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报告范文

(作者:Haha73548时间:2024-07-24 14:54:12)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学习中,由于药学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主要有易燃易爆的高压气体、煤油、酒精、有机溶剂,有毒药品、强腐蚀性硫酸、硝酸、盐酸等,以及大量的实验室常用药品和电仪器设备,实验中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

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化学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可见,本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以实验室的意外事件为主,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突发性。化学事故一般都是瞬间突然发生,这种突发性往往与化工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多数化工生产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有的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有的则需要吸收热量,并且许多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以及产品都容易燃烧、容易爆炸,所以如果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稍有疏忽,便会导致事故突然发生。

•涉及面广,毒害范围大。化学事故发生后,染毒气体迅速向下风方向扩散,有毒有害物质大都可以严重污染空气、地面道路和生产生活设施,短时间内危害范围就可以达到数十甚至数百平方千米。

•伤害形式特殊,对人员危害大

1、毒性伤害:化学事故一旦发生,当有毒物质进入机体后,便能与细胞内的重要物质,比如酶、蛋白质、核酸等发生作用,改变细胞内组分的含量以及结构,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中毒。由于有毒物质专门破坏维持生命的生理过程,对化学事故中被伤害者的救治也更为复杂。

2、多途径伤害。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危害状态不同,因此中毒的途径也不同。比如,受污染的空气可以经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中毒毒物液滴可以经过皮肤渗透中毒。再一个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不同,能产生不同的中毒症状,造成不同的伤害效应。特别是由于很多化学事故都伴随着爆炸,燃烧等情况,在事故伤害中,既可能是单一伤,有可能是复合伤,极可能在污染区直接受到伤害,也可能接触或误食从污染区出来的物品、食品,受到间接伤害。

3、流动性伤害:化学事故发生后,有毒物质在空间形成云团,会从事故发生区域向四周尤其是下风方向扩散,造成大范围的污染,使伤害效应大大增强。

4、持续性伤害。化学事故发生后,会对空气、地面、水源、物体等造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能持续较长时间,少则几小时,多则数日、数月,这给事故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社会性伤害:实验室人员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损害,同时,实验室意外事件可能导致单位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声誉影响,若某些生物样本引起病毒传播,还会造成社会恐慌;另外,实验室的某些危险化学品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导致严重后果。

由此,实验室的意外事件发生突然且伤害巨大,在此,我们对常见事件的处理措施予以介绍罗列:

一、割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再在伤口处涂抹紫药水或红药水,必要时撒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再用纱布包扎。

二、烫伤:在伤口处涂抹烫伤药或用苦味酸溶液清洗伤口,小面积轻度烫伤可以涂抹肥皂水。

三、酸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酸腐蚀致伤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溶液冲洗;碱腐蚀致伤后,用2%醋酸洗,最后用水冲洗。若强酸强碱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相应地用1%碳酸氢钠溶液或1%硼酸溶液冲洗。

四、溴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至无溴存在为止; 或用苯或甘油

洗,然后用水洗。

五、磷灼伤:用1%硝酸银、1%硫酸铜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洗然后包扎。

六、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气体;若吸入硫化氢气体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七、毒物不慎进入口中:应根据毒物性质服用解毒剂,并即时送往医院。若是非腐蚀性中毒可服1%硫酸铜溶液催吐,并用手指伸进咽喉部,促使呕吐。

八、触电:遇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九、火灾:若遇有机溶剂引起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或砂土等灭火;如果火势大,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切勿泼水,泼水会使火势蔓延。若遇电器设备着火,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立即脱下衣服,或就地打滚。

十、伤势较重者,立即送医。

为防范于未然,所有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实验时,指导教师应向学生宣讲实验室安全守则,宣传安全知识,包括所在实验楼的消防设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消防通道。

二、操作易燃的溶剂时:

•应远离火源;勿将易燃液体放在敞口容器中,如烧杯中直接火加热;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切勿使容器密闭,否则会造成爆炸;当附近有露置的易燃溶剂时,切勿点火。

•在进行易燃物质实验时,应养成先将酒精一类易燃的物质搬开的习惯。

•蒸馏易燃的有机物时,装置不能漏气,如发现漏气应立即停止加热,检查原因。若因塞子被腐蚀时,则待冷却后才能换掉塞子。接受瓶不宜用敞口容器,如广口瓶、烧杯等,而应用窄口容器,如三角烧瓶等。从蒸馏装置接受瓶出来的尾气出口应远离火源,最好用橡皮管引到下水道口或室外。

•回流或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应注意:

应放数粒沸石或素烧瓷片或一段封口的毛细管,以防止暴沸。若在就加热后才发觉未加入沸石这类物质时,绝不能急躁,不能立即揭开瓶塞补放,而应停止加热,待蒸馏的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否则会因暴沸而发生事故;严禁直接加热;瓶内液量最多只能装至半满;加热速度宜慢,不能快,避免局部过热。总之,蒸馏或回流易燃低沸点液体时,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粗心大意。

•用油浴加热蒸馏或回流时,必须十分注意避免油浴冷凝用水溅入热油浴中而使油外溅到热源上而引起火灾的危险。通常发生危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橡胶皮管套与冷凝管口不紧密,开启水阀过快,水流过猛把橡皮管冲出来,或者由于套不紧而漏水。所以,要求橡皮管套入侧管时要很紧密,并用铁丝固定扎紧。开动水阀时动作要慢,使水流慢慢通入冷凝管中。

•当处理大量的可燃性液体时,应在通风橱内或在指定地方进行,室内应无火源;

•不得将燃着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或纸条等乱抛乱掷,也不得丢入废液缸内,否则会发生危险。

三、爆炸的预防:

•蒸馏或回流装置必须正确,不能造成密闭体系,应使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梨形瓶作接收器,不可用三角烧瓶。否则往往发生爆炸。

•切勿使易爆易燃的气体接近火源,有机溶剂如乙醚和汽油一类的蒸气与空气相混和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一个火花、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使用乙醚时,必须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存在时,应立即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才能使用。使用乙醚时应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或在通风橱内进行。

•对于易爆炸的固体。如金属乙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三硝基甲苯、重氮化合物等不能重压或撞击,以免引起爆炸,对于这些危险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例如,重金属乙炔化合物可用浓盐酸或浓硝酸使之分解,重氮化合物可用加水煮沸使其分解等。

•卤代烷勿与金属钠接触,因反应太猛往往会发生爆炸。

四、中毒的预防

•剧毒品应妥善保管,不得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剧毒品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

•有些剧毒品会渗入皮肤,因此,接触此类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吸收,切勿让毒品沾到五官或伤口。例如,氰化钠沾及伤口就随血液循环至全身,严重者会造成中毒事故而死亡。

•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者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实验开始后不要将头伸入橱内。

五、触电的预防

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插头拔下。

六、漏水事故的预防

•保持水槽的整洁,水槽内不能有垃圾、抹布、玻管、水管等杂物,防止堵塞下水管口;

•严禁将有机溶剂倒入下水道,以防管道因腐蚀而造成漏水;

•实验室使用冷凝水以及洗涤反应容器时,一定要检查水管、水龙头、橡皮管是否存在漏水隐患。连接冷凝管和水龙头的橡皮管的接口处应用细铁丝等固定扎紧,防止水管脱落。夜间回流时,应适当调小水流量,防止夜间水压升高水流过猛将水管冲出来。开动水阀时动作要慢,使水流慢慢通入冷凝管中。

word该篇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报告范文,全文共有352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报告.doc》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报告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