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阿华田时间:2023-07-07 11:31:13)

[说明]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

调查对象:

四川彭州中学高二学生。

调查方法:

1、观察;

2、问卷调查。

调查步骤:

1、观察,发现问题。

2、制作问卷。

3、学生作答。

4、问卷反馈。

5、归纳总结。

调查报告内容:

在将近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开展活动时发现了学生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中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以自我为中心,而对集体的活动关注程度不够,所以针对这一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现从几个方面作总结如下:

第一、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在整个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这就导致之类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周围的人都得为自己服务。当这样的孩子走出家庭,进入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思想中一时还形不成集体主义观念。

在办公室中经常听到学生与老师的谈话,谈话中学生多数是在讲:“我是怎样的”、“我想怎么做”等类似的语句;发现老师及同学的不对时,很多学生也是在强调自己的优点;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半数以上对班级、学校的。事物了解不够。

第二、中学生合作意识不够。

在班级开展活动时,为了完整得更好,常把活动分成几个板块,让学生分工完成。但分工后学生多数就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没有与其他同学合作,把任务完成得更好。被调查的学生中,多数认为类似的情况是因为当时没有想到合作。

第三、人为集体哦荣辱与己无关。

在升国旗、唱国歌的庄严的氛围中,学生多数都认为是应该的,认为爱国是每一个学生都义不容辞的事情。但问及学校、班级等集体荣誉问题时,学生了解不够多,也表示平时不关心。

第四、活动多局限在小范围内。

学生喜欢自己所在的小团体,同一个小组或同一个宿舍的,只要有点共同的语言,就三五成群在一起活动,但长期观察发现,学生的活动多数局限在他(她)们自己设定的小团体内,而与其它集体联系比较少。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堤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堤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组⒅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堤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战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

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天文、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己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涨”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涨”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堤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三

作为最先进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的XX,我XX区音乐教学教研工作紧跟当前教育形势,全面落实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验,已走过了新课程实验的第三个年头。最近,根据国家、省以及广州市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要求,在我区进行了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的全面总结。

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估我区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教育改革的现状,对全区14所高中(包括三所私立高中)学校的25位一线音乐教师以及高中三个年级近3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管理、课程实施、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以及综合反思等方面,广泛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并收回了全部有效问卷。

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管理

就课程性质而言,普通高中阶段音乐课

程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基本是相同的,因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延续。但两者又有层次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程度、水平以及学习方式上。普通高中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是一种主动选择性的学习。灵活多样的模块选修,弹性的课程学分管理,是这次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在音乐课中获得3个学分。这3个学分既是音乐课的必修学分,也是音乐课最起码的学分。我区在课程的实施方面能按规定执行,在音乐鉴赏获得2学分,再在其余5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获得1学分。主要做法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课,以保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高二则用第一学期开选修课,但根据我区实际情况,能够同时开设其余5个模块的高中各校,暂时还没有,主要原因是受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因此,各校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开设其它的选修模块。

六个模块开设一览表

在访谈中发现有50%的学生喜欢《音乐与戏剧模块》,认为在《音乐与戏剧》模块中可以欣赏到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并且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创造性和表演性,同学们喜欢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一种艺术表演所带来的快乐,不仅促进了小组合作的探究精神,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对模仿戏剧人物的表演欲望。

此外,有30%被访者喜欢《演奏》模块,特别是对竖笛学习的兴趣较浓。认为竖笛不但价钱便宜,而且携带方便,指法简单,容易掌握其演奏技能,特别是去年广州市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课堂器乐比赛中,我区有三间学校参加了此次的比赛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其它学校的学生促动很大。觉得几同学在一起经过简单的声部分工合作训练,便能完成对一首歌曲的演奏,容易找到一种成就感是他们喜欢竖笛的理由。

教材版本与教学内容的比较

使用人音版教材的有5间学校,占36%;

使用花城版教材的有9间学校,占64%,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15%的学生喜欢人音版教材;有55%学校的结果喜欢花城版的教材;有3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没有特别喜欢哪个版本,学校用什么版本,他们就用什么版本的教材。

花城版教材内容选用了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与实用性。“活动与创编”是花城版的一个亮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作品,开展创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完成从“音乐体验”到“音乐研究”再到“音乐的再体验”这样一个完整、自然的过程。另外,花城版的教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视听欣赏资料,比较受老师们的欢迎。

人音版教材内容在原有《音乐欣赏》的基础上作了系统调整,将所有内容归类成几大板块,注重中外古典与传统音乐文化。“拓展与探究”是人音版的亮点,它既是对前面两块内容的巩固,又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给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但它缺乏精彩配套的视觉图像,因此在上课前,老师还需花大量的精力去寻找相应的图像资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就音乐鉴赏和唱歌模块来说,它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欣赏的层次较高,但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喜爱的曲目较少。音乐作品的取材有中外古典音乐、民族民间器乐、舞蹈、戏曲、歌剧、声乐、交响曲等,但学生能实实在在听懂、真正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甚少。尽管我们不能忽视中西方音乐经典之作,但脱离现实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触摸不到音乐的脉搏,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上仅靠听是远远不够的。但适合学生歌唱的曲目却又太少了。要么是歌曲的难度大,要么就是音域太宽,难免有“曲高和寡”之嫌,难以满足学生“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的渴望心情。

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分析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改革,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为基本理念,作为指导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我区音乐教师基本上都能认真学习并在教学中得到贯彻和执行。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

通过调查发现老师们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能够注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从学生发展的视角考虑问题,强调学生的“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持续发展,增强音乐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人文性。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在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广大学生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有90%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这跟当前社会上许多老师反映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的现象形成了对比,令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深深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

音乐教学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推动和促进学校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我区高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音乐教学评价正向着发展性、多元智能的观念转变。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评价不只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考查,同时也包括对教师音乐教学的评估和对学校音乐课程管理与建设的评价;二是在音乐实践中,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不同,在评价中能让学生选择音乐的评价内容,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也都是符合多元智能评价的观念的;三是音乐课程的综合理念提出音乐与不同艺术门类和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同时,也都能包括其他内容的考查。

由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要求评价方式方法也必须转向多元化,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等

此外,市教研室每年对我区进行的质量抽测,也是我区作为评价师生教学水平的一种形式。市教研室从04到06学年对我区进行三次的音乐模块质量抽查测试的结果表明,全区的音乐教学质量正在逐年提高。

对策与建议

1、加强模块选修课程的指导

这次的高中课程改革,还分别建立了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针对模块教学上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将建议各校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和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克服各种困难,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尽可能让他们在音乐课中选择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除了音乐鉴赏模块以教学自然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外,其他选修模块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选课的情况,将选习同一模块的学生组合为教学班进行教学。这样的话,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选课便是必要和可能的了。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一般学校操作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

2、建议各校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既然国家统一开设的课程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条文框定了的内容,学校教师的手脚被严重地束缚住了,只能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这些课程一成不变,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言,它的价值乃至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央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机遇。

65中开发竖笛教学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州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器乐技能训练,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有劲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校本课程开发也将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的编制者,鼓励教师直接参与教学课程改进工作。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的实际需要,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无限表现和创造的空间,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和谐、均衡的发展。

3、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改的成败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音乐新课程在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喜悦与困惑交织着。作为走在前沿阵地的音乐教研员,不仅看到了许多教师在“课改”浪潮中的自信风采,而且也和老师们那样体验了其中艰难跋涉的探索过程。曾为一节节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而喝彩,也替一个个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而惋惜。

也就是在这一声声叹息中让我思考:音乐新课程的普遍展开,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新型音乐教育观、质量观的形成。尽管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质量观未必能引起老师们的同样重视。随着轰轰烈烈的课改形势发展,有特色的音乐课教学实例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有形式没内容、矫枉过正的课堂教学现象,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由此看来,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和研究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一种现代教学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教学的“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我们要明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是否有效?还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就能避免少走弯路,但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用责任心和智慧去反省与思考,才能做到与新课程同行,才能将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大,走得更稳。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四

20xx年10月,本人开始对目前浙江省高中地理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抽样调查,选择了10所浙江省重点中学(包括桐乡市高级中学、桐乡市茅盾中学、永康一中、嘉兴一中、绍兴一中、武义一中、象山中学、上虞中学、金华二中和景宁一中等)作为调查对象,以电话聊天或面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查,了解了抽样学校的地理教育的情况,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整个高中地理教育的许多优缺点,现整理如下。

一、地理教师客观结构状况:

从地理教师的数量上看,由于近几年高中学生人数的扩大,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的人数都在增多(具体数量与班级规模有关),但与实际教学需求人数比,都处于紧张、短缺状态。使得地理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如许多的高一年级的地理教师要上5个平行班的课,就意味着每周的工作量为15节课,压力大;许多教师一定要跨年级任教,备课的任务重。

从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上看,已经达到100%为本科学历,总体知识层次比较高,保证了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

从地理教师的职称结构上看,与年龄结构相对应的是,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在65%以上,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人数不多。

二、学校的地理课课程设置情况

高一年级开设2节课,主要目的是迎接全省会考;高二年级每周3节课(有单双周之分,双周5节);高三年级每周4节,双周5节。

从授课的安排来看,高一:新授高中地理必修本(上、下册);高二:第一学期新授选修

(一),下学期复习世界地理;高三上学期复习中国地理,新授选修

(二),复习高一必修上,下学期复习高一必修下,及总复习。此种安排较合理。

三、地理教学的具体情况

1、教学模式上: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以接受式教学为主。为何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另外的教学模式,大致因素有:学生的情况很能控制;教师备课的难度太大;总的课时紧张,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很难让学生参与等等。

2、教学手段上: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很高,使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PPT的比例最高,而技术含量高一些的Flash和Authorware设计课件的比重就低的多。从课件来源看,大多数的。教师是利用在网络上的课件,再进行修改使用,也有部分是自己制作的。

3、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中,由于教材的稳定性,备课所花的时间随教龄的增长而下降的情况很普遍,值得警惕。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地理教师达100%,但对教学各个环节(如:导入、过渡、板书、提问技巧、结尾等)精心设计的教师不多,除非是公开课。认为目前的公开课中,表演大于实质的占90%,值得深思。

5、教学评价上

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形式单一,以所任教班级的成绩在平行班中的排名情况来评价,使得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也以分数为最主要的方面,至于学生在地理识图、地理实践上的能力并不看重。往往用大考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地理能力的。

四、地理教研的具体情况

学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也有每周2次的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内容集中在对教材中重、难点和考试范围的探讨上。对于教材长期变化较少的地理学科,内容当然陈旧、乏味。大多数的教研活动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状态,有文件、会议精神就传达一下,没有就聊天,教师觉得没效果,对地理教学几乎不起作用。对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的情况:几乎每位地理教师每学年会有参加的机会,但共同的感受是:形式单一,就是听课、说课、评课和听报告,在加上目前的公开课有太多的表演性质,对实际的教学几乎没有启发,还有评课的时候过分讲好话,使评课往往变成相互吹捧的场合,让人厌烦。

五、地理教师的态度情况

从调查看,由于教师的工作的烦琐性、复杂性;还有教师的待遇不高;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下降;学生对老师认知的偏差;教师岗位的事业性差;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多;教师的精神压力大等等因素,使得大多数地理教师有工作的厌烦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工作的热情。

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小学科,在学校的整体课程中处于弱势,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中都有弱势,再加之学生不重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六、地理教师对待新课改

从调查看,大多数教师都关注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寄予希望。对新课标中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非常期待,也有信心从自己做起,努力地适应对地理教师的新要求。

对于课改,许多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的地理教学的安排要同步改,对于目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差的情况,地理教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到高三时,要对学生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学习,这种属于精力的重复浪费。本来应该在初中打好的地理基础,要到高中再来补!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一)、调查目的:

由于学生在学前及小学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以及本身智力、能力的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初中阶段形成了一个相当数量的缺乏积极向上情感、学习困难的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进生。为了促进这部分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了解我校部分后进生逐渐形成的原因,以便在以后的转化过程中对症下药,顺利完成转化工作,同时能够遏制新后进生的形成。

(二)、调查对象:

初二年级,主要考虑到初二是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形成期,决定选取初二的两个班,通过抽样,确定调查对象为初二(1)班和初二(7)班,其中初二(1)班为A班,共有51人,二班(7)为B班,共有49人。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

(四)、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

(五)、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2个题目,分别涉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尊心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与父母亲的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师的关系、教师的关注程度、与同学的关系等环境因素。

(六)、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有些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以至于得过且过,并且不好好复习和完成作业。2.他们到学校念书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找玩伴,或是把学校当作避难所,而非求学的地方,对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自我约束力差,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这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则是必然的。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致使学习成绩逐渐被拉下,进而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

4、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也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1、父母的不良言行。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2、有的家庭受“金钱热”的影响,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任其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出现滑坡;

3、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下降、落后;

4、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稍一出错,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导致孩子惧怕心理,丧失信心;

5、家庭离异。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后进学生”。

6、大部分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没有时间过问子女学习情况。于是,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在缺少家长管教的情况下,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作风。由于父母极少与孩子沟通,偶而通电话也都是询问孩子生活情况。甚至有家长用零花钱来补尝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这部分学生贪图物质享受,没有半点刻苦精神,对学习也没有了动力。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1、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教师思想教育不力,教师整天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校的生活圈子单调、枯燥乏味,整天泡在作业当中,无娱乐时间,爱好兴趣长期被抑制,得不到充分发挥。校园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力困扰着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学心理。

2、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低年级学习的知识不扎实、底子薄弱。现在学习有些吃力,学习活动中会跟不上。部分没有耐心的教师课外很少给这些孩子辅导或者是辅导不得其法。他们不能发现学困生的特长和亮点,让这些后进生长期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自暴的心理,长此以往,产生厌学,还会生产生逆反心理,继而失去学习动力。

3、教师精力有限,现阶段农村学校教师仍较为紧缺。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任教2~3个班,有的跨年级教学,有的跨学科教学。首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即便上课结束后还要面临那么多的作业要批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后进生。再加上目前许多农村学校仍存在着班级大、人数多这一实际情况。面对这么多学生,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去一一关照他们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七)、调查过后的思考与讨论

鉴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我暂时打算从以下四点入手,激发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1、针对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学习现状,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选择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让他们不断收获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后进生的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2、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进行赏识教育,看到后进生的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的可贵之处,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

3、细致耐心地帮助后进生革除学习上的不良习惯,正确对待孩子的反复,循循善诱以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改变错误的教育观,交流优秀的教育方法,为后进生塑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总之,激发学校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针对农村的教育大环境,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都很棘手。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至理名言。根据他们个人学习的实际情况及认知情况,注重分层教学、个体教学和分类指导、因人施教,适当降低各方面的要求,分步达到教育目标。坚信:只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方法得当,以崇高的师德感化他们,以慈母般的情怀去关爱他们,就一定会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做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113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doc》
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