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财政幸福美丽(扶贫)新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省级财政幸福美丽(扶贫)新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东河村)
第一部分 规划建设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
长宁县梅硐镇东河村是我县的贫困村之一,位于镇域东部,东邻兴文县中心村,西与本镇石陇村村相接,南与本镇红光村相连,北靠兴文县九角村,村域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辖6个社,有耕地1500余亩,林地4800余亩,有农户284户,人口1042人,其中贫困户60户,贫困人口181人,全村有无房户13户、危房户46户、住房困难户23户。该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余元。
二、项目村基础设施现状
(一)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通村公路4条,贯穿全村各组,长约11.35公里,村域内4条道路为混凝土路面,长度9公里,路面宽度4.5米,其余均为泥结石道路,路面宽度5米。现有60%农户已通硬化入户路,还有40%农户未通硬化入户路。
(二)电力现状
全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村域无变电站,有变压器6台,年度总用电量19.2万千瓦。
(三)给排水现状
各社农户现生活用水基本依靠蓄水和地下水,水质较差。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以直排为主。
(四)通信、广播通讯、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广播通讯已通,无有线电视。
(五)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村“两委”办公室位于东河村2社(大坡上),占地面积9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分散,无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匮乏。
三、项目规划区域
(一)规划情况
根据东河村村域的实际情况,尊重村民意愿,选择在交通相对便捷、产业相对集中的3社(小地名:灯皇坡)处新建“1+7”党群服务中心,并以此为核心建设区,规划区域符合长宁县县域新村总体规划。采取改造提升旧村庄模式,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根除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产业与基础设施相配套,依托养殖肉牛、林下土鸡等产业,促进村民增产增收。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农民生活生态化、环境优美化、居住清洁化,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基本标准,建成宜居和谐、休闲旅游新村。
(二)产业情况
东河村规划以养殖肉牛、林下土鸡产业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大力发展集体和民营经济,逐步将东河村建设成为集产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村。
四、农房改造规模
新村农房改造规模67户,涉及268人(每户按4人计),其中贫困户46户,184人,危房户30户的住房问题,共规划较大居民点(10户以上)3个。
五、项目建设内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实施年限 | 县自查时间 | 申请市考评时间 |
1 | 农房改造 | 农房改造提升67户 | 2017年 — 2018年 | 2018年1月 | 2018年2月 |
2 | 道路建设 | 新建便民路3800m(宽1.2m,厚10cm) | |||
新建便民路4500m(宽0.8m,厚8cm) | |||||
新建C30混凝土公路225㎡(含路基,长50m,宽4.5m,厚18cm)。 | |||||
3 |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 | 新建“1+7”党群活动中心320㎡(会议室60㎡,文化室50㎡,便民服务中心80㎡,远程教育中心80㎡,办公室50㎡) | |||
4 | 配套设施 | 安装路灯76盏 | |||
5 | 其他 | 新建文化广场750㎡(长35m,宽21.4m,厚10cm) | |||
新建公厕一个(50㎡及配套设施设备) | |||||
新建垃圾房9个共36㎡(长2m,宽2m,外墙贴瓷砖,盖琉璃瓦) |
第二部分 资金投入
一、资金投入概算
本村农房改造提升规划规模为67户,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50万元,整合资金投入96万元,农户自筹(含农户建房成本、产业投入)134万元。(分项投入及补助情况见附表)
二、资金补助方式和管理方式
(一)资金补助方式。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在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推行民办公助方式,项目原则上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兑现。项目启动建设后预付40%,工程进度过半再划拨30%,项目实施完毕通过县级验收再划拨30%。
(二)实行县级报账制。加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的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县级报账制度。项目实施主体和业主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支付凭据向项目主管部门据实报销,严格资金的支出范围和标准。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