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作者:[db:zuozhe]时间:2023-06-12 08:06:09)

[引言]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调研报告

提供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从广义上讲,依法行政作为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的基础是完备的法制,依法行政的标志是实现行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目标是实现行政权的法治化、民主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而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则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治安管理法规,运用警察行政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公开的治安管理活动为主,辅以秘密手段,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预防和查处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简而言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就是要实现公安行政活动的法治状态。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已历时五年,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上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地方,尤其是极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的推进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障碍的原因分析

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家长制、等级制和法律虚无主义。在工作中表现为重政策,轻法律,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行政指令办事,存在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内部传阅文件),白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口指示)的不正常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二是利益驱动的障碍。对于市场经济的误解,甚至曲解,导致有些人崇尚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受利益驱动去执法。对于要不要执法,怎样执法,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经济利益,严重地冲击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由于受利益驱动,有的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以此搞“创收”,来解决办公费;有的将案件降格处理,以罚代拘;有的部门干业务“人手不够”,对有“收入”的事,调集人马加班干。

三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但目前有些行政法律规范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制定的,同当前户籍管理的实际脱节;有的本身有疏漏,规定不够明确,不够合理,相互交叉重复甚至于相互矛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某些规定的贯彻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监所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与普通人犯分开,但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房屋就不得不“违法”。法律中关于时间期限的规定,由于交通不便或通讯闭塞等因素,往往难以办到,也不得不“违法”。

四是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所谓监督,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施加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监督主体应是监督对象以外的组织,并且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在财务和人事上应当适度分离。自己不能监督自己,如果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合为一体,监督主体将不得不依附、受制于监督对象,无论该种监督在具体内容上设计的多么全面、多么合理,都形同虚设。公安机关内部督察、监察体制恰恰存在这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很难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首长进行监督,也很难违背本地区、本部门首长对于查处或者不准查处某一案件的命令。

二、公安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一是公安机关要转变“行政中心”观念,纠正特权思想,树立起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自觉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行政中心”观念,重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重视保护公民的权利、自由、尊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上,要从主要依靠政策和领导人命令办事,逐步转变到依靠宪法和法律办事上来,反对任何形式上的特权思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广大民警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法律的尊严和权 威,用法律作为评判公安工作最有力的标准。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运行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的理念,既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也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执法中变生硬的强制性管理为主动、热情的服务。

二是行政权力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其执行公务,依法收取的费用、处罚的款项应该真正、全部、彻底纳入财政管理,其实现的有效方法是行政权力必须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以根除利益驱动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机关自觉地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管理服务于社会。

三是提高民警素质,促进依法行政。要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利用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人民警察的公仆意识、廉政爱民意识,公正执法、热情服务意识。要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和政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一支素质高、纪律严明、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与公安行政

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安行政管理业务知识,使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坚持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熟悉乃至精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严肃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公安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运用和总结,是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必由之路,培训、考核则是其推动力,要把法制观念的强弱、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任职和晋升相结合。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保证。

四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确保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与权力制约和监督联系在一起的。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拥有重要的职权,如果对这些权力不予以严格制约,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违法越权,滥用职权的现象,甚至滋生各种腐败现象。因此,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把行政权力科学分解,合理组织,将会极大地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消除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依附关系,对现有的行政执法监督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这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组织保证。应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整体效能,通过法律将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司法机关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对象及其范围予以科学划分,使其各自发挥职能,促进行政执法监督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从根本上革除“人治”的弊端。再有,明确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监督的实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决定必须赋予监督主体以足够的权力,使监督主体拥有的权力大于监督对象手中的权力,具体包括调查取证权、法律制裁权、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等。公安机关还要依法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并将警务督察的程序逐步完善。将内部执法监督与党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等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公安行政监督体系,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2篇】关于公安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安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从广义上讲,依法行政作为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的基础是完备的法制,依法行政的标志是实现行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目标是实现行政权的法治化、民主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而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则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治安管理法规,运用警察行政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公开的治安管理活动为主,辅以秘密手段,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预防和查处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简而言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就是要实现公安行政活动的法治状态。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已历时五年,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上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地方,尤其是极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的推进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障碍的原因分析

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家长制、等级制和法律虚无主义。在工作中表现为重政策,轻法律,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行政指令办事,存在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内部传阅文件),白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口指示)的不正常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二是利益驱动的障碍。对于市场经济的误解,甚至曲解,导致有些人崇尚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受利益驱动去执法。对于要不要执法,怎样执法,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经济利益,严重地冲击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由于受利益驱动,有的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以此搞“创收”,来解决办公费;有的将案件降格处理,以罚代拘;有的部门干业务“人手不够”,对有“收入”的事,调集人马加班干。

三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但目前有些行政法律规范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制定的,同当前户籍管理的实际脱节;有的本身有疏漏,规定不够明确,不够合理,相互交叉重复甚至于相互矛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某些规定的贯彻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监所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与普通人犯分开,但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房屋就不得不“违法”。法律中关于时间期限的规定,由于交通不便或通讯闭塞等因素,往往难以办到,也不得不“违法”。

四是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所谓监督,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施加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监督主体应是监督对象以外的组织,并且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在财务和人事上应当适度分离。自己不能监督自己,如果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合为一体,监督主体将不得不依附、受制于监督对象,无论该种监督在具体内容上设计的多么全面、多么合理,都形同虚设。公安机关内部督察、监察体制恰恰存在这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很难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首长进行监督,也很难违背本地区、本部门首长对于查处或者不准查处某一案件的命令。

二、公安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一是公安机关要转变“行政中心”观念,纠正特权思想,树立起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自觉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行政中心”观念,重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重视保护公民的权利、自由、尊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上,要从主要依靠政策和领导人命令办事,逐步转变到依靠宪法和法律办事上来,反对任何形式上的特权思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广大民警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法律的尊严和权 威,用法律作为评判公安工作最有力的标准。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运行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的理念,既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也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执法中变生硬的强制性管理为主动、热情的服务。

二是行政权力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其执行公务,依法收取的费用、处罚的款项应该真正、全部、彻底纳入财政管理,其实现的有效方法是行政权力必须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以根除利益驱动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机关自觉地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管理服务于社会。

三是提高民警素质,促进依法行政。要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利用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人民警察的公仆意识、廉政爱民意识,公

关于公安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第2页

正执法、热情服务意识。要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和政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一支素质高、纪律严明、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与公安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安行政管理业务知识,使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坚持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熟悉乃至精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严肃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公安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运用和总结,是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必由之路,培训、考核则是其推动力,要把法制观念的强弱、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任职和晋升相结合。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保证。

四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确保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与权力制约和监督联系在一起的。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拥有重要的职权,如果对这些权力不予以严格制约,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违法越权,滥用职权的现象,甚至滋生各种腐败现象。因此,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把行政权力科学分解,合理组织,将会极大地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消除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依附关系,对现有的行政执法监督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这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组织保证。应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整体效能,通过法律将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司法机关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对象及其范围予以科学划分,使其各自发挥职能,促进行政执法监督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从根本上革除“人治”的弊端。再有,明确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监督的实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决定必须赋予监督主体以足够的权力,使监督主体拥有的权力大于监督对象手中的权力,具体包括调查取证权、法律制裁权、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等。公安机关还要依法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并将警务督察的程序逐步完善。将内部执法监督与党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等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公安行政监督体系,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3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研报告

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干部依法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但据调查发现,受多年来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一些干部有法不依,强制命令,单靠行政干预的工作方法还未彻底改变,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一、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一知半解。一些干部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加之有关部门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干部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干部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法律观念在头脑中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工作中对各种法律法规程序一窍不通,不懂依法行政。

(二)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依法行政。一些干部认为行政强制手段省时、省力、见效快,因而,不愿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以权代法、依言代法、依罚代罚现象时有发生,视国家法律于不顾。

(三)顾及当事人情面,不想依法行政而得罪人。一方面个别干部不能摆脱“关系网”的困扰,顾及到当事人的情面,怕得罪人,不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干部在依法行政中,总有人来说情,使“情”与“法”产生碰撞,当事干部左右为难,也会使依法行政大打折扣。

(四)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执法程序不严。一些干部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是很清楚,在工作中行政失职和行政越权现象比较严重。执法随意性比较大,处理案件的程序意识较差,缺乏透明度。以致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甚至产生矛盾。

二、依法行政应采取的对策

有法不依,所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有其复杂的的社会背景,由此而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进一步实现行政机关的规范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更加合理与科学,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要把教育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与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任务、要求和措施,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在提高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保障各项培训的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使之成为条件最好、师资最强、教育管理最严的干部“学习培训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区别不同专业干部情况,确定必读书目,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从根本上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依法行政取得实效。要因地制宜建立干部依法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既要防止行政权的缺失,保障政府有效施行政管理,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督促干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强力推进干部依法行政进程。

【第4篇】2022年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XX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龙子湖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

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

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

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5篇】2022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4月9日—18日,市人大《依法行政》课题调研组对我市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调研,课题组分别走访了市人民政府、沙县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行政单位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召开了六场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现提出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总的看,这几年,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人大关于依法治市的决定和决议,全面落实市政府制定的《依法行政的实施规划》,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法办事的机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和正确的实施。各级政府在依法行政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各部门都把建立健全制度做为依法行政的最主要措施。市工商局制定的行为规范就有七章94条,全面规定了行政执法的要求、责任、查处案件的公示办法及评议考核的监督体系等。公安部门将办理各种案件的程序规范化,共建立健全制度89项。在这些制度中,对依法行政行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主要是这几项:一是罚缴分离制度。即行政处罚与罚没收入相分离,实行“收支两条线”,有效地制止了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二是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各部门做出的重大行政处罚措施均必须报市政府备案。部门内部也规定:较的大处罚案件由局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这样做,能有效避免发生错案。三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把行政执法的依据、权限、程序、要求和结果向社会公开,增强政务、警务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四是错案的追究制度。对违法、失职和不当行政的责任人员,依照《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责任或给以处分,有效促进了执法人员依法办案。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把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做为一项重要工作,经常性开展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定期辅导、集体轮训、闭卷考试等方式,使执法队伍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遵纪守法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自1999年起,全市开始实行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和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目前已有49个行政执法主体和19个授权单位得到确认。已有9500多人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3、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防止和纠正执法上的偏差,各级各部门都加强了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设立了法制、纪检、督察等监督机构,负责案件的法律审核、复议应诉和执法检查等。在对案件的复核审查中,能坚持以实事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把好事实、证据、程序、定性、适用法律等各道关口,不袒护、不包庇。对那些事实不清、处罚失当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坚决予以纠正。

近年来,各执法机关都加强了对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设立举报机制、建立监督员队伍等措施,有力地查处了执法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进行。

二、存在问题

1、执法主体的资格和人员构成仍有不合规定的情况,执法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

执法主体必须合格,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目前全市虽已对各执法主体的资格进行了确认,对执法人员进行了考试,但仍有少数单位存在执法主体资格不合规定的情况。例如,市城管办是市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在清理占道经营等方面,要经常与市民或单位发生行政管理行为,罚没和收费的数量都比较大,但这个机构是一个临时性的单位,进行执法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执法人员的构成也较复杂,是由多个单位抽调而来或临时雇佣组成的。城管办在城市管理中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如果执法地位长期不能明确,对搞好城市管理是不利的。此外,还有一些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也不明确,例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隶属党委宣传部门,但经常要对出版、发行等事项进行行政管理,其执法主体的资格急需理顺。

执法主体的另一个问题是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执法人员还存在自身法律水平不高、业务不熟、不文明执法等问题,个别人员还存在循私枉法,营私舞弊等行为,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2、规范性文件的管理仍不够有力,争权争利,政出多门的情况仍存在。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合法。政府行政行为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法规,也就是说,除了法律授权、政府不得自行给自己授权。但目前,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都有争权争利的倾向,有的通过对法律的解释扩大自己的利益,有的以政府文件或自行发文,改变法定职权,一些部门对法律规定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不执行,或者只实现和享受法律给本部门确定的利益和权力,而不尽义务和责任,或者只对增设机构、拔款、审批、罚没感兴趣,其余不予过问。政府自行颁发的规章或规定都有一定的随意性。自己制定了文件,就立即予以实施。在这些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着扩大管理职权、任意给管理对象设立义务,随意限制公民和法~利等倾向,也出现了同一行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处理结果或同一行为却有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情况。例如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有时根据一种文件批准营业,事隔不久又根据另一文件予以关闭,为了确保政府自行制定的规章、规定符合法律的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已做出了规范性文件管理的规定,要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都必须进行备案审查。但目前,这项制度在实际中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自觉报送审查的意识,例去年,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只有2个县有将规范性文件报送市政府备案审查,其余10个县(市、区)县则没有报送。规范性文

件的管理有所失控,造成了政出多门、朝令夕改,不利于管理,也影响政府形象。

3、执法水平不高。

一方面,行政执法机构重叠,“~满天飞”,另一方面,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复,管理权限和职责划分不清,造成多头执法,一些政府部门法定的职能没有到位或没完全到位,职责设置不合理,部门为争权争利,把精力放在扯皮、打架上,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领导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采取了不正当的干预,导致该管的管不好,该堵的堵不住,该禁的禁不了,执法水平不高。例如,市场秩序仍较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走私贩私屡禁不绝。

4、执法过程对证据的收集不够重视。

目前行政执法部门在行使职权时,虽然已十分注重对实质问题的认定,把防止错案摆在最重要位置,但在具体工作时,仍显得不够认真,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准则理解不深,实际把握和应用还不够全面。突出表现在办案过程中不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多数只有当事人的供述,现场笔录不够全面,收取证据和寻找证人等必要的工作也做得不够,缺乏以理服人和让事实说话的意识。有时要等到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复议,才补充寻找证据,造成被动。

5、“人情案”、“关系案”等对行政执法的干扰仍较为严重。

目前影响行政机关正常办案的干扰因素较多,许多执法人员称,现在每办一个案件,几乎没有不来说情的。有时,执法部门才刚刚开始接触一个案件,说情者就已经到了。说情人来自方方面面,也有相当数量领导干部,他们的干扰就更为严重。例如沙县工商局依法查处一家盗版印刷的印刷厂,依法罚款3万元,处罚决定做出后,县有关领导就提出不同意见,最后只得简单处理了事,没有达到震摄的作用。由于干扰较多,行政机关在执法中对案情的把握有失公正,处罚的轻重不同,这更加造就了当事人寻找关系、寻找庇护等不良心态。

6、执法部门因利益趋动而造成的执法偏差仍存在。

目前,由于经济利益的因素而造成执法偏差的问题仍相当突出。现在行政部门的正常办公经费和办案经费普遍不足,一些单位甚至不能得到全额拔款,例如卫生防疫部门只能60%拔给,尚有40%需靠自收。公安部门现在的办案经费基本没有保证,只能靠罚没收入,市公安局需通过罚没款来弥补经费上的不足,其数额每年达数百万元。由于皇粮不足,只好多罚没。因此,执法部门都争办有“油水”的案件,对没“油水”的日常“琐事”就疏于管理。与此同时,在执法处理上也存在偏差,一些本应~、拘留或强制拆除、强制取缔的案件也多以罚没解决,甚至出现当事人以罚没数额来计算得失的情况,当罚没处分合算时,依然再次违法,给行政管理带来许多不利的后果。

7、执法部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相当普遍。

虽然这几年行政执法部门已开始认识到程序问题的重要性,但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对违反程序的处理也不彻底,因此,行政执法中的程序不合格的问题仍相对突出。例如公安机关在办案中经常出现先采取强制措施而后立案、先执行而后裁决、裁决书不送达当事人、不告知当事人的诉权、不开传唤证就传呼当事人等情况。有的县公安局对外地人在本地作案不加区分是否流窜犯罪一律刑事拘留,办理未成年案件也没有请监护人到场等。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也比较随意,多无主动出示有效证件。执法人员对执法程序普遍不够重视,实际执行中不够严谨,有的已造成执法行为的无效。从这几年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情况分析,因行政执法程序不合格而被撤消的行政行为已占一定比例,说明程序问题是依法行政中的重要环节,决不可以等闲视之。

三、加强依法行政的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

实施依法治市,关键要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提高人的法制素质。一方面,要加大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家知法、守法的意识,要拓宽教育面,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通过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法规,让广大公民和法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自觉守法。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因此,各级行政执法队伍都要把学习法律做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要定期组织进行政治、法律、业务的学习和轮训,实施执法资格考试,对那些法制意识淡雹业务素质差的执法人员应予淘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学法,掌握法律,特别要做到不干扰和阻碍行政部门依法办案,切实使依法行政工作得到推进。

2、严格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和备案工作。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的实质性依据,保证行政单位制定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各行政部门都必须严格依照《福建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三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审查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报送、备案、审查。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所设立的权利、义务不能同法律法规相抵触,设立的政府职权不得超过法律法规确定的范围,程序和文件的规范也应符合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后应由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并由法制部门审核把关,切忌由一个分管领导或分管的秘书长签发了事,避免政出多门。规范性文件制定后应公示于众,并依照规定及时报送备案和审查。

3、整顿执法队伍,努力推进实施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

要通过整顿,确认合法的执法主体,杜绝政出多门,清除害群之马,纯洁执法队伍,造就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执法队伍。要继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就是要把执法责任逐级分解到工作部门、基层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明确执法责任,进行监督和考评,依法予

以奖惩,使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因此,各级各部门应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全面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对执法的每一项法律法规都要进行责任分解细化,明确每个执法人员的任务、执法范围、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执法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形成“职能明确、责任到岗、执法有序、程序规范、监督有力、奖惩分明”的工作格局。要加强评议和考核,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一次评议和考核,对违法失职和不当行政的人员依照“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追究责任。

4、建立切实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

各行政部门都要加强内部的监督和制约,坚决纠正违法行政的行为。市、县两级政府对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都应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要重点建立和执行行政主体资格及执法人员的资格审查制度、行政执法依据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和投诉控告制度。定期组织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对那些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大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健全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申诉权和检举权,使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5、重视执法队伍保障体系的建设。

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执法队伍的建设,重视目前执法队伍存在的经费、设施、人员等保障方面的问题,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行政执法队伍的经费需要,避免执法部门因经济问题而产生的执法偏差。尽可能改善执法条件,使之与形势的需要相适应,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几点建议

1、开展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试点

建议市政府结合机构改革工作,组织综合执法机构,彻底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的问题,提高执法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例如城市管理部门实行综合执法等。

2、建立有效制约机制,杜绝干部说情风。

针对目前某些领导干部在行政执法中的干扰情况,建议市政府制定相应的制约机制,切实杜绝干部的说情风。例如公布说情者的名单,增加执法透明度,实行执法公示制等。

3、严格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

当前要着重抓好对罚款与收缴机构分离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取缔小金库,净化执法氛围。

4、改革行政审批方式与方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行政审批要集中在事关国家、人民利益大局和安全的项目上,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凡是不属于国有资产或财政投入的项目,要率先从行政审批改为登记备案,并逐步扩大推行备案登记制。

5、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要规范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加大清理乱收费的力度,取消不合理收费,把确需保留的收费、基金纳入预算。

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xx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龙子湖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

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

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

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区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推进我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思明区依法治区办于近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关于依法行政的问卷调查,对我区xx年以来各个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是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落实政务公开、是否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实现高效便民服务等事项进行调查,将xx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各类行政管理相对人手中,由各类调查对象对我区各行政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截至目前已回收问卷1626份,有统计信息的1404份,其中有464份约占33%的问卷对具体行政部门在实施行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看法。

鉴于这次问卷投放的对象范围有限、填写人的文化层次、经历参差不齐且此次调查时间较仓促,所以从总体统计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一定完全准确、面面俱到,也可能因某些具体原因带有特定人、利益群体的主观因素,不是绝对客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区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集中的主要有:1、部份群众对某些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并不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主要是涉及对相对人利益影响较大的如行政收费问题,从问卷统计情况看4.6%的调查人认为税务部门不依法行政主要集中反映在征税过高上,9.6%的被调查人反映工商局不依法行政问题中有相当一部份也是反映工商乱收费问题,还有4.3%的被调查人反映卫生局不依法行政问题中有一些反映的是征收卫生费不合理的问题,国家税收、工商管理费及卫生费都是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说明行政部门对群众政务信息公开还不够,没有和群众进行很好的沟通;2、部份窗口单位或与群众直接接触较多的行政部门在热情服务、文明执法方面仍做得不够。9.6%被调查人反映的工商局不依法行政问题主要集中在工商局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态度不好,过于冷漠甚至刁难前来办事人员,9%的被调查人反映行政执法局的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态度、手段不够文明甚至粗暴;3、部份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管单位监管不力,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4.6%的被调查人反映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幼儿园乱收费问题监管不力,4.3%反映卫生局不依法行政问题上也较多集中于对医院乱收费、乱开药监管不力上,2.3%反映民政部门对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监管不力,没有依法发放,1.3%反映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险金发放监管不到位,没有依法发放;4、个别部门存在滥用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现象。有6.8%的被调查人反映公安机关主要是派出所和2.1%反映交警人员滥用职权,采取行政处罚、执行等强制措施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没有充分履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职责;5、对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整治力度不够。0.85%的被调查人反映环保部门对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整治不力,0.7%认为建设局对违章搭盖问题整治不到位,还有一些群众反映小区物业管理混乱问题、电信、有线电视乱收费及两桥收费问题。针对我区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加强:

一、增加政务信息透明度、加强~沟通。

根据这次调查问卷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份群众对一些行政机关的行为并不能充分理解和支持,甚至抵触。同时,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空白的占了11.1%之多,除了在发放过程中动员工作做得不够的原因外,也反映了有些群众对政府机关仍存有不信任感或认为反映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心态。通常来讲,“不了解导致不信任”,老百姓不知道官员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没有做事或者没做好事。部份群众一方面不仅对于基层政府官员的行政风格和行政态度缺乏良好印象,另一方面对其行政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同,认为执法行为中的存在暗箱操作,这导致了不少基层群众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作出负面评价。

依法行政的最终目的是执政为民,而衡量是否依法行政的最实在标准莫过于“群众是否高兴和满意这个指标”,“有了解才能有高支持率”,所以我区的各级行政机关要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更好的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推行政府的电子政务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对行政执法的每一部门、每一岗位、每一环节,及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之间的责任和衔接、协调,都具体清晰的加以规范,并将全部执法流程公示于社会,从而提高执法透明度,使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始终处于上级、各部门、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促进政府和百姓实时沟通,从最基础的地方着手,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官员们正在做些什么,这些沟通是对提高行政机关依法开展各项行为的支持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比如听证会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民主决策机制,最近我市举行的几个关于轮渡渡船票改、征收垃圾处理费等几个影响较大的听证会,正是基于加强政府与群众进行充分事前沟通、尊重~、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而采取的开明决策,因为事先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尽管可能在短期内对市民收益有一定影响,但群众负面意见的并不多,而“两桥收费”“幼儿园”学费调价未事先进行听证,相反的在这方面群众的反对意见就较多。显而易见在实施涉及这几个事项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前者负面评价肯定会少于后者。

二、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落实文明执法。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直接面对的是相对人,群众办事需要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频繁接触,他们的行政风格和态度将会成为影响群众评价其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这次调查表明,部份窗口单位如工商部门及与群众接触较多如公安、交警、城管等经常对相对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部门被反映态度不好或执法手段不文明,特别是城管人员被评价为执法手段粗暴。客观上说,造成这些反映的原因是多方面,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对当事人作出适当的行政处罚

,必然会影响当事人的不正当利益,引起当事人的不满。这时如果执法人员的行为和态度出现了偏差,当事人就会借题发挥转移视线,妄图逃避处罚。就城管而言,一方面,部分城市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的关系,法制观念淡薄,对生存现状有种种不满,当他们被处罚时,往往把城管执法人员当作发泄对象,采取过激行动,纠缠、围攻执法人员;另一面,市民对违反城管法规行为的认识仍停留在较浅层次上,一般对受处罚的违章者抱有同情心理,少数城管人员又确实有粗暴执法、以罚代管甚至违法执法等行为,在执法中,讲人情、拉关系、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没有杜绝,执法行为的随意性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因此,当违章者无赖撒泼,阻挠执法时,围观群众在情绪上大都倾向于支持违章者,这就助长了违章者的抗法气焰,加之有居心不良者煽风点火,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并有可能酿成暴力抗法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妥善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关系,不管哪个行政部门代表的都是国家的权威,其一举一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形象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而城管执法面对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多一些克制和忍耐,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改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把工作对象当作服务对象,过细地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执法的文明程度,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文明执法,它要求执法人员真诚地为人民服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学会换位思考,不仅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也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在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卑不亢、热情周到的精神风貌。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四个在先“:敬礼在先、礼貌用语在先、亮证在先、告知在先”,文明执法一方面可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执法保障:在执法过程中,有少数当事人会失去理智,打骂执法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执法人员应对不法侵害合理避让,并留下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当事人打骂执法人员、妨碍公务的刑事责任,相反如果一时冲动,与当事人对骂对打,这就增加了追究当事人妨碍公务刑事责任的难度,更不能有力地保障自己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文明执法能够赢得群众的好感,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很多执法过程往往都是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如果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即使作出的处罚决定有理有据,也会引起当事人和围观群众的不满。只有坚持文明执法,向当事人和围观群众讲清楚违法事实、执法依据,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才能使当事人理屈词穷,使围观的群众理解并支持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执法人员态度和蔼,言辞礼貌,也会让当事人减少敌对情绪。文明从尊重中开始,只要尊重他人,公正执法,大多数人是能够知礼明理、服从处罚决定的。

三、加强行政监管、积极履行职责。

从这次调查情况反映看,有些群众反映的医院、学校乱收费、社保金、最低生活保障费没有按时或依法发放等问题似乎不是直接针对某个行政机关,但这些都是某一或几个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是由相关主管部门消极不作为造成的。行政机关乃是由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而产生,就其本质而言,行政机关是通过管理而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而现实中,大部份行政机关都似乎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国家权威的象征,其更侧重的是对相对人管理、处罚,而常常忽视公众的利益所在,对其所主管的部门、行业单位疏于监管,由此经常造成公众利益受损。对于一些媒体披露的涉及社会公共与公众利益的事件,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劣质有毒豆腐事件”“铅超标绿茶事件”及“苏丹红一号”等,面对这些事件,民众的本能反应是,政府监管部门在干什么?新闻媒体披露了有关对不法商贩惩治查处的追踪报道,但却从没提到过相关主管部门的任何责任,主管部门此时只是伸张正义、打击犯罪的角色,难道其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或当时没有任何责任,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只有相关主管部门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力物力去及时查处揭示这些违法行为,而现实中往往在发生了系列严重后果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介入调查,而此时公众利益已经受损。对有关行政机关来说,不但要依法行政,还要及时行政,而如该“出手”时没有“出手”,或者事后“出手”,那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只能是一种行政不作为与消极行政的表现。

作为某个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发挥其应有的行政监管职能作用,不仅要对相对人实施必要的管理,更要履行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关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努力维护公众利益:一是做好事先预防,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职能。要严格审批手续,规范操作程序。在办理有关审批事项中,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审核上报的材料,除对其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依法严格审查外,还将相关信息在媒体和财政厅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每个审批对象符合成立的条件。二是做好日常防范,要加强行业执业质量监督,及时查处不法行为。依法进行日常的行政监管,切实做好监督检查和处罚工作,严格依据行业执业规定开展检查工作,认真收集检查证据,依法作出处理处罚,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处理处罚决定的落实情况,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除依法给予经济处理外,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于群众投诉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追踪调查,做到件件件有落实。三是做好保障工作,要增强行政监管人力、技术、资金投入。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专业队伍,要有一套完善的技术检测设备、要有充足资金保证,用于监管的项目必须专款专用,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具备才能公正而又精确地检验出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及时取得第一手证据,有效地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

这次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了我区部份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还存在滥用职权,越权执法、执法不公、滥施处罚,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在社会上给行政执法工作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使得老百

姓不愿相信法律和行政执法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吏治”是根本,要维护、整肃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行政管理队伍,要求执法人员做到廉洁奉公,公正执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问题。行政执法人员个人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犯法的最根本原因,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解决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重视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学习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执法为民的思想,认识自己手中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不允许用于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工作水平,只有通过整顿规范行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善行政执法工作,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依法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老百姓也才能相信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问题。为什么执法过程会发生那么多令老百姓不满意的行为呢,很重要原因是现行监督体制和主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难以到位,对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认真履行复议职责,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要依法予以纠正;司法机关要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认真办理各类“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依法公正判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人大及常委会要切实对行政执法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借鉴西方质询制度的经验,定期召开监督委员会对执法机关的质询和答复,建立定期执法检查制度,监督各种行政执法活动,纠正违法行为,制约执法行为的随意性,维护执法权威;要完善举报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对违法处罚行为的举报,同时要保证举报案件件件有落实。三是落实责任问题。要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的评议考核档案,对严格执法、忠于职责、出色完成执法任务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对执法不严、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者,进行严肃惩处,并将处理情况载入档案,晋级增资、提拔重用等都要与之挂钩。要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出现错案,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该奖则奖,该罚则罚。

五、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整治、为民办实事。

这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群众关注的、长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没有得到确实解决,如社会环境脏、乱、差现象、医院乱收费、乱开药问题、学校、幼儿园乱收费、拖欠工人工资问题及低保、社保金的发放等等。随着我区城市建设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的出现和激化,新的热点、难点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对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牵涉的部门是多方多面,最终的解决仍要靠相关的职能部门确实履行职责。

当前我区各级行政机关开展依法行政要取得切实的成效就要着重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些热点难点根据各自所主管范围下大力气整治,确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卫生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整治医院行纪、行风,制止乱收医院费、私下收受红包现象,严肃查处各种医疗事故,整肃医生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部门要针对群众反映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乱收费现象加强管理监督;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重视维护外来工和下岗工~益,着力解决拖欠民工工资及社会保险金的发放问题;民政部门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严格监督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工商、卫生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查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和尽力杜绝对群众身体健康有害食品的生产,避免重大食品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环保部门要切实解决事关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的问题,重点整治工业垃圾污染、噪音扰民、生活小区油烟污染等影响群众生活健康、反映较多的问题。

结束语: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发布充分表明了国务院坚持依法行政的决心,而行政机关要做到执法为民,坚持依法行政,最终的问题还是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必须正确处理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权力与法律的两个关系: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行政机关是执行人~志的机关,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行政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授权并有法定依据,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努力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法律意识方面的水平和修养,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使权力服从于法律。当前,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依法行政这一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还将任重道远。

题外话:随着我区城区规划建设的深化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各个开发地段都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由此引发了一些村民、被拆迁户与拆迁公司、政府的利益冲突甚至矛盾激化问题,鉴于政府在这其中始终担负的特殊角色和牵涉问题的复杂性,本篇没有将其列入讨论范围,但在征地拆迁特别是强制拆迁过程中所涉及的依法行政问题仍是一个值得专门探讨的课题。

附:依法行政调查问卷情况统计汇总

一、问卷发放范围及回收情况:

1、基本情况:共发放xx份,回收1626份空白222份有统计信息的1404份,464份(33%)对具体部门提出具体意见。

2、具体问卷回收情况:

鹭江街道142份

鼓浪屿街道90份

梧村街道300份(空白:48份)

;员当街道200份

嘉莲街道200份(空白:13份)

滨海街道200份(空白:53份)

莲前街道120份(空白:15份)

中华街道185份(空白:33份)

开元街道200份(空白:50份)

厦港街道189份(空白:10份)

二、调查问卷内容信息反馈

1、较集中反映的行政部门和具体问题:

认为以下行政机关存在不依法行政的人数、比例及具体反映问题:

工商局:135人9.6%主要反映在办理工商执照过程中没有履行一次告知义务、态度不够文明及乱收费问题

税务局:65人4.6%征税、乱收费问题

公安局:96人6.8%交警:30人2.1%主要反映滥用职权,采取行政处罚、执行等强制措施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及没有充分履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职责等问题

行政执法局:127人9%在执法过程中态度、手段不够文明问题

民政局:37人2.6%没有依法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问题

教育局:65人4.6%对学校乱收费问题监管不力

卫生局:60人4.3%对医院乱收费、乱开药监管不力及乱收卫生费问题

人劳局:18人1.3%对社保中心没有依法发放社会保险金问题监管不力

环保局:12人0.85%对油烟、噪音扰民等问题整治不力

建设局:10人0.7%对违章搭盖问题整治不力

2、其他:

标准计量局:1

计生局:5

海关:1

公路稽征局:3

交通局:8

电信局:5

物价局:2

广电局:7

房管局:1

规划局:3

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干部依法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但据调查发现,受多年来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一些干部有法不依,强制命令,单靠行政干预的工作方法还未彻底改变,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一、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一知半解。一些干部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加之有关部门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干部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干部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法律观念在头脑中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工作中对各种法律法规程序一窍不通,不懂依法行政。

(二)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依法行政。一些干部认为行政强制手段省时、省力、见效快,因而,不愿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以权代法、依言代法、依罚代罚现象时有发生,视国家法律于不顾。

(三)顾及当事人情面,不想依法行政而得罪人。一方面个别干部不能摆脱“关系网”的困扰,顾及到当事人的情面,怕得罪人,不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干部在依法行政中,总有人来说情,使“情”与“法”产生碰撞,当事干部左右为难,也会使依法行政大打折扣。

(四)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执法程序不严。一些干部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是很清楚,在工作中行政失职和行政越权现象比较严重。执法随意性比较大,处理案件的程序意识较差,缺乏透明度。以致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甚至产生矛盾。

二、依法行政应采取的对策

有法不依,所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有其复杂的的社会背景,由此而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进一步实现行政机关的规范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更加合理与科学,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要把教育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与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任务、要求和措施,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在提高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保障各项培训的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使之成为条件最好、师资最强、教育管理最严的干部“学习培训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区别不同专业干部情况,确定必读书目,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从根本上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依法行政取得实效。要因地制宜建立干部依法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既要防止行政权的缺失,保障政府有效施行政管理,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督促干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强力推进干部依法行政进程。

【第6篇】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我班承担学校依法行政项目教学任务,这是党校第一次进行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即现场调研和互动式教学。我们第三组12人承担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的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情况分四个部分报告如下:

一、调研前的准备

为了搞好这次调研,我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调研目的:使全体学员对我市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完以后,提高思想认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接受监督,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2、拟定调研方案:调研开始前,9月29日组织学员讨论如何调研,并将学员意见收集汇总,由指导老师拟定调研方案,对本次调研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效果、单位的选取和要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明确,使调研顺利进行。

3、研究调研方法:为了掌握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我们决定采取走出去请教学习诚肯态度、以座谈、走访、研讨的方式,先由有关领导介绍情况、有关单位提供现场,然后由学员看、问等互动方式,获取调研情况。最后学员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写出调研报告。

二、调研的组织情况

XX年10月8日,由组长xxx的具体组织,在学校xxx、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达xx、xx二县纪检监察部门和xx县xx镇进行了调研。三个单位的领导对这次党校项目教学改革的调研,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主要领导进行情况介绍,二个一把手亲自到场,并与我们学员共同探讨。xx县纪委副书记xxx和二个监察室主任介绍了监督情况,xx县xx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委员xxx介绍了计划生育方面依法行政情况及对考核的意见。xx县纪委书记xxx亲自看望慰问。xx县专门提供了书面情况,二个监察局副局长介绍情况,纪委书记xxx对目前纪检监察部门存在行政监督的困难和解决方向,进行了高度的总结概括,这些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二县行政监督调研情况

(一)二县依法行政监督的成效

自XX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国务院XX年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各部门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依法行政普遍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执法制度比较健全。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对依法行政比较重视,依法行政意识也不断增强。二县各部门从优化机构设置、明确机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了20多项有关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和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全面落实省行政程序规定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以来,建立了调查、审查、决定三权分离制度,从源头上加强了监督。

二是政务不断公开。政府建立了网站,实施许可的机关都制定了工作规程,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审批标准和文件、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和窗口权限等方面内容。各部门还将配套制度、工作规程印成办事指南,免费提供给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衡南县对教育、医疗、食品药品、拆迁补偿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全部实行媒体和网上公开。并对招投标有关事项进行了重点监督。

三是培训了行政执法人员。各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基本上通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持有行政执法证。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基本符合程序规定及规范性要求。

四是建立了行政执法案卷制度。要求所有的行政执法行为都要建立案卷,对行政执法文书的标准、格式、内容、编排顺序、案卷装订等进行了规范统一。开展了以案卷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

五是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改进行政审批模式,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各部门将行政许可项目统一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办事全程“阳光操作”,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六是清理并取消了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xx县自XX年以来,取消行政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共1000多个。

七是进行了行政督办和过错追责。xx县通过电视台,公开违法行政举报电话,进行24小时接听处理,每年处理投诉60多起。通过督办,行政违法越来越少。一些群众难办的事,通过监察督办,有的15分钟就办完了。去年,通过行政问责,一案双开处分5人。

(二)目前行政监督的困难

二县都认为,目前行政监督难,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纪检监察监督难。这方面表现在三点:

一是纪检监察部门面对监察对象太多,一个部门要监督40多个部门,一是人手不够,二是法律法规太多,量大面广,要熟知所有法律法规是不可能的。

二是体制设置有问题。实践中,能看见的不监督,看不见的要监督。如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多由同级党委提名任命,不能监督同级党委政府。这是看得见的不监督。只能监督下级党委政府和直属部门。目前,下级离得远,各部门虽然设有有纪检组长,但是领导班子成员,人财物都在本单位,都是一班了,往往不能、不敢监督一把手,只能顺从。有的还成了部门违法腐败的合法解释人员,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这是看不见的要监督。

三是社会因素。中国是个重人情的社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说情成风,碍于面子,对周围的人不敢监督。也是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太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执法监督环节监督难,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执法监督体制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不少监督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一些监督部门内设机构职能重复,交叉过多,监督权责关系未理顺,监督部门内设单位之间配合不够,对行政执法部门未能形成应有的监督合力等。

二是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执法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实质化,执法监督随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领导的注意力影响较大,催得紧时抓一抓,要来检查时突击一下,监督也往往流于表面,未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面对执法违法行为时难免出现相互推诿,无人追究的现象等。

第三、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无力。主要表现为:

群众监督难以受到重视,往往强调客观原因的多,舆论监督的独立性不够,受干扰不少。司法不公,尤其是行政诉讼难,已经成为群众最大的意见之一。

四、加强依法行政监督的认识和几点建议

我国宪法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崇高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但最重要的是行政机关的任务。大量的法律,据统计,80%的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法律,都要靠行政机关去落实。没有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支柱。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我国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要按照“有限、服务、透明、诚信、责任”的理念建设人民政府,遵循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力运行规则,转变行政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限制官员权力滥用,说白了就是官员要自己革自己的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人们常说,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关于如何对权力的监督,最近,网上盛传美国牛仔总统小布什,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布什总统的这番话,形象地说明了美国人民对总统权力制约的重要,和来之不易。的确,历史事实反复证明,权力天然地具有强力、侵犯和野性。给权力一个笼子,就是给权力必要的限制,权力的野性会因为笼子的存在而驯服。这个笼子就是民主、法制、舆论的强势监督。有了这种监督,权力就不会因放纵而绝对。

这次调研中,二县纪检监察部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也谈了他们一些很好的未来监督设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梳理综合。针对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抓住关健环节,通过完善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手段和方式,扩大执法监督的覆盖面,构建起“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问责机制和“积极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行政执法合法化、规范化,还权于民,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包括执法单位内部、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和政府行政监察监督。首先要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性。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要实行最严格的备案审查。任何公民有权提出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有关机关要及时审查回复处理。确保执法依据的合法性,从源头上防止违法。其次,要从严执法。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上级监督和行政复议要依法为公民维权,不能官官相护。现在行政复议几乎成了摆设,是因为复议基本上是维护下级行政机关,复议合法性大打折扣。

(二)加强行政相对人的监督。邓--同志曾指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XX年3月26日,总书记在会见爱民模范时说:自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因此,加强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如果每一个行政相对人对政府的执法行为都满意,人民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就会大大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就会自然消失。xx县纪委x副书记深有体会地说:“真监督是面对面的监督,当事人监督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监督,其他监督都是次要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事人的监督,使当事人的意见和投诉,尽快得到合法合理的公正处理,是行政监督的核心和关键。

(三)加强执法个案公开和媒体监督。人们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XX年08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直接开会县一级。温--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提出:“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近年媒体曝光一些案件,都得到了很快的处理。足以说明,加强执法个案公开和媒体监督的有效性。调研中,我们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我市决定在已经建立的行政执法依据、条件、程序和时效网上公开的前提下,将实行所有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网上办公,接受纪检监察网上办公监督。建议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在网上和媒体向社会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确保公民大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只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公平公正。

(四)加强司法监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法院要解决行政诉讼的立案难和审判不公问题,加大力度,做到有案必立,客观公正判决。排除各种行政干扰,确保司法公正。

(五)强力推行行政问责。实践证明,行政问责,一抓就灵,错案追究,效率大增。目前,行政问责制度都已经建立,就是落实不好。行政权力不受制约的现象普遍,行政问责制度成为摆设。这是依法行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和关键因素。只有行政问责制度落实,不作为、慢作为、错作为才能有效防止。

【第7篇】关于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建设法治政府的调研报告

20xx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近年来xx区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主要从依法行政,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方面入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贯彻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重点,以深化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为载体,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执法人员培训教育活动,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面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为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区政府修订完完善了《**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听取意见制度,明确行政决策的权限和程序,畅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渠道,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大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xx年以来,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5次,研究重大事项5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编制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一步增强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健全完善,文件合法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建立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制度、各方协调论证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审批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把关,确保新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质量。xx年以来,全区共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3件,其中区政府出台2件,乡镇、部门出台1件;因政策、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审核未通过的0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区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向上级法制机构和同级人大报备审查,主动接受监督。对乡镇政府和区政府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定期督促上报备案,从发文主体是否合格、内容是否合法适当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存在问题的提出书面审核意见,该纠正的责令纠正,该撤销的坚决撤销,保证文件合法。按照“谁起草、发布,谁负责清理、修改或废止”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xx年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区法制办已经集中清理了xx年到xx年区政府出台的的规范性文件,并着手清理1990年到xx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下一步将集中清理1990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力争实现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要是明确职权、明确政府职能及其运作以及流程。 政务公开主要的要求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区政府门户网站包括新闻概要板块,党务公开板块(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政务公开板块(文件法规、招商引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并通过书记信箱、区长信箱等方式建立了畅通的信息回馈渠道,保证及时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另外定期编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及时透明。

(五)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方面。按照省、市关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x年拟建设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大楼。目前,在原区就业局服务大厅暂时设立了区行政服务中心临时办事大厅,并投资40万元进行更新改造,统一购置了桌椅、沙发、茶几、档案柜、复印打印机、电脑等相应的办公设施。目前,临时办事大厅入驻人事、民政、扶贫、住建等12个部门,工作人员26名,办理服务事项达31项。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各乡镇也参照政务中心模式建立了相应的行政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效率。

(六)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方面,坚持规范与监督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承诺制、评议制,将执法依据、权限、范围、程序、时效、责任处罚、收费(罚款)项目、办事程序及结果、监督举报方式等事项向社会公开,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违法行为,公开执法程序,限时承诺办结,及时报备审查,自觉接受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坚持以“两个规范”为目标,统一行政处罚的程序和文书格式,做到了行政处罚主体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适当,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准确。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了统一票据、罚缴分离制度,各行政部门凡有收费项目和罚没权的,均办理了收费许可证和罚没许可证,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上缴区财政。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机关科学执法、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xx年以来,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5件,督促整改和纠正2件。

二、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区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从目前全区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法制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

(一)行政执法存在一定不规范的现象,行政违法和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是由于基层部门缺编严重,行政和事业人员混岗使用,执法人员调整频繁,执法队伍新兵多,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执法程序等;二是有的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野蛮执法、粗暴执法。如执法部门追赶违规摆摊设点人员、强行收缴商品,面对农民入市卖菜未交管理费采取粗暴方式强行赶出市场等;三是个别人员政治素质不高,执法动机不纯,主观上存在以权谋私思想,造成随意执法,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时有发生。

(二)部分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因为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对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知之甚少,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造成工作延误。有的行政部门“行政权至上”观念严重,在行政管理中总想包揽一切,管了不该管的事,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另外个别部门之间职能不明,执法权限模糊,造成多头执法,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行政执法责任制缺乏明确标准,责任没有真正落实。一些部门执法主体资格、职责范围、职权依据不明确,执法程序混乱,未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对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只纠正不惩戒,只追究单位责任不追究执法人员责任,只考核不奖惩,削弱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作用。

(四)政府法制机构的力量较弱,职能作用难以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编制较少,专业人员不足,与其承担的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政府法律顾问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等职能不相适应,甚至有些职责无法履行,也难以发挥行政监督纠错功能和作用。

(五)规范性文件审查不严,备案不够及时。部分乡镇和部门为了规避监督,对本乡镇、本部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报审,缺乏规范的审查制度,一些规范性文件质量不高,执行效果不够明显。有些乡镇和部门对规范性文件报备不够及时,甚至故意拖延报送备案,加之法制机构权限、手段有限,致使备案审查的意见难以落到实处,备案审查的监督效果不明显。

三、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法制政府,要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是建设法制政府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明确政府职权和职能范围,从“万能政府”中解放出来,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业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规划、调控、服务和引导方面。要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公开,方便公众查阅,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三是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要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机关、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做到行政决策权责一致。

(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完善体制,规范行为,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严格按程序执法,注意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益关系人的权益,防止发生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按照职权法定、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切实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问题,提高执法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机关要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决策事项,接受人大的监督;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支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群众举报、揭露严重违法行为,强化层级监督,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巡视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追究;加强专门监督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执纪,提高监督实效。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责任落实是关键。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行政的基本准则。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主要领导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关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三是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作用。政府法制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为政府行政决策、处理矛盾、解决难题出谋划策,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要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加人员编制,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提高文件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对行政机关立法性活动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严格审查,及时报备,确保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一是认真做好报审论证工作。政府法制机构要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对各部门报送提交县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从起草阶段提前介入,做好指导把关工作。对于涉及执法部门多、直接影响群众利益以及一些公共管理政策性文件,要通过召开讨论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保证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相一致,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与本级政府现行规范性文件相协调,符合规范要求,符合群众利益要求。二是加强备案审查工作。要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告制度,对政府新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在政府网站或区有线电视台予以公布,并逐步建立公共场所政府规范性文件投放制度,方便公众查阅,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明确备案时间、报备格式、登记条件,严格审查文件的合法性(包括主体、权限、程序是否合法)、适当性(合理、公开)和协调性(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衔接),对符合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资格、制定程序和公布方式的, 予以登记备案,对不符程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或撤销,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监督。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备案工作目标,建立规范性文件统计、报告、审查责任追究等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第8篇】区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区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是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是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是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

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 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是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是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

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是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是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9篇】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xx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龙子湖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

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

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

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10篇】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我班承担学校依法行政项目教学任务,这是党校第一次进行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即现场调研和互动式教学。我们第三组12人承担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的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情况分四个部分报告如下:

一、调研前的准备

为了搞好这次调研,我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调研目的:使全体学员对我市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完以后,提高思想认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接受监督,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2、拟定调研方案:调研开始前,9月29日组织学员讨论如何调研,并将学员意见收集汇总,由指导老师拟定调研方案,对本次调研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效果、单位的选取和要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明确,使调研顺利进行。

3、研究调研方法:为了掌握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我们决定采取走出去请教学习诚肯态度、以座谈、走访、研讨的方式,先由有关领导介绍情况、有关单位提供现场,然后由学员看、问等互动方式,获取调研情况。最后学员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写出七是进行了行政督办和过错追责。xx县通过电视台,公开违法行政举报电话,进行24小时接听处理,每年处理投诉60多起。通过督办,行政违法越来越少。一些群众难办的事,通过监察督办,有的15分钟就办完了。去年,通过行政问责,一案双开处分5人。

【第11篇】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从广义上讲,依法行政作为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的基础是完备的法制,依法行政的标志是实现行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目标是实现行政权的法治化、民主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而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则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治安管理法规,运用警察行政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公开的治安管理活动为主,辅以秘密手段,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预防和查处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简而言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就是要实现公安行政活动的法治状态。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已历时五年,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上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地方,尤其是极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的推进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障碍的原因分析

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家长制、等级制和法律虚无主义。在工作中表现为重政策,轻法律,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行政指令办事,存在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内部传阅文件),白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口指示)的不正常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二是利益驱动的障碍。对于市场经济的误解,甚至曲解,导致有些人崇尚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受利益驱动去执法。对于要不要执法,怎样执法,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经济利益,严重地冲击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由于受利益驱动,有的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以此搞“创收”,来解决办公费;有的将案件降格处理,以罚代拘;有的部门干业务“人手不够”,对有“收入”的事,调集人马加班干。

三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但目前有些行政法律规范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制定的,同当前户籍管理的实际脱节;有的本身有疏漏,规定不够明确,不够合理,相互交叉重复甚至于相互矛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某些规定的贯彻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监所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与普通人犯分开,但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房屋就不得不“违法”。法律中关于时间期限的规定,由于交通不便或通讯闭塞等因素,往往难以办到,也不得不“违法”。

四是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所谓监督,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施加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监督主体应是监督对象以外的组织,并且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在财务和人事上应当适度分离。自己不能监督自己,如果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合为一体,监督主体将不得不依附、受制于监督对象,无论该种监督在具体内容上设计的多么全面、多么合理,都形同虚设。公安机关内部督察、监察体制恰恰存在这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很难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首长进行监督,也很难违背本地区、本部门首长对于查处或者不准查处某一案件的命令。

二、公安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一是公安机关要转变“行政中心”观念,纠正特权思想,树立起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自觉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行政中心”观念,重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重视保护公民的权利、自由、尊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上,要从主要依靠政策和领导人命令办事,逐步转变到依靠宪法和法律办事上来,反对任何形式上的特权思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广大民警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法律的尊严和权 威,用法律作为评判公安工作最有力的标准。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运行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的理念,既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也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执法中变生硬的强制性管理为主动、热情的服务。

二是行政权力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其执行公务,依法收取的费用、处罚的款项应该真正、全部、彻底纳入财政管理,其实现的有效方法是行政权力必须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以根除利益驱动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机关自觉地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管理服务于社会。

三是提高民警素质,促进依法行政。要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利用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人民警察的公仆意识、廉政爱民意识,公正执法、热情服务意识。要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和政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一支素质高、纪律严明、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与公安行政

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安行政管理业务知识,使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坚持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熟悉乃至精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严肃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公安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运用和总结,是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必由之路,培训、考核则是其推动力,要把法制观念的强弱、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任职和晋升相结合。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保证。

四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确保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与权力制约和监督联系在一起的。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拥有重要的职权,如果对这些权力不予以严格制约,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违法越权,滥用职权的现象,甚至滋生各种腐败现象。因此,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把行政权力科学分解,合理组织,将会极大地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消除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依附关系,对现有的行政执法监督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这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组织保证。应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整体效能,通过法律将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司法机关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对象及其范围予以科学划分,使其各自发挥职能,促进行政执法监督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从根本上革除“人治”的弊端。再有,明确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监督的实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决定必须赋予监督主体以足够的权力,使监督主体拥有的权力大于监督对象手中的权力,具体包括调查取证权、法律制裁权、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等。公安机关还要依法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并将警务督察的程序逐步完善。将内部执法监督与党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等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公安行政监督体系,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推进。

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我班承担学校依法行政项目教学任务,这是党校第一次进行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即现场调研和互动式教学。我们第三组12人承担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的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情况分四个部分报告如下:

一、调研前的准备

为了搞好这次调研,我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调研目的:使全体学员对我市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完以后,提高思想认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接受监督,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2、拟定调研方案:调研开始前,9月29日组织学员讨论如何调研,并将学员意见收集汇总,由指导老师拟定调研方案,对本次调研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效果、单位的选取和要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明确,使调研顺利进行。

3、研究调研方法:为了掌握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我们决定采取走出去请教学习诚肯态度、以座谈、走访、研讨的方式,先由有关领导介绍情况、有关单位提供现场,然后由学员看、问等互动方式,获取调研情况。最后学员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写出调研报告。

二、调研的组织情况

xx年10月8日,由组长xxx的具体组织,在学校xxx、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达xx、xx二县纪检监察部门和xx县xx镇进行了调研。三个单位的领导对这次党校项目教学改革的调研,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主要领导进行情况介绍,二个一把手亲自到场,并与我们学员共同探讨。xx县纪委副书记xxx和二个监察室主任介绍了监督情况,xx县xx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委员xxx介绍了计划生育方面依法行政情况及对考核的意见。xx县纪委书记xxx亲自看望慰问。xx县专门提供了书面情况,二个监察局副局长介绍情况,纪委书记xxx对目前纪检监察部门存在行政监督的困难和解决方向,进行了高度的总结概括,这些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二县行政监督调研情况

(一)二县依法行政监督的成效

自xx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国务院xx年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各部门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依法行政普遍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执法制度比较健全。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对依法行政比较重视,依法行政意识也不断增强。二县各部门从优化机构设置、明确机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了20多项有关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和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全面落实省行政程序规定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以来,建立了调查、审查、决定三权分离制度,从源头上加强了监督。

二是政务不断公开。政府建立了网站,实施许可的机关都制定了工作规程,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审批标准和文件、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和窗口权限等方面内容。各部门还将配套制度、工作规程印成办事指南,免费提供给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衡南县对教育、医疗、食品药品、拆迁补偿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全部实行媒体和网上公开。并对招投标有关事项进行了重点监督。

三是培训了行政执法人员。各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基本上通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持有行政执法证。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基本符合程序规定及规范性要求。

四是建立了行政执法案卷制度。要求所有的行政执法行为都要建立案卷,对行政执法文书的标准、格式、内容、编排顺序、案卷装订等进行了规范统一。开展了以案卷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

五是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改进行政审批模式,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各部门将行政许可项目统一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办事全程“阳光操作”,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六是清理并取消了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xx县自xx年以来,取消行政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共1000多个。

七是进行了行政督办和过错追责。xx县通过电视台,公开违法行政举报电话,进行24小时接听处理,每年处理投诉60多起。通过督办,行政违法越来越少。一些群众难办的事,通过监察督办,有的15分钟就办完了。去年,通过行政问责,一案双开处分5人。

(二)目前行政监督的困难

二县都认为,目前行政监督难,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纪检监察监督难。这方面表现在三点:

一是纪检监察部门面对监察对象太多,一个部门要监督40多个部门,一是人手不够,二是法律法规太多,量大面广,要熟知所有法律法规是不可能的。

二是体制设置有问题。实践中,能看见的不监督,看不见的要监督。如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多由同级党委提名任命,不能监督同级党委政府。这是看得见的不监督。只能监督下级党委政府和直属部门。目前,下级离得远,各部门虽然设有有纪检组长,但是领导班子成员,人财物都在本单位,都是一班了,往往不能、不敢监督一把手,只能顺从。有的还成了部门违法腐败的合法解释人员,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这是看不见的要监督。

三是社会因素。中国是个重人情的社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说情成风,碍于面子,对周围的人不敢监督。也是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太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执法监督环节监督难,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执法监督体制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不少监督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一些监督部门内设机构职能重复,交叉过多,监督权责关系未理顺,监督部门内设单位之间配合不够,对行政执法部门未能形成应有的监督合力等。

二是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执法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实质化,执法监督随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领导的注意力影响较大,催得紧时抓一抓,要来检查时突击一下,监督也往往流于表面,未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面对执法违法行为时难免出现相互推诿,无人追究的现象等。

第三、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无力。主要表现为:

群众监督难以受到重视,往往强调客观原因的多,舆论监督的独立性不够,受干扰不少。司法不公,尤其是行政诉讼难,已经成为群众最大的意见之一。

四、加强依法行政监督的认识和几点建议

我国宪法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崇高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但最重要的是行政机关的任务。大量的法律,据统计,80%的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法律,都要靠行政机关去落实。没有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支柱。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我国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要按照“有限、服务、透明、诚信、责任”的理念建设人民政府,遵循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力运行规则,转变行政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限制官员权力滥用,说白了就是官员要自己革自己的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人们常说,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关于如何对权力的监督,最近,网上盛传美国牛仔总统小布什,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布什总统的这番话,形象地说明了美国人民对总统权力制约的重要,和来之不易。的确,历史事实反复证明,权力天然地具有强力、侵犯和野性。给权力一个笼子,就是给权力必要的限制,权力的野性会因为笼子的存在而驯服。这个笼子就是民主、法制、舆论的强势监督。有了这种监督,权力就不会因放纵而绝对。

这次调研中,二县纪检监察部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也谈了他们一些很好的未来监督设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梳理综合。针对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抓住关健环节,通过完善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手段和方式,扩大执法监督的覆盖面,构建起“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问责机制和“积极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行政执法合法化、规范化,还权于民,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包括执法单位内部、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和政府行政监察监督。首先要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性。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要实行最严格的备案审查。任何公民有权提出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有关机关要及时审查回复处理。确保执法依据的合法性,从源头上防止违法。其次,要从严执法。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上级监督和行政复议要依法为公民维权,不能官官相护。现在行政复议几乎成了摆设,是因为复议基本上是维护下级行政机关,复议合法性大打折扣。

(二)加强行政相对人的监督。邓--同志曾指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xx年3月26日,总书记在会见爱民模范时说:自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因此,加强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如果每一个行政相对人对政府的执法行为都满意,人民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就会大大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就会自然消失。xx县纪委x副书记深有体会地说:“真监督是面对面的监督,当事人监督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监督,其他监督都是次要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事人的监督,使当事人的意见和投诉,尽快得到合法合理的公正处理,是行政监督的核心和关键。

(三)加强执法个案公开和媒体监督。人们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xx年08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直接开会县一级。温--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提出:“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近年媒体曝光一些案件,都得到了很快的处理。足以说明,加强执法个案公开和媒体监督的有效性。调研中,我们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我市决定在已经建立的行政执法依据、条件、程序和时效网上公开的前提下,将实行所有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网上办公,接受纪检监察网上办公监督。建议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在网上和媒体向社会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确保公民大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只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公平公正。

(四)加强司法监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法院要解决行政诉讼的立案难和审判不公问题,加大力度,做到有案必立,客观公正判决。排除各种行政干扰,确保司法公正。

(五)强力推行行政问责。实践证明,行政问责,一抓就灵,错案追究,效率大增。目前,行政问责制度都已经建立,就是落实不好。行政权力不受制约的现象普遍,行政问责制度成为摆设。这是依法行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和关键因素。只有行政问责制度落实,不作为、慢作为、错作为才能有效防止。

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xx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龙子湖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

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

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

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干部依法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但据调查发现,受多年来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一些干部有法不依,强制命令,单靠行政干预的工作方法还未彻底改变,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一、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一知半解。一些干部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加之有关部门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干部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干部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法律观念在头脑中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工作中对各种法律法规程序一窍不通,不懂依法行政。

(二)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依法行政。一些干部认为行政强制手段省时、省力、见效快,因而,不愿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以权代法、依言代法、依罚代罚现象时有发生,视国家法律于不顾。

(三)顾及当事人情面,不想依法行政而得罪人。一方面个别干部不能摆脱“关系网”的困扰,顾及到当事人的情面,怕得罪人,不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干部在依法行政中,总有人来说情,使“情”与“法”产生碰撞,当事干部左右为难,也会使依法行政大打折扣。

(四)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执法程序不严。一些干部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是很清楚,在工作中行政失职和行政越权现象比较严重。执法随意性比较大,处理案件的程序意识较差,缺乏透明度。以致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甚至产生矛盾。

二、依法行政应采取的对策

有法不依,所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有其复杂的的社会背景,由此而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进一步实现行政机关的规范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更加合理与科学,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要把教育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与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任务、要求和措施,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在提高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保障各项培训的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使之成为条件最好、师资最强、教育管理最严的干部“学习培训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区别不同专业干部情况,确定必读书目,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从根本上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依法行政取得实效。要因地制宜建立干部依法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既要防止行政权的缺失,保障政府有效施行政管理,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督促干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强力推进干部依法行政进程。

【第12篇】公安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调研报告

公安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调研报告

从广义上讲,依法行政作为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的基础是完备的法制,依法行政的标志是实现行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目标是实现行政权的法治化、民主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而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则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治安管理法规,运用警察行政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公开的治安管理活动为主,辅以秘密手段,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预防和查处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简而言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就是要实现公安行政活动的法治状态。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已历时五年,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上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地方,尤其是极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的推进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障碍的原因分析

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家长制、等级制和法律虚无主义。在工作中表现为重政策,轻法律,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行政指令办事,存在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内部传阅文件),白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口指示)的不正常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二是利益驱动的障碍。对于市场经济的误解,甚至曲解,导致有些人崇尚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受利益驱动去执法。对于要不要执法,怎样执法,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经济利益,严重地冲击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由于受利益驱动,有的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以此搞“创收”,来解决办公费;有的将案件降格处理,以罚代拘;有的部门干业务“人手不够”,对有“收入”的事,调集人马加班干。

三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但目前有些行政法律规范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制定的,同当前户籍管理的实际脱节;有的本身有疏漏,规定不够明确,不够合理,相互交叉重复甚至于相互矛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某些规定的贯彻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监所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与普通人犯分开,但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房屋就不得不“违法”。法律中关于时间期限的规定,由于交通不便或通讯闭塞等因素,往往难以办到,也不得不“违法”。

四是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所谓监督,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施加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监督主体应是监督对象以外的组织,并且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在财务和人事上应当适度分离。自己不能监督自己,如果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合为一体,监督主体将不得不依附、受制于监督对象,无论该种监督在具体内容上设计的多么全面、多么合理,都形同虚设。公安机关内部督察、监察体制恰恰存在这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很难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首长进行监督,也很难违背本地区、本部门首长对于查处或者不准查处某一案件的命令。

二、公安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一是公安机关要转变“行政中心”观念,纠正特权思想,树立起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自觉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行政中心”观念,重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重视保护公民的权利、自由、尊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上,要从主要依靠政策和领导人命令办事,逐步转变到依靠宪法和法律办事上来,反对任何形式上的特权思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广大民警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法律的尊严和权 威,用法律作为评判公安工作最有力的标准。公安机关在依法行政运行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的理念,既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也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执法中变生硬的强制性管理为主动、热情的服务。

二是行政权力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其执行公务,依法收取的费用、处罚的款项应该真正、全部、彻底纳入财政管理,其实现的有效方法是行政权力必须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以根除利益驱动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机关自觉地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管理服务于社会。

三是提高民警素质,促进依法行政。要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利用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人民警察的公仆意识、廉政爱民意识,公正执法、热情服务意识。要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和政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一支 素质高、纪律严明、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与公安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安行政管理业务知识,使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坚持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整体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熟悉乃至精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严肃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公安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运用和总结,是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必由之路,培训、考核则是其推动力,要把法制观念的强弱、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任职和晋升相结合。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切实加强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保证。

四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确保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与权力制约和监督联系在一起的。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拥有重要的职权,如果对这些权力不予以严格制约,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违法越权,滥用职权的现象,甚至滋生各种腐败现象。因此,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把行政权力科学分解,合理组织,将会极大地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消除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依附关系,对现有的行政执法监督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这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组织保证。应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整体效能,通过法律将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司法机关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对象及其范围予以科学划分,使其各自发挥职能,促进行政执法监督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从根本上革除“人治”的弊端。再有,明确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监督的实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决定必须赋予监督主体以足够的权力,使监督主体拥有的权力大于监督对象手中的权力,具体包括调查取证权、法律制裁权、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等。公安机关还要依法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并将警务督察的程序逐步完善。将内部执法监督与党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等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公安行政监督体系,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13篇】政府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关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依法行政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为配合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依法行政情况的报告,调研组针对20**年以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听取了市政府法制办关于全市依法行政情况的汇报,走访了市行政审批中心等8个行政部门,赴xx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调研,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4个政府部门及人大代表、律师、政法部门负责人等各方面的意见,并听取了常委会各委室负责人对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基本成效

20**年以来,市政府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近年来,政府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在行政决策、行政听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行政首长问责制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约束了行政权的运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工作,分别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定期清理、实施评估、异议处理等一系列办法,并全面清理了20**年7月31日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社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分别实施了政府行为合法性专家论证制度、重大决策(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重大行政行为听证制度等。加强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有效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

二是加快职能转变,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投入,改善民生;进一步转变经济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优化行政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了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认真总结推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审批监管,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及其配套政策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扩权强县”改革,确定5个经济强镇实施强镇扩权试点,减少管理层级,下放管理权限,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探索农业、文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增强社会组织自治功能,着力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提高执法规范化。政府更加注重发挥法制部门与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依法加强社会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加大安全生产、消防隐患、酒后驾驶的纠查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切实提高其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执法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关执法部门强化内部监督,环保等部门启动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力求执法公正。法制部门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对执法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作用,认真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建立了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执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于20**年组织编写了《xx市行政案例选编》,对50个典型行政违法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定期组织开展案件办理质量评查和年度依法行政评议考核,推动了办案质量的提升。监察部门加强行政违法专项治理,预防与惩治执法腐朽,促进了依法行政。

另外,政府积极探索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设,推行“流动调解庭”、大接访制度等新举措,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等新机制,妥善处理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二、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奎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有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理念淡薄。有的急功近利、搞政绩、树形象思想依然存在,随意突破法定程序搞资产出让、上建设项目。有的出于个人执政思路和发展理念,未经法定程序随意修改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个别开发项目(包括公建项目)先上马后论证再办手续,边施工边改规划。有的盲目决策、违法决策,以个人意志取代集体决策,甚至以言代法、越权违法,对一些具体工作违法批示、肆意指示,造成办事程序违法、国有资产流失、群众利益受损、社会矛盾纠结而又长期得不到处理。据反映,我市有多个地块因未依法实施净地出让,土地征用出现矛盾纠纷,导致长期无法进场施工,土地出让款不能及时收缴。个别开发项目原集体土地未被征用有关部门却予以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的土地出让款收缴不到位,导致业主产权手续至今无法办理。有的县(市、区)政府对一些项目在不符合审批条件的情况下,以政府专题会议形式作出集体决策,要求有关部门予以审批。以会议纪要形式代替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有些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认识不足。对依法行政表面上重视,行动上忽视,讲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以行政应诉情况为例:《xx市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本年度第一件行政诉讼案件和重大影响的案件,必须由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但据统计,20**年上半年,年度首件行政诉讼案件应由行政机关首长出庭而未出庭的仍占1/4多,出庭应诉率为73.86%(其中50%为分管领导出庭),最低的县仅为33.3%。有的部门行政诉讼案件较多,但其行政首长几年来从未出庭应诉,甚至对行政诉讼情况不了解、不过问。有的部门将应诉工作全权委托职业律师,行政机关难以通过个案发现执法中的不足,更不利于队伍的法制教育。20**年,全市共有139件行政案件(占实体审理案件数的34.7%),行政机关未指派工作人员参加诉讼。部分行政机关对法院的司法建议书重视不够,不善于自我纠错。据反映,20**年全市法院向行政机关送达司法建议书14件,仅1件得到反馈。

(二)行政执法不严、效能不高、质量不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有些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不高。政府及其部门行政服务意识淡薄,决策不科学,管理环节多、程序繁、时限长、效率低问题还较普遍。据座谈反映,一重点项目办理厂房基建手续耗时3年,跑了几十趟部门,盖了100多个印章,而基建期却只用了8个月。有的部门审批窗口授权不到位、审批要求互为前置、擅自增设审批条件、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被取消后变相审批等情况仍然存在。一些政府决策前瞻性不足、执行力不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政策滞后、方法不多。如温福铁路动车组通车,但我市站房及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暴露了政府在科学决策和依法执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另据反映,有的政府对部门提请协调或请示的有些问题,组织协调不及时,问题答复不明确,而有的部门又一味的等政策明示、靠上级指示、要资金到位,导致对有关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矛盾累积。我市信访量居高不下,社会矛盾纠纷“大闹大解决、小闹小库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比较突出,新上访、群体性上访还较多,说明政府依法处置社会问题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社会矛盾化解的渠道还有待拓宽。

有些执法不规范问题反映突出。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不到位,执法尺度不统一,处罚畸轻畸重,甚至徇私枉法,对违法行为不处罚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行政人员执法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甚至粗暴,程序性不强,人性化不够。特别是当前各执法部门建立了协管队伍,不规范执法现象更为突出,如有些部门执法以拍照取证为主。有的往往注重事后处罚,而事先预防、事中监管不够,对违法行为制止不及时。行政不作为情况有所显现,有的执法部门或执法人员不愿担责、不敢碰硬,导致执法不到位,执法不得力,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不断累积,积重难返。如农村建房难、乱建房问题突出,农房改建政策滞后,违法建设屡禁不止。据统计,仅20**年以后建成的市区违法建筑就多达1114.8万平方米,总量庞大,拆除难度很大。违法占地案件得不到有力处理,土地出让后两年内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没有严格依法处置。非法占地地上违法建筑物被依法没收的,得不到有效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监督的十大土地违法案件,办理工作力度不大,进展不明显,有关问题没有及时纠正解决。不少老人协会违法占地、占用河道乱搭建、乱收费、乱摊派现象非常严重,而各级政府不敢依法管理。

由于执法程序不到位,行为不规范,导致行政败诉率居高不下。据统计,20**年,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63件,审结581件,维持率为60.4%;全市两级法院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960件,审结912件,案件数居全省首位,占全省行政诉讼案件总数近1/4,其中进入实体审理判决401件,行政机关败诉的175件,占实体审理判决数的43.64%,占结案总数的19.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5个百分点。土地、房管等涉及民生类案件的败诉率居高不下,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领域相关政策时,没有妥善及时处理有关矛盾纠纷,有些行政机关在抓工作落实中没有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特别是所有涉及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案件均被判决败诉,说明基层依法行政状况令人堪忧。

(三)行政管理体制不顺。

市、区和部门执法体制问题反映较多。市、区两级政府在财税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存在体制性障碍,产生“看得到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到”的现象。部门执法体制不顺,职责交叉、执法推诿、“有利则争、无利则推”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未能全面推进,部分管理职能至今不能依法划转。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乱停车及强行违法收费、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乞丐强行乞讨、限养犬只等管理问题,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但部门间缺乏合力,长期得不到有力、有效管理。部门利益导向,阻碍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一些中介组织并未完全与行政部门脱钩,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房管、规划部门都要分别指定不同机构测绘。据反映,为争取测量进度还必须找人说情,有一房开公司等了8个月才予以测量。有的公建项目建成多年,但因部门工作衔接不到位等原因,未能按期移交投入使用。

各类指挥部、领导小组设置众多,职能部门的职责被削弱,且综合协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推进一些重点工程建设,成立指挥部是必要的,但有的临时性的工程指挥部成了政府常设机构,不仅影响了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的工作主动性,而且由于各指挥部政策的不统一,加剧了拆迁补偿等方面引发的矛盾。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管理矛盾突出。开发区未经充分授权,无法依法有效实施社会管理,xx区又难以有效履行开发区地域内的社会管理职责,导致开发区地域社会管理和服务滞后。开发区所成立的5个社区居委会不能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社区居民无法参与基层民主政治。有关计生、社保等信息数据因区域代码问题无法录入信息系统,导致出现管理盲点。

(四)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还不够健全。目前11个县(市、区)法制办均与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其兼职负责人大多时间忙于政府办公室事务。法制办人员编制偏少,有的缺少专业人员,有的人员在编不在岗,与其所承担的法制职责明显不匹配。市直部门还有一些重要执法单位如建设、教育等部门未设法制机构或没有专职人员。乡、镇、街道基层法制基础十分薄弱,缺少法律专业人才和专职法制人员,一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

执法队伍力量不足、保障不力,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行政机关多数人普遍不愿意从事一线执法工作,一线执法人少、事多、福利差、责任大的矛盾突出。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部分执法单位执法经费上捉襟见肘,导致想方设法变相拉赞助、搞摊派、弄创收。执法部门特别是基层站所还存在以罚养人、办案罚款定指标的情况。执法安全保障不到位,暴力抗法事件增多,阻扰公务行为得不到有力查处。有的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工作中,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措施应用不多,“以罚代管”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20**年,全市行政处罚办结案件1664391件,罚款类案件占95.6%,但管理重点、乱点、难点却又长期得不到突破。有的事项由于法律制度更新,严格依法管理可能产生新问题,不严格依法管理老问题又无法解决,对此,一些行政部门回避矛盾、工作懈怠。比如,城市燃气经营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未充分协调,回避矛盾,政策滞后,导致了经营户集体上访。

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监督缺位、缺威,监督滞后现象仍然突出,往往偏重于事后监督,使违法行政行为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处理,往往就事论事,侧重于对事的处理,却没有追究人的责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关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国务院20**年制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当前,五年时间已过,但我市依法行政状况离《纲要》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各级政府要认真总结过去五年依法行政工作成绩与主要问题,严格按照《纲要》要求制定今后五年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保证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带头依法办事、严格执法,自觉按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改变依法行政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把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同时,要把是否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作为选拔干部、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依法行政工作。

(二)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执法力度。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内部决策权限、程序和规则,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要增强决策的前瞻性和对策性,扩大公众参与,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制定城乡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既能确保行政执法到位,又不侵犯群众合法权益。要注重副市长层面分管职能的协调,切实解决各自为政的状况。部门决策涉及面上工作和其他部门职能的,要主动沟通、强化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制度,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决策,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要重视民生,对我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民建房、拆迁安置补偿等相关政策要及时依法进行调整。要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政府及其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履职,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越权、渎职。要规范执法行为,依法简化执法程序,公开执法流程,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要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并重,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既要深入开展各项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又要注重社会服务和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识。要加强行政指导等综合措施的运用,提高行政效能,增加社会管理的实效性。

(三)完善行政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质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行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严格执行依法作出的行政决定,杜绝未经法定程序更改规划、随意改变政策、违法征收或减免规费等现象。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公正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履行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和裁定,重视司法建议,改进执法工作。强化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专门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完善行政投诉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违法决策、徇私枉法、执法犯法和行政不作为者的责任。要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要进一步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与清理各项规定,市政府制定的除市长令以外的其他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也应按规定及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理顺体制机制,推进社会公共管理。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解决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厘清部门行政职责,避免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现象的发生。要重视解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问题。要正视当前各类指挥部所带来的问题,及时清理各类领导小组,强化部门作用的发挥和职责落实。要深化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依法解决职能到位问题,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提高管理成效。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强行政审批中心的协调、督查职能,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并防止已清理的审批项目又重新反弹。要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和信访制度,拓宽社会矛盾化解渠道,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矛盾化解新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众的帮扶力度,解决实际困难,缓解社会矛盾。

(五)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法治政府形象。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理念,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要着力加强行政服务窗口、基层站所的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落实好“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的法治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对协管员队伍的管理,明确协管人员职责,避免违法执法的现象。要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从生活上、政治上关心和爱护一线执法人员,依法追究暴力抗法、妨碍公务行为者的法律责任。要加强政府及部门法制机构建设,完善机构,配齐人员,强化职能。提高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应配备法制人员,提高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要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案件审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依法行政工作考评等各项制度,切实强化依法行政责任,全面推进行政队伍建设。

【第14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干部依法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但据调查发现,受多年来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一些干部有法不依,强制命令,单靠行政干预的工作方法还未彻底改变,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一、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一知半解。一些干部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加之有关部门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干部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干部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法律观念在头脑中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工作中对各种法律法规程序一窍不通,不懂依法行政。

(二)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依法行政。一些干部认为行政强制手段省时、省力、见效快,因而,不愿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以权代法、依言代法、依罚代罚现象时有发生,视国家法律于不顾。

(三)顾及当事人情面,不想依法行政而得罪人。一方面个别干部不能摆脱“关系网”的困扰,顾及到当事人的情面,怕得罪人,不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干部在依法行政中,总有人来说情,使“情”与“法”产生碰撞,当事干部左右为难,也会使依法行政大打折扣。

(四)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执法程序不严。一些干部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是很清楚,在工作中行政失职和行政越权现象比较严重。执法随意性比较大,处理案件的程序意识较差,缺乏透明度。以致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甚至产生矛盾。

二、依法行政应采取的对策

有法不依,所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有其复杂的的社会背景,由此而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进一步实现行政机关的规范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更加合理与科学,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要把教育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与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任务、要求和措施,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在提高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保障各项培训的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使之成为条件最好、师资最强、教育管理最严的干部“学习培训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区别不同专业干部情况,确定必读书目,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从根本上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依法行政取得实效。要因地制宜建立干部依法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既要防止行政权的缺失,保障政府有效施行政管理,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督促干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强力推进干部依法行政进程。

【第15篇】关于乡镇依法行政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街道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是行使管理职能、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对树立维护基层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侵权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市委党校的组织下成立了一个乡镇依法行政工作调研组,每两人一组,分四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全市近几年来农村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为期10天的 调查,将400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乡镇街道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农村居民手中,由各类调查对象对我市乡镇街道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基本情况

_____市地处黄河上游、陇中腹部,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东西宽174.75公里,南北长249.25公里。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4.4%。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有56个乡, 18个镇,10 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农业人口114.79万,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万亩。共有各类乡镇企业750家,其中工业企业50家,形成固定资产4.4亿元。全市小城镇总数已达19个。

全市乡镇机构含党委、政府、人大、纪委、武装、财政、计生、林业、农技农经、国土资源、水利水保、畜牧、邮电、民政、文化、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派出所、信用社、司法、法庭等组织,共有 名在职干部职工,其中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 人;共有778个村民委(社区) 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 人、村小组干部 人。

近年来,各乡镇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为主线,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市县工作大局,在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行政复议、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培训、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政务公开等方面下功夫,共梳理审核各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依据 50个,确认行政许可207项、行政处罚3322项、行政收费56项、行政强制154项、行政确认12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具体行政行

为193项,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法办事的机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的实施。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宣传不到位,效果不显著

通过“三五”、“四五”和 “五五”普法宣传,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趋向提高,懂法、用法、守法有了初步成效。但问卷表明85%群众认为普法宣传效果不明显,依法行政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一是乡镇村组对法制宣传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个别乡镇出现“三多三少” 现象,即讲重要性多,讲具体内容少;讲原则性多,讲具体方法少;讲具体要求多,讲具体落实少,宣传工作没有系统性。二是普法学习“上热下冷”问题极为突出,弱化趋势十分明显。表现为认识弱化,许多农民认为普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自觉性弱化,农民缺乏学法的自觉性;方法手段弱化,普法学习节奏慢,效率低。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范文,全文共有6990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doc》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