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寄语]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广播影视产业,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市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市广电局党组中心组对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末,我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影院1座,电视台1座,实验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2座,电影院1座;企业广播电视站3座。市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县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1套;企业站电视节目1套。市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34小时3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2小时30分;县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21小时2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1小时50分;企业站每天自制节目36分钟。市级广播全年播出1460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65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2410小时;县级广播全年播出915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54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0110小时;企业站电视全年播出2905小时。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市级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县级广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光缆干线1266千米,有线电视用户13.6万户。全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742人,其中市级364人、县级291人、企业站87人。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4116万元,其中市级2570万元、县级1020万元、企业站526万元,预计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超过4700万元。
二、现状分析
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广播影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体现在:
1.基础较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离不开宣传、事业、管理和队伍等几方面因素。近年来,我市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广播影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事业建设发展迅速,广播影视有效覆盖面显著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加强,广播影视社会行业工作格局得到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广播影视系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这些工作取得的成绩,都为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总量增加。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经营创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形成产业雏形,进入21世纪后快速发展,产业经营创收总量从最初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到末达到4116万元,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3.思路清晰。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市广播影视产业形成了“依托广播影视媒体,大力发展广告经营,努力开拓节目市场,确保广告和节目经营稳定持续发展;依托广播影视网络优势,巩固和发展有线电视业务,积极拓展多功能业务,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依托广播影视行业优势,积极开发相关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效益连年取得明显增长。
4.各具特色。在以广告业务为主的创收方面,市电台实行城市广播和交通广播广告分频承包经营;市电视台实行广告目标管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市广电报社则是自行运作广告。在网络经济发展方面,市广电网络分公司依靠发展有线电视用户,依靠收视维护费价格调整,依靠发展增值业务,如数电视机顶盒、互联网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创收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在相关产业方面,也取得部分突破,如市电台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学校,市电视台的广电旅行社、少儿艺术团,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市广电报社的报纸发行业务,市广电物业管理中心的对外物业托管等。这些经营创收活动各具特色,效益明显,为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困难和问题
广播影视属于高投入、高技术的产业,设备的更新、人才的引进、网络的建设和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人才的引进。但真正能够投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各方面的支出都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虽然有所发展,效益有所提升,总量有所增加,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其主要是:
1.总量偏小。近年来,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营单位主体性增强,广播影视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都得到发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纵向相比,确有较大的增长。但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广电产业的横向相比,总量仍偏小,比重仍偏低,产业合力没有完全形成,总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
2.结构失衡。一般来说,广电产业分布情况是广告和内容创收占总量的50%,有线电视网络创收占总量的30%,财政拨款占总量的20%。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创收则出现了倒挂现象,即有线电视网络创收占总量的50%,广告和内容创收只占总量的30%。这说明我市广电产业的经营创收从宏观上来说结构是失衡的。从微观上看,网络经济以有线电视收视费为主,广播影视媒体以广告创收为主,而网络经济中的增值业务,广播影视媒体的内容创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竞争失序。从全省来看,省台的众多频率(频道)在落地,对我市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是一大冲击,此外,其部分频率(频道)近似或低于市级台广告价格的广告播出,对我市的广告创收也构成威胁。如市电视台过去的外地品牌广告量达80%以上,而现在只占总量的8%,90%以上都是本地广告。就全市而言,渝水广播电视台与市本级的媒体同在市区播出,虽对市本级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影响不大,但其相对低廉的广告价格,却对市本级的广告创收构成冲击,从而导致市本级的广告量貌似很多,可广告单价却始终上不去。
4.创新不够。一是在产业发展的思路上不够连贯。如整合全系统广告进行集中经营,买断渝水台广告经营权,开展营销活动和户外广告等,过去都曾经做过一些尝试,但大都有始无终。二是在产业发展的视野上不够开阔,办法不多。一方面,一些能够体现广电优势的阵地,例如数电视地面广播项目等,我们没有去开发、去占领,仍然局限于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产业创收的手法简单,形式单一,一些本属广电产业的创收项目,没有去发展,如车载电视项目等。三是在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不够新颖。如部分创收栏目的制作不够新颖,医疗、药品广告的播出形式不够创新等。四是在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发上不够有力。如依赖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数电视机顶盒,受节目内容的制约,用户增长不快;互联网业务受电信部门的制约,网速慢,用户增长不多;图文电视和点播频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5.人才缺乏。我市广电系统在长期的宣传、事业和管理工作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宣传、技术和管理人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尤其是缺乏优秀的广电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策划、资本运作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思路与对策
这些年,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自己跟自己比,总量有较大的增长,但与先进、发达地区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视野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多、步子还不快。经营创收理念上的更新、项目上的拓展、总量上的增大,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主导作用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广播影视产业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全市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广播影视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经营创收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1亿元,将是我市广播影视产业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对策是:
1.加快实施数影院建设工程。依托中国电影集团在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影院建设方面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加大数化影院新建、改建力度,率先在全省完成我市城区的数化影院改建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我市电影放映设备的数化转换,积极实施跨区域扩张或整合,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促进我市电影产业升级,做强做大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促进我市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我市主城区再增加1—2座数电影放映城,分宜县城区建设1—2座数电影放映城。
2.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以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经双向数化改造,可提供包括语音业务、宽带高速数据接入等在内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可以满足“三网融合”业务发展要求,是最经济、最具内容优势、最具发展潜力、最能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最宜发挥网络自主创新优势、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该项目计划建设连接全国部分大中城市,骨干网速率达每秒1000千兆,接入网用户端速率达每秒100兆,比现有用户上网速度快100倍,能提供三网融合综合信息业务的示范网络,为最终建成覆盖城乡3亿以上家庭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奠定基础。依托该项目平台,到,我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初具规模,产生规模经营效益。
3.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化整体转换。以我市列为全省首批有线电视数化整体转换试点城市为契机,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一是将有线电视网原来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增加到50—60套数电视节目,同时推出若干套数广播频道(包括多语种的外语广播),为付费电视用户提供30—50套付费节目和若干套视频互动点播节目;二是大力开发公共信息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政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服务;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大量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从而极大地满足群众需求。,我市主城区率先在全省实现有线电视数化整体转换,,全市实现有线电视数化整体转换。
4.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按照国家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推动广电网络数化、信息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网络整合和数化、双向化改造,能够实现广电网络全程全网,提升网络业务承载力,开发多种业务,将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政务公开、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成为城市现代服务和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有线电视数化和网络整合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有线电视数化和网络整合将有效带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产值,为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有线电视数化整体转换为契机,启动全市企业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全市完成企业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
5.大力发展影视制作业。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采取有力扶持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提升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内容的需求,形成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全面繁荣的局面。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重要节展和平台,大力实施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推广战略,探索建立“市场运作、企业营销、政府补贴”的推广营销新机制,把政府扶持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使具有视角、特色、元素的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更多地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到,采取自创、联合等方式,力争全市完成1部电影、1—2部电视剧、3—5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影视产业链。
6.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媒体。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全省重要影响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依托我市现有无线传输资源加快网络建设,抓紧建立全系统广泛合作、统一运营的体制,探索走出一条新媒体发展的新路子,使新媒体成为广电系统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的第四大创收来源。
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通过无线覆盖网络,向手机、mp4、gps等各类便携接收终端,随时随地提供广播电视、电子报纸、电子杂志、以及金融、交通、生活等各类媒体信息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对拉动民族工业、推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该项目将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奥运成功试播和阶段性规模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业务和运营支撑体系,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的无线网络,形成惠及亿万群众的新型广播电视服务方式和产业业态。该项目在我市已完成阶段性试验工作,力争启动,xx年产生规模经营效益。
7.加快开发农村广播影视市场。依托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保障农村群众广播影视基本权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带动和开发农村市场,实现建立公共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到,全市城乡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通达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80%,各乡(镇)配备1台(套)数电影放映设备,条件好的乡(镇)有院线公司进入。
8.加快区域性一流媒体建设步伐。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以市广播电视媒体为重点,大力建设频率(频道)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区域的区域性一流媒体,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扩大我市广播影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电视台将以市内发展为主兼顾区域性,向市内、区域性并重发展转变,由以电视为主兼顾新媒体,向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大幅提升电视台的区域性传播力,建成区域性领先的电视、网络视频现代传播体系。人民广播电台将形成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调频广播为补充,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现代、区域性、综合传播体系,使之在技术装备水平、频率规模、节目制播能力、新媒体发展、受众覆盖范围、区域性舆论影响力等重要指标方面,接近或达到全省主要传播媒体的水平。广播电视报社积极创新广电报运营机制,推进广电报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与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把广电报真正办成一份群众喜爱的生活服务类区域性报纸。到,争取增加1—2个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打造2—3个精品频率(频道)和5—6个精品节目(栏目)。
9.巩固提高广播影视广告业。在抓好传统的广播影视广告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广告、网络广告、移动广告等新型传播载体广告,努力提高广告创意设计和制作水平。针对广播影视的特点,对平面广告、视听广告、户外广告等经营性资产进行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广电网站等多种媒体的多重开发和利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广告创收赢利能力。到,全市广播影视广告业年收入力争达到5000万元。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
省 文 化 厅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两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省内调研及省外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
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
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二)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
此次调研,在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尽管发展文化产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外部环境尚不宽松,但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懈气、不气馁,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大胆创新,放手实践,各地就发展文化产业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观指导政策及具体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经先行启动文化产业规划,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汉市于正式公布《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武汉市-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这期间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发展原则,同时各城区以此为主线,分别拿出体现各自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初步形成由点带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宜昌市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业规划中加重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笔墨,相应增加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措施,这些措施,对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加大转制力度,深化体制改革
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谷城县文化局于、对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两次有益的尝试。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将县直文化系统44%的人员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兴办实体,从事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同时实行“用人五制”,即全员聘任制、人员进出灵活制、竞争上岗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档案工作制,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拉开工资档次。通过实行这种以岗定责、以责定酬、竞争上岗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债务由改革之初的800万元降到不足130万元,文化产业形成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项目,年创利润150万元,是财政拨款的1.5倍,走出了一条县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3、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营运
文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这些存量资产?武汉市江汉区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他们认为关键是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开发,通过对自身资源进行再组合、再投入、再产出,为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他们抓住城市改造和开发机遇,将处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权转让,同时购买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储备,并成立营运实体,统一经营国有固定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带动了区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强化项目载体,推动招商引资
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发展缓慢的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襄樊市就十分重视以加强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是重视项目资源开发,项目数量较多,仅文物旅游类就组织了11个建设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形式灵活务实,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资、独资、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三是拓宽项目领域,将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基础设施做成项目推介;四是大胆创新,首次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将优秀剧目的冠名权、演出权包装为项目进行招商。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4个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820万元。
5、突出资源特色,培育精品名牌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精品名牌,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黄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比较重视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黄石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由此黄石文化发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而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战略,突出资源优势,重点抓住青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独具黄石特色的青铜文化旅游业、工艺制造业、博物展览业、演艺业等文化产业。
二、湖南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1、湖南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逐步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湖南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有的产业功能已初步显现。以长沙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长沙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长。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产值过10000万元的企业58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28家,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1.2万人。
2、主体产业发展较快
当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娱乐四大主体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形成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电影湘军”、“文艺湘军”,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湖南全省4家文化产业集团总产值达到12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亿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资产总值达52亿元。湖南广电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媒体广告收入9.47亿元。
湖南新闻出版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在全国确立了“出版湘军”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美誊。
广电业发展迅速。1993年来,湖南省广电局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提出和实践“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节目生产能力、经营创收、固定资产等3个方面实现了“超十倍”的跨越式发展。产业实力的增强,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不断扩大。湖南卫视已覆盖全国27个省会城市,在全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拥有9000多万用户,覆盖人口3.24亿,赢得了电视湘军的美称。其控股的电广传媒公司上市,到又增发5300万新股,募集资金15.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广电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旅游业成绩令人瞩目。湖南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速。“九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万人次,比“八五”期间增长141.2%,年均增长18%。“九五”期间累计旅游创汇8.01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53%,年均增长22.9%,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11.5%。“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增长20%。2年全省旅游业收入246亿元,占全省gdp的5.7%。
文化娱乐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为龙头的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长沙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全国四个重点演出城市。长沙的歌厅演出盛极一时,独一无二的长沙歌厅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极大关注,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娱乐节目交流会。
3、产业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近五年来,湖南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广电系统在广电中心一带2300亩土地上进行了七大建设,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金鹰文化城。新闻出版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闻出版大厦、湖南图书城、湖南电子出版大厦、湖南新闻大厦、长沙晚报报业中心。印刷业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动书刊无线胶装联动线等最先进设备。信息网络建设也有卓有成效。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湖南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116所,藏书1300多万册,其中有95个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居全国第一,包括一级馆13个,二级馆47个,三级馆35个。湖南还创办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娱乐业方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长沙电影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全国第六届城运全为契机,一大批气势宏伟,造型新颖,设备先进的运动场馆和先进设施投入使用,为湖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建设也有相当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宾馆、餐饮、礼品、广告、会展、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湖南特别在省会长沙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绩,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第六届城运会在湖南举办,金鹰电视艺术节落户长沙,全国农博会、糖酒交易会顺利召开,说明了湖南特别是长沙外部环境和基础建设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硬件保证。
(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大力发展歌厅文化
湖南歌厅文化很火爆,其经验:一是湖南人喜欢热闹,消费观念超前。近几年培养了一批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演员、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业找到了一个好的艺术形式。在以湖南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放松和文化消费相结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娱乐文化的反映,后现代娱乐文化的特点是由去中心化、边缘化、等级化向平面化发展,讲究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关系,融为一体。综艺性没有明确主题,开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内容。演出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大众娱乐形式。三是企业找到了好的经营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利用国有资产搞短平快,激活了国有资源;四是政府引导,以繁荣为主,引导规范,弘扬先进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规范落后的,坚决反对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发展文化产业
岳阳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气比什么都重要”的口号,凭着一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勇气,自10月,开发了第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汇泽文化广场,安置就业人员1400多人,上交利润810万元,上缴税收870万元。岳阳市文化产业是在极度困境中艰难起步的,到,市直文化部门负债5000多万元,市直800多名职工有400多人下岗。他们在深思2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何不度“文化关”,严峻的现实逼着他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杀出一条生路。文化突围,首先是观念突破,他们在市直单位进行了全员竞争上岗,还向社会招聘了50多名开发经营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地市文化部门,在实施较大规模产业开发的起步阶段,其难度超乎想象。汇泽文化广场建设先后拆迁了18万平方米的建筑,拆迁补偿资金高达1.5亿元,他们还度过了建设资金难关。第三是勇于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他们在汇泽文化广场的产业经营中,坚持由市场来定位,由竞争来选择,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抢占市场经济的制高点。第四是勇于从战略全局谋求更大发展。目前,他们启动开发的5个大项目,都是从大处着眼,靠创意出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
3、加强人才环境建设
近年来,湖南在文化领域积极稳妥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构建一整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力、充满竞争意识的人才环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实行聘用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充实了湖南的文化产业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运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引进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了“论功行赏、分锅吃饭、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几点思考
1、强化产业意识,营造环境
必须按照文化的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从业者和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立法,使文化产业有法可依。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创新体制,强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进一步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推进文化事业型体制向产业型体制的根本转变。
3、整合资源,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采取市场选择、政府推动的办法,彻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门围墙,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兼并和重组、资本运作等方法,使强者更强,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一批跨地区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
调研组成员:王元谋陈 周 刘月明
闵运时 邓 锋 赵 晗
执 笔:邓 锋 赵 晗
二oo五年八月十日
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荚冬其中:精制茶厂42荚冬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xx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吨,产值3783万元。名优茶均匀价格达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黄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园均匀亩值2026.8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超2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万吨,出口货值4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镇,1.8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50%的收进来源。
二、存在题目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来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xx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团体,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团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团体运作的局面。三要鉴戒新昌等地与天福团体(国内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团体)和北京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进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关于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设施蔬菜产业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沙坡头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4.56万亩,占全市20.83万亩的70%,占全区84.5万亩的17.2%。建成了以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日光温室示范基地66个,小拱棚瓜菜示范基地6个,建成沙漠日光温室1200座、0.2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65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蔬菜的收入达2204元,占沙坡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4%,主产区设施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设施蔬菜不仅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支柱产业,而且解决了3.6万余人的就业,有效带动了流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日光温室以冬春一大茬,秋冬茬接早春茬,秋茬接冬春茬三种栽培模式为主,面积分别占30%、40%和30%;小拱棚以冬春茬韭菜和早春茬西瓜两种栽培模式为主。品种布局上,番茄占50%,茄子占10%,辣椒占15%,黄瓜占5%,瓜类占10%,设施园艺及其它占10%,产品的外销量占90%以上。制订推广了12项提质增效措施,平衡施肥、无土育苗、小气候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co2气肥、反光幕、新型覆盖材料、阴阳棚及热风炉等技术开始示范使用。
二、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没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在园区内直接进行,相互压价时有发生。二是缺乏流通销售龙头企业,现有的流通企业经济实力、带动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对市场调节和操控的有效手段。
2、科技力量不足,技术服务滞后。现有市、镇(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50多人,不仅断档老化、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专业不对口,真正的内行更不多,指导千家万户和几万座大棚的生产,不仅力不从心,碰到技术难题更是束手无策。由于技术服务跟不上,造成地区间、农户间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日光温室的产量和效益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3、标准化监控机制不完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超市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测不够严格,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价位优势得不到体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时有发生,病虫害重治轻防、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亟待提高。在销售上虽然一再强调统一包装,但部分运销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使用其他废旧包装箱的现象仍有发生;在蔬菜畅销时,部分农户对产品不分类,以次充好,对“沙坡头”蔬菜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4、种苗生产销售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种苗公司引进的蔬菜新品种不按程序严格进行试验示范就批量生产销售,造成部分品种稳定性差,品性下降;有的种苗公司有销售过期苗,病苗的现象;有的种苗公司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不及时。
5、基础设施不够配套,部分园区生产条件较差。一是老灌区设施蔬菜园区现有电路普遍为单相电,无法满足卷帘机三相用电需求,影响了农民投资安装使用卷帘机的积极性。二是沙漠农业园区大棚保温性能差,冬季棚内平均温度比老灌区低2—3℃,外界温度零下14℃时,棚内温度普遍不到10℃,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遇到极端低温天气,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同时,风沙危害较重。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方式,内引外联,尽早建设集蔬菜展销、检测、收购、保鲜、加工、交易、外销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辐射面广的国家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沙坡头蔬菜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整合有关农业发展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扶持现有的蔬菜流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通过联合、重组,形成流通集团或大型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2、多策并举,强化技术服务。一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市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面向区内外聘用一批具有蔬菜生产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充分发挥种苗公司技术力量的作用,通过销售种苗,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报务。四是加大聘用山东农民技术员的力度,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
3、强化监控,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保护。 一是把好蔬菜生产环节关,坚决堵住农药残留。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强化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引导农民认真汲取青岛毒韭菜、海南毒豇豆的教训,积极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二是健全完善监测体系。现有的产地(田头)市场要建立健全检测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要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检,积极探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继续实施统一品牌、分级包装、统一标识和对包装箱进行适当补助的措施, 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把“沙坡头”蔬菜打造成宁夏、中国的名牌农产品。
4、狠抓种苗质量和供应管理。严格程序,规范品种引进。所有种苗公司引进的新品种必须按照有关法规严格进行试验、示范,经有关部门评审鉴定,登记备案后方可推广。加大对种苗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向农户销售过期苗和弱病苗的现象。建立奖惩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对种苗质量高,技术服务好的企业,应给予相关项目优先申报及政策扶持;对育苗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种苗公司应限期整改或劝其退出种苗市场。
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园区供电线路改造,为提质增效提供基本保证。二是加强沙漠园区科研攻关,通过增设保温裙、防寒沟、双膜覆盖,增温火墙(炉)等,千方百计提高大棚保温性能;加快造林绿化,草、灌、乔和草方格相结合,在园区外围和主干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袭。
【第2篇】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甜柿是我县千余年来的传统农特产品,也因此被原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甜柿之乡,罗田甜柿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要不要把这些品牌效应做响放大,甜柿值不值得作为一个产业来重视?为什么这个产业一直难以做大?如何将这个产业做大?
最近,县政协针对原县政协副主席、林果老专家易珍旺对发展甜柿产业的再度呼吁和老领导晏海云同志给政协的批示,围绕上述问题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到乡镇、村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专题调查;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加工企业代表以及有关人士进行座谈研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主席会议进行研讨。调研意见认为:甜柿产业是我县极具发展价值的特色战略产业。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对发展该产业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不够。其现状仍然是:有传统产品,无规模产业;有特色优势,无积极发挥;有较好效益,无系统研究;有广阔市场,无有效营销;有社会积极性,无行政整合力。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独特优势和市场前景
(一)品质无与伦比。罗田甜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甜脆爽口,是唯一不脱涩即可食用的完全甜柿类型,富含多种维生素、糖、单宁,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消食、健脾胃、止血、补肾等功能;对肠胃病、心血管病、肝炎、高血压、喉痛等疾病均有一定疗效,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二)种植效益可观。甜柿属国际稀有水果。我国进口的日本甜柿零售价格(人民币)在上海等地一般8-12元/千克,香港14元/千克,台湾60元/千克。罗田甜柿在湖北武汉等地零售价格一般4-6元/千克,在河南、山东等省市销售价格高出苹果和梨2倍。甜柿树栽植后,一般2-4年开始挂果,5-7年进入盛果期,标准柿园亩产量可达200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4000千克/亩),按目前本地收购鲜果2-3元/千克计算,盛果期亩平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从比较效益上来看,远高于种植粮食和板栗收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三)生态旅游重彩。甜柿树是一种很好的风景树种,树形美观,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为深度开发旅游业,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在旅游公路沿线及景区栽植甜柿树,建甜柿公园、甜柿山庄等景点,打造一道道、一片片甜柿特色风景。到甜柿成熟的金秋季节,让游客走进金色硕果挂满枝头的山川原野,观赏秋阳照彩、金果凌霜的美景,并亲自采摘、品尝金灿灿、甜脆脆的鲜柿,给人流连忘返、其乐无穷的甜美之感,无疑具有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
(四)增值链条较长。柿树全身是宝,加工种类繁多,开发前景广阔,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柿蒂、果、叶、根均可入药,可以开发新型功能性材料,能加工柿花(片、饼)、冻柿、柿罐头、柿糖、酒、醋、汁、漆、果胶、柿叶茶、柿蜜饯和柿单宁等多种产品,极具加工增值价值。
(五)加工初具雏形。目前已有食为天、楚天舒、大自然等企业对甜柿加工保鲜进行试验已获得初步成果,食为天的柿单宁项目2xxx年6月即将投产,仅一期工程达到产能后,就年需鲜柿果1万吨;楚天舒已对柿叶茶、柿花等产品试生产。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对柿果及柿树其它附产品等原料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同时,随着食为天和大自然等企业利用柿单宁和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甜柿保鲜,进而实现农超对接,反季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同时,种植和加工形成良性互动,将为富民富企富财政带来多重价值。
(六)发展条件优越。罗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微酸性和中性土壤等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甜柿生长。罗田传统甜柿品种丰富,大、中、小果型和早、中、晚熟品种兼备,錾字石、唐家山等地品种久负盛名,100年以上的优质大柿树达5000余棵,素有甜柿之乡的传统美称。南宋时期,已普遍采用良种嫁接繁殖技术,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和传承了传统的种植习惯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加之近年来,县林业和科技部门组织攻克了甜柿选种、矮杆丰产栽培等科研课题,并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建设矮、密、早、丰 高产园奠定了基础,使甜柿更具推广价值。
(七)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特色农产品发展政策,安排了专项发展资金。同时,国家和省、市林业部门对罗田甜柿的生产现状和品种资源进行了普查,并把罗田作为全国甜柿规范化种植示范区。只要我们综合运用国家政策,整合国家扶贫开发、低丘岗地开发、土地整理、造林绿化、苗圃基地建设等政策资金,支持甜柿发展,不仅可以为甜柿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还可以通过规模规范发展,产生较强的政策吸引价值。
二、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现状
1.种植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甜柿总面积达3.6万亩,其中基地1.2万亩,四旁树折合2.4万亩,挂果3.4万亩。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崎、三里畈、河铺、胜利、白庙河、凤山、平湖等7个乡镇。主产区三里畈、河铺年产100万千克以上,錾字石村年产量10-60万千克以上。近几年,新发展甜柿面积约3000亩,20xx年全县总产量约6000吨。
2、加工情况。目前,全县具有加工贮藏能力的企业4家(食为天、华丽食品、楚天舒和大自然),加工产品在柿饼、柿花、柿片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先后试制了柿汁、柿叶茶和柿单宁等新产品。然而,除柿单宁生产线即将投入试生产外,其它项目尚未进入规模生产。
3、销售情况。销售模式主要是以产地摆摊xx县内土特产店坐店零售。20xx年全县销售约3300吨,占总产量的55%,其中外销武汉、黄州、鄂州和黄石等周边城市约2600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研究不够。我县农特产品品种丰富,过去把视线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茯苓、板栗产业上,加之甜柿的保鲜技术未过关,保鲜期短,销售困难,加工产业未形成等因素的制约,使人们一直未真正靠近去研究它,认识它。致使这个极具特色、极具比较效益、极具增值价值的产品一直未能列入县域农特产品发展战略。其可谓 一位外美内秀的靓女,养在深宫人未识。
二是种植管理粗放。罗田甜柿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绝大部分是祖宗留下的传统遗产,大多是由农户自发分散种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人种天养阶段,科技含量低。很少有人懂得合理移植、整形修剪、适度控高、抚育管理、防病除虫、良种繁殖等栽培管理技术。现有柿园普遍都是望天大树,绝大部分是果小核多、商品性差,易损伤,采摘方法原始,采摘成本过高。据在唐家山村调查,如果雇请劳力,一天采摘的甜柿,只能维持人工费,导致去冬该村80%鲜果仍挂在树上。因此,比较效益的潜在优势难以凸现。
三是科研投入不足。1989年以来,林业、科技部门在甜柿种植技术、选种等方面做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没有经费支持和专门力量,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推广。一些企业和民间人士在加工、保鲜,乃至良种培育方面进行自发研究,但势单力薄,缺乏扶持引导和整合。像食为天进行柿单宁保鲜试验,大自然科技进行气调储藏保鲜试验,虽然都取得一定成功,但条件都很简陋,过程记录不系统,资金投入不足,试验样本不全,使其研究成果难以认定;像三里畈镇乌石冲村70多岁的何耀林老汉,从事甜柿研究30多年,成功选育出无核新品种,但没有人去总结推广;像錾字石、唐家山等优质甜柿品种,至今未申报认定。
四是产业链条难接。一方面,全县甜柿销售不畅,挂在树上喂鸟;另一方面,加工企业一旦投产就缺乏原料。全县现年产甜柿6000吨,仅食为天柿单宁生产线一旦达产,就可年吃掉1万吨。由于缺乏系统的产业规划与推进措施,对种植、销售、加工整个产业链条,未进行统筹衔接谋划,种植方担心产品销售不出去,加工方担心无原料加工,使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相互徘徊期待。
五是市场营销乏力。罗田甜柿堪称中国一绝。 99科技下乡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和推介过罗田甜柿;20xx年,垄上行--走进罗田--甜柿熟了节目进一步宣传了罗田甜柿,使罗田甜柿知名度逐步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包装策划和整体销售推介,仍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和零星市场销售,导致市场价格不稳定。行情好时,收购价格2-3元/千克,行情差时,只能卖到1元/千克左右;还有不少偏僻地区的甜柿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烂在树上。主要依靠在县城集贸市场和三里畈以街为市、摆摊设点,以及20多家土特产店坐店零售,大部分是市民自食和流动客源顺便捎带,只能在零星市场打游击,难以进入大型超市等主市场。同时,还因市场价格秩序混乱,市无定点,以劣充优、短斤少两等问题,也影响了罗田甜柿的品质、形象和销路。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甜柿产业是一个成长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科学规划,从长计议,分步实施。要把国家支持特色农产品产业政策与我县实际结合,尽快编制《甜柿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技术研究、链条衔接、营销拉动、政策激励、示范导向、投入机制及平衡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因素综合统筹,从而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目标体系。调研建议发展目标:两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十年大发展。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新增标准基地5万亩,改造传统柿园2万亩,达到鲜果产量10万吨,实现系列产值20亿元,创造税收5000万元。
(二)政策激励。县委、县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快甜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甜柿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富民富企富财政的新型产业,列入全县产业发展战略,出台系统的激励保障政策。建立甜柿发展专项基金,逐年增加对甜柿产业发展的投入;捆绑使用各类涉农资金,加大标准甜柿基地建设和老柿园改造力度;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让农业政策保险、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惠及甜柿产业;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户依法有偿出让土地经营权,促使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加大对企业和民间研究的引导扶持力度,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尤其是要对保鲜技术研发应用和保鲜贮藏能力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突破。
(三)示范引导。要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让基地成为种植示范龙头,显化种植效益。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景观化、聚集化的要求,从今年起组织实施千百十示范引导工程,即:在大崎、三里畈、胜利、白庙河、凤山、平湖、河铺等7个乡(镇),各兴建1000亩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在牌石坳(标准采穗圃)、錾子石、唐家山、八迪河、纸棚河、平头岭、东冲畈、方家冲等8个专业村,各兴建100亩标准示范园;在318国道、旅游公路沿线、大别山森林公园风景区、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三里畈温泉度假区等路段,兴建10个旅游柿园。对它们从育苗、建园、管理、采后处理等环节,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示范推广矮干、低冠、丰产栽培技术,协调搭配早、中、晚熟优良品种。要对传统柿园实施改造工程,对中青年柿树实行降高限高、高位嫁接等综合改造措施。同时,要研究指导柿农改进采摘方法,提高采摘效率,降低采摘过程中对柿果的损伤。要引导扶持建立甜柿行业协会和合作社,发挥这些组织在推动规模经营、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组织和示范作用。
(四)拓宽市场。当前,如何帮助柿农实现产品向商品转化,是拉动该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切实加强包装宣传推介力度,整合媒体宣传攻势,全方位扩大罗田甜柿的品牌效应,创办中国罗田甜柿网,并使其进入农超对接超市网。要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近期可率先突破xx市场)。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农产品展示会,全面了解把握水果市场大行情。要发动支持企业、机关干部和农民经纪人闯市场,形成营销合力。要突破保鲜,改进包装,开拓外贸市场。要依托大自然生物科技,加快建成甜柿及鲜活农产品保鲜基地及交易市场,可在三里畈等原产地建3-5个冷藏保鲜库,延长销售周期。在滞销年份,尤其是对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和滞销地区,要研究指导柿农开展将鲜果变柿脯的初级加工,并组建果脯加工企业,收购果脯原料。
(五)突破加工。积极扶持食为天、楚天舒、大自然等加工企业,使其增加科研投入、增强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可组织外出赴广西恭城、山西临猗、福建仙游、山东昌乐等甜柿加工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使大自然、食为天等加工企业在甜柿加工、保鲜和甜柿系列产品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形成加工业的龙头,并影响带动形成产业集群。
(六)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甜柿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xx县甜柿生产领导小组,将原来的县板栗办整合充实力量,改为 县林果办,增加其发展甜柿产业的职能责任,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加强对全县甜柿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和技术指导。
【第3篇】关于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市政协20_____年工作要点安排,4—5月份,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组织23名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主席肖伏清,副主席闵文强、曾宪国的带领下,分成2个调研小组,对我市石材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4个石材开采点、6个石材加工车间实地调研,走访农户19户,召开座谈会5次,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93份。调研组还就石材产业发展相关问题与随县政府和市石材商会进行了协商讨论。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石材产业发展起步较好
随州石材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分布广、易开发。矿体主要分布在随县的吴山、万和、草店、淮河、小林和xx市的吴店、郝店等地,以花岗岩为主,成规模开采加工始于2022年。2022年10月16日,市委、市政府批准在随县吴山镇设立闽商石材工业园,随县县委、县政府随即组建园区管委会,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经过近7年的发展,随州石材企业由少到多,由分散到集中,石材产业基本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一是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全市共有石材开采加工企业63家,随县境内62家。其中吴山镇32家,占50.8%;万和镇26家,占41.3%。在石材产业中,规模企业达到43家,占随县规模企业的 22.3%,占全市规模企业的7.5%。石材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以上,单个企业最低投资3000万元以上,最高投资近2.5亿元。已达产企业41 家,具备年最低开采荒料能力200万立方米,加工板材能力6000万平方米。
二是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在2022年电力不能保证生产的情况下,石材企业完成工业产值近50亿元,入库税收2230万元,比2022年分别增长140%、80%;今年元至4月,石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征缴税款1599万元,同比增长21.7%和186%。
三是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在随县吴山、万和两镇,从事石材运输的汽车1500多辆,饮食服务28家,机械维修、配件供应门店21家,且都生意红火。石材企业吸纳当地村民近万人在企业打工赚钱,既增加了收入,又缓解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矛盾。据初步统计,石材产业为两镇农民每年带来近6.5亿元经济收入。随县吴山镇联华村330名劳动力有250名在石材企业打工,全村有石材运输车120辆。村民胡永乐一家5口人,3个儿子购6辆汽车在石材企业拉“荒料”,全家年纯收入60余万元,在吴山镇区购商居房3 套。
四是产业增强镇村实力。吴山镇过去是贫困乡镇,石材产业发展后,镇级实力快速提升。2022年镇级财政收入达到1023.9万元,分别比2022年、2022年增长85.8%、248%,名列xx市十强乡镇第七,名列随县十强乡镇第二。随县万和镇青苔村,过去村集体负债过百万元,2022年石材企业进驻该村后,实行村企互联共建,村集体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到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0万元,村集体积累达100多万元。
五是产业管理比较规范。在指导思想上,基层政府把石材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坚持在发展过程中规范,在规范过程中发展,石材产业发展健康、有序、可控;在行业准入上,提高进入门槛,实行矿产资源开采权公开拍卖,引导现有企业进园区,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在生态保护上,注重强化部门管理职能和企业社会责任,足额征收、全额上交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和林业植被恢复保证金,为资源枯竭后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支撑;在环境治理上,坚持以“五化”、“五个看不见”为治理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决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在税收管理上,全面推行“以电控税”管理模式,按石材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征税款,堵塞了税收漏洞,促进了税赋公平。
六是产业自律能力较强。在随州从事石材开发的老板大都是福建人,他们把随州当作第二故乡, 2022年成立xx市石材商会,2022年成立随县石材商会,通过商会把分散的单个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对外拓展市场,有效防止同质化恶性竞争,为石材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行村企联动、共谋发展,累计为企业所联系村捐赠资金485万元,帮扶困难户331户,帮助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8公里,整修堰塘107口,企业党建工作和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实现全覆盖,有16个企业老总兼任企业共建村名誉村主任,镇企、村企关系融洽,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
二、石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石材产业发展是健康有序的,但随着石材企业陆续建成投产,石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的问题。石材企业进入随州时,由于宣传引导滞后等原因,社会上对石材生产误解较多,可以说石材产业是在争议中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对石材产业的非议仍时有耳闻,导致行政领导不敢积极发展石材产业,石材企业不敢大胆投资石材产业,制约了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第4篇】对优质棉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__市位于__北麓,地处北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__光热资源最为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6℃,年均降水量163.2毫米,相对湿度58%,平均无霜期在180-185天,年均积温3707.4℃。全市区域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0万亩,已耕地总面积108万亩。多年来,__市始终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精神,并结合__市“四区一线”发展战略,坚持“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发展产业,提高效益”为基本原则,认真做好棉花产业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后,要继续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力度,促进__市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我市棉花种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棉花种植加工生产情况
1、棉花种植情况。“九五”期间,全市年均棉花种植面积34.5万亩,年均总产量3.49万吨,平均单产100.3公斤。“十五” 期间,年均种植面积49.8万亩,年均总产量5.38万吨,平均单产107.3公斤。“十一五”前三年,年均总种植面积63.95万亩,年均总产量7.51万吨,平均单产118.2公斤。“九五” 期间,棉花种植面积均占总播面积的50%左右,到“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棉花种植面积均占总播面积的60%以上,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棉花。
2、棉花收购加工情况。__市现有棉花收购企业38家,加工企业36家,设计加工能力约55万吨,年实际加工量20万吨左右,棉花加工能力潜力很大。“九五” 期间年均加工皮棉量3.49万吨,“十五” 期间年均加工皮棉量5.38万吨,“十一五”前三年,年均加工皮棉量3.49万吨。
【第5篇】关于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设施蔬菜产业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沙坡头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4.56万亩,占全市20.83万亩的70%,占全区84.5万亩的17.2%。建成了以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日光温室示范基地66个,小拱棚瓜菜示范基地6个,建成沙漠日光温室1200座、0.2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65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蔬菜的收入达2204元,占沙坡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4%,主产区设施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设施蔬菜不仅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支柱产业,而且解决了3.6万余人的就业,有效带动了流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日光温室以冬春一大茬,秋冬茬接早春茬,秋茬接冬春茬三种栽培模式为主,面积分别占30%、40%和30%;小拱棚以冬春茬韭菜和早春茬西瓜两种栽培模式为主。品种布局上,番茄占50%,茄子占10%,辣椒占15%,黄瓜占5%,瓜类占10%,设施园艺及其它占10%,产品的外销量占90%以上。制订推广了12项提质增效措施,平衡施肥、无土育苗、小气候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co2气肥、反光幕、新型覆盖材料、阴阳棚及热风炉等技术开始示范使用。
二、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没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在园区内直接进行,相互压价时有发生。二是缺乏流通销售龙头企业,现有的流通企业经济实力、带动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对市场调节和操控的有效手段。
2、科技力量不足,技术服务滞后。现有市、镇(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50多人,不仅断档老化、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专业不对口,真正的内行更不多,指导千家万户和几万座大棚的生产,不仅力不从心,碰到技术难题更是束手无策。由于技术服务跟不上,造成地区间、农户间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日光温室的产量和效益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3、标准化监控机制不完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超市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测不够严格,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价位优势得不到体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时有发生,病虫害重治轻防、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亟待提高。在销售上虽然一再强调统一包装,但部分运销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使用其他废旧包装箱的现象仍有发生;在蔬菜畅销时,部分农户对产品不分类,以次充好,对“沙坡头”蔬菜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4、种苗生产销售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种苗公司引进的蔬菜新品种不按程序严格进行试验示范就批量生产销售,造成部分品种稳定性差,品性下降;有的种苗公司有销售过期苗,病苗的现象;有的种苗公司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不及时。
5、基础设施不够配套,部分园区生产条件较差。一是老灌区设施蔬菜园区现有电路普遍为单相电,无法满足卷帘机三相用电需求,影响了农民投资安装使用卷帘机的积极性。二是沙漠农业园区大棚保温性能差,冬季棚内平均温度比老灌区低2—3℃,外界温度零下14℃时,棚内温度普遍不到10℃,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遇到极端低温天气,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同时,风沙危害较重。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方式,内引外联,尽早建设集蔬菜展销、检测、收购、保鲜、加工、交易、外销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辐射面广的国家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沙坡头蔬菜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整合有关农业发展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扶持现有的蔬菜流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通过联合、重组,形成流通集团或大型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2、多策并举,强化技术服务。一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市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面向区内外聘用一批具有蔬菜生产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充分发挥种苗公司技术力量的作用,通过销售种苗,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报务。四是加大聘用山东农民技术员的力度,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
3、强化监控,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保护。 一是把好蔬菜生产环节关,坚决堵住农药残留。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强化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引导农民认真汲取青岛毒韭菜、海南毒豇豆的教训,积极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二是健全完善监测体系。现有的产地(田头)市场要建立健全检测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要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检,积极探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继续实施统一品牌、分级包装、统一标识和对包装箱进行适当补助的措施, 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把“沙坡头”蔬菜打造成宁夏、中国的名牌农产品。
4、狠抓种苗质量和供应管理。严格程序,规范品种引进。所有种苗公司引进的新品种必须按照有关法规严格进行试验、示范,经有关部门评审鉴定,登记备案后方可推广。加大对种苗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向农户销售过期苗和弱病苗的现象。建立奖惩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对种苗质量高,技术服务好的企业,应给予相关项目优先申报及政策扶持;对育苗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种苗公司应限期整改或劝其退出种苗市场。
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园区供电线路改造,为提质增效提供基本保证。二是加强沙漠园区科研攻关,通过增设保温裙、防寒沟、双膜覆盖,增温火墙(炉)等,千方百计提高大棚保温性能;加快造林绿化,草、灌、乔和草方格相结合,在园区外围和主干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袭。
【第6篇】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50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武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mw光伏组件项目、湘电风能(甘肃)有限公司年产200台套2.5mw及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宁波百事德武威久源光伏构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mw支架及1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20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中广核一期49.5mw风力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二期49.5mw风电项目、大唐新能源49.5mw风电项目、武威洁源红沙岗58.5mw试验风光互补项目、常州天合49.5mw风电项目等正按计划进度抓紧建设。
(四)生物质能运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武威市的生物质能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村沼气。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今后开发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三、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大唐武威新能源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特变电工9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三期1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甘肃59mw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5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资本积累缓慢,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节能照明等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整体上仍处在产业链片段发展阶段,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电网的通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未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急需建设新能源电力输入输出配套设施。
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武威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政策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引导,立足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分析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确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科学定位新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武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工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产业提升,是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在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点线结合、横纵拉伸,合理调整产业内部分工,使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要坚持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以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为主线,鼓励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要改善和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规范简化各类审批手续,推行“一企一策”和“一站式服务”, 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把园区打造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创业福地、投资宝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优势和33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的并网条件,在312国道、高速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若干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武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树立样板和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进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引进发展风电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形成风光互补,全天候连续发电示范园区,力争形成民勤城东工业园区高载能产业的电源供应基地。四是规划建设天祝松山滩风电产业园。尽快开展该区域测风评估工作,以风电项目为依托,配套完善电网设施,力争在“xx”末将松山滩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的风电产业园。
(三) 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链条。
一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精心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壮大新能源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光电、风电产业项目。二是要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项目发展瓶颈。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在土地方面,要积极研究政策,利用好政策,寻求增加建设用地途径,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保用地供给。在融资方面,要按照boo(即:建设—拥有—经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dbfo(即: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平,政银企三方要合力共为。三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光电、风电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一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重点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注重科学运作,制订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设定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进行了责任捆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签约项目,要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运行工作,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四是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引进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打造集高端装备及零部件与太阳电池及组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电站输出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大力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打造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风电场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链,着力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问题。
(四)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技术开发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业科技创新梯次格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培育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五)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撑、优质的服务跟进和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一是政策上倾斜。要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国家在资源、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特惠政策,制定出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以优越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重、特大新能源项目、高科技项目、龙头型项目要给予特殊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运作上的杠杆效应,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对标志性工程和新能源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和扶持;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新能源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二是服务上跟进。强化信息捕捉,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国家、省上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项目申报信息;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立政府、社会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发模式,谋划、储备、引进一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早抢早抓快跑,第一时间向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申报项目,努力提供项目争取的命中率;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对已上报争取的新能源项目,指派专人负责盯办,积极衔接落实。三是组织上强化。要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新能源开发队伍力量,统筹协调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技术指导、要素供给、协调服务、优惠政策落实等事项,合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第7篇】2022年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50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武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mw光伏组件项目、湘电风能(甘肃)有限公司年产200台套2.5mw及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宁波百事德武威久源光伏构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mw支架及1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20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中广核一期49.5mw风力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二期49.5mw风电项目、大唐新能源49.5mw风电项目、武威洁源红沙岗58.5mw试验风光互补项目、常州天合49.5mw风电项目等正按计划进度抓紧建设。
(四)生物质能运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武威市的生物质能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村沼气。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今后开发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三、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大唐武威新能源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特变电工9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三期1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甘肃59mw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5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资本积累缓慢,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节能照明等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整体上仍处在产业链片段发展阶段,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电网的通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未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急需建设新能源电力输入输出配套设施。
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武威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政策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引导,立足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分析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确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科学定位新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武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工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产业提升,是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在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点线结合、横纵拉伸,合理调整产业内部分工,使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要坚持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以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为主线,鼓励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要改善和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规范简化各类审批手续,推行“一企一策”和“一站式服务”, 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把园区打造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创业福地、投资宝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优势和33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的并网条件,在312国道、高速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若干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武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树立样板和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进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引进发展风电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形成风光互补,全天候连续发电示范园区,力争形成民勤城东工业园区高载能产业的电源供应基地。四是规划建设天祝松山滩风电产业园。尽快开展该区域测风评估工作,以风电项目为依托,配套完善电网设施,力争在“xx”末将松山滩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的风电产业园。
(三) 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链条。
一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精心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壮大新能源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光电、风电产业项目。二是要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项目发展瓶颈。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在土地方面,要积极研究政策,利用好政策,寻求增加建设用地途径,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保用地供给。在融资方面,要按照boo(即:建设—拥有—经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dbfo(即: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平,政银企三方要合力共为。三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光电、风电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一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重点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注重科学运作,制订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设定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进行了责任捆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签约项目,要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运行工作,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四是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引进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打造集高端装备及零部件与太阳电池及组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电站输出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大力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打造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风电场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链,着力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问题。
(四)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技术开发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业科技创新梯次格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培育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五)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撑、优质的服务跟进和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一是政策上倾斜。要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国家在资源、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特惠政策,制定出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以优越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重、特大新能源项目、高科技项目、龙头型项目要给予特殊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运作上的杠杆效应,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对标志性工程和新能源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和扶持;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新能源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二是服务上跟进。强化信息捕捉,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国家、省上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项目申报信息;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立政府、社会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发模式,谋划、储备、引进一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早抢早抓快跑,第一时间向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申报项目,努力提供项目争取的命中率;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对已上报争取的新能源项目,指派专人负责盯办,积极衔接落实。三是组织上强化。要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新能源开发队伍力量,统筹协调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技术指导、要素供给、协调服务、优惠政策落实等事项,合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
省 文 化 厅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两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省内调研及省外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
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
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二)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
此次调研,在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尽管发展文化产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外部环境尚不宽松,但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懈气、不气馁,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大胆创新,放手实践,各地就发展文化产业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观指导政策及具体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经先行启动文化产业规划,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汉市于正式公布《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武汉市-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这期间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发展原则,同时各城区以此为主线,分别拿出体现各自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初步形成由点带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宜昌市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业规划中加重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笔墨,相应增加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措施,这些措施,对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加大转制力度,深化体制改革
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谷城县文化局于、对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两次有益的尝试。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将县直文化系统44%的人员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兴办实体,从事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同时实行“用人五制”,即全员聘任制、人员进出灵活制、竞争上岗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档案工作制,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拉开工资档次。通过实行这种以岗定责、以责定酬、竞争上岗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债务由改革之初的800万元降到不足130万元,文化产业形成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项目,年创利润150万元,是财政拨款的1.5倍,走出了一条县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3、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营运
文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这些存量资产?武汉市江汉区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他们认为关键是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开发,通过对自身资源进行再组合、再投入、再产出,为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他们抓住城市改造和开发机遇,将处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权转让,同时购买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储备,并成立营运实体,统一经营国有固定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带动了区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强化项目载体,推动招商引资
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发展缓慢的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襄樊市就十分重视以加强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是重视项目资源开发,项目数量较多,仅文物旅游类就组织了11个建设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形式灵活务实,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资、独资、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三是拓宽项目领域,将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基础设施做成项目推介;四是大胆创新,首次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将优秀剧目的冠名权、演出权包装为项目进行招商。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4个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820万元。
5、突出资源特色,培育精品名牌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精品名牌,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黄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比较重视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黄石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由此黄石文化发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而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战略,突出资源优势,重点抓住青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独具黄石特色的青铜文化旅游业、工艺制造业、博物展览业、演艺业等文化产业。
二、湖南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1、湖南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逐步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湖南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有的产业功能已初步显现。以长沙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长沙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长。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产值过10000万元的企业58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28家,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1.2万人。
2、主体产业发展较快
当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娱乐四大主体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形成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电影湘军”、“文艺湘军”,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湖南全省4家文化产业集团总产值达到12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亿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资产总值达52亿元。湖南广电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媒体广告收入9.47亿元。
湖南新闻出版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在全国确立了“出版湘军”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美誊。
广电业发展迅速。1993年来,湖南省广电局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提出和实践“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节目生产能力、经营创收、固定资产等3个方面实现了“超十倍”的跨越式发展。产业实力的增强,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不断扩大。湖南卫视已覆盖全国27个省会城市,在全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拥有9000多万用户,覆盖人口3.24亿,赢得了电视湘军的美称。其控股的电广传媒公司上市,到又增发5300万新股,募集资金15.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广电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旅游业成绩令人瞩目。湖南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速。“九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万人次,比“八五”期间增长141.2%,年均增长18%。“九五”期间累计旅游创汇8.01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53%,年均增长22.9%,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11.5%。“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增长20%。2年全省旅游业收入246亿元,占全省gdp的5.7%。
文化娱乐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为龙头的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长沙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全国四个重点演出城市。长沙的歌厅演出盛极一时,独一无二的长沙歌厅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极大关注,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娱乐节目交流会。
3、产业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近五年来,湖南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广电系统在广电中心一带2300亩土地上进行了七大建设,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金鹰文化城。新闻出版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闻出版大厦、湖南图书城、湖南电子出版大厦、湖南新闻大厦、长沙晚报报业中心。印刷业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动书刊无线胶装联动线等最先进设备。信息网络建设也有卓有成效。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湖南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116所,藏书1300多万册,其中有95个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居全国第一,包括一级馆13个,二级馆47个,三级馆35个。湖南还创办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娱乐业方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长沙电影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全国第六届城运全为契机,一大批气势宏伟,造型新颖,设备先进的运动场馆和先进设施投入使用,为湖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建设也有相当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宾馆、餐饮、礼品、广告、会展、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湖南特别在省会长沙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绩,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第六届城运会在湖南举办,金鹰电视艺术节落户长沙,全国农博会、糖酒交易会顺利召开,说明了湖南特别是长沙外部环境和基础建设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硬件保证。
(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大力发展歌厅文化
湖南歌厅文化很火爆,其经验:一是湖南人喜欢热闹,消费观念超前。近几年培养了一批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演员、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业找到了一个好的艺术形式。在以湖南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放松和文化消费相结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娱乐文化的反映,后现代娱乐文化的特点是由去中心化、边缘化、等级化向平面化发展,讲究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关系,融为一体。综艺性没有明确主题,开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内容。演出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大众娱乐形式。三是企业找到了好的经营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利用国有资产搞短平快,激活了国有资源;四是政府引导,以繁荣为主,引导规范,弘扬先进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规范落后的,坚决反对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发展文化产业
岳阳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气比什么都重要”的口号,凭着一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勇气,自10月,开发了第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汇泽文化广场,安置就业人员1400多人,上交利润810万元,上缴税收870万元。岳阳市文化产业是在极度困境中艰难起步的,到,市直文化部门负债5000多万元,市直800多名职工有400多人下岗。他们在深思2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何不度“文化关”,严峻的现实逼着他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杀出一条生路。文化突围,首先是观念突破,他们在市直单位进行了全员竞争上岗,还向社会招聘了50多名开发经营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地市文化部门,在实施较大规模产业开发的起步阶段,其难度超乎想象。汇泽文化广场建设先后拆迁了18万平方米的建筑,拆迁补偿资金高达1.5亿元,他们还度过了建设资金难关。第三是勇于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他们在汇泽文化广场的产业经营中,坚持由市场来定位,由竞争来选择,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抢占市场经济的制高点。第四是勇于从战略全局谋求更大发展。目前,他们启动开发的5个大项目,都是从大处着眼,靠创意出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
3、加强人才环境建设
近年来,湖南在文化领域积极稳妥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构建一整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力、充满竞争意识的人才环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实行聘用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充实了湖南的文化产业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运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引进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了“论功行赏、分锅吃饭、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几点思考
1、强化产业意识,营造环境
必须按照文化的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从业者和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立法,使文化产业有法可依。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创新体制,强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进一步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推进文化事业型体制向产业型体制的根本转变。
3、整合资源,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采取市场选择、政府推动的办法,彻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门围墙,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兼并和重组、资本运作等方法,使强者更强,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一批跨地区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
调研组成员:王元谋陈 周 刘月明
闵运时 邓 锋 赵 晗
执 笔:邓 锋 赵 晗
二oo五年八月十日
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荚冬其中:精制茶厂42荚冬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xx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吨,产值3783万元。名优茶均匀价格达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黄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园均匀亩值2026.8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超2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万吨,出口货值4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镇,1.8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50%的收进来源。
二、存在题目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来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xx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团体,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团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团体运作的局面。三要鉴戒新昌等地与天福团体(国内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团体)和北京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进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长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两地在纺织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介绍,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兰溪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口交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兰溪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政府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兰溪市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纺织企业购买无梭织机进行补贴,每购买1台喷汽织机财政补贴1万元,购买20台剑杆织机补贴1万元。同时,对每台织机规定最低纳税额标准,遏制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促使企业应用高端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湖塘镇提出了“纺织强镇”的发展战略,扶持引导纺织企业投入8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普通织机已基本被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使得湖塘纺织产品逐渐与国际高档服装面料接轨。
(三)高质量管理,打造高档次产品。兰溪、湖塘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湖塘镇针对纺织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企业都推行了技师责任制和质量工资制。在湖塘镇江苏旷达集团生产现场,我们看到,生产设备一尘不染,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规范到位。该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版)标准评审、德国dqs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论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在“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实现零缺陷”的质量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原材料到成品品质的把关和提升,实现了高标准的品质管理。
(四)高素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兰溪、湖塘两地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组织纺织企业选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纺织院校、先进棉纺织企业深造、锻炼,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地政府还鼓励企业赴上海、北京等人才高地招揽人才,用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马、江苏旷达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兰溪市到底,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近2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50多个。同时,企业注重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横向合作,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纺织原料、织造工艺、染整后处理工艺等,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增。兰溪市共有中国名牌1个,浙江省名牌3个、国家、省、市著名商标9个,江苏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产品。这些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使两地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平配套,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湖塘镇开发建设了武进纺织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湖塘印染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用电、统一供热、统一收费,并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等。同时,成立了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平台,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兰溪市在兰溪西郊开辟了面积达1000亩的灵洞工业园,作为发展纺织业的专业基地,政府在产业配套、社会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纺织品监测中心、纺织网、纺织协会等服务机构,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兰溪织造名城建设的规划,“xxx”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将以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建成占地13000多亩,入园企业500多家的产业园区。并按照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纺织生产研发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以及纺织工业网、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快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市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与兰溪、湖塘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依照国家和省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制定适合我市的振兴规划。要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制订发展规划,向上游发展良棉种植、精细加工,向下游发展高支纱、服装及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xx年,纱锭达到25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80%,精梳纱比例达到50%。年生产各类棉纱420万吨,各种布5亿米,各种针织服装1000万件。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2亿元。
(二)高投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增投入,膨胀规模,壮大发展实力;抓延伸,突出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竞争优势,膨胀产业规模。到xx年,纺织企业累计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技术装备水平达到90%,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用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普通织机;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重点抓好已与温州服装商会签约的总投资16亿元的山东临清温州服装产业园建设,建成集服装制造、商贸流通、商务洽谈、设计创意、时尚发布、论坛会展、培训交流、度假休闲、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升临清纺织产业档次。
(三)高强度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要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产品,做到普通产品规模化、特殊产品订单化;加快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汽和剑杆织机等新型设备,力争到xx年全市细纱机全部完成节能风机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淘汰“1”头细纱机、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提升装备水平。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行业中各类高能耗、高排放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四)高起点进行自主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之路,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要学习湖塘镇“区域品牌”与企业“名牌产品”共同发展的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区域品牌”以“中国纺织蜡染名城”为品牌标志,作为区域纺织服装企业共享的资源,企业名牌产品以“三和”、“白羊”、“艾诺”为代表,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各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研发120支以上高支纱、功能性新面料用纱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纱线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赢利能力。企业技术中心每年都要研发2-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争取做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推广一批。到xx年,争创中国名牌2个以上,省名牌5个以上。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五)高水平建立公共平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尽量争取国家扶持。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争取国家及省各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好临发〔〕4号文件,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以及省级荣誉称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聊城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奖励企业20万元和5万元;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按实际形成投资额的万分之三奖励企业法人代表;凡重点企业当年新增税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税金的2%奖励企业法人代表。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加速建立融资担保平台。一是努力做好银企对接。积极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务创新与业务品种开发。积极研究采取循环贷款方式,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贷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随时还款、循环使用’’;大力推广农信社的“大联保体贷款”的做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筹建担保公司。今年力争组建2家担保投资公司,缓解我市企业担保抵押难的问题。
3、加快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就是集中一个产业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设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体系平台。可为该产业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公共研发等平台服务。一方面,解决了投入大、要求高,单个企业难以建立的难题。另一方面,公共研发平台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可以把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向企业推广,实现互惠双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
4、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设立市行政服务大厅,凡有审批职能的市直部门都要在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由各单位业务熟、责任心强的精干人员值班,并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从简、从快、从优的原则集中办理有关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是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可采用bot(即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宣传推动提高产业知名度、组织参加或举办大型行业展览活动,提供信息,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5、积极筹建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两个市场,即原材料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拓展,建设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交易市场,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经营业户、纺织机械及配件经营户或印染加工联络处等中介加入,带动纺织产业拉长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我市的影响力。
【第8篇】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
省 文 化 厅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2)》,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两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省内调研及省外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
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
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第9篇】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产业发展现状
__村地处__镇政府所在地,人居较为集中,经济较为活跃。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426户,1680人,劳动力380人,有耕地1800亩,退耕还林1700亩,年农业总产值575万元,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1853元。
全村现有山茱萸1700亩,年产100万元,人均595元;核桃700亩,年产30万元,人均178.6元;年出栏商品猪1500头,年产150万元,人均892元;劳务输出125人次,年收入25.2万元,人均150元。山茱萸、核桃、养猪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保障。
农村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__村三条通外公路已水泥化、柏油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有60%农户住进宽敞明亮的小洋平房,电话、彩电、摩托车的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并把“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参与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二是广泛宣传,制定工作规划。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板报、会议、宣传材料等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各级干部和产业带头人开展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一村一品,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镇村干部能够立足本村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制定出示范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一村一品”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今年举办培训班12次,培训45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20份,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每组培养了2-3名农民技术员。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加快农村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实现人才强村新突破。
四是分类指导,实现重点突破。按照“畜牧抓发展,林果抓科管,菌药抓营销,劳务抓培训”的工作思路和 “一业突破,长短结合”的方针,采取“抓大户建小区,抓协会建基地,抓科技提效益,抓营销促增收”的办法,镇村领导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服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实现突破性发展。
五是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坚持从示范带动入手,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户、示范小组、示范村。通过典型带路将“一村一品”不断引向深入。形成村、组、户三级示范体系。以点带面,不断扩大“一村一品”的覆盖面。
六是组建合作组织,实行品牌经营。成立了核桃和养猪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三产”服务,拓展市场空间,努力树立产业品牌形象,形成产业发展聚能效应,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载体。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部分干部群众满足现状,“小农思想”严重,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特别是部分群众认为发展林果业、养猪业,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费力费时、受市场影响大,导致区域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发展步子迈得不够大,产业聚能效应尚未形成,阻碍了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全面发展。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现该村林果业、养猪业仍停留在家庭小经济状态,做大做强意识不够,年用于发展产业的投入比重很少;风险意识和发展意识不足,年产业发展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滞后;村组干部在市场开拓与产业项目引进等方面缺乏创造,等米下锅思想严重;劳务输出没有带头人,难以形成劳务品牌。
3、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虽然群众种植山茱萸、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经营分散、技术推广滞后、资金等跟不上,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难以正常进行,年损失率在15%以上,导致产品产量低、质量差,造成了广种薄收。
4、基地建园质量水平低,良种比例小。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有8处,良种栽植面积不到35%;基地内种植高杆经济作物和药材,严重影响经济林木生长发育,延缓了结果年限;因群众未按初植密度和树种补植,密度过大,山茱萸与核桃混交,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5、加工水平低下,产品附加值低。山茱萸、核桃仅限于初加工,加工方法原始简单,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产值效益低下。
6、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和营销队伍,产供销体系不健全,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造成产品抢购抢销或滞销的混乱局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7、圈舍改造不平衡,受市场影响生猪和适繁母猪存栏不足,养殖小区建设层次低,难以满足当地养猪业的循环发展。
四、产业发展的计划和对策
一是以农民培训为突破口,加大农村人才战略的实施力度。把会管理、懂经营、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采取形式多样的办法推广实用致富技术,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力争3-5年培训每组5-10人技术能手和1-2人劳务带头人。
二是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和营销队伍,扩大品牌效应。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努力提高农户组织化
程度,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以产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健全农村产业合作社,力争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路子,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
四是以开发品牌为突破口,加大市场开拓工作力度。引导农户要切实转变观念,内引外联,树立发展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一方面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五是以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以网站为依托,以产业合作社、产业大户为重点,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利益机制,用市场手段抵御市场风险。
六是全面兑现国家惠农政策,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以产业合作社的名义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用资金使产业发展再上台阶。特别是在化肥、山茱萸剥皮机、病虫害防治器具方面的惠农补帖、扶持资金上给予投入。
七是面向市场,扩大规模,狠抓产业建设。鼓励群众培育良种育苗,力争在3年内发展良种核桃1200亩,山茱萸基地建设1300亩,改造核桃200亩;大力建设标准化、卫生化圈舍,引导群众扩大适繁母猪规模,加大良种瘦肉型猪引进力度,平抑仔猪市场价格,力争年出栏量突破1500头,建设规模以上小区2处、繁育基地1处;力争每户有1人以上外出务工。
【第10篇】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二、存在题目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
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来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10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团体,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团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团体运作的局面。三要鉴戒新昌等地与天福团体(国内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团体)和北京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进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第11篇】水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_____市发展水果产业的五大优势
1.地形气候优势:极易形成独特小气候,温暖湿润的川道小盆地可种植柑桔,丘陵缓坡地可种植甜石榴、梨、桃。
2.交通优势:东可经316国道、襄渝干线直达湖北、河南,南可经襄渝线直达四川,西可经阳平关达甘肃,北可经316、208国道直达关中,果品销售市场广阔。
3.作业优势:水果生产主要依靠人力操作。我市多山地形复杂,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人力所为。
4.市场优势:实施西部退耕还林,加之原部分粮食种植区实施开发,全国粮食出现匮乏,为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国家实行了暂时性粮食生产补贴,粮价上涨,这就刺激了如平原、中原等原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区果农可能毁果种粮,必将导致果品产量下降,加之人民生活质量的日渐提高,对果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5.效益优势:我市是典型山区,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山地亩产一般不足200公斤。而果树根深叶茂,旱不怕缺水, 涝不怕久雨,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农作物强,而且产量和收入比较稳定,据引种试验,大樱桃栽后3年挂果,6年进入盛产期,亩产1000-1500公斤。桃、李、梨等栽植2—3 年后进入挂果期,4—5 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成倍增长。
二、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小。目前本区各地的水果种植是农户自主发展,大多自产自用,只有少量商业种植,种类多样,产出时间不集中,难以形成销售规模。二是管理水平低。没有形成商业意识,不敢大胆发展。没有进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种植状态。三是品种繁杂,良莠不齐。目前我地区的水果,大多数是外出务工引种的,不论品种适应、优劣程度,盲目引种,导致品种繁杂,良莠不齐,效益低下。
三.对策建议:
1.科学管理,强化指导。一是有条件的乡镇应把水果生产作为一项产业纳入工作日程,充分发挥农、林部门的职能作用,进行科学引种,积极开展示范园建设,以实际经济效益刺激群众主动发展。二是组织群众到全国主要水果产地参观学习,以事实来刺激他们开拓创新意识。三是加强学习市场经济,掌握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干部和当地能人志士带头务果,开拓市场,以“协会+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水果规模化生产,销售,加工搭建平台。
2.选用良种,适地适树。由于近年来国际,国内果树品种更新较快,品质,产量都在不断提高。在选择发展品种时,应选择最新最优质的品种,在调苗前,对苗木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然后统一调运,确保品种的真实可靠,品质优良。在果树生长环境上,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统一规划,规范建园,以免造成小环境不适应导致效益低下。
3.合理规划,重点示范。应在果树建园前进行合理规划,利用重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大好机遇,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统一选择地块,规模种植,规范管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建一户富一户。
4.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农林站的作用,组建果树管理服务队,指导果树栽培技术,督促果农规范管理;成立农资专业配送中心,确保农药器械品种齐全,质优价廉;组织地方能人,成立果业协会,疏通果品加工、贮藏及销售渠道,确保果农所产水果及时投放市场。
【第12篇】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____、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____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__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____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____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____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____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____—2022年)》将____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2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第13篇】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长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两地在纺织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介绍,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兰溪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口交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兰溪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政府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兰溪市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纺织企业购买无梭织机进行补贴,每购买1台喷汽织机财政补贴1万元,购买20台剑杆织机补贴1万元。同时,对每台织机规定最低纳税额标准,遏制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促使企业应用高端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湖塘镇提出了“纺织强镇”的发展战略,扶持引导纺织企业投入8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普通织机已基本被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使得湖塘纺织产品逐渐与国际高档服装面料接轨。
(三)高质量管理,打造高档次产品。兰溪、湖塘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湖塘镇针对纺织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企业都推行了技师责任制和质量工资制。在湖塘镇江苏旷达集团生产现场,我们看到,生产设备一尘不染,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规范到位。该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版)标准评审、德国dqs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论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在“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实现零缺陷”的质量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原材料到成品品质的把关和提升,实现了高标准的品质管理。
(四)高素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兰溪、湖塘两地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组织纺织企业选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纺织院校、先进棉纺织企业深造、锻炼,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地政府还鼓励企业赴上海、北京等人才高地招揽人才,用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马、江苏旷达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兰溪市到底,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近2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50多个。同时,企业注重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横向合作,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纺织原料、织造工艺、染整后处理工艺等,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增。兰溪市共有中国名牌1个,浙江省名牌3个、国家、省、市著名商标9个,江苏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产品。这些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使两地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平配套,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湖塘镇开发建设了武进纺织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湖塘印染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用电、统一供热、统一收费,并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等。同时,成立了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平台,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兰溪市在兰溪西郊开辟了面积达1000亩的灵洞工业园,作为发展纺织业的专业基地,政府在产业配套、社会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纺织品监测中心、纺织网、纺织协会等服务机构,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兰溪织造名城建设的规划,“xxx”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将以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建成占地13000多亩,入园企业500多家的产业园区。并按照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纺织生产研发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以及纺织工业网、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快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市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与兰溪、湖塘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依照国家和省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制定适合我市的振兴规划。要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制订发展规划,向上游发展良棉种植、精细加工,向下游发展高支纱、服装及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XX年,纱锭达到25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80%,精梳纱比例达到50%。年生产各类棉纱420万吨,各种布5亿米,各种针织服装1000万件。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2亿元。
(二)高投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增投入,膨胀规模,壮大发展实力;抓延伸,突出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竞争优势,膨胀产业规模。到XX年,纺织企业累计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技术装备水平达到90%,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用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普通织机;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重点抓好已与温州服装商会签约的总投资16亿元的山东临清温州服装产业园建设,建成集服装制造、商贸流通、商务洽谈、设计创意、时尚发布、论坛会展、培训交流、度假休闲、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升临清纺织产业档次。
(三)高强度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要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产品,做到普通产品规模化、特殊产品订单化;加快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汽和剑杆织机等新型设备,力争到XX年全市细纱机全部完成节能风机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淘汰“1”字头细纱机、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提升装备水平。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行业中各类高能耗、高排放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四)高起点进行自主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之路,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要学习湖塘镇“区域品牌”与企业“名牌产品”共同发展的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区域品牌”以“中国纺织蜡染名城”为品牌标志,作为区域纺织服装企业共享的资源,企业名牌产品以“三和”、“白羊”、“艾诺”为代表,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各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研发120支以上高支纱、功能性新面料用纱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纱线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赢利能力。企业技术中心每年都要研发2-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争取做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推广一批。到XX年,争创中国名牌2个以上,省名牌5个以上。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五)高水平建立公共平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尽量争取国家扶持。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争取国家及省各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好临发〔〕4号文件,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以及省级荣誉称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聊城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奖励企业20万元和5万元;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按实际形成投资额的万分之三奖励企业法人代表;凡重点企业当年新增税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税金的2%奖励企业法人代表。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加速建立融资担保平台。一是努力做好银企对接。积极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务创新与业务品种开发。积极研究采取循环贷款方式,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贷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随时还款、循环使用’’;大力推广农信社的“大联保体贷款”的做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筹建担保公司。今年力争组建2家担保投资公司,缓解我市企业担保抵押难的问题。
3、加快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就是集中一个产业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设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体系平台。可为该产业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公共研发等平台服务。一方面,解决了投入大、要求高,单个企业难以建立的难题。另一方面,公共研发平台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可以把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向企业推广,实现互惠双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
4、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设立市行政服务大厅,凡有审批职能的市直部门都要在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由各单位业务熟、责任心强的精干人员值班,并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从简、从快、从优的原则集中办理有关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是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可采用bot(即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宣传推动提高产业知名度、组织参加或举办大型行业展览活动,提供信息,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5、积极筹建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两个市场,即原材料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拓展,建设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交易市场,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经营业户、纺织机械及配件经营户或印染加工联络处等中介加入,带动纺织产业拉长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我市的影响力。
【第14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配合省市政协开展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县政协组织人员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深入乡镇、相关企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福建德化、永春和仙游三个县,围绕如何找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切入点这个中心课题,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掌握具体情况,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本报告。
一、发展我县文化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表现形式。
(一)我县文化资源的丰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县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一是种类多,积淀了以秋收起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山背、古艾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黄龙禅宗文化为代表的禅文化、以九岭山脉次原始森林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黄庭坚、陈氏五杰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蚕桑、茶叶、供砚、木雕工艺制品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二是品位高,作为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事件,秋收起义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山背文化作为江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符号、古艾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载入《史记》、黄庭坚、陈氏五杰名扬海内外,宁红茶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美誉,表现出我县文化资源独有的魅力;三是潜力大,我县独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产品,只要扎实求证,认真规划,努力实施,就可以开创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具有深厚的潜力。
(二)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打造了文化品牌,培育了双井之春艺术节品牌,社会关注度、参与度显著提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全丰花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宁河戏、一圣仙娘花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次在全丰调研了解到,全丰镇充分利用全丰花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优势,组织民间艺人活跃在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去年演出近200场,获得收入70余万元。目前,有广东、浙江等演艺公司邀请全丰花灯表演队赴当地表演;做大名人文化品牌,举行了黄庭坚草书邮票首发式、拍摄了《大宋才子黄庭坚》电视剧;挖掘红色资源,拍摄秋收起义专题片、组织了高规格的苏区论坛;成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二是群众文化方兴未艾,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三是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位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扎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全县乡镇网络整合,多措并举繁荣群众文化;四是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投资488万元对国保单位秋收起义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投资7300万元对省保单位黄庭坚纪念馆进行扩建,投资80余万元对省保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维修。
(三)强工兴城战略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我县强工兴城战略取得重大成就,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是引进了以浙江义乌创业园为代表的一批小商品、手工装饰品企业。工艺品生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门槛低、见效快、增收明显的优势,能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硬支撑;二是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了黄庭坚公园、马家洲公园、大洋洲公园,在建的有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项目,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我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我县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经营主要在网吧经营、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出租、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字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资源开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开发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搞统一策划、对外营销,旅游部门推介景点,没有一份完整的导游词;作为闻名全国的宁红茶、双井绿,经过数十年努力,外包装品位得到提升,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被挖掘,仅见数种茶叶印刷了黄庭坚诗词,创新力、影响力不强。同时,文化产业市场不健全,文化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有限,也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
三、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调研组通过考察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工作,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强烈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对于提升县域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吸引力,增加当地居民对本县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本地区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我县文化产业时不我待。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调研组归纳了几点对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有益启示:
借鉴该县经验,我县应尽快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科学计划。规划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
(三)出台一套实的政策。根据我县实际,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我县文化产业的特点,制定完整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内容涵盖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序列政策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工业项目一同对待,享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及用地、用电等优惠。尤其要厚待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如全丰花灯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和传统贡砚制作艺术的传承。调研组了解到,全丰花灯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至今尚未通过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演出不合法,极大制约了该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的用材指标争取较难、融资渠道狭窄;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工艺美术厂改制后,贡砚生产急剧萎缩,现在只剩下王令开的一个家庭作坊在生产,年产值不到100万元。对这些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较深厚的产业,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视之,文化部门应该尽快完成全丰花灯表演的行政审批,林业部门要优先满足万顺木艺公司的木材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政策在调整当地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体现产业政策的精髓。
【第15篇】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广播影视产业,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市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市广电局党组中心组对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末,我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影院1座,电视台1座,实验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2座,电影院1座;企业广播电视站3座。市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县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1套;企业站电视节目1套。市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34小时3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2小时30分;县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21小时2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1小时50分;企业站每天自制节目36分钟。市级广播全年播出1460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65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2410小时;县级广播全年播出915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54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0110小时;企业站电视全年播出2905小时。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市级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县级广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光缆干线1266千米,有线电视用户13、6万户。全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742人,其中市级364人、县级291人、企业站87人。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4116万元,其中市级2570万元、县级1020万元、企业站526万元,预计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超过4700万元。
二、现状分析
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广播影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体现在:
1、基础较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离不开宣传、事业、管理和队伍等几方面因素。近年来,我市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广播影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事业建设发展迅速,广播影视有效覆盖面显著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加强,广播影视社会行业工作格局得到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广播影视系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这些工作取得的成绩,都为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总量增加。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经营创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形成产业雏形,进入21世纪后快速发展,产业经营创收总量从最初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到末达到4116万元,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3、思路清晰。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市广播影视产业形成了“依托广播影视媒体,大力发展广告经营,努力开拓节目市场,确保广告和节目经营稳定持续发展;依托广播影视网络优势,巩固和发展有线电视业务,积极拓展多功能业务,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依托广播影视行业优势,积极开发相关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效益连年取得明显增长。
4、各具特色。在以广告业务为主的创收方面,市电台实行城市广播和交通广播广告分频承包经营;市电视台实行广告目标管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市广电报社则是自行运作广告。在网络经济发展方面,市广电网络分公司依靠发展有线电视用户,依靠收视维护费价格调整,依靠发展增值业务,如数字电视机顶盒、互联网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创收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在相关产业方面,也取得部分突破,如市电台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学校,市电视台的广电旅行社、少儿艺术团,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市广电报社的报纸发行业务,市广电物业管理中心的对外物业托管等。这些经营创收活动各具特色,效益明显,为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困难和问题
广播影视属于高投入、高技术的产业,设备的更新、人才的引进、网络的建设和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人才的引进。但真正能够投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各方面的支出都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虽然有所发展,效益有所提升,总量有所增加,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其主要是:
1、总量偏小。近年来,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营单位主体性增强,广播影视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都得到发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纵向相比,确有较大的增长。但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广电产业的横向相比,总量仍偏小,比重仍偏低,产业合力没有完全形成,总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
2、结构失衡。一般来说,广电产业分布情况是广告和内容创收占总量的50%,有线电视网络创收占总量的30%,财政拨款占总量的20%。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创收则出现了倒挂现象,即有线电视网络创收占总量的50%,广告和内容创收只占总量的30%。这说明我市广电产业的经营创收从宏观上来说结构是失衡的。从微观上看,网络经济以有线电视收视费为主,广播影视媒体以广告创收为主,而网络经济中的增值业务,广播影视媒体的内容创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竞争失序。从全省来看,省台的众多频率(频道)在落地,对我市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是一大冲击,此外,其部分频率(频道)近似或低于市级台广告价格的广告播出,对我市的广告创收也构成威胁。如市电视台过去的外地品牌广告量达80%以上,而现在只占总量的8%,90%以上都是本地广告。就全市而言,渝水广播电视台与市本级的媒体同在市区播出,虽对市本级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影响不大,但其相对低廉的广告价格,却对市本级的广告创收构成冲击,从而导致市本级的广告量貌似很多,可广告单价却始终上不去。
4、创新不够。一是在产业发展的思路上不够连贯。如整合全系统广告进行集中经营,买断渝水台广告经营权,开展营销活动和户外广告等,过去都曾经做过一些尝试,但大都有始无终。二是在产业发展的视野上不够开阔,办法不多。一方面,一些能够体现广电优势的阵地,例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项目等,我们没有去开发、去占领,仍然局限于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产业创收的手法简单,形式单一,一些本属广电产业的创收项目,没有去发展,如车载电视项目等。三是在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不够新颖。如部分创收栏目的制作不够新颖,医疗、药品广告的播出形式不够创新等。四是在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发上不够有力。如依赖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受节目内容的制约,用户增长不快;互联网业务受电信部门的制约,网速慢,用户增长不多;图文电视和点播频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5、人才缺乏。我市广电系统在长期的宣传、事业和管理工作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宣传、技术和管理人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尤其是缺乏优秀的广电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策划、资本运作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思路与对策
这些年,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自己跟自己比,总量有较大的增长,但与先进、发达地区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视野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多、步子还不快。经营创收理念上的更新、项目上的拓展、总量上的增大,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主导作用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广播影视产业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xx年,全市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广播影视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经营创收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1亿元,将是我市广播影视产业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对策是:
1、加快实施数字影院建设工程。依托中国电影集团在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影院建设方面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加大数字化影院新建、改建力度,率先在全省完成我市城区的数字化影院改建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我市电影放映设备的数字化转换,积极实施跨区域扩张或整合,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促进我市电影产业升级,做强做大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促进我市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20xx年,我市主城区再增加1—2座数字电影放映城,分宜县城区建设1—2座数字电影放映城。
2、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以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经双向数字化改造,可提供包括语音业务、宽带高速数据接入等在内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可以满足“三网融合”业务发展要求,是最经济、最具内容优势、最具发展潜力、最能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最宜发挥网络自主创新优势、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该项目计划建设连接全国部分大中城市,骨干网速率达每秒1000千兆,接入网用户端速率达每秒100兆,比现有用户上网速度快100倍,能提供三网融合综合信息业务的示范网络,为最终建成覆盖城乡3亿以上家庭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奠定基础。依托该项目平台,到20xx年,我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初具规模,产生规模经营效益。
3、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以我市列为全省首批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试点城市为契机,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一是将有线电视网原来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增加到50—60套数字电视节目,同时推出若干套数字广播频道(包括多语种的外语广播),为付费电视用户提供30—50套付费节目和若干套视频互动点播节目;二是大力开发公共信息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政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服务;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大量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从而极大地满足群众需求。,我市主城区率先在全省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20xx年,全市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4、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按照国家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信息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网络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能够实现广电网络全程全网,提升网络业务承载力,开发多种业务,将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政务公开、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成为城市现代服务和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网络整合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网络整合将有效带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产值,为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为契机,启动全市企业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20xx年,全市完成企业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
5、大力发展影视制作业。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采取有力扶持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提升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形成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全面繁荣的局面。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重要节展和平台,大力实施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推广战略,探索建立“市场运作、企业营销、政府补贴”的推广营销新机制,把政府扶持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使具有视角、特色、元素的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影视节目更多地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到20xx年,采取自创、联合等方式,力争全市完成1部电影、1—2部电视剧、3—5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影视产业链。
6、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媒体。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全省重要影响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依托我市现有无线传输资源加快网络建设,抓紧建立全系统广泛合作、统一运营的体制,探索走出一条新媒体发展的新路子,使新媒体成为广电系统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的第四大创收来源。
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通过无线覆盖网络,向手机、mp4、gps等各类便携接收终端,随时随地提供广播电视、电子报纸、电子杂志、以及金融、交通、生活等各类媒体信息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对拉动民族工业、推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该项目将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奥运成功试播和阶段性规模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业务和运营支撑体系,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的无线网络,形成惠及亿万群众的新型广播电视服务方式和产业业态。该项目在我市已完成阶段性试验工作,力争启动,20__年产生规模经营效益。
7、加快开发农村广播影视市场。依托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保障农村群众广播影视基本权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带动和开发农村市场,实现建立公共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到20xx年,全市城乡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通达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80%,各乡(镇)配备1台(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条件好的乡(镇)有院线公司进入。
8、加快区域性一流媒体建设步伐。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以市广播电视媒体为重点,大力建设频率(频道)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区域的区域性一流媒体,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扩大我市广播影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电视台将以市内发展为主兼顾区域性,向市内、区域性并重发展转变,由以电视为主兼顾新媒体,向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大幅提升电视台的区域性传播力,建成区域性领先的电视、网络视频现代传播体系。人民广播电台将形成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调频广播为补充,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现代、区域性、综合传播体系,使之在技术装备水平、频率规模、节目制播能力、新媒体发展、受众覆盖范围、区域性舆论影响力等重要指标方面,接近或达到全省主要传播媒体的水平。广播电视报社积极创新广电报运营机制,推进广电报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与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把广电报真正办成一份群众喜爱的生活服务类区域性报纸。到20xx年,争取增加1—2个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打造2—3个精品频率(频道)和5—6个精品节目(栏目)。
9、巩固提高广播影视广告业。在抓好传统的广播影视广告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广告、网络广告、移动广告等新型传播载体广告,努力提高广告创意设计和制作水平。针对广播影视的特点,对平面广告、视听广告、户外广告等经营性资产进行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广电网站等多种媒体的多重开发和利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广告创收赢利能力。到20xx年,全市广播影视广告业年收入力争达到5000万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