打上深深的“贫困”烙印。

两年前初中毕业时,他陷入迷茫,一度不想继续读书。偶然得知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在校学习不要钱,还包实习就业”,他在父母和班主任的鼓励下,果断报名,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原州分校采用“1+1+1”的培养模式:1年在宁夏原州学习,1年在福州飞毛腿技师学院总校学习,1年在飞毛腿集团实习。

2019年5月,母得余由学校安排乘火车来到福州。那是他第一次独自远行到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在来福州的火车上,每经过一个城市我都在想,这里是福州吗?三十多个小时,我几乎没怎么睡觉。”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大桥、轮船……在母得余看来,这里符合他对“大城市”的一切想象,就连潮湿的气候,在他眼里都带着诗意的美好。

来福州第一年,他边上课,边挣钱补贴家用。当年暑假,他在飞毛腿集团当电池操作员,两个月共拿到5100元实习工资。他自己留下1000元,将剩下的钱寄回家,那是他第一次给父母寄钱。

如今,母得余正在准备考取中级电工证,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他对自己的技能颇为自信,春节回家,他已经可以帮父亲修理割草机。

“走进大山,为了让他们走出大山”

飞毛腿技师学院由飞毛腿集团投资建设,是福建省第一所由企业办学的技师学院。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大潮中,这所技校承担了技能扶贫的重要任务。

“要让学生走出大山,需要自己先走进大山”,原州分校校长方德榕深谙此理。去年夏天,他和同事驱车前往大山深处,挨家挨户走访宣传。

“在寨科乡招生时,山路崎岖,车开不进村里,是学生骑电动车将我领回家里的。”让方德榕颇感意外的是,尽管交通闭塞,但这些孩子对知识充满渴望,在听闻招生政策后,20多个学生主动报名,今年6月,他们已经和其他学生一起乘包机来到福州,开启了两年的学习生活。

“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目前有320人预报名,这些学生都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方德榕说,随着技能扶贫的效果初显,学校在当地名声已经越来越响。尽管如此,他仍打算继续走访当地贫困户,招收更多贫困学生。

“我们为原州学生免去了3年学费,同时承担他们学习期间‘衣食住行’的全部费用,学校每年为每名学生开支不少于1万元。”飞毛腿技师学院常务院长唐大强说,为了除去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集团公司尽可能免除学生费用,同时投入资金用于原州分校的翻新改造,两年间投入资金达到400万元。

2020年,原州分校计划再投入800万元,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00名,增设两个专业,并在当地建设相关专业的实验室。

“我们还计划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规模成熟后会转移到固原工业园区,贡献当地税收。”方德榕说。

“一技在身,不怕贫穷压顶”

“我想学成之后找一份好工作,能养活自己,为父母养老,照顾哥哥,让他们过得好一点。”对今年只有18岁的母得余来说,未来图景正徐徐展开。

“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终究要凭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说,“技能扶贫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

2021年7月毕业后,他打算留在飞毛腿集团就业。到时,他可以拿到每个月不低于4000元的工资。

母得余代表了一批宁夏学员的想法,未来,他们中许多人将留在工厂,实现就业。据介绍,近三年,飞毛腿公司共接收宁夏固原籍人员108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14人,占总人数的75%。

为了让异乡求学的学子有更好的就业环境,福建省人社部门还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将宁夏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劳动力纳入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务工就业时给予同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唐大强说,“扶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原州老百姓也需要技术、职业方面的帮助。对我们来说,技能扶贫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而眼下,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让这些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学技,全家脱贫”。

“我们从事职业教育,传授技能的同时,也想传递一种精神,希望我们能为社会多做贡献,让贫困山区的学生靠技能脱贫,一起走上小康的道路。”在唐大强看来,今后还会有更多来自山区的孩子,借着闽宁对口帮扶的春风,在福建实现自己的求学和就业梦。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 篇七

我叫崔健,是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的一名关员。今年4月被选派到富陂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从繁华熟悉的都市到寂静陌生的山村,生活环境、工作内容的较大变化,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这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所作出的庄严承诺,时刻激励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我最平常的一天的生活。

早上6:00

像往常一样,我早早地起床,简单洗漱一下,从村委的宿舍出发开始跑步5公里的锻炼。沿着固有的路线前进,每经过一户贫困户的房子,就在脑海中回忆他们的相貌,默念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了然于心。时常碰到在田间耕作的、准备出门务工的、送小孩读书的村民,打个招呼、问问情况亦是习惯动作。

早上8:00

今天要去村里的贫困户曾永安家里,帮助他最小的孩子准备好申请大学学费减免及生活费资助的材料。曾永安家里有4个孩子,近几年陆续考上了大学,但全家人均年收入只有3526元,根本负担不起上学及生活的费用,一度萌生了让孩子退学去打工的念头。

我们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将其列入一般贫困户进行帮扶,主动到家慰问,鼓励其克服暂时困难,支持孩子读书改变命运,并协助其子女申请免除学费、申请在校生活补贴等。随着家里小孩陆续毕业就业,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99元,实现稳定脱贫。“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帮助,这可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啊!”临走前,曾永安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

我深受触动,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的脱贫就有希望。

下午2:00

我前往村委参加一月一次的联系会议,对前一阶段扶贫工作进行总结,讨论村中贫困户的动态,研究帮扶项目的推进及资金使用情况等。

富陂村共有93户297个贫困人员,分散居住在10平方公里的19个村小组。“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感情。”5个多月以来,我与村委的同志坚持每天徒步走村入户,不断增加沟通联系和增进彼此情感。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和整理了共45户58个问题和新情况,并建立问题台账,逐一销号处理,确保整改落实和为民服务到位。

下午4:00

开完会接近4点了,我又赶往一位85岁双目失明的低保户老人家里。前两天我到这家进行入户调查的时候,发现老人居住的老土房墙面开裂,在暴雨频繁的恶劣天气下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马上向村委反映问题,与村委干部一起做通家属工作,顺利将其安置在为她家新建的安全住房内居住。这次来是看看老人的新住房情况,问问老人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叮嘱老人有困难可以托人来村委找我帮她解决。

2016年,黄埔海关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富陂村,拉开富陂村脱贫攻坚序幕。我只是黄埔海关选派的4名驻村干部中的一位。三年来,扶贫工作队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45万元,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集体用地喷水工程、村道宣传栏制作 、卫生站、文体广场、便民超市、公共厕所和亮灯工程等项目;筹措40多万元兴建光伏发电项目,投资48.3万元购买翁源县农商行股份,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反哺贫困户创业致富,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型。富陂村实现76户、245人脱贫,脱贫率82.5%;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2.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7.65万元,增长2.2倍;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598元增长到2018年的18842元,增长4.2倍。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持续跟进帮扶项目建设,善始善终努力做好扶贫工作,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563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doc》
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