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垃圾中转站可研性报告范文
太平川镇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6月
第一章 概 述
1.1 编制背景
1.1.1项目名称 太平川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名称 太平川镇人民政府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5)《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6)《绥化市北林区域村镇体系规划》(2012—2025)
1.2.2 编制目的 本项目的建设以垃圾收集转运为手段,以达到农村生活垃圾的及时收集、转运、处理为目的,旨在营造农民舒适的生活、经济和发展环境。 报告通过分析太平川镇现有垃圾产生量,预测未来十五年垃圾产生规模,配套设计垃圾中转站;根据各种转运工艺的适用条件,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为建设经济合理的垃圾转运系统提供可行性建议。
1.2.3 编制内容 本报告主要为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的建设提供依据及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2.4 编制范围 1、由于太平川镇农村生活垃圾已纳入区统一收运系统并作统一处理,本次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仅包括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村屯范围。 2、对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案进行比选,确定生活垃圾收运方案。 3、确定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设施。 4、根据收运处理方案,确定收运工程的技术路线和设备工艺。 5、对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工程进行投资估算,并对其进行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1、服务范围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村屯范围。2、处理对象为行政区域内内居民生活垃圾。
1.3.2 建设地点与规模 本项目建设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8.5吨。
1.3.3项目建设内容 总建筑占地面积12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物资储藏间、压缩站房,并配套垃圾压缩箱、水电设施、进场道路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1.3.4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分2019年8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末完工并投入使用。
1.3.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中转站工程的估算总投资 49.23万元。
1.3.6 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使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环境面貌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太平川镇位于北林区西部,东临新华乡、西邻永安镇、南邻绥胜镇、北邻望奎县卫星镇。
2.1.2 气候 处于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1.3 经济概况 2018年,生产总值完成45000万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80元。
2.2 太平川镇总体规划
2.2.1 《太平川镇总体规划》。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2.3.1 环卫现状 1、管理体制 太平川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区负责制。 村负责对居民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处理。 生活垃圾由清扫工人集中送到附近的垃圾堆放点,然后进行填埋处理。 2、垃圾产生量 农村生活垃圾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居民生活燃料结构的改变、净菜上市比例的提高等,都会改变人均垃圾的产生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改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垃圾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阶段以前,垃圾总产量及人均产量逐年上升,但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其总产量及人均产量逐渐稳定并稍有下降趋势。3、垃圾转运方式 目前垃圾运输车辆为农用车,将垃圾运输至废坑进行卫生填埋。 2.3.2 环卫规划 按照北林区垃圾治理规划, 1、农民将垃圾分类后装袋; 2、由村统一用3立方收集车收集垃圾运送至垃圾中转站;3、中转站进行转运。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及科研垃圾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不能直接运往垃圾场进行直接填埋。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尽可能再生利用,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3.1 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农村垃圾主要处理方式是通过收集后统一运送至废弃坑填埋,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长期以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转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造成环卫设施数量不足,种类不齐全,设施、设备落后,标准不高,影响了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环卫设施缺乏,机械设备陈旧,落后,垃圾收集点规模小,布点较密,且无卫生防护,影响村容景观、环境卫生。农村无垃圾中转站,只有一些地上式敞口垃圾箱,在垃圾收运过程中会有垃圾液体渗出,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各乡镇环卫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均无垃圾集中处理的村。生活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环境卫生行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城市和村屯建设和管理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历来对垃圾处理十分重视,为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确保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的高处置率,今后各乡镇将逐步取消现有的露天式、半裸露式、敞开式等不密封垃圾收运公共设施,取缔社会上的垃圾拾荒人员,消除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推广密闭式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设施。 本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的建设是贯彻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北林区发展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2.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增长,垃圾的产出量也是增长的态势。然而太平川镇目前垃圾的收集方式十分欠妥,由与缺乏垃圾转运站,使得垃圾处理场利用率低,垃圾并未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后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场倾倒,选择就近掩埋垃圾。对环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要改善基础设施的现状,强化和提高村镇的服务功能,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太平川镇经济发展,才能把太平川镇建成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2.3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太平川镇环境治理却未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垃圾量的与日俱增,未经处理的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条件较差,不但对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实施本项目,是治理农村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垃圾转运站,使农村垃圾实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杜绝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3.2.4 太平川镇生活垃圾一直是运往周边废弃坑进行简单填埋处理,导致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新的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设施如不及时建设,生活垃圾将无处可去,将严重恶化城乡环境,如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太平川镇卫生环境。实施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工程是为广大人民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需要,也是从源头保护城镇自然生态环境免受污染的必然选择。作为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城镇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转运,送至高水平处理场所处理,对保护太平川镇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4.1 厂址选择
4.1.1 厂址选择原则 (1)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乡镇规划。 (2)转运站宜设置在交通运输方便、市政条件较好并对居民影响较小的地区;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 (3)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地点应有较好的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条件以确保垃圾转运站的正常作业和降低其建设投资。 (4)垃圾转运站外型应美观,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操作应实现封闭、减容、压缩,设备力求先进;飘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转运站绿化率不应大于30%。 (5)垃圾转运站内应设置垃圾称重计量系统,对进站的垃圾车进行称重,建立称重计量系统为环卫作业走向市场,转运站实现企业管理,掌握服务区内垃圾产出量的变化规律和增长趋势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监控系统,这对于大型转运站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6)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应根据日转运量确定,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1.2 用地标准 ⑴符合乡镇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 ⑵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的要求; ⑶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 ⑷处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风主导风向下风向。 ⑸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⑹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路线的地方; ⑺满足供电、供水和污水排放的要求。
第五章 工程总体设计
5.1建设内容 根据太平川镇发展的需要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垃圾中转站的规模为小型转运站。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占地1000平方米,建设垃圾中转站120平方米,垃圾转运车由区政府统一配备,不在本项目购置范围内。
5.2生活垃圾转运工艺设计 垃圾压缩转运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为预压缩式(预压式)、直接压缩式(压装式)和双模式(具有预压和直接压装功能)三种。其中预压缩式又分为垂直压缩和水平压缩两种。
第六章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施工期间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垃圾中转站高峰施工用人20人,生活污水产生量1.0m3/d,项目不建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就近利用县城公厕,不外排。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站场基础工程、混凝土搅拌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堆土裸露,遇风吹起形成扬尘,车辆辗压挂带也会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水量量骤增,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运送物料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遇大风天气会严重影响管道沿线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 经类比同类工程,施工扬尘最大产生浓度为1.5mg/m3,经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后,扬尘产生浓度可减小至0.8mg/m3。 由于本项目施工时间段相对较短,在采取定期洒水,土方及时回填,运送物料车辆车厢密闭等抑尘措施后,可有效减轻施工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 3、固废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⑴生活垃圾 站场区域高峰施工人员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小,利用城区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收集后统一送往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⑵开挖土方 项目站场区开挖土方及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很小,在环卫部门指定的位置堆存,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中转站布局分散,单座中转站施工周期比较短,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随即消失,评价认为项目建设单位只要在施工期间避免夜间施工、高噪排放源远离敏感点布置,并采取隔声措施;同时做好与声环境敏感人群的沟通,其产生的短期噪声影响可以接受,不会造成明显的噪声扰民影响。
6.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在营运期内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 1、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垃圾中转站的废(污)水主要为垃圾压装时产生的压滤液、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等。主要水污染物为COD、BOD5、SS和氨氮等。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征地、土建、设备购置和辅助设施。
7.2编制依据 (1)土建工程: 根据国家市政工程造价及工程费用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造价水平,并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情况,采用单位概算指标法进行估算。 (2)其它费用 依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参照建标[2007]164号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计取。 (3)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8%计。 (4)设备购置 购置费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及厂家报价估算,运输费用按厂家经验报告估算。
7.3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建设投资49.23万元,项目资金全部由区政府投资。
第八章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大增加,垃圾的转运和处理问题日益成为城镇居民关心的焦点和城乡建设的难点。
8.1社会效益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结合点,在不少城镇的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里起到枢纽作用。垃圾经转运站不仅实现了垃圾封闭化、大运量的运输,提高了长途运输的经济性,而且显著改善了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了长途运输的车流量。随着这些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转运站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了应用,转运站已逐渐成为城市最重要的环卫设施之一。
8.2环境效益 太平川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原有的堆放方式,防止蚊蝇孳生,控制疾病传播,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居住环境。 转运站建成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项目建成后对服务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有较大的改善;工程废水用吸污罐车运往当地污水处理厂,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生活垃圾将随垃圾转运车送入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因此,在严格落实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认为,该工程会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建成后,会使太平川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原有垃圾清运方式的二次污染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9.1结论 (1)项目符合《太平川镇镇总体规划》,是太平川镇总体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 (2)该项目实现了垃圾封闭化、大运量的运输,提高了远距离运输的经济性,而且显著改善了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了运输的车流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原有的堆放方式,防止蚊蝇孳生,控制疾病传播,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居住环境,原有垃圾清运方式的二次污染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 9.2建议 (1)现有的环卫设施为城镇生活垃圾的收运、消纳和处理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有基础设施薄弱,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欠完善,已不能适应乡镇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建议太平川镇环卫管理部门对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设施、生活垃圾的近、远期处理方案及综合利用问题提出系统的规划设想,以指导环卫工程分期分步建设。 (2)我国的环卫事业处于发展时期,大部分环卫机械、材料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部分环卫机械、材料质量可靠性尚差,且价格偏高,因此,在机械设备、材料招标采购中、应加强调查研究机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价格的真买性,选择可靠、适用又经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