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济下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范文
流量经济下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所谓流量经济,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要素或生产物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与发展的经济存在型态的总称。在流量经济下,我市养老产业如何集群化发展,提几点个人想法。
一、老龄化人口现状
目前,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年均递增3%,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1.68%。其中长三角城市圈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2360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绝对数量1597万人。中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绝对数量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空巢”老人迅速增加等显著特点。未来我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这样的巨大蛋糕中所蕴含的就业机会和经济规模注定也将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我国早已明确将养老消费列为新消费热点加以培育的政策风口下,养老服务业势必将伴随政策发展环境的逐步完善,在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走上快速、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养老产业的现状
以中心城区为例,社会养老机构按照所有制形式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办养老机构,即由市区两级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公寓;二是社区办养老机构,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在只考虑本地养老需求的情况下,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有42张,高于全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8.6张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50张—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尽管如此,但是仍不能满足客观实际需求实际供需比仅为1:4.7,还有很大的缺口。这还未考虑中年人群未来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他们的需求量是老年人群的三倍,并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转化为现实,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养老产业定位
作为长三角城市圈的一员,其在区位、交通、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都存在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全国文化名城、历史名城、旅游名城,同时还是全国生态宜居百强城市之一。我们应该着眼于整个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我们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养老名城”。
四、规模化养老产业发展思路
1、整体思路。
所谓养老产业规模化,就是摒弃传统养老机构零散式发展,将城市机构型(偏重于照顾半自理老人,甚至失能、失智的老人)、大型综合养老社区(主要面对健康老人)、服务型(养老社区中,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康复上门服务、卫生家政服务)并联起来,以完整的、高端的医疗服务机构为中心,同时,配套以相关金融、生活、商业服务设施,辐射式打造大型集康养、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景区式养老社区(或是养老城)。
2、具体思路。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完善养老社区的医疗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养老社区建设和发展布局(可参考工业园区做法)。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与国内各大三甲医院开展合作,开设养老医疗专设机构。以医疗机构为圆心,辐射式专业化打造不同类型养老人群养老社区。不同类型养老区之间嵌入式各类服务型养老机构和城市所需的各类服务业。养老城以景区式设计为主,整体规划基础设施类由政府主导并投入资金建设。
二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政府应整合社会资源,充分鼓励支持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养老产业投入,是降低政府成本、激发养老事业活力、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希望所在。
三是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入长三角地区致力发展养老产业的民间资本,同时通过以商引商的方式,加大在长三角地区的宣传力度,吸引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人流、商品流、现代信息流、商人流、人力资源流、资金流、技术流。
四是加强养老产业服务者队伍建设。养老工作涉及到老年生理学、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确保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能够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照顾和服务,应长远规划,依托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未来效益
1、经济效益。首先带来的人流量的大幅提升。按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人口基数,加上目前我市养老人口基数,按千分之五的需求,一个养老城将有10至12万60岁以上老人入住养老城。每个老人将带动其家人流量,按1:2的比例,每年至少有20万人来我市。同时按1:3的服务比例,将提供3-4万个就业岗位。其次因人流量的聚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多的老年人用品生产厂家将直接入驻我市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形成互动循环、优势明显的区域性健康养老产业带,提高我市工业产值和财政税收。未来,随着黄山“养老名城”的发展,经济效益将是几何式增长。
2、社会效益。党的十九大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国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健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中国未来的养老可以做到“老有所依”,康养事业想象空间极大。
中国有一句古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养老事业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扎实,老百姓越来越放心,社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