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诉家风,初心使命伴一生范文
2016年10月23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我迎来了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我的孩子。因此,我也增加了又一重身份:父亲。孩子的到来有些手足无措,却又喜上心头。
自从有记忆开始,我的母亲经常提起家风家训,小时候也对此理解甚少。当我的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一点一滴的关怀、付出、百般的呵护你的成长。有时候我说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或者一段过往的记忆,都可以成为他牙牙学语的榜样,回头想想,就就是家风载体。前几日在“学习强国”时,偶然学到习总书记的一段讲话:“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细细品读总书记讲话,领悟到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孩子,我想对你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一个家庭要想家道兴盛,跟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家风有很大的关系。好的生活原则、理念、家风都需要你来传承。从小,我从爷爷奶奶哪里学的家风有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勤俭持家、睦邻友好、奉献社会等等,我也希望将这些好的家风传承给你。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你来说,现在要做到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理解别人、善解人意。勤俭持家,你可由于年龄小能觉得跟你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它不在于我们是否富有,而是不要奢侈浪费,对于你来说不要乱买东西就对了,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可不好。睦邻友好,小时候我在农村的时候,左邻右坊就跟大杂院一样,随时串门,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我们都住在单元楼里,单元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娘们都很和善,睦邻友好比较好做到,就算是有不友好的邻居,敬而远之也可以。奉献社会,这一点你可能会说这是长大以后的事,其实也不是,从小你就要有一颗想要奉献社会的心,这样才能发现可以奉献社会的事,之后才能有奉献社会的行为。
前几日,孩子在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他一口气背诵完成后,我陷入了沉思:其实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家风是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家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家庭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厚重感,闪烁着文明的印记与时代的光辉。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来自家长、老师的精心教育,也需要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良好风气来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近日,我重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风、家教作出的重要论述,其中在2015年2月的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字里行间,流露出总书记对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谆谆嘱托,也深刻表达出了只有切实注重家庭建设,我们的家风才能得到更好地建设与传承,社会方能更加和谐昌盛。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家风建设关系到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我期望我的孩子牢记家训,践行家风,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