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退休综合症 保持阳光心态 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范文
消除退休综合症 保持阳光心态 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进入老年期是每个正常人的人生旅程必经的一站,温饱并不是老年人的最终目的,在获得基本生存条件下,还要参与社会的发展,去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许多人还没退休的时候盼退休,真正退休后又怀念以前忙忙碌碌的日子。这时候都可能变得情绪消沉。与此同时,身体上的毛病也突然增多起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有些人退休后因赶上更年期前后,生理上的衰退性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生活规律改变而造成身体种种不适,这就是退休病也叫退休综合症。
一、“退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一是环境的改变。退休后,中老年人长期呆在家里,曾经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造成其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就会导致“退休综合症”的产生。
二是生活节奏的打乱。退休之前,习惯了上下班的生活节奏,退休之后,整个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原有的生活被打乱,也是原因之一。
三是心态发生变化。首先是失落感,这种情绪表现在两方面:有的人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单位和社会不再需要自己了;还有的人退休前事业有成、受人尊敬,尤其是对原来工作权利位置偏高的部分人,掌声、喝彩、赞扬不断,退休后一切化为乌有,退休成了“失败”,由有用转为无用,受不了巨大反差。价值感、存在感降低,就会觉得自己不受到重视。这时候很容易出现失落感问题。
四是子女不在身边。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随之减少,现在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大部分子女都忙于生活工作,很少有人能够长期陪伴在中老年人左右,帮助他们度过刚退休时的适应过程进而产生孤独感。
再者,从心理方面来说,退休后容易陷入以下几种不良情绪:第一无力感。很多退休老人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更不忍心离开奋斗半生的事业,还可以继续为社会服务,但是社会要新陈代谢,必须让位给年轻一代,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他们既无奈又无力。进而产生无力感。第二是无望感。从忙碌到清闲,从同事朋友一大帮到门庭冷落,离开了原有的社会圈子,社交范围狭窄了,朋友变少了,孤独感油然而生,新的生活环境使不少退休老人无法适应,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加上身体的逐渐老化,疾病的不断增多,常觉得自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干灯尽了。很多人感到心里突然被掏空了,觉得活得没有盼头了,进而产生空虚无望感。第三是有些人还会出现“怀旧心理”。退休后,有不少人喜欢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希望昨天的太阳能晒干今天的衣服,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
二、退休综合症常见的表现
1)孤独、空虚和严重失落感,困倦、体力和精力减退明显,自卑心理严重。
2)情绪忧郁、焦虑紧张、烦闷、头昏、心神不定、喜怒多变、特别容易急躁和发脾气;难以自控。
3)对事物毫无情趣和活力、懒散乏力、不爱活动、反应慢、严重时达到麻木迟钝状态。
4)看到老朋友、老同学、至亲好友或病或死,相继离去,大有“兔死狐悲”之感。
5)心理上老化现象加快,有的还表现出多疑,自感脑力和体力不支,事事都不满意;悲观失望。
6)失眠、腰酸背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身心疾病。
三、如何消除退休综合症,好好活在当下
退休之后如何消除退休综合症,怎么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呢?我认为,只要做到“友好生动”这四个字,就可以了!
1、“友”,指的是亲友的陪伴,感情上的交流。多和子女以及身边亲朋好友交流。疏导内心的情绪,能有效避免抑郁的心理状态。
2、“好”,兴趣爱好,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很好地丰富退休生活,减少退休对于生活造成的困扰。
3、“生”,养生保健,不单单身体上的养生,更要注重心理上的养生。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4、“动”,运动,运动一定要讲究适量、适度。适度的运动,不但能够强身健体。更能让心情舒畅,避免退休综合症的发生。
四、保持阳光心态,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党员也是不可避免的。离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如全国先进党员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创建的大亮山林场,22个寒暑过去,人工林面积达5.6万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捐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余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
2、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活到老,学到老”,正如西汉刘向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一方面,学习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社会变迁风起云涌,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耍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省离退休干部工委印发了《2017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要点》,要求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创示范支部”为抓手,在真学实做上深化拓展,推动“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强化党章党规意识,自觉把党章党规作为做人做事的根本遵循,作为行动的根本指南。《解放军报》曾刊发一篇《决不能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评论员文章,指出个别共产党员“在党不言党,操的是江湖上的口音,说的是封建官场的黑话,甚至对党说假话、对鬼说真话……”。
例如任志强,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房地产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但退休口无遮拦,最后以微博被关,“留党察看”告终;毕姥爷十年“星光大道”,四年央视春晚,好不容易混到“金牌主持”,谁料想一句酒后戏言便遭到“肃整”…… 。任志强微博十年呼风唤雨,最终免不了因言获罪;毕福剑央视口吐莲花,终究逃不脱上纲上线。任大炮和毕姥爷,他们虽是网络大腕和社会名流,但观点和言论违背了党的宗旨、脱离人民,就难免翻车。从任志强“留党察看”,到毕福剑“老脸难看”,对于高大上的威权体制来说,原本都是鸡毛蒜皮小事,但相对于中国网民看来却是大事。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妄议中央,不是说不能提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性意见,而是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同中央唱反调、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所以,所有党员都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在各种场合特别在网络上要多说正能量话。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守住底线,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3、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可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玩玩微信、网络交流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唱歌、打太极拳、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4、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永远的财富!实践证明,凡是生活内容充实的人,身心也就容易康健、益寿延年。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离退休后也可以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的形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及时转换角色。从有规律的工作型向休息型转换。做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乐观长寿。老年身体健康就是给家人,给社会减少负担,为家人为社会做贡献。
5、排解寂寞、扩大社交、促进周围正能量
假使老年人之间缺乏信息传递,就会感到空虚、抑郁,还会增进脑细胞衰老。因而,退休后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家庭、子女都应该常常主动地关心老人,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消除过度怀旧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老年人的生活圈子虽然缩小,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关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退休后,虽然失去了“昨天”,但还有“今天”和“明天”。只要把握好“今天”,珍惜”明天“,夕阳会更加灿烂。生死有规律,人人都会老,把握“今天”,过好“明天”才是最会过好退休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