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范文

(作者:守候家人时间:2020-09-09 11:06:41)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许多社会学家在总结人类历史时,说人类的每一次跨越总是文化的跨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习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如何要践行“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软实力

(一)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影响力

1、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实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说它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什么元素和符号最“中国”?其实不用说外国人,就连我们自己脱口而出的也往往是长城、武术、中医、京剧等等。而它们的共性,就是“古老”。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勾勒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源远流长,构成了世界熟知的那个“传统范儿”的中国。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创新秀”正迎头赶上,打造着中国新的国际印象。如果说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那么这张“名片”上的内容显然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实力的持续跃升,它也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既传承热情大气、踏实肯干的做事方式,又富有标新立异、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不断更新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书写了千年的中国故事,如今正翻开新的一页。让中国的名片更闪亮,既需要吸引八方客来亲眼看看,更需要我们自己主动走出去。面对愈发多样的文化元素,中国人只有更加主动地讲好自己的故事,才能展现中华文化风采,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这正是文化的力量。

(二) 文化自信,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中国的未来决不是西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是发展阶段的差异,其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基因的不同。人不自信,谁人信之?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满怀信心。

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之义。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就要坚持“四个自信”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面:

(一)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从5000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爱国情操,“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民惟邦本”的政治理念,“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合”的美好理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这些思想、精神、追求和理念历久而弥新,在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展现出巨大的文化光辉,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性格气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正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世界民族先进之林中充满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理想不懈奋斗历程的文化写照,它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是最好的教科书。当代共产党人只有从革命文化中重温历史、感悟初心、接受洗礼,才能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清醒认识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和政治本色。只有用具有丰厚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的革命文化熏陶思想、滋养心灵,使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才能使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变得深沉而执着,精神品格变得高尚而坚毅。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容动摇,精神家园不能迷失,红色基因不可变异。革命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传统和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的精神支柱,也是当前广大共产党员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这种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独特精神气质、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精神标识的特殊材料,对于挺立当代共产党人精神脊梁而言,其作用不容忽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政治信念、市场意识、社会理念、公民伦理和人本精神等层面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价值,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最佳支撑。我们在面对各种文化价值的冲击和社会思潮的碰撞时,能够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坚持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打破“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西方话语偏见,发出和传播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为人类文明作出我们的独特贡献。正是这种科学的文化方向,我们才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充满文化自信。

(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的文化。这一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产生、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时间、空间所提供的客观条件,有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的客观条件,就会孕育、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人主观臆想就能创造出来的,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具体文化和各方面实际,结合当今时代的各方面客观条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孕育、产生、发展起来的,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如果脱离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当今时代的具体条件,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会孕育、产生。即使基于这样的实际和条件孕育、产生后,如果再次脱离实际和条件,那它也不会持续发展下去,而只能是走向衰败和没落。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和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方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和‘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

(一)多元文化发展

费孝通先生,用了非常精炼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四句话来概括 “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珍爱、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在这样一种互相尊重的情况下,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海北藏族自治州古为羌族居地,数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西王母文化、昆仑文化等文化瑰宝。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接合部,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由来已久。这里生活着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等27个少数民族。藏、蒙、回、撒拉、土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海北创造了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又呈现出和谐共处,彼此交融的文化特征,作为海北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存在。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海北这片热土上共同生产生活,厚重的历史文化、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成为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海北藏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对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或许海北州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就不需要用“高大上”的语言来评说,在他们的心中,不论怎么创怎么建,就是希望各族人民群众都能像一家人一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就是希望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日子越过越好。“像一家人”就是共一个家园,“过好日子”就是同一个梦想。

(二)打造精神高地,笃行文化自觉

省委书记王国生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调研。在他强调,海北州不仅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更是一片精神的高地,同时,生态建设的责任重大,是一个可以做大文章的地方。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尕布龙”精神,打造精神高地;在文化旅游上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扩大影响、提升品位、促进发展。我们有义务打造好中国原子城理想信念教育学院这个阵地,沿着国之脊梁的壮阔征途,熔铸“青海精神高地”的永恒基石。笃行我们的文化自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今天,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向着美好生活的幸福彼岸逐梦前行。行走在筑梦中国伟大征程中,13亿多炎黄儿女更应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续写中华民族辉煌成就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

word该篇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范文,全文共有44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doc》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