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调查报告多篇范文
[编辑]海归调查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精选
随着留学热潮的进一步升温,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归在激增,也预示着海归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海归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他们能获得怎样的薪资待遇?主要的就业去向又是怎样?海归的职场竞争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的职场生态到底如何?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重磅推出升级版“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客观、准确地揭示数据背后的海归职场生存现状,为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具有高信度、高价值的参考。
海归薪资差别明显 就业渠道更广泛
据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调查显示,现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000-10000元不等。其中虽然不乏优秀的海归进入知名企业担任要职,但也出现了不少“海带”与“海参”(海待与海剩)。
从调查结果来看,顺利步入职场的海归们身居要职拿高薪的为数不多。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这个区间的占受访人群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是企业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据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对于薪金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不会漫天要价。
在接受调查的海归中,有67%的人群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还有24%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而在中西部城市就业的仅占9%,可见,就业城市对于海归的薪金及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海归的人才吸附能力还是很强。
调查中还发现,以往人们的印象,海归去外资企业找一份工作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泛,其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吸纳海归人才的主力军,有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当然,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职务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另有部分海归则选择自主创业,据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介绍,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通常都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占到了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是在制造领域,这说明海归在国内外差距较大的高科技领域里创业独具优势。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同时指出,海归的薪资水平实际上还与他们的归国时间长短、留学国家、所在行业、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需要综合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大小海归同台竞技 工作经验成瓶颈
有专家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分为两种类型,二者背景不同,回国后的发展也千差万别。从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海归有在海外1-3年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这部分被专家称为“大海归”,他们往往在国外生活较长时间;另有近一半海归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也未工作过,这部分被划分为“小海归”。
“大海归”或者是在国外留学多年,同时具有国外工作经验,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一些职场人士选择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攻读硕士以上学位,这类海归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占据了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也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从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调查结果也可以印证,月薪在10000-30000甚至在30000以上的那部分受访人群,确实是实至名归的“大海归”。
“小海归”则是学成回国、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等值的海归,他往往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去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他们虽然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
【第2篇】海归就业形势的相关调查报告
关于海归就业形势的相关调查报告
近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对“海归”进行了一项就业综合调查。参与者数千,近30%从英国学成归来。三大热门专业依次为:商科、管理、经济金融类专业(60%),工程和技术类专业(8%),以及酒店和旅游管理类专业(6%)。83%的海归表示在求职方面需要得到合适的职位空缺信息,就业市场分析和求职指导的帮助。应这一需求,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近日举办了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小型招聘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依托国内良好经济,海归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乐观。74%调查者表示仅需要三个月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大家对薪水期待值渐趋理性。由于60%的海归在出国前完全没有工作经验,35%的海归仅拥有本科水平,月薪定位在3000-5000的'海归占了41%,而出国前拥有少量工作经验并在海外取得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海归,则大部分将月薪定位在5000-8000的水平。相对去年同期调查而言,海归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事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银行、贸易、物流、广告、公关、媒体、文化、教育等行业。选择国资企业的海归增加了10%,而选择外资企业的海归则降低了14%。大家表示,海外留学经历对个人职业发展起着非常积极地作用。相对国内毕业生而言,海归们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更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熟悉国际市场操作管理及事务。
促使海归们回国工作的原因并非因为在海外就业形势严峻,而是主要因为大家都看重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职业发展潜力巨大,这部分海归占了整体调查人群的43%。另外,35%的海归们表示回国时因为能和家人团聚。
【第3篇】就业创业海归在江苏苏州,我市留学回国人员调查报告出炉
近年,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学成过来后的发展状况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苏州海 归是否仍旧是精英的代名词?海归回国来苏后都在从事怎样的工作?是进入了企业还是加入了 创业大潮?他们收入情况如何?昨天,由苏州市科协、市人社局联合开展的《苏州市留学回国人员状况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a
学历高、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 苏州海归都有啥特点
从文化程度来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80.1%,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占44.7%,获得硕士学位的占35.4%,具有本科学历的占18.0%,大专学历只占1.8%。表明海归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属于典型的高学历群体。
不少留学人员在发达国家学习和工作多年,接触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学到了新技术、新理念,问卷显示,海归在国外的收获是掌握了“管理经验/理念”、“专利技术”。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国际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性和创新性。
海归中的一部分创业群体,在国外工作多年尤其是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问卷显示,49.8%人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其中24.5%的人是在 世界500强企业工作;8.9%的人有过自己创业的经历。这些人熟悉国际规则,掌握了各种新的思想动态和创新技术,带来了国际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在 创新创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b
收入水平怎么样 就业海归主要从事啥工作
在调查中有51%是企业就业类海归。从就业单位来看,21.9%的海归在高校工作,6.8%的人在科研院所工作,7.1%的人在国有企业工 作,17.3%的人在外资企业工作,38.1%的海归在私营企业工作,3.7%的人在政府部门工作等。可见,海归人才主要在高校、企业工作,其中在私营企 业工作占相当比例,此外还有少量人在政府部门工作。
从行业分布来看,28.8%的海归在教育与科研行业就业,6.0%的人在政府或公共事业部门就业,而高达65.2%的人是在企业工作,其中 15.6%的人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就业,11.7%的人在金融及相关行业就业,8.6%的人在加工制造业工作,6.6%的人在生物工程和医药行业就 业,5.8%的人在新材料行业就业,4.9%的人在高端装备行业就业等。
从海归的年收入来看,主要集中在6-10万、11-20万两个区段,分别占总体的34.2%和33.1%,合计为67.3%,人均收入约 16.6万。具体来看,在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海归年收入约为15.0万元,在企业就业工作的海归年收入约为17.1万元,后者较前者高出2.1万元。年 龄、学历与收入的交叉分析表明,低收入组以年轻人为主,高收入组以中年及以上年龄为主;低收入组以大专、本科学历的为主,高收入组以硕士、博士学历为主, 学历越高则收入越高。
c
主要从事啥领域 海归创业环境如何
在调查中有30.7%是创业类海归,从他们创办的企业涉及的行业领域来看,主要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28.9%),生物 工 程 和 医 药(26.1%),新 材 料(13.1%),高端装备(6.9%),新能源及节能(4.5%)等。不难看出,这些行业都属于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高附加 值。
从海归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来看,满意度的几个项目分别是:当地文化鼓励创新创业、创业支持政策落实较好、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等方 面。从中不难看出,苏州在创新创业氛围营造、规范服务、政策落实方面做的比较好,而在技术与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还有不足。
d
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海归们对现状是否满意
从海归人才总体工作满意度来看,7.5%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满意,71.5%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合计为79.0%。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合计只占3.6%,另有17.4%表示说不清楚。说明总体上海归对工作比较满意。
由于国外和国内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海归人才回国后会面临一定的文化适应问题。问卷显示,29.3%的海归完全适应国内生活,57.4%的海归基本适应国内生活,合计为86.7%表明总体上海归适应情况尚可。
而在不适应的问题,34.7%的表示对管理制度不适应,23.4%表示对人际关系不适应,22.6%的人表示对工作环境不适应,还有19.4%的人表示对生活环境不适应。
海归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面临一定的压力,问卷显示,15.3%的海归表示压力很大,53.9%的海归表示压力较大,合计为69.2%,而表示压力一般、压力不大和没有压力的只占3.7%。
从调查报告来看,当前苏州的海归仍旧是人们印象中的精英人才,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留住他们十分重要。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海归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
就海归自身而言,首先需要调节好国内外环境落差,时刻把握住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正确认清自己,分析优劣势,保持平常心;其次,在工作方面尽快适 应日常工作节奏,同时积极接受和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第三,在家庭与社区生活方面,要与家人多交流多沟通,同时加强邻里之间的 联系与交流。
海归们只有很好的适应国内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幸福度与成就感。
【第4篇】《2022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发布:超八成海归“学非所用”
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年度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但是超过八成的海归“学非所用”,25.2%的海归起薪在5000元以下。
《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2.37万,较上年增长13.9%;而留学回国人数达40.91万,比上年增长12.1%。对此,海威时代总裁俞仲秋表示,年度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而85后、90后也成为留学回国的主力军,中国留学市场从爆发期、高速增长期开始步入成熟期。
然而,《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归“学非所用”,其中51.7%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的“匹配程度一般”,2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怎么匹配”,7.4%认为“完全不匹配”。另外,海归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满意”及“非常满意”的仅为33.2%。
《报告》指出,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海归就业的主要劣势,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以及“回国时间晚,错过校招季”,还有超过30%的被调查者认为“岗位海投效率低”和“缺乏完善职业规划”是自身的回国就业劣势。
此外,《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海归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拥有清晰职业规划的海归只有47.6%,有42.2%的海归尚未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10.2%持无所谓态度。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显示,单位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对海归求职不利。求职申请数与岗位数量比例明显过高,22.6%的单位表示平均每年收到大学生求职申请超过5000人,然而27.5%的单位表示不一定每年都会招聘应届毕业生,只有在业务需要时才会进行招聘。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此次调查,45.2%的单位表示其在职人员中海归的比例不高于10%,但是60.5%的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待遇,这表明海归群体在回国就业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优势。
据悉,《报告》是新东方海威时代联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走访等形式完成。本次调研主要面向已完成海外学习、回国发展的各类留学归国人员,学历涵盖本科以至博士多个层次,研究问题涉及其行业分布、薪酬水平、回国原因以及职业规划等。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海归调查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