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范文

(作者:jason_gd时间:2023-07-07 09:35:46)

【引言】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论文作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

从众与慎独 篇一

在不经意间,我们总会流露出一种从众性,似乎追随别人的言行,一切更顺理成章,也更心安理得。这难免有些像小孩子行为。

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也会模仿人家的样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又如,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的窗子亮就拣一块石子扔过去,都争抢风头般地尝试一番。这恐怕不仅仅是好奇般的恶作剧,细想起来,倒觉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在作怪。

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使我们的骨子里渗入了一种从众意识。在一些是非判断上,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大概人类社会之初,为了生存的需要,见到一头猛兽,你投一石块,他掷一木棍,我挖一陷阱,一伙人又趁势而上,便添了一分刺激,多了一份安全,增了一道美味,何乐而不为?

于是历史上便有了楚大夫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的流放,史学巨擘司马迁“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受辱,旷世文豪苏轼“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抗金名将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于是在当代我们便可大肆冲闯红灯,随意乱扔垃圾,尽情踩踏草坪。我们还可以为了开心在动物园用树枝戳虎宝宝,为了好奇攀爬雕塑,为了解乏泉边濯足,为了留名毁坏古迹等等。自己不是始作俑者,便没有半点顾忌或羞惭之意。这不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又是什么?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唾弃从众顽疾,提倡一种明明如月的君子风范——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他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在如今,慎独就是不论有人无人在,都自觉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古往今来,大凡有志之士,都能作到慎独。东汉时期,杨震在赴荆州刺史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得知,深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欲以厚礼报答杨震当年举荐之恩。他说,这事别人不知道,请收下。杨震拒收,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时训诫下级,是慎独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并以此作为座右铭。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是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医务工作者慎独,病人就会得到一份关爱与安全;教师慎独,学生就会得到一份理解与智慧;行人慎独,十字路口就会得到更加通畅;游客慎独,名山古迹就会更加整洁怡人;品牌慎独,顾客就会多一份信任与支持;人人慎独,国家就会多了一份希望与繁荣。

小议“慎独” 篇二

佚名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摘自《高中议论文阅读训练》)

慎独,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 篇三

有一天晚上出了地铁,我在路边骑了一辆单车回家。

刚好到路口时遇到一个红灯,看着路面上已经没有来车,便想着直接穿行而过。

这时,一位在我身后的外卖大叔,突然停下了自己的电动车,耐心地等了起来,直到绿灯亮了,他才选择了通过路口。

那一瞬间,突然感到了一些惭愧和无地自容。

在过往的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将慎独挂在嘴边,还经常对周围的朋友说:“慎独就是哪怕没有外界的监督,也能够在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心杂念所影响。”

直到此时才发现,知道并不代表做到,我对慎独的理解也不过是停留在表面上。

别的不说,就连过马路这一件小事,自己都没有做到。

如果路面空无一人,我们还会遵守交通规则吗,又或者是跟我一样将对面的红灯视而不见?

越是心存大意,越是危机四伏,殊不知每天有那么多交通事故,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源于自身平时这些不好的习惯。

相比之下,或许这位送外卖的大叔并不明白什么叫慎独,却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切。

我想,哪怕路上没有车辆,哪怕其他行人都纷纷穿过,他也会驻足等待,因为在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绿灯。

《中庸》里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就体现在慎独之中。

慎独,就是你对本分的坚守,可以让我们看到你背后的修养。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永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放纵,不逾矩。

慎独,是无论何时都能坚守本分

马未都的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曾经有一期以江湖为主题,这其中就有一段关于慎独更加清晰明了的对话。

一位女观众问:“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如果要在江湖上混,应该注意些什么?”

他说:“要很注意的一点,就是古人一再提醒的叫慎独。慎独就是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你给自己内心一个交代,我老说,你这事你对谁都不重要,对你自己最重要。

慎独就是没人和有人是一个样子,尤其没人的时候,对着自己内心,你想想你今天做的这个事情,想想你具体做的某一件事情,是不是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平衡,你内心是不是很舒服,这一点很重要。”

慎独就是当我们独处时,也能安守本分,正如对待工作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企。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信心满满,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然而不管他做什么努力,周围的人总是劝他:“何必这么努力,反正年底考核也是吃大锅饭,就这样得过且过吧。”

“工作不忙,领导也看不到,还不如偷会懒。”出工不出力,磨洋工,耗时间已经成了周围人的常态。

时间一久,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朋友也变得懈怠起来,上了班的时间多数都在“摸鱼”,不是聊微信就是刷微博。

你当下所有对工作的敷衍,最后都成了人生对你的敷衍。

身边和他一同毕业的同学,多数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不错的出路,而他依然拿着几年前微薄的工资,前不久还被调整到了一个边缘的部门。

慎独,其实没有那么难。就拿工作来说,无论别人怎么看,都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做到始终如一。

你要先对得起自己,才能无愧于他人。

慎独,也体现了你背后的修养

网上曾经有一样新闻。今年9月,一名在日本开民宿的中国老板发文投诉,有三名中国女游客通过短租平台入住在他家民宿,退房离开时却将大量垃圾丢在房间里。

民宿老板发的图中,大量纸巾、塑料袋扔在走廊上

卫生间有大量用过的纸巾,马桶盖上还有把椅子

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丢弃在柜子上

从民宿老板微博上所发的图片上看,房子的卫生间和地板上都堆了不少的纸巾,马桶盖上还丢了把椅子,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也被丢弃在柜子上。

其中一名游客曾出来回应说,试图与民宿老板协商解决但未成功。

然而无论女孩如何解释,她们在这旅游过程中将原本干净的环境弄得邋遢不堪已经是事实。这也暴露了很多人所存在的修养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同样都是住酒店,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

管理学家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自己的一个习惯,每次要从酒店退房时,他都会选择把床铺整理一下,尽量把房间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样自己的内心也会显得舒服很多。

对于进来打扫的人而言,也不必太过混乱,难以下手。

相比之下,这就是一种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慎独就是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尽力做到与人为善,不给他人添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时刻谨慎,始终保有敬畏之心的态度,恰恰能让我们看到真假修养的差别所在。

只有内外德行兼修,才是真的慎独。

想要做到内心的慎独,需要长久自律的修行

提起慎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曾国藩。

他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才学兼备,真正达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后世更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赞誉。

然而,曾国藩也并不是一直就是自带光环的,30岁之前的他依然跟很多人一样,天资普通,才华也并不出众,而且性格暴躁、为人傲慢,一点也看不出圣贤的样子。

直到三十而立,他在北京做官,相继见到了很多名家学者,深受触动,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开始顿悟觉醒。

为此,曾国藩自立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开始坚持静坐、反思,并将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所悟如实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日日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的不足,即使在行军打仗、卧病在床,也从少很有间断。

他以读书作为自我修行的途径,更是坚持无一日不读书,每日圈点十页,哪怕晚年右眼接近失明,依然不肯舍弃。

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才让他修身养性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真的做到了“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慎独,需要一个人长久的自律,有了目标和方向,便要经得起干扰和诱惑,懂得克制,更要懂得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将这种修行坚持下去,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慎独。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475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doc》
以慎独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作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