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作者:kk2891794时间:2018-01-12 09:55:29)

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当前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建设速度相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比如凌云县现有行政村108个,50%以上的村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单一,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活动形式比较简单。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大部分农民从外界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都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与农民的文化需求相距甚远。另外,由于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的觉悟性不高,对于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杂志、投资自身教育等行为意愿不强,从而使自身获取文化信息渠道十分狭窄,以致于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较匮乏。

三是文化消费群体弱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留守农村的人员,大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妇女,中青壮年农民的比例很少。

四是文艺人才严重不足。由于受待遇差、发展前景受限、工作内容单调等影响,一些文化专长、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不愿意到农村来。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村都面临着缺乏专业的文艺人才,没有专职的人员组织农民进行各种文化活动的问题。

二、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仅靠农村农民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三俗”文化,倡导发扬先进、积极、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要加强农村文化流动场所的建设。要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要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阵风,设计要科学、布局要合理,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可采取新建、改建、合建等多种形式,实行资源共享。

(二)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各县市区财政要从制度上保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支出和倾斜。县、乡财政要把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保证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和活动经费的同时,逐年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奖励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使文化阵地长期发挥作用,确保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稳步发展。村级自身要确保村本级对建设文体设施的投入,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实行多元化集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鼓励企事业单位与村结对帮扶或捐赠、冠名等办法,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渠道。

(三)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思路,既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制定培养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现有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又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注重发挥其引领作用,引导群众自发建立各种文化社团。积极组织和培育有一定的文艺爱好和文艺特长的农村文艺队伍,为农村文化人才搭建好平台,使其成为活跃农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四)要创新文化活动载体。要摸清当地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性,了解群众真正的文化需要,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让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文化之家”。要大胆探索,努力实现文化阵地、文化活动与农村、农民相结合、相贴近。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接受习惯,达到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目的。要挖掘好、保护好乡镇及村落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民间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要勇于实践,创新与传承并举,积极开展时代特征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word该篇基层反映: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全文共有168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基层反映: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doc》
基层反映: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