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自我鉴定通用多篇范文
[编辑]硕士生自我鉴定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一
关键词: 中职教师; 硕士学位; 借鉴伴
随着国家对职教师资建设的大力发展,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问题开始得到关注。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5 年, 国家重点、省级重点、普通中职学校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仅为1.5%、1.1%、1.1%。
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以下简称中职硕士) 的问题十分关注。基于此,本文横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借鉴, 纵向从学位定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国际上已提出了多种理念和践行方式, 相关研究及经验丰富多彩
1. 学位定位。国际上普遍将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定位为专业学位范畴, 又叫职业学位。其对应的职业要求为有较高的专门技术层次, 有独特的知识领域, 有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 一般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 主要授予受到过高水平专业训练的人才。但事实上, 目前对该学位的命名并不统一。200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UNESCO杭州宣言》中提出针对职教师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职业教育国际硕士学位; 2005 年12 月在中国天津召开的东亚及东南亚国际职教教师教育硕士学位标准的开发与应用国际会议上提出国际职教教师教育硕士学位( Master Degree in TVTE)的概念, 以及德国学者克莱门特提出的职教理学硕士( Master for Engineering for TVTE) 概念等。
2. 课程设置。课程是培养中职教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芬兰Jyvaskyla 工艺学校的Pekka Kamarainen 教授在2004 年11 月的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以下简称TVET) 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框架; 2005 年12 月, 在天津大学主办的东亚及东南亚国际职教教师教育硕士学位标准的开发与应用国际会议上, 德国Frank Bunning和Klaus Jenewein 两位学者提出TVTE 硕士国际课程框架及其标准; Indoneisa 教育大学学者MasriamBukit 提出TVTE 硕士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实施标准。推荐阅读:法律多元理论毕业论文
3. 培养模式。发达国家在培养包括硕士层次的职教师资时突出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德国的以二元制模式为基础的二次考试资格模式, 即第一次国家统考, 鉴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之后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或实习实践后, 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这是对学生经验与能力的验证。
通过了国家两次统一考试, 学生才能获得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 乌克兰工科教育学院学者ArtuykhStanislav Fedorovich 提出4+1模式, 即四年工科院校毕业生增加1 年心理学和教育学培训; 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学院高级首席教师Les Simpson 提出返回模式, 即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学习1 至2 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可见, 各国培养模式对于生产实践技能及教学技能两种技能均给予关注。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二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尽管自己还没有计入党组织,但是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本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在撰写论文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本人在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担任支委期间,热情为同学们服务。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三
【论文摘 要】公共管理硕士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本文就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做出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四
【摘 要】我国现行的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亟待完善,本文对武汉某重点高校的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不合理、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质量不高、课程数量过多且学时安排过于密集以及实践环节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全日制商科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04-02
自2009 年我国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以来,我国专业硕士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尽管至2015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总数有所下降,但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却呈上升趋势,几近与学术硕士持平,尤其是会计、金融、旅游管理及国际商务等应用性强、社会需求大的商科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更快。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起步较晚,当前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亟待创新。基于此,本文以武汉某重点高校的会计、金融、旅游管理及国际商务四个全日制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时安排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全日制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术界对培养模式的界定,理论上主要体现为“结构论”和“过程论”两种观点,“结构论”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过程论”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特定需求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中诸要素的有机构成及其运行方式”。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则融合了上述两种理论观点。自专业硕士设置以来,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就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国外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包括美国的“多种类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法国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培养模式与日本的“专门职大学院”培养模式。近几年,我国学者通过对我国现有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宋伟伟提出“二段制、双导师、三种经历”等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叶志明建议推行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黄锐认为应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3-3-4”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即“一个目标+三个模块+三种方法+四项保障”。钟晓军与楼百均提出“产—学—研—用”的递进式培养模式,即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到实践问题研究、再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循环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本文从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指导质量、学时安排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对武汉某重点高校的四个商科专业硕士(即会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课程设置合理,但是教学与考核方式需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类课程,包括英语(或其他语种)、政治类课程;二是专业课程,主要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三是选修类课程,主要是学校为扩展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一些公选类课程。对于公共课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仅仅只是英语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而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差别很大。专硕课程更多偏向于实际应用,如金融学专硕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和“企业并购和重组案例”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规划与开发实务”、“会展与节庆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能较好培养专业硕士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该校商科专硕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表明,专硕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老师课程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方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授课方式需要创新,以培养未来工作实践所需的各种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专硕与学硕区别并不明显,专硕与学硕的很多专业课程都是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课程论文的选题由授课老师直接指定,完成形式也多是基于文献研究的定性分析报告,学生并不需要实际调研便可完成报告。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2.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不够重视,指导质量不高。调查发现,该校导师一般指导5~6个专硕学生,同时,各个学院还为商科专业硕士生聘请了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家作为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但由于校内导师一般同时指导专硕和学硕,博士生导师还会需要指导博士生,由于单个导师指导学生过多,造成对专硕的指导力量不够。调查还发现,导师对专硕的指导次数和深度上均不如学硕,有的专业,例如某商科专业的导师甚至很少与其指导的学生见面,仅仅在毕业论文阶段给予专硕学生一些指导,如果专硕学生不主动找导师寻求帮助,导师一般不会主动联系学生;这表明部分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一些导师无企业管理经验,不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无法给专业硕士提供有效指导。此外,尽管专硕学生非常认同双导师制,但由于校外导师日常工作繁忙,对学生缺乏实际指导,这种校外导师多是流于形式。
3.课程数量过多且学时安排过于密集,实践环节管理也不完善。商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研究生一年级一般主要学习专业课,研究生二年级主要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发现,该校四个商科专硕的课程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研究生一年级,仅仅只有旅游管理专硕有一门课程安排在研二上学期。以金融硕士为例,该专业第一学期开设8门课程,而第二学期开设13门课程。接受访谈的多数学生认为课程集中安排在一个学年不合理,课程安排过于密集,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实践环节方面,学校和学院鼓励专硕学生参加实习,但是对实习机会的推荐方面做得不够。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只有少量学生听说过学校有校内外共建实习基地,并且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或者学院安排的实习单位不理想,实习过程中管理也不完善,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寻找实习单位。
三、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改进传统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商科专业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方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商科专业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各个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基于此,课程考核方式也应突出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考核方式也应该体现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授课老师要创新考核形式和内容,如课程论文,授课老师可以指定某一研究主题,但不应对具体选题做过多限定,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课程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研究层面。要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企业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加强师资管理,提高对专业硕士生的指导质量。商科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需要商科专硕导师了解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运作模式与规律,否则无法有效指导学生,也达不到专硕设定的培养目标。因此,学校应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支持导师在工作之余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与行业发展趋势,积累实际经验,从而在培养过程中为专业硕士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师资力量较强的专业还可以将专硕和学硕分开指导,即一个导师不再同时指导专硕生和学硕生,将对企业实践感兴趣的导师单列出来专门指导专业硕士生,这使导师能专注于企业实践领域的研究,从而提高指导质量。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导师对学生指导的过程管理,提高导师对专硕的重视程度,并量化对专业硕士生的指导时间。当前针对专业硕士生实行的双导师制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证明,校外导师是专业硕士指导力量的重要补充。但针对校外导师对学生缺乏实质性指导等问题,管理部门应细化校外导师的管理制度,让校外导师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增加校外导师的数量,对于校外导师的资格评审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突出对校外导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而放宽对其学术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应制定校外导师的指导工作计划,确定指导形式与指导时间,从而保证指导时间,提高指导质量。
3.科学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强化实践环节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时间短,应适当精简课程数目,并在课程结构方面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比例,以应实务类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突出商科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此外,鉴于当前专业硕士课程安排过于密集的问题,可适当调整课程在各学期的学时安排,在专业硕士第三学期可以适当开设专业课程,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学校应重视实践环节的管理,改变当前粗放式的管理现状,特别应细化完善学生实习涉及的实习导师管理、实习内容选择以及实习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校友资源,积极推进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优质的实习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还可以成为学生的就业平台,实习基地所在公司也希望通过学生实习的表现挑选所需的人才。因此,公司会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3).
[2]刘小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6).
[3]庄玉琳,仝泽民,张日军。中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石油教育,2014,(5).
[4]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 (11).
[5]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6]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2(11).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五
本文将从领导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的视角,比较中法两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在对比中吸收和借鉴,对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法工程硕士“极客”与“怪杰”比较
“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是领导学中的一对新概念。领导学中,“极客”是指年纪虽轻便独树一帜,领导执掌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怪杰”是指年长的领袖人物,做事不同凡响,历久弥新、经验丰富。“极客”与“怪杰”各自的特质,如下表所示:
“极客”与“怪杰”虽然在年龄、资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他们具有内在的共性。第一。赤子心态。赤子心态被赋予了和年轻有关的好奇、热情、无畏、精力充沛等特质。第二。熔炉之境。即二者都有过至少一次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熔炉。机会和考验并存的一种关键时刻,能够激发才能,迫使做出抉择,也更受人关注。在深入的了解自我中意识到自己的才能和目标。运用到中法工程硕士教育的比较中,法国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老道智慧的“极客”,而中国则是百米赛道上年轻有为的“怪杰”。尽管从优秀到卓越,中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能否认期间飞速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进步。笔者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就“极客”法国和“怪杰”中国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具体梳理。
一、法国。
(一)“负重的骆驼”――法国工程硕士培养的起源和发展。
17世纪末18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法国传播,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旧大学单纯以经院哲学和神学为主的学习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18世纪初建立了从事职业教育的“大学校”。19世纪,拿破仑创立了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将巴黎理工学校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二战之后,百废待兴,法国继续重视“大学校”的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在绵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对其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 。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从萌芽、探索到日臻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它更像是一匹负重的骆驼,在漫长的时间里,积累经验、积蓄能量、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稳中求变”――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办学特点。体现在:
1.规模小,培养精。负责培养工程硕士的学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学校的专业较少但专业化程度高,拥有非常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实习实践条件,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专业化,来源多元化。教学任务除了本校专职教师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其他大学、企业和公共部门等专业人士担任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职与兼职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理论扎实而实操能力强的社会精英。
3.办学定位高目标,高水准。如果将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比作一条生产流水线,那么从原材料的挑选、到生产过程乃至产品输出,都是按照一流精英的标准来执行的 。以法国高等矿业学校为例,2010年的办学经费中四分之一用于教学经费。同时,很大一部分工程学校都通过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工程师文凭授予资格认证。该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是法国具有授权学校颁发工程师学位文凭的法定机构。
4.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在法国,工程硕士的专业设置非常关注科技、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于是出现了“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的模式,这种资源共享规避了个体资源的有限性,在更大范围保证了教育对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明显具有以工具性基础和知识性基础为内涵的基础化倾向 ,兼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是一名高水平工程类学生所需具备的双重素质。
然而,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时代里,法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也需要随时调整和变化。入学后缺乏学习热情、与自身期望的主观背离等因素所引发的校园暴力、青少年不良行为等负面行为使得法国人逐渐意识到,现代工程教育关注工程技术本身已经远远不够,还需了解掌握有关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实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3年“IEEE海湾合作委员会会议”上相关专家指出,试着重构一种超越技艺本身的技术理念,将人类和环境作为未来工程教育的核心因素来考虑。如在改善教与学、研究和教学、社区服务和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这不仅对法国,对每个国家的工程硕士教育都应该有所启示。这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笔者不再具体展开。
(三)“经验丰富”――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
1.选拔和录取。法国工程硕士甄选制度独特而严格。第一、预科班首轮选拔。 “三高一繁”--师资水平高、师生比高(1:3到1:7之间)、课业难度高、考试频繁;第二、高淘汰率。进入预科班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第三、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学校”入学竞试,根据考试成绩排名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校”。 被“大学校”淘汰可以进入综合大学学习,但综合大学的学生不能转入“大学校”。
2. 学费。工程硕士作为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品牌之一,入学要求一视同仁,留学生和国内学生颁发的文凭和交纳的学费也都完全相同。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以特鲁瓦技术大学为例,教育和培养一名工程师每年的费用为12000欧元,但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下,学生每年只需要支付7%的微小比例的学费 。
3. 培养方式。校企之间深刻互动,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委员会三分之一成员来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等。同时,法国很多的实验室就建在大学校里,实验室研究员兼职大学老师,科研与教学同时进行。
4.实践环节设置。一般来讲,学生须参加三种企业实习。(1)认知性实习,对企业状况的基本了解;(2)主动性实践,即高级技术员;(3)毕业实习,即工程师实习。三种实习的全部时间不少于10个月。其中,毕业实习的平均时间为18周,全部在企业中完成。
鉴于法国如此成熟的工程硕士教育机制,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土壤和具体情况,借鉴和吸收其精华,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然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历史悠久、经验独到的“极客”法国之后,接下来介绍一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具体情况。
二。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
(一)“百米赛道上冲刺的选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在我国全面展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类型单一、不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改革。1984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工科院校提出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建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45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十多年的探索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录取人数逐年稳步增长。截止2011年,培养单位数目和授权领域数目趋于稳定。其中,1997-2002年,培养单位和录取人数井喷式增长,2002-2013年,总体增速趋于放缓,但稳中有增。
发端于1984年的工程硕士教育,现如今已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一种。3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自成体系,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冲刺的30年。
(二) “变中求稳”――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历程。
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阶段(1984-1996)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传统培养方式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带动和催生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和萌芽。1984年首先提出了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对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进行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招生工作。同时于1987年成立“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探索调查研究生培养规格和数量,并吸取西方国家硕士教育的培养经验,进行消化吸收。1996年,国家教委会发出通知,同意在14个高等学校按点按工程硕士领域培养工程硕士。至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朝着二元化方向逐步迈进。
2.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确立阶段(1997-2001)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1997年,国务院批准54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开启了二元化培养模式;1998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正式成立。“教指委”的成立,为今后工程硕士教育具体相关领域计划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归属和平台; 2000年,培养单位如新增工程领域,采取学校申请、领域专家初审、“教指委”评审、国家审批的方式进行,这一制度的出台,促进工程领域评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2001年,我国又开展了几项具体改革,如改革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办法,改革培养单位招生规模的确定方式,建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标志着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确立。
3.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逐步发展(2002-至今)
工程硕士教育确立之初,我国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增加过快,而培养单位和老师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因此,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逐步“控招生、提质量”。这一时期,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了诸多新举措,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从2002年成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小组,到2005年发出“关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到2011年“教指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制订指南(修订)》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从方法、主题到具体要求,各领域、各层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工作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并逐步健全和完善。
(2)入学招生制度更加灵活。200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200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这种标准与个性相结合的科学准入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和最终的培养质量。
(3)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交流与合作。2005年,“教指委”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就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物流技术资格认证合作达成协议, 2009年,“教指委”秘书长赴丹麦出席第六届欧洲继续工程教育论坛,并作“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报告,这是“教指委”首次在境外国际重要会议上全面介绍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情况 。
(三)“缺乏经验,但眼光独到”。
与经验老道的法国“极客”相比,中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为了从极客“法国”身上汲取经验,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2008年,首批学生进入中法工程师学院接受工程硕士教育。四年之后,共有73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以及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和欧洲工程教育体系认证的工程师证书。该学院以“数理基础科学深度夯实、理工专业课程广度交叉、多元文化素养高度综合”为教学理念,强调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领军、领导才能的国际通用工程师人才。
类似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近几年在我国方兴未艾,这种各取所需、强强联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升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视野。
但无可回避的是,通过与法国成熟而富有经验的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完善的方面。如国家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校企互动还停留在小范围浅层面,培养规模有余但质量有待提高,在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和上升空间。法国“极客”积极的国家政策支持、深入的校企合作互动、小精尖的培养特点、“接地气”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向,都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需要吸收和汲取的关键营养。
伴随着2013年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继续加快发展步伐和改革进程。中国“怪杰”的冲刺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跃。法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
[2]法国大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启示――“教育部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考察团”考察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3]张丽萍。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4]沃伦?本尼斯[美].极客与怪杰[M]. 杨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Boualem Boashash.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pplied to GCC/MENA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comparison with Australia and France: a thesis with analysis, results, observations [J]. 2013 IEEE GCC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13(10)
硕士生自我鉴定 篇六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C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74-0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生源主要来自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其培养目标为:能够有效地、创造性地实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和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临床专家型”教师。具有“专业性、实用型”和“封闭性、复合性”的特征。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1997年设立以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培养单位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则,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教学模式与方法与研究性学位趋同,并未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学学硕士的差异性,师资结构上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确立以职业为坐标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提高教育硕士职业能力,培养教育硕士职业精神,从而对全面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等三个基本特征。有学者认为:专业学位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这种职业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性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性质属性。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迷失的根源在于对其特质――职业性缺乏认识,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摆脱对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凸显自身特色,应加强职业化、淡化学术性,强化实践性。故此。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无论从其属性还是在其使命上,教育硕士教育都理应突出职业背景与职业诉求。
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职业性弱化的表征
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是规格有异,各有侧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提供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先进、高标准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将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其目的,进而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显见,教育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对职业性的重视程度迥异,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学界大多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彰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的职业特点。
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职业性缺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培养目标上,许多院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满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认同度不高,只是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当作一种高层次继续教育;有些院校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化倾向。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其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培养目标和落实教育原则的载体。当前,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占据比例过大,忽视实践环节,凸显职业性的实践教学仍显不足,缺乏贴近教育实际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工作实践,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第三,在培养方式上,当下教育硕士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案例教学没有真正得以推广落实,难以适应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教学手段仍显落后,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没能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挥其应有实效。第四,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当下,教育硕士导师大多是由学术性导师衍生而来,指导教师仍以学术性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教育硕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需求相关能力的培养;同时这部分指导导师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难以承担培养教育硕士的责任。第五,在评价标准上,现行教育硕士评价标准主体单一,评价客体标准大多沿袭学术性硕士标准,尤其是硕士论文没有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相背离,忽视教育硕士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滑落的成因
(一)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缺位与认识错位
我国自1997年首届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走过近15个春秋,从中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网获悉,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除港澳台外共有88个。培养单位由最初的16所试点单位增加到88所。纵观88所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师范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院校,前身大多开办过教育学硕士,之后才申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换言之,这些院校在教育学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为侧重学术研究,而教育实践的探索甚少,加之研究型院校以科研服务为导向,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大多以院校创收为目的,故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性研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育学硕士趋同,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定位,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无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育硕士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认为:教育硕士的水平与技能应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就谈不上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位,自然而然就将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认识误区同样致使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下滑。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新型学位,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师资”,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化倾向,重学术轻实践。管理者与施教者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视不足与认识偏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趋同,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没有得以体现,影响我国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化、多元化师资队伍缺失
教育硕士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员的实践反思能力培养,增设实践环节。我国教育硕士缺乏专职的教学队伍和导师队伍,基本上依靠教育学硕士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学术水平较高,可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论文指导中也偏向自己研究专长,偏离学生的职业实践。师资素质差距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且各专业分配不平衡,无法达到专业学教师的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教师比例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能力。教育硕士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同一套师资实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环节的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很难保证。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导师制,采用的多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模式,阻碍学生的交流和创新,美国的教育硕士采取“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导师组拥有多元的教师队伍,既有杰出学者,又有资深管理者,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硕士导师制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教育硕士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综上,无论从师资队伍或是导师队伍都无力满足教育硕士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情境化教育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教育硕士的关键工作,也是其职业性诉求的中心环节。教育硕士作为有强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及时满足职业性质而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情景中,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静态积累的形态,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情境化是教育实践的外在特征,教育实践需要土壤才能成长,从而生成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为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各种观摩教学、调查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搭建良好的职业环境,校内外实践场所和模拟平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培养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令人担忧,培养院校为教育硕士自建模拟平台的凤毛麟角,且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供教育硕士实践的校内外基地付之阙如。专业学位强调教育硕士应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缺少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合作、研究的学习情境,自然难以生成教育硕士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回归的应然举措
(一)建立“重培养、慎定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首先在于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职业实务性,其次在于它所培养人才的高素质、高层次性。当前,教育硕士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管理者与施教者重视程度,还在于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对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没有充分重视,认识偏差致使行为偏离。在国内虽然没有较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可以从国外的人才培养中汲取经验。各培养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硕士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确定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步建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肃清错误认识,坚决反对套用学术性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教育硕士,避免学术化倾向,让教育硕士回归到职业性的轨道,同时也不能过于强化职业性与实践性,使教育过程沦为技能培训,忽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的学术高度,理性看待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培养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大胆探索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完善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构建“情境化、职业化”的教育平台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教育实践是促进教育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硕士生在具体、真实教育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过程。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职业背景与实践平台。情境化教学环境不仅要求学校具有校内实践的场所,还应该包括校外的可供师生真正参与的实践场所。在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成为教育硕士的实践流动站,并把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或硕士论文题目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师资和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硕士论文的选题更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从教育硕士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学校还应尽量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通过社会化的协商方式,为学生提供交互性协作的研究平台,以便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不应单纯依赖学科专业课程组织学员,使教育硕士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并内化为个体智慧。因此,学校应尽量为教育硕士师生创设多层次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机会,加强与政府、学校、组织的密切合作,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硕士师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生成。
(三)形成“实践型、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必须以职业实践的方式达成,职业实践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本职差异。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多为教育学课程的翻版,课程体系体现着较强的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且比较笼统。这从中美两国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明显看出: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开设核心研究课程、专业研究课程及实践研究类课程,而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开设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充分保证了美国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只有真正摆脱学术型课程体系框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思维定式,只有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教育硕士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才能够被真正确立。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须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上遵循职业实践性的特质。在课程取向方面,第一,课程应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提供剖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可以“举一反三”的范例;第二,课程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解剖学生学科认识过程的机会;第三,课程应为学员提供对基础教育职能和功能进一步深刻认识的机会。在课程开发方面,第一,要调整课程目标,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反思性实践课;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第四,改良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的现状,增加实践课与选修课,明晰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且及时增加教学需要的前沿课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与探索步入良性轨道。
(四)培育“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与导师队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自身的特点与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向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导师是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教育硕士教师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思想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高,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专业知识精神,基础知识广博;第三,在能力结构方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为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应做好五个方面:第一,按照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要求,各培养院校应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和导师队伍,并出台教育硕士师资聘任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教师评聘、培训、评价、激励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淘汰不称职的师资;第二,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观念引导,提高认识,肃清错误观念,要求他们逐步适应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要求教师熟悉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现状,具有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能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通过委派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高师资的业务实践能力,及时掌握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第四,吸收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到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和导师,可以尝试将教育硕士设立“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做学术导师,进行学术引领,校外一线丰富的教师做职业导师,进行职业实践指导;第五,实现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这就要求培养院校要有长远规划,积极制定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划,设置配套政策,确保落实。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硕士生自我鉴定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