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共建弹奏乡村振兴“最美和声”范文
在如皋,有句话叫:手里没把米,鸡都不围着你转。不能做强村庄、带民致富,说再多的“漂亮话”都是“大空话”。近年来,申徐村不断深耕“村企共建、协同共进”模式,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层治理、致富一方百姓等注入强劲动能,有力撬动了乡村振兴。
握指成拳,用“党建合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申徐村着力探索了“党建+企业+农场+乡贤”的村企共建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企业聚力、农场镶力、乡贤助力的同频共振格局,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申徐村党总支牵头建立了“青年人才信息库”,大力引导本村大学生和专业技能人才,到对口的联建企业实习、就业。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向超达装备、中海钢结构、瑰奇新材料等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300多名,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稳定了企业人才队伍。
此外,在申徐村大小十多家联建企业之间,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本村农场生产的农副产品,已经形成一种默契,仅蔬菜类一项,年采购量就在50吨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场拓展市场的压力,为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直播技术的发展,为帮助企业和农场拓展销路,申徐村不少“乡间名嘴”、党员志愿者等,还走进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了直播助农活动,让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
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党建+企业+农场+乡贤”的村企共建模式,把村集体、企业、农场、群众的利益紧紧拧在一起,开创了企业做大、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三赢”局面,一个个富民项目接踵而至,一张张笑脸如花绽放……
同心同向,变营商环境打造“单打独斗”为“双向奔赴”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我们申徐村,全村道路硬质化100%,主要干道绿化覆盖率100%,主要干道路灯安装率100%,可以说真正做到“硬质化、亮化、绿化、美化、洁化”的要求。而这一切,这一切都是村企共建结出的丰硕成果,仅超达装备一家企业就先后捐资20多万元用于安装路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了申徐村的出行条件和对外营商形象。
其实在申徐村村企相向而行,共创最优发展环境的名单上,还有一联串的名字:中海钢结构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了桌椅等办公用品;万泽家庭农场多次为村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大力赞助;私企乡贤陈世华、陈建华等人致力关爱弱势群体,以鱼护河出资购买鱼苗,使得沿河老百姓大大受益……
都说,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我可以骄傲的说,这些企业捐资捐建的热情跟我们经年累月的“店小二”式服务是密不可分。在服务企业上,申徐村始终坚持不耍“嘴皮子”、不搞“花架子”、不做“半吊子”,将“土地流转”作为一个坚固的支点,为村内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内外合力做好安商、稳商工作。
万泽家庭农场是我们村一家主攻水蛭养殖的农场,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螺丝供应不上,眼看多年的努力就要毁于一旦。我们党总支在了解情况后,安排专人负责的运输螺丝的车辆报备,并进行现场防控管控,既保障企业的有序生产,又保障村民的安全。
今年,在得知申徐村党群服务中心将进行改造提升后,超达装备又计划赞助20万用于会议室的装修及音响,投影仪等设备,以期更好地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主阵地”和群众“连心桥”的作用。
持之以恒,着力推动“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
今年3月,一则“如皋六旬夫妇种植小青菜年入近百万”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很多人转发。其实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申徐村。甲子创业,陆锦美夫妇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他们从来不用临时工,18名员工都是常年上工、准时打卡,跟工厂生产线上的管理没有二致,每个人负责的任务也相对固定。
事实上,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申徐村的项目农业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申徐村村企共建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着力推动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对60岁以下的人群,我们会通过村企共建平台,邀请企业选派管理骨干、技术能手等到村开展讲座,培育实用人才,让他们学有所长,进入企业找到合适的岗位,从而实现家门口就业。
对6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会定期组织他们到村里的大型农场进行集中培训,或许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到村开展知识讲座,让这些一直以来习惯于靠经验种田的人,从内心真正建立起科学种田、标准化种田的意识,以便让更加适应农场的产业化劳动需求。
实践证明,这些年我们在推动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上所做的努力,为申徐村“357+1”富民工程的实施夯实了基础:我们一共流转2500余亩土地,建成300亩宽体金线蛭养殖基地; 500亩大棚蔬菜、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700亩花卉、盆景生产基地;1000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种植基地。每年可以为稳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增加村民收入百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多元。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申徐村的实践证明,村企共建让推动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集聚在党建大旗之下,改变了过去守着一个个堡垒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渐打破了彼此间的“围墙藩篱”,形成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蓬勃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