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十一五”回眸范文

(作者:jd3net时间:2014-05-10 09:10:51)

 

红土地上的辉煌

——阳新财政“十一五”回眸

 阳新,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20万烈士的鲜血铸成了“烈士县”的英名;是一片山川秀美、风物宜人的黑色沃土,长江之滨、富河两岸洋溢着勃勃生机,阳新百万人民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现代文明之城……“十一五”的五年,阳新财政见证了阳新的发展,五年来,财政收入翻番,公共财政阳光普洒,民生福祉较大改善,改革管理不断创新……

生财聚财,奏响发展旋律

“十一五”,阳新县奏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城东新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建设”号角,阳新财政工作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一方面大力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重点税源建设,一方面加快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税源分析和税收监控机制,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

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3.0亿元, 2006完成3.8亿元、增长26.7%2007年完成5.1亿元、增长34.0%2008年完成6.3亿元、增长23.0%2009年完成7.0亿元、增长11.7%2010年完成7.2亿元、增长3.0%,五年年均增长19.7%;提前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5.3亿元的目标,2010年是“十五”时期末的2.4倍。“十一五”时期,不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力度,上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级各项补助收入大幅增加。2006年到2010年,上级补助收入分别为:5.4亿元、7.4亿元、10.5亿元、15亿元、15.7亿元,分别增长27.8%36.3%42.3%42.1%4.9%,年均增长30.7%2010年是“十五”时期末的3.7倍。

五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350个,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宝加鞋业、华新骨料、安达汽车零部件、劲牌枫林小曲酒、中粮集团健康猪养殖、瑞新化工、天源特钢、连永锰业、富池牛磺酸、弛顺化工、天源化工、亿利碳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1%,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建材、冶金、化工、轻纺、能源产业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这五大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2.5亿元,占全县GDP59%,年均增长2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达到134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达到8家。以远东麻业、富川油脂、长丰米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产值达到5亿元;优质水稻、湖蒿生产、优质油菜、马铃薯、双孢菇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形成,2010年末,农业总产值37.15亿元,年均增长6%。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仙岛湖等景区和景观建设趋显特色,五年来,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等产业快速增长,服务业绝对值达44亿元。

在财税收入征管上,连续多年开展税源普查工作,对重点税源企业以及主体税源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年度生产、销售、纳税形势进行分析预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加强税务、金库等部门的协作与联系,逐步建立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情况交流的工作机制。加大了对主体税种和县级税收入库的督查、监控和催缴力度,坚持“大”“小”税源并重,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深入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完善收支计划和统计报表编制制度,全面加强非税收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运行。

分财用财,普洒公共阳光

五年来,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体现“保发展、保民生”重点,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和投入力度,不断保障和满足公共需求,民生福祉有了较大改善,公共财政的阳光普洒城乡。

2005年,全县实际财政支出5.4亿元。2006年支出7.0亿元、增长29.8%2007年支出9.4亿元、增长33.1%2008年支出12.9亿元、增长38.4%2009年支出19.2亿元、增长48.0%2010年支出22.4亿元、增长17.0%,年均增长33.3%2010年财政支出是“十五”时期末的4.14倍。

十一五时期,财政支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吃饭财政”开始向“民生财政”转变。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到2010年,教育支出分别为1.7亿元、2.6亿元、3.8亿元、3.6亿元、4.5亿元,年平均增长25%,五年教育支出累计达到16.3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2.8倍。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济和抚恤支出不断增加,就业保障力度加大,住房保障不断改善。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为5441万元、7018万元、1.3亿元、2.3亿元、2.9亿元,年平均增长61.2%,五年累计8.13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9.4倍。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和基层卫生保障机制不断完善。2006年到2010年,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5822万元、7543万元、8048万元、2.2亿元、2.0亿元,年平均增长62.6%,五年累计支出6.4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7.2倍。科技和文化有了较快发展。2006年到2010年,科技和文化体育支出分别为1170万元、1559万元、1795万元、3047万元、2619万元,年平均增长14.3%,五年累计支出1.02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1.5倍。

在国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带动下,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也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财政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县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005万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7905万元,良种补贴436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687万元。2006年到201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为:9165万元、1.53亿元、1.82亿元、2.99亿元、4.41亿元,年平均增长61.9%,五年累计支出11.67亿元,2010年是2005年的10.2倍;五年来,共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47万元。五年来,共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939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资金3798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141万元。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农村三资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五年来,共计投入农村综合改革“以钱养事”资金2.93亿元。

管财理财,彰显科学精细

在推进财政改革与管理上,更加注重科学化和精细化,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改进预算编制方式,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增强预算支出定员、定额设计科学性,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完善预算编制体系,建立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政府债务预算整体预算体系,推进和完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协调机制,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整体。加强预算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推行预算公开,增强预算执行透明度,提高财政办事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用好用活“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对内使劲,对外搞活,挖掘收入潜力,努力增加本级可用财力。加大财政收入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加强财政收支情况分析,为财政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完善“乡财县管”,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农村三资监管工作,提高农村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推行农村公益性事业“以钱养事”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全县国有资产家底。建立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加强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动态管理,科学运作。加大了国有资产收益征管力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规范了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机制,有效保证了国有资产安全,防止流失。

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干部职工经常性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和财政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廉洁行政意识和依法理财水平。加大调研力度,加强调研队伍建设,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深入开展灵活多样的财政文化和政策宣传活动,加强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教育,加大财政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全面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阳新县财政局  柯拥军)

word该篇财政“十一五”回眸范文,全文共有400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财政“十一五”回眸.doc》
财政“十一五”回眸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