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区“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范文
孟津区“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特制定《孟津区“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洛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提供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在政策支持、制度建设、保障机制上借鉴成功改革经验,在创新中实现教育综合改革新的发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全区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政策,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2.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意识,着眼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围绕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制约问题集中攻坚,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3.坚持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克服改革碎片化和单项改革简单综合化倾向,增强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合力推进各项教育改革事项,持续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治理格局,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与洛阳都市圈相匹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彰显孟津发展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强区。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1.确保《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
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做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培训和现有规章制度清理规范工作,出台《孟津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镇和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并做好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符合孟津实际的高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经过5至10年努力,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责任单位: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区委改革办、区审计局、区国资委、区妇联)
2.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与全省同步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区中小学校试点推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深化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开展体育中考评价改革课题研究;改进结果评价,结合全省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实际,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强化过程评价,建立体育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机制;探索增值评价,开展与学生身体发育相适应的阶段性增值评价探索;健全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学校、学生体育评价定期反馈制度,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将学校美育教学活动和特长生培养纳入美育评价机制,探索开展学生个性化美育评价方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3.统筹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成立孟津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全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重大事项。发挥“孟津区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引领作用,在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动党史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落实基层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制度机制,引导思政教师深刻把握小学、中学课程目标的侧重点和差异性,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团建、队建活动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着重突出教材内容的连贯性、衔接性、实效性,形成更加完善、更为系统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挖掘和发挥孟津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引进充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将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等纳入思政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思政教师能力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专题辅导,提升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模式改进探索,在教师高级职称评聘中逐步实现思政课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在教学成果奖遴选认定中逐步增加思政课比例,提高思政课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物局)
4.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立全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搭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平台,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衔接,逐步构建打破年级界限、按照学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围绕新高考模式改革,在“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基础上,做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新高考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创新,发挥教研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将课堂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的反复训练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核心与本质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层面,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督导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对各镇和各学校的教育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逐步完善考核评价具体办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深化体育美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文件精神,逐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展}”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目标,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科学构建多样性、可选择性的体育、美育、健康课程体系,突出激发学生兴趣和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打破学籍壁垒,招收体育美育特长生,积极拓展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升学渠道,满足学生不同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特色示范引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美育和艺术比赛,创建一批体育美育、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实现体育美育特色“一校一品”全覆盖,争取“一校多品”。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当班主任试点探索,以体育促健康成长,点燃学生体育激情,锻造学生阳光品德,提升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体育、美育、健康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体育、美育、健康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统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学校育人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文联)
6.全面加强改进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遴选一批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施中小学劳动周(月}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以社团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活动,注重脑力劳动与动手实践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学,持续举办航海模型制作比赛、航空模型制作暨放飞比赛、建筑模型制作比赛。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将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素养发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与评优、毕业等挂钩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
7.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开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每个具有不同潜能和不同兴趣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持续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完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思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实践及探究能力,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教育环境,构建学校、家长、社会创新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保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到智能制造研学基地、科技创新园区参观研学,直观体验科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团区委、区科技局)
(三)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8.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资源,巩固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至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升至94%。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园 所,新增公办学位 个。督促城区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尽快投入使用。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办园和普惠园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对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和非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分类挂牌管理。创建省级和市级示范园、美食试点园、融合试点园、“安吉游戏”国家实验区、试验园建设项目,推动幼儿园特色化发展。组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以“城区园”带动“乡镇园”,以“示范园”带动“共建园”,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质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开展“幼小衔接”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
9.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职业院校达标建设,持续推进省职业院校“双高”建设。改进新时代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评选个“技能名师工作室”。加强教材建设,着力研发公共素养类教材,鼓励编写适应自身发展的特色校本教材。落实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建设 个紧贴产业转型发展、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示范性骨干专业。持续开展职业教育系列竞赛活动,加强竞赛研究和成果资源转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每年建设个教研学紧密衔接、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产教联盟或职教集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院校和企业。配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十四五”期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人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拓宽就业、升学渠道。完成孟津职教中心建设,推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混改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洛阳都市圈内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都市圈内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校企合作互通共享,积极参与洛阳都市圈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10.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强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检测和通报制度,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严格依法依规办学,认真核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严禁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或以竞赛证书、学科成绩等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扎实开展民办学校年度检查,促进民办学校依法依规诚信办学。做好政策引导工作,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推进实施审批机关委派代表参与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控办学风险。加强民办教育督导考核,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11.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团办学模式,优化集团办学机制,完善集团办学措施,建立培育退出机制,鼓励采取共享教育管理理念、共享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在注重“输血”的同时强化“造血”功能,推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品质整体提升。实施打造优质高中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各高中学校组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体制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名校、名师资源,形成规模化、多种类办学格局,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集团化”办学目标。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1家享誉市内外的高中教育集团。(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委改革办、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2.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及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进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证通办”“只跑一次”,完成电子政务事项颗粒化梳理,推进教育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出台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来孟办学、合作设立研究生院(所),落地一批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评估认定一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团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13.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区域内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教师岗位“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教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将全区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部纳入改革范畴,通过校内直聘、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等方式,落实学校办学用人自主权,逐渐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通过跟岗学习、转岗培训、重新竞争上岗等方式,逐步建立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核心的退出机制,通过岗位调整、培训转岗等形式妥善安置,确保教师队伍稳定。(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4.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出台《孟津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意见》,同步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明确校长选人用人标准和校长选拔任免制度,建立校长人才库,通过公开选拔、民主评议等方式培养选拔校长队伍和后备力量。构建校长综合能力评价机制,通过综合考评、量化考核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以学校增值评价为依据的多维度校长评价办法,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科学设置校长职级,保障校长的晋升空间和晋升渠道,探索校长专业化成长模式。建立校长职级激励机制,完善校长职级制的激励措施,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逐步形成教育家办学治校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5.建立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体制机制。出台《孟津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培训机构设立方式、设立流程、业务范围、变更终止等事项,建立统一明确、简明易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监管流程。按照“全面覆盖、源头规范、疏堵结合、属地负责、行为监管、协同治理”的原则,坚持规范与监管并重、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并重、行业主管与行为监管并重,对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建立党委牵头政府主导,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科技、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民政、公安、城管、消防、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厘清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重点治理无证办学、超前教学、虚假宣传、违规收费、师德师风等问题,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深化保障机制改革
16.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实践中增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区镇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方向、党管改革,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有效贯彻。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教体局)
17.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出台我区相关配套措施。加快推进教育督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责机制、督学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镇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纳入我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突出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工作职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建立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导机制。启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改进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手段。改革督导结果运用办法,提升教育督导实效。(责任单位: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18.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教育、宣传、评价、监督和保障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持续改进教师职称评比机制,逐步建立以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和教学实训实绩为主的职称评比模式,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和价值导向,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持续开展“孟津最美教师”评选和师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定期表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先进个人。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将民办教师逐步纳入定期注册试点范围。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等,优化乡村教师队伍供给,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全面深化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加强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学科体系、内容体系、智能研修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培训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梯队攀升体系建设,实施中小学名教师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培养名省市级骨干教师、 名省市级名师和更多中原名师。(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9.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监管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建立财政教育支出完成情况动态监测和考核机制,确保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建立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育培养成本调查,合理核算培养成本并按法定程序确定收费标准。建立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适合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学校实际的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寄宿制普通高中延时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与教师工作量和教学实绩相匹配的分配模式,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主动性。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将中期财政规划与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并严格执行。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合理安排每年资金额度,确保教育项目规划顺利执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责任约束和督导问责。切实做好绩效评价,加强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中期规划项目安排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安排预算项目。强化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审计局)
三、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汇聚改革合力。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区镇党委政府要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凝聚教育综合改革共识,积极支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整体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
2.强化激励引导,激发创新活力。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鼓励支持基层学校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注重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通过试点探索、经验交流等方式,谋划、推动改革,对成效显著学校,以适当方式予以褒扬奖励,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3.强化督促检查,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和学校,分片区分学段进行实地指导,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试点示范,确立一批改革典型,推动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专项督查和风险评估,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健全改革推广辐射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效应,让更多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广泛宣传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在改革关键时期持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使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
附件:孟津区2021年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
中共孟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