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范文

(作者:风轻云淡1672时间:2021-10-13 22:51:48)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兴旺意义重大。

按照市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总体部署,市联社党委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从3月底到4月上旬,由。。。同志带队,组织班子部分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到4个区县15个乡镇,对供销社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表明,近年来,全市供销社依托基层组织资源和经营服务优势,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为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培育了有效载体。但同时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的有效载体。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市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路径

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围绕当地优势农业和特色产业,累计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68家,入社社员达9.7万户。其中:蔬菜、果品、水稻、小麦、花生、茶叶、火龙果、油桃、黄桃等种植类占71%,生猪、三禽、水产等养殖类占13%,农资、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等服务类占16%,经营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涵盖了服务、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同时,联合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创办专业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1家,发展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5个,成立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个,实现了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涉农乡镇全覆盖。供销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四条路径:

一是基层供销社主导发展。在基层供销社体制转换过程中,大力实施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以基层社土地和设施设备等集体资产作价、职工参股、社会资本注入等多种形式,围绕蔬菜、果品、小麦、花生、油桃等主导产业和农资流通行业,通过吸纳需要服务的农民社员,由基层社牵头创办产权明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比较健全的39处基层社,每处平均创办专业合作社6个以上,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的15处基层社,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功能恢复的切入点,平均每处领办专业合作社3个以上,找准了供销社服务农业产业的连接点和优势资源的释放点。

二是社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社会化的系列服务,更需要产业龙头作支撑。各级供销社以农资、农机、农产品公司等涉农企业为主体,采取“企业优势项目+基层社服务网点+农户”的模式,围绕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技术推广、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组织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示范,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三是与村“两委”联合发展。围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由村“两委”与供销社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7个,占供销社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的40%,并且形成了村“两委”、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机制。

四是供销社业务骨干牵头发展。发挥供销社业务骨干在农业生产服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吸纳种植业主、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进行产业联合,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贮藏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发展链条,拓宽了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进入大市场的途径。目前,由社属企业或基层供销社副职及店经理以自有经营服务资源,联合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组织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多个,涉及蔬菜、小麦、花生、茶叶、火龙果、油桃等产业,使多方资金、信息、技术、网络等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

二、主要做法

总体上以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整合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仓储等资源,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做实规划,把农民合作社定位于供销社强基固本的重要功能主体。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根基。围绕加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市社在全面掌握各乡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手册,以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作出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并指导各区县社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每年至少创办资本结构和产权关系明晰、供销社具有较强控制力的专业合作社20个,通过开放办社吸纳社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至少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00个以上,实现镇域和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与供销社“两社合一”。同时,强化县级供销社综合服务和市场经营指导功能,对通过开放办社纳入供销社网络的合作社,开展商品优惠、融资优惠、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等优质服务,使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入供销社合作体系,拓宽了为农服务领域,增强了为农能力功能。

(二)党建引领,把农民合作社打造成供销社与村集体联结的重要纽带。围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支持,市县级供销社与组织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以党群“双向直通”机制为平台深入推进“社村共建”的意见》,在全系统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明确以资源聚合、发展融合、利益共享为核心,以农民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探索供销社基层组织与村集体组织合作共建新路径。由村级党组织牵头与供销社共建的227个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示范基地52个,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特别是。。。。。等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村“两委”与供销社,一头连着农民和市场,既搭建村社联合共赢平台,又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按照共建基层组织、共建人才队伍的要求,在6个农民合作社设立党支部,安排11名基层社副职与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实现了党组织的基层服务功能向农民身边延伸。

(三)强化培训,把农民合作社发展为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的农民队伍。为提升农民合作社社员综合素质,市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系统内的各类教育培训基地,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重点,每年组织农民社员培训超15万人次,其中利用省供销社土地托管、村社共建和综合改革培训基地,最少组织3次较大规模的综合培训。培训内容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延伸,并且注重产学结合,使农民社员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并成为产业能手。尤其注重合作社领头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定期开展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办社能力,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四)示范带动,把农民合作社培育成承接为农服务资源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合作制原则,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建设,完善合作社内部利益分配制度。出台《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创建和品牌建设,鼓励发展“订单式”农产品基地,打造专业品牌,申报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将其纳入财政扶持项目库管理。近年来,全系统累计培育示范社4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3个、总社级示范社12个、省社级示范社11个,创建农产品品牌16个,著名品牌1个,获得59个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依托合作社示范社,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等财政扶持项目19个,承接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近3000多万元,让农民社员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三、主要成效

通过探索实践,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与已逐步成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

(一)抱团经营抵御了市场风险。过去,由于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不但受到中间商的盘剥,还经常出现农民“自相压价”的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服务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根纽带,把一家一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以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常年种植花生近4万亩,花生米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农民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供销社牵头创办花生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702户,从为农民代储代销花生米做起,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建成花生米色选、筛选和乳白粒生产车间,年均销售花生米1万吨,加工乳白粒5000吨,销售额达到1.2亿元。为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依托花生专业社,联合7家花生专业社和养猪、养兔、茶叶等3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了以联合社为中心的花生集散地,增强了在花生市场上的话语权。为做大做强联合社,从“花生银行”起步建立信用合作互助组织,将资金互助由花生专业社社员之间,延伸至养猪、养兔、茶叶专业社以及加工厂、日用品和农资超市,利用彼此之间业务淡旺季的时间差,开展资金融通互助,促进了社员、企业和合作社间的资金良性循环,实现了各产业的联合发展。

(二)创新经营带动了优势产业升级。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和规模化发展,大力构建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产业经营体系,推动了优势产业升级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管理种植模式,发展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推广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带动一万亩花生按“三新”方式生产。该专业社盘活25.1亩土地,建成花生加工厂,投资500万元购进先进花生筛选和榨油设备,整合30多家花生经营大户成立花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等品牌,加入中粮集团花生交易网,建立花生交易平台,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品牌经营的产加销服务体系,推动了区域花生产业升级发展。

(三)产销对接推动了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有各自的经济产业和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缺乏规模化发展的产业经营服务体系。专业合作社实施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服务,组织生产和流通企业与农户对接,为农户在市场上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既解决了一家一户经营主体规模偏小、经营偏散、效益偏低的问题,又为当地农业产业调整起到了引领作用。闻名的“油桃之乡”, 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供销社领办油桃专业合作社,发展970户社员,对社员开展农资供应、配方施肥、技术指导、生产标准的服务,并注册“莒之果”牌商标,建成占地面积10余亩的油桃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超4000万斤,交易总额达1.6亿元。为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该专业合作社流转60亩土地建设产销对接基地,开展新品种油桃和蔬菜育苗业务,填补了县域部分蔬菜品种育苗空白,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结构调整。

(四)土地托管服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通过农民合作社把农民社员的组织起来是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的第一步。为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各级供销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大力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打造土地托管服务圈,以农业服务规模化,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打工”。目前,全市供销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成和在建为农服务中心35处,覆盖全市77%的涉农乡镇,整合农用机械403台(套)、飞防飞机11架、智能测土配肥设备15台,围绕花生、茶叶、小麦、林果、蔬菜等产业,开展“菜单式”“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50多万亩。通过改善农资供应等产前服务,加强耕、种、管、收等产中服务,拓展延伸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亩均增效分别可达600元和1000元,并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创收与在家种地的两难问题。供销社依托茶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共同推进3个村的茶叶托管服务,不仅带动了区域茶产业规模发展,每年为3个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而且让100多户农民从繁重的茶叶生产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农村劳动力。

(五)利益共享促进了合作共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竞争压力下,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村集体和社员实行多形式、多环节的让利、分红和返利,保障村集体一每个社员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凝聚起了共同发展合力。专业合作社,作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起来的产业项目,通过流转1500亩土地发展黄桃基地,使该村480户村民每年有了188万元土地流转收入,户均3900多元,同时安排35个贫困户的50多名贫困人在基地打工创收,增收额达45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规模流转,沟渠边角地收入20余万元,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密切了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而且为供销社扎根农村谋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因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其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一是规模小、产业链短,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系统内多数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对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合作社的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技术力量薄弱,阻碍了相关新技术的推广。足够的技术服务人员是做好专业技术服务的必备条件,但是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来,大多数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三是未形成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无法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难以将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四是缺乏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以无偿服务为主,没有自主经营创收能力,导致合作社运转困难。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市场开发等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的拓展。五是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大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但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发挥作用,基本上是理事长一人说了算,内部制度执行有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新要求。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优势,大力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是加大农民合作社创办力度,提升供销社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基层供销社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不断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力度,全面参与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壮大自身实力,带动供销社组织体系与经营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基层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不健全的乡镇,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恢复服务功能。

二是开展全方位服务,解决专业合作社“后顾之忧”。供销社首先为农民做出示范,继而领办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基地生产,为社员提供良种、化肥等各种生产资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并由此形成了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产业链。

三是突出科技特色,拓展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对接科研院所、高校,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合作社,要注重拉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销售等产业链条,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使专业合作社更加具有生命力。

四是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专业合作社运营质量。要加强对基层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化教育培训,开展规范化工作指导,并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充实专业社队伍,争取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基层社或专业合作社兼职。要着力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制度。同时,要不断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鼓励农民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或鼓励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五是强化试点示范,提升典型合作社带动能力。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明显、运行机制较好的专业社建设试点,从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培育一批典型,总结经验,形成比较完善的做法,以点带面,推而广之,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word该篇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范文,全文共有688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doc》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