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本多篇范文
[引言]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本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篇1
最近,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新区国资委党建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辖区开展了集中走访调研活动。走访范围包括市属驻区国企、区属国企和塘沽、汉沽、大港组织部门和开发区、保税区企业处和高新区企工部等单位。对全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现状作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共召开座谈会次,走访各类企业家,发放调查表份。通过走访进一步摸清了新区国企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问题存在的症结,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这次企业党建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新区国资委党委成立于20__年5月,在新区区委的领导下,负责所监管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指导所监管企业统一战线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协助做好驻区企业党的工作及关部管理工作。目前,在新区230个国有企业、1674个中央及外省市国有驻区企业以及13000多个新经济组织中,共有企业党组织1159个,其中,国有企业党组织共221个,新经济组织938个,共有党员20583名。
经初步调查摸底,市属国企家,区属国企家,塘汉大所属国企(塘沽17家)家。其中局级企业家,处级企业家。专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兼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从党员构成上看,党员年龄比较年轻,35岁以下的占接近比例;党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在企业各种管理技术岗位中,党员占%以上。
从企业党组织的特点看,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在新区发展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在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主力军重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比较重视,党建工作比较扎实、规范。
近年来,新区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的重要保证。企业各级党组织自觉把“十大战役”作为新区开发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把服务“十大战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并依托创先争优载体,评价干部、培养人才、锤炼队伍,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新形式、新途径,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开发建设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党委对在“十大战役”中涌现出的555个先进党组织、4848名优秀共产党员、7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评选表彰。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在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健全党的组织,深入推进项目党建工作,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建立党组织36个,发展党员1200多名。各级参战单位党组织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义务奉献活动近20__次,为企业和基层办实事、解难题6000多个,筹措和捐助各类帮扶救助资金近50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党员近10000名,收到感谢信、表扬信180多封。为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国资委党委深入“十大战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现场慰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开展“调增上”活动为载体,深入各功能区,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企业现场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服务,落实工作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个。大力开展干部队伍培训,突出抓好招商、规建、重大项目管理类一线干部的实用型培训,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持和保障。开展了“国资讲堂”等实际操作性强的培训专题,参训人员达160人次,构建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相结合、业务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用型培训工作机制。经过努力,自上而下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业已建成。各级党组织,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工作。
二、新区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找准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一保三促”国企党建工作思路,“一保”即: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促”即: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促进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共同实现。“一保三促”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工作优势,形成了党政共担责任的合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使企业的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国有企业各党委始终坚持“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大对党建工作质量的量化管理和考核。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党委班子理论学习制度和领导班子_制度,完善涉及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的多个专项制度,规范了党委和纪委的工作职责、权力运行和责任追究。同时,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按照制度规范审议“三重一大”事项,按照制度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制度规范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篇2
201x年,xxxxxxxx的党建工作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党建成果有力推动了生产经营向好向快发展。近期,通过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有关会议精神,强化理论武装。通过院中心组、基层支部三会一课、基层部门周学习和举办集中培训班等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二是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范政治生活。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按要求开展了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措施,通过院里督查、听取汇报、工作约谈等方式监督院党委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内廉政责任、政治工作责任等在各基层支部、各基层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不断规范政治生活。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管党治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院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各基层党支部与联系分管院领导签订《院2017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书》,院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签订《院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和《院2017年政治工作责任书》,并经常检查指导,开展工作约谈。
四是开展治转提和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加强作风建设。开展治转提和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查摆问题,制定台账,限定整改时间,整改效果良好。
五是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人实施意见》,院主要领导就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专题辅导,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各基层党支部也都按照院党委的要求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和推进。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一些基层党支部管党治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党建主体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党建,放松了管党治党责任。有的基层党组织原则性不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二是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够强。存在在党不言党,对党内政治生活习惯于走过场、表面上积极参与,内心对理想信念、党性原则的追求不坚决。
三是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单一,创新不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时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深度分析不足,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意见建议
一是把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方式作为激发党员活力的一种手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把党内生活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解决党性党纪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党内政治生活形态和方式方法,适应信息化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探索组织生活新模式,实现党员学习教育立体化、全覆盖。
二是把开展党的各项纪律监督检查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各环节。
三是把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委决策的基本遵循。对于政策性、全局性问题和三重一大等事项,坚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完善决策程序,把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咨询论证、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基本程序,促进科学决策。
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篇3
〔内容摘要〕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视察组为发挥咨政建言献策作用,助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深入到xx特区郎岱古镇、xx江,xx市娘娘山,xx县野玉海,钟山区梅花山等旅游景区,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办法。
〔关 键 词〕旅游 景区 提质增效
一、xx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坚持把山地特色旅游业作为坚守“三条底线”、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发挥凉都气候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xx江、郞岱古镇、廻龙溪、妥乐、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娘娘山、菲菜坪等一批3a和4a级旅游景区相继建成。个人简历旅游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xx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游客量由2011年的470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901.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32.88亿元增加到124.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3%和50.1%。2017年1至9月,我市接待游客2427.72万人次,同比增长64.9%;实现旅游总收入192.44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接待外省游客1417.06万人,同比增长126.24%。经过全市上下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努力,xx旅游在基础设施、产品业态,体制创新、服务环境、品牌形象等方面实现了大提升、大发展,景区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到较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xx康养胜地和南国冰雪城的品牌。
(一)逐步完善旅游功能。
紧紧围绕规划,突出休闲、运动、康养、野奢、度假等主题和强化旅游功能要素,按照“平台先行、ppp跟进、市场运营”的原则,加大进出景区道路及景区景点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启动了北盘江主轴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打造提升纳入省100个景区建设目录的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等12个景区,大力实施xx古镇、xx县玉舍中国特色小镇、xx市陆家寨、xx县天门村等9个中国传统村落等名城名镇名村创建工程。景区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市3a级景区xx个,4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12个景区纳入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目录。工作总结天门村等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目录,建成2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51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逐步形成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按照全域生态、全域产业、全域文明、全域扶贫的要求,坚持打好中国凉都“气候牌”、做好“康养文”,着力开发医药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文化康养,冬季滑雪、交通索道、农旅游融合等旅游产品,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康养产业链条,游客住在凉都、吃在凉都、闲在凉都、养在凉都、动在凉都、乐在凉都的康养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市中心城区、钟山区为旅游目的地,以xx特区、xx市为旅游辐射带动区域的格局。
(三)逐步凸显中国·凉都品牌效应。
通过包装精品旅游线路、瞄准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打造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世界雪日”国际儿童滑雪节、气候·养生·旅游论坛、画廊国际、马拉松体育旅游论坛等对外开放交流平台宣传推荐xx,拓展成都、重庆、广州、东盟等国内和国际市场,康养胜地·中国凉都的品牌效应逐步突显。
(四)逐步构建旅游服务体系。
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范文参考网按照“1+3+n”的思路,完成市级旅游部门“局改委”和县级部门单设工作,组建了xx旅游工商分局,梅花山等6个景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野玉海乌蒙大草原等4个景区旅游警察中队,提升了旅游执法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加快推进旅游平台建设。启动市、县旅游集散平台建设。实施信息基础设施“xx1”工程,构建集旅游宣传咨询、信息发布、产品预售、景区容量监控、旅游车辆调度、旅游投拆为一体的旅游平台,逐步实现旅游管理部门、涉旅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等涉旅主体线上互联互通。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旅游环境整治,景区景点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xx市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标准化建设滞后。景区水、电、路、厕所、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满足不了“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功能保障需要。旅游公路建设等级低,景区与景区的通达率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缓慢,旅游信息获知、消费引导等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为滞后。
(二)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建设各自为阵。旅游景区建设以县区政府主导建设营运为主,各自为阵,急于求成,缺乏抱团发展理念,包装策划建设档次品味普遍不高,景区景点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景区建设没有唯一性,没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三)挖掘和保护不够,文化支撑不足。大部分景区开发多以自然景观为主,没有结合实际,挖掘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元素支撑。部分景区对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开发过度,原有的文化挖掘保护不够,建筑风格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田园不相协调。
(四)产品业态单一,缺乏全季拳头引爆产品。产品短缺较为明显。除了夏季休闲避暑和冬季短期滑雪产品外,春秋两季均无引领消费的拳头产品,产品季节互补性差。产品业态单一。产品多以休闲观光、农业采摘、野奢为主,吸引旅游的新业态新产品较少。
(五)管理机制不顺,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大部分景区由政府主导,心得体会平台公司投资建设,重建轻管问题突出。部分景区虽然组建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但市县乡管理部门、管委会、平台公司、景区管理处等多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缺乏信息沟通和规划统筹,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不能有机结合,部门之间、政企之间未形成有效合力,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市场主体培育不够,宣传营销滞后。目前我市旅游产品宣传营销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各管理部门、景区和平台公司之间还未形成景区营销共识,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平台公司重景区建设,轻市场营销,有资源无营销经验,旅行社等旅游市场主体有市场经验无资源。大型旅游企业引进乏力,本地旅行社“小、散、弱、低”现象比较突出,加之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市场运作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七)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制约服务能力提高。旅游主管部门管理任务重,人少事多,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景区缺乏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的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和导游人才,加之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手段,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导致整个旅游产业管理服务水平总体不高。
三、对xx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的意见及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全域旅游规划理念引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快旅慢游交通体系。随着月照机场、杭瑞高速、六六高速的开通,六威高速、六安高铁、xx机场即将建成,快进交通体系将要形成。但市内通往景区景点的交通瓶颈仍然存在,通达率低。要加快实施交通“383”工程,加大旅游公路的兴建、提级和改造力度,切实保通保畅,解决旅客快进瓶颈问题。严格执行旅游标准化建设,保全景区功能,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景区内水、电、路、厕所、酒店、信息咨询、标识标牌、旅行地接、智慧导游体系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二)强化市级统筹,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强化市级统筹,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准确定位我市山地旅游特征和优劣势,突破行政区划藩篱,整合各县区资源,依托各县(市、特区、区)的资源禀赋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景点,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避免同质化,做到主题突出,一县(市、特区、区)一特、一景一特、功能互补,推进本市内各县区之间、本市与其他兄弟市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共同合作开发,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三)强化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景区内涵。xx历史久远,文化多彩,景区开发中,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夜郎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三线文化、饮食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丰富景区解说内容,讲好凉都故事,同时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传承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创新利用,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特性,提升xx的城市品味、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
(四)强化产品业态打造,做强全季式产品。聘请专家团队,全方位,多维度挖掘我市旅游资源,创新创意策划包装四季拳头产品,同时在拳头产品引领下,策划打造和培育新业态、新产品,策划一批“主题突出、亮点纷呈、特点各异、功能互补”的旅游产品业态体系,形成月月有看点,季季有引领型产品的业态体系。
(五)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管委会、景区管理处、乡镇(街道办)、平台公司的职能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避免多头管理,多头都不管,多头都管不好的问题。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凝聚管理合力,适时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强化市场营销,激活市场活力。加大品牌营销,对全市纳入贵州省100个景区建设名录的12个景区做到“一景区一提升打造方案”,热门思想汇报尽快打造为5a级或4a级景区,发挥品牌拉动效应。创新营销机制,政府加大旅游景区推介会的力度,开展阶段性的密集式宣传,景区景点建立网站,加大广告投入,进行形象宣传,与旅游社合作,开展名片宣传、短信宣传、拓展营销渠道,扩大目标市场的客户知晓率。实施整合营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管理、共同营销”的原则,通过资源有限期无偿使用、出让、租赁等方式建立政企利益联接机制,发挥旅行社的市场营销主体作用。
(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多形式多渠道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采取特殊政策加大高层次管理者、新兴业态经营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力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校企定单、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着力培养本土人才。逐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岗位服务规范、质量要求和奖惩措施,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旅游、景区、建设、产品、旅游景区、发展、强化、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篇4
一、社区概况
xx街街道xx街社区居委会,1955年成立居委会,因地处xx街而得名,20xx年组建选举成立xx街社区居委会。隶属沙依巴克区xx街街道办事处。在沙依巴克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南约5公里,东以仓房沟北路、西以过境公路、南以货场东路、北以阿里路为界。面积约0.8平方公里,总户数4552户,总人数12548人,其中常住户3676户,人数10354人,出租户880户,流动户876户,流动人员2194人,主要有汉、维、回等民族,放心户3535户,基本户880户,重点户116户,重点管控户21户。社区共有楼栋数97栋,楼栋长50名,社区包户人员为41名,平均包户数111户,辖区小区22个,其中商户小区5个,单位型小区15个,无人管理小区2个,辖区内共有14个单位,4个市场(含单位内),其中事业单位3个,国有控股5个,民营企业3个,集体企业1个,行政单位1个,部队1个。社区共有党员708人,其中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48人,知名人士9人,其中人大代表4名,政协1名,党代表3人,宗教人士1名,优抚对象2人,残疾人90人,低保户52户,69人,重点人员21人,其中吸毒人员16人,刑满释放人员5人。宗教场所1个,大小宾馆15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国家干部7名,所占所有工作人员比例为18.4%,社区委员2名,社区工作者10名,劳动保障协管员3名,社区小联防1名,社区巡逻队15名。xx街社区居委会驻xx街396号。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基层基础必须继承和发扬走专群结合的优良传统,既要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又要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式的防控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综治组织的建设,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配齐配强综治专干,专门从事综治维稳工作。同时,整合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基层组织力量,完善司法调解中心,发挥其在社会综治工作中的宣传、调解等重要作用。其次要大力加强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领导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选配好党支部一班人,特别要选好支部书记。要加强治保会、调解会的建设,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四落实。建立治安防范组织法制教育队伍,开辟常年的法制教育阵地,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权组织为基础,居委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综治工作网络。二是配强基层综治力量。只有基础工作扎实,治安防范严密,才能扎紧篱笆,严管细防,有效维护一方平安。要配齐配强基层综治力量,按要求配足综治专干,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人员都按要求配齐配强,充实基层综治力量,切实解决有人抓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将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热心社会治安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充实到居委会、治保会和调解会等基层组织中去,以提高处理问题的整体能力。同时,要以小区为单位组建义务巡逻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对辖区周边的巡逻,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并经常对这些自治组织进行检查督促,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激发见义勇为热情,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对基础综治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综治调解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质,充分发挥第一防线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抓治安防范。其次是必备设施问题,要做到有活动阵地,有防卫器材,有台帐管理,有一定的物质设施,最后就是要在经费上予以保障,想完全靠财政解决是不实现的,可以采取谁出资,谁受益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法为他们解决资金,也可以采取办理人身意外险和财产险的方式,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在调处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加强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既可以减少治安工作成本,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责任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构筑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层层都要有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组,实行专人专职,定岗定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负责的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制定责任制度、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将收集的基本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发放给基层工作人员,做到调处工作有法可依。在排查调处过程中,要把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进行调处,又要对各单位定期排查调处,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查体系。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增加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坚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则,形成整合联动的机制,对一般性民间矛盾纠纷要经常性排查,随时调处,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多发性民间纠纷则要细致梳理,登记造册,实行台帐管理;而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采取集中时间集中排查的方式,掌握隐患苗头,要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中心作用,以自调为主,调防结合,经调解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及时引导进入司法诉讼程序,以免激化矛盾。
三、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在安全防范工作上下功夫。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加强普法工作,加强对重点人口的经常性管理,是搞好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战略性措施。一要深入开展全民的普法教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一些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学法的不断深入,推动用法的不断强化。既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司法行政人员的法制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进行社会化宣传,促进群众学法的开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建立法律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二要加强对综治工作的宣传。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综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宣传综治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广基层单位的先进经验,宣传公民参与综治工作的义务,宣传、表彰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人物,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夯实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三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加强对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做好对无合法证件、无正当职业、无固定住所人员的管理工作,对身份不明、形迹可疑的人员,要及时向流出地发函调查,对受到依法处理的外来人员的情况要向流出地的公安机关通报,公安机关要掌握重点人口的去向,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流入公安机关通报,反馈函调材料,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遣返人员的安置工作,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四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的多创办一些过渡性的安置基地,以提高安置率,为他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帮教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减少外界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消除社会治安隐患。
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防患未然。要在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的基础上制订和出台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防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发生。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稳定的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群体性事件原则上由发生地的社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处置,必要时政府直接负责处置。引发事件的问题由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不得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把本单位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
3、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要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4、教育疏导,防止激化。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起因、规模、影响以及现场情势和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动用处置性警力、是否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性措施、是否使用警械以及使用何种警械。既要防止警力和强制措施使用不当而激化矛盾,也要防止当用不用而使事态失去控制。现场处置群体性事件,不得携带和使用武器。
6、及时、果断处置。对发生暴力行为或者严重损害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二、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1、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整个过程。要通过新闻媒体、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不得妨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聚集,不得堵塞交通、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和其他要害部位,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要使群众懂得,即使诉求合理合法,但表达方式方法不合法,仍然属违法行为,且须承担法律责任。
2、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群体性事件时,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若违反规定采访报道群体性事件,或因报道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各社区、部门和单位按照全国、省、市维稳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对近期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实行挂牌督办,认真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好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并随时向上级维稳办报告调处进展情况及解决结果。
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xx街社区属城乡结合部,托运部多,周围道路长年堵塞已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xx街社区目前有大小托运部40余家,其中在沿街占道经营的10余家,在三大市场内经营的为30余家。由于xx街社区各个巷道路面窄,周围市场多,加之托运部多,导致xx街路、东街路、阿里路、货场路经常堵塞,行人、车辆无法行驶,周围又有三家幼儿园、一所学校,同时随时会发生交通意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否与运管部门、交通部门及道路部门联系,拓宽道路,取缔沿街托运部,引导沿街托运部进入市场经营等措施,缓解交通压力,为百姓的出行提供方便。
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篇5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市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并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扶助弱势群体和开展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所难以取代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局开展了一次综合调研,现将我市社会组织工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建议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社会团体登记情况
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223个,其中:社会团体166个,行业性社团129个,专业性社团29个,联合性社团3个,学术性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家,其中:民政类5家,教育类17家,劳动类10家,卫生类12家,科技类6家,文化类4家,体育类3家。据初步统计,我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现有38,500人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各类社会组织去年总收入5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
(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1、健全规章制度。为使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市民政部门指导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将登记证书、资格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增强工作公开的透明度,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规范财务管理。为贯彻中央精神,提高我市民间组织会计人员素质,民政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民间组织进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通过培训,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已熟练掌握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已能在财务操作中实际应用,从而规范了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
3、落实四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制定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普查登记、注册登记、备案登记、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例会四项制度,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并及时掌握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变化,确保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各社区所辖民间组织每月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居委会通报备案,居委会将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照片资料登记造册,重大活动报登记机关备案。确保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二、工作现状
(一)提高了民间组织的登记质量。我们以“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提高服务”为登记工作理念,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细致地对民间组织地成立、变更和注销进行审批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间组织发放“明白纸”,公开登记事项、申报程序及材料、行政许可时限和操作规程,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登记程序;我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审批登记手续,为登记对象节约办事时间,减少上门次数,提供热情服务。
(二)健全了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我们把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规范民间组织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市、办、居”三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分类负责、纵向按级负责”的民间组织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网络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从而遏制不良组织的滋生和蔓延,扶持和保护合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多次与社团主管单位联合开展治理检查,注销不合格协会,规范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三)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年检工作。这几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密切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本着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的原则,与业务主管单位一起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年检、换证工作,让参加年检的单位填写了《年度检查报告书》,委托市“恒正会计事务所”出具《民间组织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未开展活动和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间组织依法予以了注销。
(四)深入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我们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要求,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接受公众监督;对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把诚信建设作为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不断完善服务制,制订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通过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责任等方面做出的公开,增强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
1、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从质量上看,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发展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类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不足,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公共责任缺失,社会公信力不高。从作用发挥上看,大多数民间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行业协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
2、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且是暂行性行政法规,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与业务主管部门中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的申请成立热情高,而对社团的年检,变更,注销,和对社团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
3、执法力度较薄弱。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虽然是登记管理机关但却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总体情况为“力不从心,监管难以到位”。具体地讲:一是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不同民间组织都是以民政部门名义进行登记管理,但实际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人员编制只有1人,与实际工作量不对称,工作中常疲于应付,监管过程中也无专项业务活动经费。二是全市有200多个社团,其业务分属不同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工作、争取配合工作量大。三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专门设置了“处罚”一章,对社团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执法督查队伍,处罚很难落实。尤其是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缺少法制手段,造成一些未登记的民间组织取缔困难。
4、发展存在不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有:营利倾向较明显,服务功能却欠缺;规模偏小,在专职人员、办公设施、专业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分布的社会领域不均匀,在教育、卫生、民政领域较多,在科技、劳动、体育领域相对较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出台与民间组织有关的法律及配套的政策法规,应尽快出台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修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要具体、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区别于有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中应体现民办,方便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管理的政策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加快民间组织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民间组织执法工作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在登记管理机关还没有执法队伍,也没有必要的督查经费。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民间组织管理力量,尽快组建高质量的民间组织执法队伍,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确保民间组织管理者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大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予以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应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民间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在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统筹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民间组织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条件、标准来建立,坚持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协调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适应需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的原则,着手对社会的客观需求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资源及潜在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底数、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在充分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现有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民间组织的设置、布局,使民间组织在数量、种类、布局方面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民间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民间组织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除了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养外,民间组织自身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在较高的层次上对民间组织进行能力构建。通过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使民间组织成为一个“职能实”、“人员精”的组织。同时,要鼓励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使其不断壮大。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还迁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本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