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范文
我父亲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在我工作的第八年头也像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党员。所不同的是父亲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农村工作,而我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和默默奉献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父亲是我们村的村长,当时村子里有1000多人口,在父亲他们的带领下,老百姓的生活虽不富裕却是我们乡甚至周围几个乡的榜样,一说起我们村人人羡慕。当时村子里的姑娘嫁人不出村,三里五村甚至十里八里的大姑娘都托人千方百计嫁给我们村的小伙子。为老百姓办事有时父亲找到公社甚至跑到到县里。有一次去县里办事很晚没回来,奶奶不放心,左邻右舍和家人一起徒步去接父亲,没有任何照明的工具,在坑坑洼洼的泥道上走出几里地,等接到父亲的时候,只见他坐在玉米地头睡着了,太累了一天下来,披星戴月,早上为了找到办事的领导在人家门前等,事情办得不顺利,晚上下班了还得追到人家里。父亲有一个犟脾气,问题解决不了办不成事没法向老百姓交代,不管多晚,即使饿着肚子也得把这件事办完。父亲经常说老百姓信你才选你当村长,不给老百姓办事要你这个村长干什么,你是党员你不吃苦谁吃苦。细细想来话糙理不糙,这些年来父亲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一直到他退出村长这个职务,即使到现在将近八十岁了还帮人家解决家庭纠纷,帮年轻的村主任、村书记出点子,想办法。每次赈灾捐款他都不缺席,父亲虽然没有退休金,虽然一月需要近500元的医药费(父亲血压高,血糖高,心脏不好),但他从不拖后腿,尽一个老党员的义务,去年“利奇马”洪灾和今年的“新冠肺炎”他都跑到前面。为官一任造福一村百姓,心里想着百姓,为百姓办事,办实事,父亲有这份责任这份担当。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也是父亲这名老党员多年来坚持的原则。工作起来从不讲时间长短,不是朝九晚五,不按时回家,天一亮就出门。大队办公处是他的另一个家,老百姓家里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有时甚至我们自己家也成了他办公的另一个场所。村里杂事多,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有时是为了家务事,有时是为了宅基地,有时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需要调解。早上还没起床大门敲得哐哐响。晚上正在吃饭就有人跑到家里让父亲评评理。不管怎样,父亲都一一帮着解决,甚至我奶奶也成了他们的和事老。不仅奉献了时间,奉献了自己,有时还得奉献粮食和家人。记得80十年代初期,家里很不富裕,我和姐姐上学都是背窝窝头,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那时我们村里经常有去参观的,一次六位男同志到我们村里参观,大队里安排不下,就把我家的小东屋腾出来给人家住,没地方吃饭,父亲把他们领到我们家。我清楚地记得奶奶从邻居家里借来了一盆白面,给他们擀的面条,那时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都很大,奶奶整整干了一上午,我和姐姐还帮着烧火,他们吃完了,我们也算沾了光,只是喝了一小碗面汤水就觉得心满意足,碗底吃到几根短短的面条头还向姐姐炫耀。那几位同志临走时,其中一个大个子拉着我奶奶的手说:“大娘给你添麻烦了,我们六个大男人吃得真不少,这几斤粮票你拿着算是我们交的饭钱”。奶奶说什么也没要,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来到家的都是客,哪有收客人钱的礼数?”。奶奶识文解字,在同辈人中算是有文化的人,受父亲的影响我们一家老小都是这样,从不计较。这件事虽然过去了近40年了,我仍记忆犹新。
父亲是我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时时处处不忘自己的使命,爱学生,为学生着想,默默奉献,不计名利,不图报酬。从教30年来不忘初心,为孩子负责,为孩子着想,用爱用情编织着这份责任,坚守着这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