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范文

(作者:格物4689时间:2021-07-06 17:00:28)

**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总结我区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探索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有效方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甘民电〔2019〕134号)要求,区民政局决定以“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为主题,创建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加强党对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基本方略,确保城市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居民多样化、个体化服务需求,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3.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方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推动法治社区建设,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社区要立足自身资源、基础条件、人文特色等实际,确定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和推进策略,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三)实验目标

聚力“发力高质量、提升首位度”,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先导,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以相互合作、民主协商为运作形式,依法构建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服务管理与居民自治互动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与工作水平,切实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街道相应成立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中心各成员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各项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各项具体工作推动落实。

三、实验任务

(一)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机构内在关系,规范社区居民自治运行规则

1.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得到贯彻落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结对帮扶等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

2.规范“条”“块”运行机制。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区级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以及社区和网格的综合服务的职责,确保区一街道一社区一网格四级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全面落实。充分发挥政法、综治等专业网格管理部门的作用,协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网格的服务职能,以网格促进服务,以服务促进自治,积极消解网格化管理和社区自治之间存在的张力,共同促进社区良性治理。

3.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决策、监督、指挥、协调职能,提高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各职能部门由于利益冲突而形成的推诿、扯皮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社区(网格)上报问题的处理进度和效果。

4.厘清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职能分工。政府将部分社会服务职能交于社区和市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上来,改变过去传统的硬性管理模式,树立“尊重社区自治,建设有限政府”的现代理念,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二)转变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工作运行重心,壮大社区居民自治力量

5.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在现有网格化管理运行基础上,对网格员采集的社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基本情况和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参考社区类型、社区特有文化以及社区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原有社区管理网格单元进行拆分合并,增强网格之间的协同配合与沟通,防止因注重网格管理的精细化而破坏原有社区成员之间的地缘关系,有效解决网格管理的范围小、管理人员多,财政负担重的问题。

6.着力培育社会组织。借助社区网格平台大力发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公益慈善、防灾减灾、社会救助、文体娱乐、邻里互助、居民融入、平安创建等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反映居民需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把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培育和立体支持。

7.健全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管理部门之间联动协作、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三社联动”体系建设,明确“三社联动”服务的基本内容,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的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重点围绕各类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和广大居民的社会服务需求,开展政策性服务、支持性服务、延伸性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服务、社会工作知识宣传和培训服务。探索实践以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心理健康疏导为重点的“三社联动+”模式,推动各项工作在社区实现联动。

8.健全民主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小区协商、业主协商等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民公约和自治章程,引导居民依法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探索建立党员问事、群众说事、及时办事、民主议事、定期评事、追踪督事为内容的“网格六事”工作机制,保障社区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充分体现“民做主”。设立“群众说事台”,倾听有困难、有想法、有矛盾的群众提意见、说建议、谈看法。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进居务公开和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

(三)夯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社会基础,营造社区居民自治环境

9.切实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能力及素质。加强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积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为网格员讲授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其主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网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明确各种生活和工作的保障措施,减轻网格员的考核负担,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注重转变观念和知识更新,认真学习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专业知识,积极适应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要求。

10.着力培育社区共同体文化。积极塑造平等合作、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组织开展的睦邻友好等主题活动,营造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邻里生活氛围。注重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或公共仪式,鼓励居民关心社区公益事业,自觉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建立社区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广泛动员社区居民、流动人口、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实现社区文化、社区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共促共建共享。

11.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社区参与主体范围,组织动员社区退休人员、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在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特色活动和公共性参与活动,提高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服务需求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参与形式,以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工具为手段,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让广大居民直接参与利益表达。

(四)拓宽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财力支撑

12.提高网格化管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坚持普遍投入,适度增加对社区办公经费的拨付额度,使社区居委会普遍得到资金补助,保障社区各项公共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突出主要矛盾坚持重点投入,细化社区网格化管理背景下的工作任务,重点加大对网络平台等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网格员工资待遇的投入力度。

13.扩大社区居民自治的财力保障。坚持社会支持与社区自我发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发展社区经济,践行“社区事业养社区人”的经费筹措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现有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提高社区自筹资金收入,增强社区自治的财力保障,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14.落实“费随事转”与“以钱养事”的投入机制。规范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凡是规定了经费拨付标准的,要及时向社区拨付工作经费,没有规定经费拨付标准的,落实“费随事转”和“以钱养事”的投入机制和相关管理规定,实行由区财政统一掌管,直接下拨社区,杜绝部分单位将相关工作任务转移到社区却没有按要求向社区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保证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正常运转。

(五)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法治体系,强化居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15.坚持全民守法,加强普法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选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为社区居民自治建设提供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同时,坚持社区居民在自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社区居民的监督权限,使居民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治成员、自治组织、辖区单位行使监督权。

16.坚持法治精神,推进法律进社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职能作用,努力推动社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利用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增强司法渠道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减轻社区矛盾化解的负担。

17.坚持法治保障,开展法律援助。认真落实律师进社区制度,积极维护社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引导社区居民合法理性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障社区居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真正实现。

四、实验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1月—2021年3月)。积极总结三个街道办试点社区创新实验区创建经验,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研究制定全区推广实施方案,下发各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1年4月—2021年9月)。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对照实验任务和具体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的各项制度。到2021年9月底,除3个试点社区以外的其他17个社区初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先导,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以相互合作、民主协商为运作形式,构建起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服务管理与居民自治互动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总结全区创建经验,并对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和提升,形成崆峒特色和亮点,制作创建过程专题片,在全市进行推广,顺利通过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对实验区创建工作的评估考核。

五、实验保障

(一)组织保障。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机关各分管领域要加强协调配合,指导各社区落实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的各项具体任务,稳步推进街道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

(二)经费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统筹使用各类投入到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开展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两新互动的各项工作,同时区级财政预算实验区创建专项资金,保障实验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人才保障。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推动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通过依法选举担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人或成员。鼓励、吸引退休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各类优秀人才从事社区工作。

(四)宣传保障。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创建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的典型做法和突出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的良好工作氛围。

word该篇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范文,全文共有510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doc》
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