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来源,如果农民无法认同乡村文化,就没有乡村文化自信,更谈不上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
一、以文铸魂,凝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导村民的作用,提振精气神,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挖掘岳坊镇本土的文化特色,讲好岳飞故事、弘扬状元文化、传承孝道文化等等。拿胡寨孝道文化来说,一要讲好孝道故事。挖掘全镇关于孝道方面的典型的人和事。二要学孝道文化,让孝道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家家户户。三要行孝道之举,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参加敬老、感恩、念亲等活动。四要育孝道之人,开展各类孝道文化活动,育时代新人。五要评孝道之家。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孝顺之家”等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和鲜活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学有榜样、比有标杆。
二是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目前我镇主要文化阵地有镇文体综合中心、党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大礼堂、文化广场。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载体支撑。拿村文化大礼堂来说,真正发挥出大礼堂的功能作用,一要建立管理制度。配备1名管理员和1名协管员。管理人员负责承办各类活动,联系县直单位,沟通做好县级大菜单及镇级大菜单,同时做好各类活动资料的整理及归档。协管人员负责维护大礼堂硬件设备,保管活动档案资料,更新活动照片,场所环境卫生等。二要建立学习制度。合理制定全年学习实践计划,每月定期开展学习,同时邀请市县各部门到大礼堂宣传最新政策,提高农民知识文化能力,培育新时代农民。三要建立活动制度。按照县统一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文化大礼堂每月至少开展四次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广场舞、庄子养生功、五禽戏、文艺演出、乡村春晚、法治宣传培训等各类活动。
三是打响文旅品牌知名度。岳坊镇把握乡村振兴发展大势,坚持“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规划了岳坊镇乡村旅游项目,搭建了“三产一基地、三镇一中心”的发展框架,打造集现代农业、农耕民俗、健康养生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要乡域特色点亮本土。岳坊镇以乡域特色为目标,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已创建5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省级森林村庄、1个省级文明城镇、“状元村”葛寒寨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村、戴尧村被评为AAA级旅游示范村。为营造舒心、干净的旅游环境,岳坊镇持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乡域特色。二要旅游产品提质增效。岳坊镇以道源葡萄基地为主要载体,带动周边状元桃、藕虾藕蟹、晚秋黄梨产业发展,实现“一村一品”目标;合作社和农庄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宗旨,依托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打造“循环生态种养殖”绿色品牌;以农耕体验为方式,借助葡萄采摘、亲子园等平台,实现规模葡萄就是景观、有机绿色就是生态、农耕体验就是乐趣,赢得游客青睐。三要讲好乡村文化故事。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有灵魂,有故事的乡村旅游也是留住客源的关键。岳坊镇曾是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取胜的古战场,为纪念爱国英雄岳飞而建的岳坊寺,一直延用至今。镇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千年银杏树”,有泗州戏作曲家、黄梅戏作曲家、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第一人时白林及其“时白林艺术馆”。
二、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中,乡风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抓住乡风文明建设,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是培育好人。这里重点讲讲乡风文明中,岳坊镇创新三支队伍工作机制来推动乡风文明。一个先进的村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头雁,第一支队伍至关重要。(村两委干部、专干)村里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有人抓,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了,就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同时对激励农民奋发向上、移风易俗有榜样作用、推动作用。第二支队伍尤其重要。(振兴小组长、村民组长、中心支部人员)这支队伍涵盖乡贤群体,发挥新乡贤群体的道德示范,优秀的人安排到村里协助工作,提高村里的威望,公信力。第三支队伍非常重要(劳务服务公司)这支队伍是发展产业、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经济发展,群众有工作,有事干,每个忙碌的身影后定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二是培育好家庭。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开展家风评议,“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培育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良好家庭新风尚,通过表彰奖励,宣传身边榜样,群众积极参与,传递道德正能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培育好新型农民。以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利用宣传文化大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最后,注重培育新型农村领头人。(村“两委干部”)
三、以文兴业,厚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底蕴。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对于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要依托乡村文化禀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一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旅产业。发挥岳坊特色优势,打造乡村文化教育基地,把旅游要素聚集起来,提供互动式、体验式、嵌入式服务体验,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围绕休闲观光、绿色种植、水产养殖等项目,做优做强特色旅游服务产业。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岳坊镇拥有现代设施蔬菜基地、万亩莲藕基地、道源葡萄基地、优质粮繁基地、万头生态畜禽养殖基地,特色种养殖发展势头猛进,但对产品进行创新创意设计,提升整体品质,使其符合时代特征、融入现代生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还有不足,对于农副产品赋予的附加值做的还不够到位,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把产品增添乡村文化特色、延伸产业链深入思考。
三是做强“一村一品”。实现“一村一品”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产关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镇目前道源葡萄、状元桃、藕虾藕蟹、晚秋黄梨、宏利来等种养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一村一品”初见成效,但真正做强,还有不足。一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与安徽科技学院结对共建,通过科技实用人才引进和乡土人才培养,推进大农业标准化、科技化。二要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延伸产业化经营链条,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价值意识,从生产、加工、销售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倾心培育品牌,全力维护品牌,努力培育一批在市场叫得响的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