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概述:小康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确保到xx年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取得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我镇围绕“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镇有关人员会议,布置了任务;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和统计材料;深入村(场)实地走访,与村民座谈,了解群众的想法与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以及意见与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基本情况
xx年,全镇总人口306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15人,城镇化率9。36%,另有流动人口6198人。2022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20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4822万元,比上年增加1713万元,农业总产值27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0元。
二、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困难
虽然插旗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农业产业现代化不够,产质量不高,农民增收幅度小。即使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今年要基本实现小康,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与全面实现小康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增收渠道少,插旗镇农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如果遇上干旱等灾情,收入就会锐减。
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凭体力赚钱。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总人口的40%,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对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接受不够快;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在进城务工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出现致富无门的现象。
3、农产品结构调整不力。我镇农民主要还是种植芥菜、棉花、豆角等为主,农产品结构不够,特别是质优价高的农产品数量极少。一味追求产出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农民收益的提高。
三、奔小康的对策
要使我镇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商家带来资金和技术,才能更好地解决生产劳动力。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农民才有钱投资创业,教育和卫生事业也才会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增加我镇农民的收入,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首先要加强镇域基础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基础素责,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我镇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许多优秀生源,但是大学毕业生回镇工作的不多,我镇人才资源匮乏。而发展职业教育则是提高我镇人口整体素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发展普及型的成人教育,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绿色证书等培训班,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能发展的专门人才,提高他们就业的机会。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
当前我镇群众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离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近期看主要是由于农产品难卖,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引起的,但从长远看,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在现阶段的集中反映。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村农业工作的引导,加强坡改梯工作,增强土地利用率,修筑生产便道,提高种植科技水平。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建立服务队伍,健全服务网络,构筑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如在传统产业芥菜种植等方面,应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大力发展优质芥菜;充分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蔬菜,开发绿色食品,还可以探索特色养殖等,使我镇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3、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扩大群众增收渠道。
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就是就业问题。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一是要大力发展插旗菜业,做好我镇企业的服务工作,让他们有宽松的生产环境,产出更好的效益,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工人工资。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导鼓励客商到我镇创办中小企业,尽可能就近解决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打工增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流动的门槛逐渐降低,政府应利用这一时机,搞好剩余劳动力外出的就业培训,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做到人人有事做,全民参与到建设发展中来,更好地整体推进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4、加大小康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首先落实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居住分散的群众向集镇、中心村转移,走脱贫之路。加快我镇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的步伐,着力打造插旗菜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谷里河沟改造、道路交通等基础实施建设步伐,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水泥路,加强村庄联户路的硬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格局,改善群众发展经济的环境条件。其次是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广大群众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要扶持一批运销大户,尽可能给他们以帮助,参与到我镇芥菜行业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农产品产销合作社等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
三是要积极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具体措施。鉴于因病致贫较多的现状,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社会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并在完善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医疗费负担重的问题。五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动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5、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近年来,插旗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选择最因地制宜的城镇发展规划,加大集镇建设力度,继续沿用卡口扩宽后建成的“三街、四路、五小区”格局(振兴街、文明街、桥头街、建设路、大桥路、注插路、城北路、城中行政文教区、城南沿堤营销区、城西商贸区、城北工业区、城东农机配修服务区),特别以交通、经济优势集于一体的s202省道、大桥路、以及插旗菜业工业园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业、娱乐业一体发展。
总之,我镇要严格按照上级各级党政部门的指导,带领团结插旗人民辛勤劳动、同甘共苦、共创自己美好家园,如期与全国进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确保到xx年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取得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我镇围绕“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镇有关人员会议,布置了任务;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和统计材料;深入村(场)实地走访,与村民座谈,了解群众的想法与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以及意见与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基本情况
xx年,全镇总人口306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15人,城镇化率9。36%,另有流动人口6198人。2022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20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4822万元,比上年增加1713万元,农业总产值27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0元。
二、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困难
虽然插旗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农业产业现代化不够,产质量不高,农民增收幅度小。即使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今年要基本实现小康,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与全面实现小康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增收渠道少,插旗镇农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如果遇上干旱等灾情,收入就会锐减。
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凭体力赚钱。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总人口的40%,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对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接受不够快;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在进城务工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出现致富无门的现象。
3、农产品结构调整不力。我镇农民主要还是种植芥菜、棉花、豆角等为主,农产品结构不够,特别是质优价高的农产品数量极少。一味追求产出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农民收益的提高。
三、奔小康的对策
要使我镇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商家带来资金和技术,才能更好地解决生产劳动力。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农民才有钱投资创业,教育和卫生事业也才会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增加我镇农民的收入,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首先要加强镇域基础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基础素责,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我镇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许多优秀生源,但是大学毕业生回镇工作的不多,我镇人才资源匮乏。而发展职业教育则是提高我镇人口整体素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发展普及型的成人教育,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绿色证书等培训班,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能发展的专门人才,提高他们就业的机会。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
当前我镇群众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离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近期看主要是由于农产品难卖,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引起的,但从长远看,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在现阶段的集中反映。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村农业工作的引导,加强坡改梯工作,增强土地利用率,修筑生产便道,提高种植科技水平。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建立服务队伍,健全服务网络,构筑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如在传统产业芥菜种植等方面,应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大力发展优质芥菜;充分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蔬菜,开发绿色食品,还可以探索特色养殖等,使我镇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3、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扩大群众增收渠道。
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就是就业问题。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一是要大力发展插旗菜业,做好我镇企业的服务工作,让他们有宽松的生产环境,产出更好的效益,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工人工资。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导鼓励客商到我镇创办中小企业,尽可能就近解决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打工增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流动的门槛逐渐降低,政府应利用这一时机,搞好剩余劳动力外出的就业培训,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做到人人有事做,全民参与到建设发展中来,更好地整体推进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4、加大小康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首先落实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居住分散的群众向集镇、中心村转移,走脱贫之路。加快我镇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的步伐,着力打造插旗菜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谷里河沟改造、道路交通等基础实施建设步伐,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水泥路,加强村庄联户路的硬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格局,改善群众发展经济的环境条件。其次是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广大群众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要扶持一批运销大户,尽可能给他们以帮助,参与到我镇芥菜行业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农产品产销合作社等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
三是要积极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具体措施。鉴于因病致贫较多的现状,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社会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并在完善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医疗费负担重的问题。五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动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5、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近年来,插旗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选择最因地制宜的城镇发展规划,加大集镇建设力度,继续沿用卡口扩宽后建成的“三街、四路、五小区”格局(振兴街、文明街、桥头街、建设路、大桥路、注插路、城北路、城中行政文教区、城南沿堤营销区、城西商贸区、城北工业区、城东农机配修服务区),特别以交通、经济优势集于一体的s202省道、大桥路、以及插旗菜业工业园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业、娱乐业一体发展。
总之,我镇要严格按照上级各级党政部门的指导,带领团结插旗人民辛勤劳动、同甘共苦、共创自己美好家园,如期与全国进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我们描画了今后二十年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农村党员责任更是重大,因为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领头羊,只有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人民才能算得上实现了全面小康。
一、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在旧社会,人们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理解就是吃饱穿暖住好房子,根本不敢奢望上学读书干大事业。新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小康标准越来越高,万元户甚至十几万元户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加注重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由于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评判标准。因此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享受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不仅仅让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现宽裕的小康目标,还要让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实现宽裕的小康目标;不仅让城市居民过上小康生活,更要让广大农村群众也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是由小平同志提出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的时候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实现小康社会。后来,小平同志又进一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在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小平同志后来又提出了一个时间表,说实现小康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0年算起,用10年时间,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到2000年再翻一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这个小康是很不宽裕的小康、在全国也是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下一步也就是第三步,从现在起再经过50年的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一种比现在的小康水平要高得多的宽裕型小康社会。
上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有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因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在世界上还处于中下收入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多美元为低收入国家,200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我们实现的小康离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远的多。邓小平所提出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提高。这是符合中国当时经济社会现实的,也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
后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战略思考。在此基础上,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22年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至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至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在本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22年、2022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又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总体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旨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此,十六大不仅规定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也规定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要在全面二字上下功夫,始终要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制度建设,也不能片面追求平均水平,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和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如果不抓住重点,不解决难点,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体现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也不可能建成真正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今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对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那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是什么呢?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18项指标:
一是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或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二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35%。
三是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
四是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0%。
五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60%。
六是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4人。
七是农村居民基尼系数达到0.3-0.4。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八是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九是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岁。
十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这个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等于居民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
十一是农民居住质量指数≧75%。
十二是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7%。
十三是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
十四是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85%。
十五是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5%。
十六是常用耕地变动幅度≧0。常用耕地变动幅度=(常用耕地变动面积/常用耕地基期面积)100%。
十七是森林覆盖率≧23%
十八是万元农业gdp用水量≦1500立方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更是如此。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们还只是从总体上初步达到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也就是说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差别太明显,生活水平的差距也太明显,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缩小工农差别,今后可能再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了,国家实行统一的管理;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转变,来之不易,经过了80多年的奋斗,但是要长期执政,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大国的执政党,要想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优化人民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只有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了,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有坚实的执政基础。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政绩合法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关键是它能比后者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率。这种更高的社会生产率,必然表现为人民有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人人有责,不能使自己置身事外。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贯彻上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把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进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更平衡的小康,无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实践证明,能不能立足国情而又面向世界,能不能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能不能尊重发展规律而又不因循守旧,制定一个符合人民愿望、体现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的关键。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了胜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三、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惠农措施,农业与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2022年我国农村综合实现小康程度为21.6%,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12.1%;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15.6%;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15.0%;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20%;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70%;资源环境为-22.4%。十八项指标分别为: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尽在好范文网范文网。
【第4篇】中国睡眠小康指数调研报告:七成网友睡得不够"小康"
据了解,江苏居民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 7.7 小时,每天花三分之一左右时间睡觉的你,睡眠质量又怎么样呢?
48.1% 的网友晚上 11 点以后才睡觉,推迟睡眠时间的主要原因,是上网玩手机等娱乐活动。专家表示,睡觉前玩手机是一种不良的睡眠习惯,长期下去会造成依赖,不玩手机就会失眠。
推迟入睡
睡觉时间 “ 让位 ” 休闲娱乐
据了解,判定睡眠是否正常有 3 个标准: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但报告显示, 73.6% 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睡眠问题,不能达到这个睡眠 “ 小康 ” 的标准。
报告显示,只有两成人作息规律,很少推迟入睡时间,另八成人则偶尔或者经常推迟入睡时间。推迟的原因,则是出于娱乐和社交的需要,尤其是人们对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导致 “ 越夜越精神 ” 。
“ 看《何以笙箫默》一看就停不下来,瞬间到凌晨 1 点了 ”“ 晚上打游戏啊,一打就是很晚 ”“ 虽然老是跟自己说要晚上 11 点前睡觉,但是到了时间,还是忍不住刷刷微博刷刷网页,时间就飞快地过去了 ”…… 在微博上讨论自己推迟睡觉时间的原因,网友众说纷纭。
据介绍,成年人一般需要 6~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人体内促进睡眠物质分泌较旺盛的时间是晚上 10 点左右,过了零点才睡觉,容易导致醒来疲劳,精力不足。因此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还是像***说的那样,不要熬夜吧。
难以入睡
各个方面的压力和情绪障碍
与主动推迟睡眠时间相比,躺在床上睡不着更让人难受。根据统计,造成难以入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不和谐、财务问题和人际关系,成为造成人们失眠的 “ 四大压力 ” 。这些压力不但让人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也容易引起睡眠浅、多梦、半夜被惊醒等睡眠问题。
“ 我们医院从 1992 年开办失眠门诊以来,从一开始的一天十几个失眠患者,到现在每天 250~300 个,数量增加了近20 倍。 ” 昨天,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李箕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来医院看失眠的患者, 50% 左右都是由忧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引起,有 20% 则是来自生活、社会、感情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南京鼓楼医院心理科专家杨海龙表示,来医院看失眠问题的患者,主要有三种:入睡困难、睡中易醒以及睡着后睡眠的持续问题。失眠的人群主要是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学业压力大的学生群体也不在少数。
睡前习惯
不要玩手机或进行剧烈运动
李箕君告诉记者,睡眠质量与个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压力有密切联系。除此之外,与睡前的习惯也有很大影响。
“ 睡前玩手机、看 ipad 等都是不良的习惯。 ” 李箕君表示,长期在睡觉前玩手机,会导致心理上产生依赖从而失眠,一旦不玩手机,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
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也属于不良的习惯。不少上班族由于工作繁忙,常在晚上七八点才去运动,运动完常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 最适合的运动时间应该是下午,睡前做瑜伽放松身体是可以的。 ” 杨海龙说。
如何改善
失眠症状
饮食
专家指出,易发失眠症的四大体质人群,辨证体质、对症调理,就能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1. 气虚型 这类睡眠障碍不能太过熬夜工作或高强度工作,要按时睡眠,养足气血;可以黄芪、龙眼入汤; 2. 气郁型 常见于肝气郁结、容易发脾气。可以多喝柠檬水、玫瑰花茶、蜂蜜水; 3. 痰湿型 这类患者多脾胃差,有消化不良等,要健脾祛湿; 4. 肝肾不足 多为更年期、老年性失眠,得补肾,可煲猪骨汤饮用。
运动
科学、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专家鼓励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多步行。 40 岁以下人群建议每天行走 8000~10000 步,可上下午分开进行;根据个人身体承受情况,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患者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身体强健人群可额外增加。
除了步行,日常练练瑜伽、睡前打坐半小时,也有助于养气,并且能避免运动过于剧烈而影响入睡。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康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