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考作文语言表现力范文
【摘要】如何提高高考作文语言表现力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考写作技巧: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作文语言表现力的增强方法: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有位智者说:走路的时候,两条腿的姿势有了变化,就可能是绝好的舞蹈;说话的时候,舌头的方位有了变化,就可能是动听的歌曲。所以写作文时,语言表述有了变化,就可能是难得的佳作。要想作文有文采,就得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而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准确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美妙的文章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文章有了修辞,才具有文采,才具有可读性。如钱钟书的《围城》,运用比喻等修辞,例如写夜,作者说它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写到忠厚老实人的恶毒,作者喻为“象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写方鸿渐见到鲍小姐时自尊心的下降与低落,作者把它比成“象泄尽气的橡皮车胎”。鲁迅是位语言大师,他在《药》一文中写到刽子手康大叔的凶残时,只用了一个比喻: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可谓不着一字点评,却尽得风流。
(1)、比喻可说是修辞之王,无喻不成章。 化虚为实是常见的,如古典诗词中常把看不见的愁比作各种可以感知的实物,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典型,此外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化实为虚则较少见,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如《围城》写到女主人公的眼睛很大,把它比作“政治家所说的大话”等。
(2)、运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 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说的就是把个人内心的情感转移在外在的客观形象上,借外在的客观形象委婉含蓄地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古诗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等。这种以己之心去联想和想象显得非常重要。
朱自清的散文常采用拟人手法,就是要把无声无息、无情无意的大自然牵引到我们人类的世界中来,于此创造出来的形象就让人感到无比亲切。树叶婆娑的林间没有鸟的停留是寂寞的,丰富的自然景物如果缺失了人的伫足同样是没有生机的。景物因人而生动,学会移情别恋,作文创新的空间就会得以扩大延展。由物及人,这也是对作文要是有人文性的终极要求。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准确,就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加文采。
二、关注细节。描摹要诗情画意,才能叩动评卷老师的心灵。
(1)使语言具有画面感。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我们写作记叙文,若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我们的作文何谈无真情实感呢。
如作文《好奇心》中的有一段文字: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这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迈”,和孩子般笑容的“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爱”之风景画。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段文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语言质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优势是作者观察并体验到爷爷奶奶生活中天天发生的最能体现深挚情爱的场景,将其典型的语言和形态“再现”出来,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画面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仔细想想,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就难于上青天呢?
(2)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就是说,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流畅自由。读了有流动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如这样一段文字: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这是开头部分的文字,它描绘出一派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段文句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踩”“躲”“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绸”“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你看,“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声响像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泡桐花“娇羞”地“躲”在里面等,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地刻画出一幅晨景图;这段文字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句,有拟人、排比句,有对称句,有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3)使语言具有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载着深长的意蕴。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
如《诗意地生活》作文的一个文段: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读完这段文字,一种深挚绵长的幸福情味荡漾在我们的心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润和谐,还有那“我”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句子则为我们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三、引用古往今来名言名句。
这些语言可以起到开拓、深化主题,突出、升华意境的作用。它们都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在行文上要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如: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为了祖国的命运,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化入祖国的大地,“血沃中华肥劲草”。
四、巧用联想 。
联想和想象是写做的最基本能力,也是高考作文要考查的最重要的方面。巧用联想和想象不仅可以开拓思路,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可谓一举两得。如:毕淑敏《孝心无价》
赶快为你的父母进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这段文字用联想写成。通过排比和正反对比告诉读者赶快尽一份孝心,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值的。若没有联想,怎样尽孝的问题就得不到解答。
五、巧用动词 。
要做到“有文采”,就需要有“一字传神”的效果,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就需选择锤炼动词。如:鲁迅《药》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这里表述手的动作一共用了13个动词,其准确程度、生动程度几乎达到了无可更改的地步。一个“摊”字把刽子手索款的架势活现了出来;而“抢”“扯”“裹”“塞”,既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手所触到的四个不同对象,又贴切地反映出动作的急迫利索。对于洋钱,只一个“抓”,就可看出讹诈式的攫取。
六、巧用句式 。
现代汉语有多种句式,有肯定句、否定句,有主动句、被动句,有倒装句,还有文言句式,写作时要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增强表达效果,而使语言有文采。如: 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的场面感动了。(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三句话,一、二两句是主动句,第三句是被动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三个分句主语的一致性,从而突出陈述重点;否则语意的连贯、语气的流畅就会受影响。又如: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鲁迅《狂人日记》)
“未必不会吃我”同“大概也会吃我”意思相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地反映出“狂人”当时对情况进行估量的那种微妙的心理变化。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知道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道它浸透了牺牲的血泪。同样的道理,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就得多摘记多背诵好词语好句子,然后再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作文之中。当然,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的途径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几个方面,难免挂一漏万,但是只要在作文时多去思考、品悟,多读多写,照样也可以做到“下笔绣词,扬手文飞”,写出优秀的佳作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如何提高高考作文语言表现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