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稳步推进“新时尚”还需解决四类问题范文
垃圾分类稳步推进 “新时尚”还需解决四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北京考察时多次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2019年6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为了解河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城市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及存在问题,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10市505位居民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部分居民存在畏难思想、分类投放习惯还未形成、存在“先分后混”等问题还需解决。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稳步有序开展工作。
此次调研的9市均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措施,召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合力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组织架构。邯郸陆续印发7个专件,从体系建设、宣传引导、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明确示范片区建设标准、考核办法、操作规范以及体系建设目标。同时,委托住建部中建院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邯郸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高标准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二)多渠道宣传,提升垃圾分类社会认知度。
为提升垃圾分类的社会认知度,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调研的各市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公益广告、设立宣传点、宣传栏、展板、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此次调研的居民中有95.5%知晓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唐山调研的社区分别开展了“垃圾去哪,生活更美好”和“小手拉大手”环保志愿活动;石家庄印制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5.6万余册,编印幼儿园、小学、中学版生活垃圾分类教材12万册,设计了分类标示、吉祥物,开展多种方式宣传宣讲2600余场次。家住裕华区的杨先生反应,学校的垃圾分类宣传形式很好,要求孩子每周二带一种垃圾到学校,同时也带动了家长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升级各类设施,完善垃圾处理闭环。
调研的各市积极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垃圾回收车、转运设备,增设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分类丢弃-回收-处理闭环。石家庄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5座,2019年底可投入使用4座,日处理3850吨,到2020年底前可满足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需求。廊坊投资169.6万元,发放入户垃圾桶1900个、分类垃圾袋5万捆,购置垃圾清运车10辆,电动三轮收集车48辆,建成阳光堆放房2座;邢台2019年初购置了8台具备固液分类功能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车,增设1000个分类投放垃圾桶。启动运行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对日产约800吨的生活垃圾均进行了资源化焚烧发电处理。
(四)增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激励居民积极分类。
石家庄、沧州、唐山、邯郸、邢台部分小区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居民将可回收垃圾投放后,设备自动称重,获得积分或现金红包,兑换商场或超市的商品。沧州调研的某小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注册率已达到98%,居民参与度较高。邯郸某受访居民表示,垃圾分类回收后,家里的纸类、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可以随时投放到智能垃圾桶,称重后获得积分,还不用担心废品回收过程缺斤短两,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五)配备垃圾分类宣传员和分拣员,保证分类质量。
调研的各市均组建了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分拣员,现场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对投错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投放。石家庄市区统一培训物业公司和小区清扫人员,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员,部分县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第三方服务公司人员组建分类督导员队伍。衡水组建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带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每周六、日协助物业和小区居民变卖可回收垃圾,保证可回收垃圾不投错、不浪费,逐步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一、推行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分类知识,部分居民存在畏难思想。
调研的505位居民中有80.8%认为自己只了解简单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新的垃圾分类标准不清楚,还有11.9%的居民完全不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较了解的只有7.3%,有26位居民不希望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原因是怕麻烦,认为不方便,不明白分类标准,害怕分类错误后罚款。衡水某大妈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当然要支持,但看垃圾分类标准,搞得很费脑子,这样我可就有点担忧了。”某居民说:“垃圾分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没有多余时间做这个事。”
(二)居民尚未形成分类投放习惯。
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广大居民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从源头推进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但从目前调研情况看,垃圾分类处理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来推动,居民没有普遍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习惯。大多数社区垃圾桶中的废弃物呈现无序状态。有拾荒者在垃圾桶中翻找可回收物,会造成二次污染。据了解,居民未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主要原因中,有40%认为自身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有35.8%认为分类知识缺乏,分类不标准,有23.2%认为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回收而没分类投放。
(三)尚存“先分后混”问题。
据石家庄、承德调查的居民反映,部分非示范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短板明显,垃圾收运延续传统的收运方式,将垃圾桶的垃圾不分种类、不经分拣,一起投放到垃圾清运车里收运。尤其是对于餐厨垃圾无法处理,最后收集时还是和其他垃圾混合放在了一起,没有很好的实现垃圾分类。
(四)垃圾简单分类效果不佳。
经了解,目前在推行垃圾分类的部分示范社区配备“四分类”垃圾桶: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部分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三分类”: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非示范社区配备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种垃圾桶。调研的505位居民中有278位居民,占比为54.1%,认为只有2、3种的分类垃圾桶过于简单,对生活垃圾分类起的作用较小。
三、做好“新时尚”的建议
(一)加强引导和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要开展广泛的、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督促、引导,逐步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配合度,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深入民心,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补齐设施短板。
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撑。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处理,补齐设施短板,为垃圾分类的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注重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加大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运用,完善当前垃圾分类、运输、处理中的技术标准障碍,有效促进资源的回收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