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理论培训关于基层治理的几点思考范文
各司其责,共建共享,合力营造和谐社区
——党校理论培训关于基层治理的几点思考
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本人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党校理论培训,结合本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历,对基层治理创新与实践这个课题产生了共鸣,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先来看以下几个问题:
民生投入越来越多=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管理越来越细=群众幸福感越来越强?
社区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怎样回答以上三个“等式”,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
一、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应对办法。
举一个例子,某镇自2008年灾后重建至今,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十多个、改扩建县道、场镇街道、新建改造村、社两级道路上百条;完善了消防站、配气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文化广场等市政设施;完成标准化敬老院、标准化中小学、标准化卫生院、改(新)建村级活动场所若干个;工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济主新增就业岗位若干,另外,农林、社保、计生、民政、残联等惠民政策每年投入上千万,涉及千家万户。随着城乡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民生工程大量投入、政府服务日益细化,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连续两年的社会满意度测评结果都不尽人意,排在全县中下游水平。什么原因呢?是我们不够努力吗?不是!笔者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有了更高的期望,而我们的基层治理方式还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俱进,同步提升,这就造就了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基层治理不够精细的新矛盾。针对这种矛盾,急需要做的几件事情:
(一)缓解各类社会资源在城乡区域配置不平衡状态。
就拿医疗资源来说,先进、高端的医疗设备及名医、专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大病、重病在这些医院治疗不在话下,但是在县级医院就很困难了。大部分群众因交通不便和费用问题只能在县乡两级医院就医,在乡级卫生院医保报销比例可达90%以上,县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可达80%左右,可是市级医院报销比例大概只有30%—40%左右。对群众来说,能医得医不起、医得起的不能医,这充分体现了城乡医疗条件和保障存在问题,这也是普通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公平廉价的救治机会是群众最迫切的愿望之一。加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让人人治得起、治得好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再如教育资源,城市社区和农村(涉农)社区青年在就业机会以及就业收入方面差异很大,根本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差别。城市青年因为基础教育起点高、就读品牌大学的机会也更多,所以求职高薪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农村青年基础教育水平起点低,很少人能通过参加高考摆脱阶层固化的状态,大多数人都很难摆脱父辈们相似的命运:从事简单的技术劳动或体力劳动,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几辈人雷同的生活。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优秀的师资留在农村是当务之急;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投入,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现代化技术工人、能工巧匠是当务之急;实现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打破名校的地区保护主义,让名校的门槛不再高高在上。让城乡青年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正是老百姓一直翘首以盼的愿望。
还有网络覆盖、公共交通、影视艺术等等,各种领域的城乡资源配置差别依旧明显。
(二)合理引入社会组织服务,开展健康文明的参与体验活动,引导居民提升议事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崇尚文明;通过专业社会组织的引导,充分发挥社区业委会、居(村)民议事会的议事能力,让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充分调动群众的监督作用,合力营造美丽和谐新社区。社区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居民的事,通过搭建平台,比如“业委会”“社区家园”、“社区志愿者”等,让每一个居民都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弘扬正义、抨击丑恶、净化民风,让每一个人都处在大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让个人利益与社区利益保持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共建美好幸福新家园。地方财政应加大基层社区治理经费的投入,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供保障,给基层治理注入动力。
(三)加大对基层社区软硬件投入,运用科技手段营造智慧社区。不管是部门办事、便民服务、社保医疗、安全救助,还是培训求职、电商运营、水电缴费等需求,运用互联网科技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证件、健康诊疗、培训学习、干事创业等,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
(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工作活力。很多时候,四、五个村两委成员应付上面若干条线交办下来的工作任务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更不用说繁琐的村民事务、征地拆迁、带领群众产业发展了。村(社区)干部职数的配备以及与工作量不匹配的劳动报酬,越来越不适应日益精细化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增加村两委职数配备。二是适度增加劳动报酬和配套相应的社保待遇。
二、基层社区治理中涉及到政府部门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政府尽管很努力地在做,也付出了很多,但是群众不买账,怎么回事呢?以下几个方面最能说明问题。
(一)部分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群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缺乏服务意识。举一个例子:某群众向县长信箱投诉,生活所在地一连锁超市发布虚假优惠信息吸引消费者。按照投诉事项,工作人员将信件交由某部门处理,某部门却以属地管理为由转交给镇政府处理。镇政府没有执法权限,只好再次转交该部门处理。再举个例子:某社区居民因精神残疾儿子走失四处寻找,后在县城一网吧发现后欲将其带回家,无奈儿子发病不听,只好拨打报警电话求助,网吧属地派出所接警后到达了现场,当了解该人户籍在另一个镇时,表报县总值班室要求按照属地原则由另一个镇接人,如此周转,仅为接人一小事转接了几个部门、耗费了几个小时。以上两个例子体现一个共性: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处理好的事情,为何要几经周转才能落实?这说明在职能部门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履职尽责意识不够,需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严格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各尽其职、协调配合。现在我们很多职能部门充当的是文件中转站,有时上面一个文件下来,不研究具体落实的措施和办法,直接转发了事,这让直面群众的基层政府拿到文件一头雾水,没有县级部门的操作细则,只有转发文件的总体要求,感觉无从下手,地方政府操作失误了,到时又来个属地化追责,试问: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还是相互配合关系?
随着电子化政务的发展,很多部门为了更加科学地统计数据、快捷服务,建立了很多软件系统、网络平台,但是部门之间、科室之间很多平台系统的部分基础数据是重复的,为何要让基层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平台反复录入类似的数据内容,而不考虑一下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呢?举个例子:某部门主要业务科室有四个,涉及的平台操作系统有六、七个,而承接这些业务的每个乡镇工作人员只有一个,试问四个科室十来个人操作的平台系统在乡镇由一个人做如何能保质保量?更不用说每日还要处理那么多群众事务等日常工作了。建议:能否整合资源,将一些接近类似的统计范围和服务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或者大数据共享?或者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匹配工作经费用于基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再或者,让部门下派的片站人员人权事权考核权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更有利于落实责任、推动工作?
(三)信访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沦为简单的接待站、“收发室”。群众有诉求、希望得到更公正清楚的解答才会去信访。很多时候,我们信访工作人员接待到群众后,弄清楚来访问题、来访人姓名家庭地址后,只是一个简单的移交部门处理或责令地方政府限时办结就了事。群众本来满心欢喜地以为在信访部门能够得到一个公正清楚的解答,不料又被打发回去。如果信访部门能够根据来访者问题,按照相关政策进行解答或者是协调相关部门一站式处理,不让群众来回奔波,跑冤枉路,又何来激化矛盾、引发越级上访呢?
(四)历来,征地拆迁是基层社会矛盾最集中的领域。不管是什么项目,征地拆迁不能只图快、求结果,而忽视财政成本和群众需求。很多时候,一个项目的引进,上级通常要求尽快提供用地保障,尽快进场、尽快建设、尽快出成绩,于是就会出现安置房还未建成就拆迁、指标还未下来就拿地。在群众安置之前、指标落实之前,这期间的租金、过渡费通常一发就是持续几年甚至十来年,这不是白白地增加了用地成本吗?财政一旦吃紧就无法及时兑现补偿款;还有一种情况是,地被占用很久了,群众社保没下落、安置房没下落。群众不能按时拿到补偿款或迟迟享受不到征地政策,就会埋怨政府,影响政府公信力不说,还诱发了很多不必要的上访事件。
综上所述,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我们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改革豪气,还要足踏实地做深做细,只要政府、社会、个人形成合力,共建共享,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以上是我多年基层工作的深切体会,结合此次培训,明白了很多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也提升了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认识,可能还有很多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地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理论水平、提升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我县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