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大种粮大户扶持力度切实保障粮食生产范文
建议加大种粮大户扶持力度切实保障粮食生产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种粮大户作为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力促进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然而,受新冠肺炎、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等因素叠加,部分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面临亏损,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退租、减少租地规模现象屡见不鲜,势必对粮食稳产高产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成本高,利润低。随着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土地租金费日益升高,甚至出现部分农户趁机抬高土地租金、流转土地转包倒卖等现象,租赁一亩地的价格普遍涨到600-700元,好的地块甚至达到每亩地800元以上,种粮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近年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器具等大宗农资价格年均涨幅普遍超过5%,劳动力成本上涨至150—200元/天。与成本不断升高相比,粮价却始终走稳,一直维持在较低位置。
(二)风险高,保障弱。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经营中普遍面临着自然、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据XX县调查研究显示,2019年,该县30%的种粮大户出现了亏损。出现亏损的大户中,病害损失17.05%、自然灾害损失44.35%、意外损失1.64%、市场波动36%。种粮大户规模化生产产量较大,粮食市场价格的轻微波动都会造成收益显著变化,加剧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依赖性。然而,目前政策性补贴不断缩紧,2015年国家取消玉米保护价收购政策,2017年取消了种粮大户的现金补贴,改为补贴农资实物,补贴资金减半。同时,由于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现有农业保险险种和投保金额,无法给种粮大户提供足够保障。而融资难、融资贵在种粮大户中更加突出。银行等正规融资渠道审批周期长、手续繁琐,大户抵押品不足,隐性成本较高。民间融资渠道虽手续简单,但获得资金有限,融资利率和风险均较高。
(三)设施差,技术低。一是种粮大户周边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种粮大户分布范围广泛,承包土地周边的农村小水利工程、粮食烘干仓储、基本道路等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老旧落后,制约了规模化生产经营。二是种粮大户普遍不能很好地利用新技术、新品种,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掌握较少,对节水灌溉技术、生物农药、环境友好型肥料等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同时也缺乏政府公益单位及专业机构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无法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设备。
为此,建议:
(一)构建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农地等级体系,确定合理基准价格,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流转土地价格评估方法和最低保护价制度。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健全土地流转评估价格信息收集、处理与公开发布制度。加强对农资价格监测和宏观调控,防止农资价格急剧上涨,构建粮食安全屏障。加强对收储库点监管,遏制变相压级压价现象,确保种粮大户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发现涉农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国家标准粮田、小型农田水利、测土配方施肥、农机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项目,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大户需要。保证种粮大户扶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借鉴浙江省“实地测量种粮面积,将名目繁多的过程补贴改为一次性终端补贴”的做法,为种粮大户提供良好保障。
(二)完善金融手段,破解融资难题。继续发挥农业信贷担保贷款作用,帮助规模种粮主体渡过难关。一是加大银行支持力度。切实降低贷款门槛,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建立“第三方担保”模式,将种粮大户熟悉且有威望个人(或企业法人)作为第三方担保人,建立良好监督制约关系,解决种粮大户银行贷款难问题。二是培育发展互助性组织。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村地区农户互助基金会、村镇银行以及合作性小额贷款等互助性组织,成为化解种粮大户融资难题的重要力量。三是建立、完善和创新农业保险制度,以疫情风险防控为抓手,提升农业保险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面向种粮大户专项保险险种,国家对种粮大户适当进行保费补贴。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额,根据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流转成本以及农产品收益等,动态调整农业保险保额。
(三)加强职业互助,提升技术素养。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建立“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经济性组织——种粮大户合作社,实现种粮大户间资源、技术、信息等共享及生产销售过程互助,提升种粮大户抵御风险能力。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以种粮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粮食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强职业培训,鼓励大学生农村创业,打造高学历、专业化青年种粮队伍,加强信息搜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