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向内,打造提质增效3.0版范文
眼睛向内,打造提质增效3.0版
——天津分公司、综合服务事业部合并重组综述
5月3日,公司正式发布了关于成立天津分公司、综合服务事业部重组工作组的通知,决定对两家单位进行重组整合。在公司安全健康发展、为生存而奋斗的关键时期,公司和公司党委为什么选择此时进行整合工作呢?相信这是中海油服全体员工,包括离退休员工、员工家属普遍关心的共同问题。
第一,这是顺应国家、总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大势的形势需要。有人说一部中海油服成长史,就是一部中海油服的变革史。因为成绩面前,中海油服人从来不会固步自封,而是始终对标国际更高标准,更多地看到发展中的不足并持续加以改进。
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杨华同志,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健同志多次鼓励中海油服在深化改革上先行先试,坚持不懈地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使公司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局面,使组织更具活力和创新能力。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面对中国海油党组对公司的期望和要求,面对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实际需求,有着优良改革创新“基因”的中海油服人绝对不会置身事外,也不能置身事外。
年初公司确定了“充分认识危机,为生存而奋斗”的工作主题,公司CEO兼总裁、党委书记李勇在报告中强调:“必须要以持之以恒的决心,不断完善自我,不断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简化组织与流程,加强前线的决策权力,突出二线的支持服务能力,把组织效率发挥到最大,这一次改革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
自此,公司拉开了中东公司重组整合、两级机关绩效改革、天津分公司和综合重组、钻井国际重组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大幕。
第二,这是推动公司安全健康发展、实现做专做强的战略需要。对于了解中海油服的人来说,2010年5月初的那个夏天,大多数人都还记忆犹新。当时,公司确定了做专做强的核心发展思路,并确定了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定位,这是被广大员工誉为公司发展史上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战略部署。“做专”是指准确定位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突出发展重点,确保发展质量,公司资源配置向主营业务倾斜,建设四支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做强”的内涵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队伍过硬、管理科学,最终体现在优秀的安全环保业绩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上。
“战略一旦确定,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愿景目标,就是克服万难也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哪怕是有阻力、有压力、有困难!”——公司管理层推动做专做强的决心坚定不移。
6年来,按照做专做强的核心发展思路,公司坚持战略引领不动摇,资源配置向主营业务倾斜,主营业务的发展更加聚焦,方向更加明确。非主营业务持续压缩规模,剥离不良资产。海运事业部按照“维持安全运营,择机退出的定位”,经过4年的准备,公司于2014年撤销了海运事业部,将风险较大、连年亏损的4条化学品船等低效资产打包出售,将油轮业务整体划归船舶事业部,有效管控了风险、降低了运营成本。综合服务事业部按照“压缩规模、做精产业、做优服务和做低成本发展贡献者”的定位,关闭了五个项目组,停止了六项业务,拆分了物供中心、撤消了燕郊分部、湛江分部,自用人员从2200人减少至1060人,配餐、维修、车辆管理业务越做越精,为公司整体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6年后的今天,公司和公司党委正式启动了天津分公司、综合服务事业部的整合,这是公司上下践行做专做强核心发展思路、确保公司安全健康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天津分公司、综合服务事业部落实公司战略定位的生动实践。
第三,这是公司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低油价下,行业的“寒冬”来袭,很多油公司、油田服务公司纷纷倒闭,石油行业哀鸿遍野。4月28日,公司发布了一季度经营业绩,收入33.8亿元,净亏损9.3亿元。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怎么办?为了生存,就必须得有效益,就必须解决问题、加速推动变革重组,向管理要效益;为了生存,就必须得过紧日子、捂住钱袋子,把增收节支的压力传递到每一个组织和岗位人员。
“省钱的地方就在于对片区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有效利用上”。重组工作组组长张达凯表示,天津分公司、综合服务事业部两家单位伴随着公司的重组上市应运而生,一个是公司职能的延伸,行使着对片区“支持、服务、协调、监督”的八字职能,一个是为主营业务提供后勤支持服务职能,两家单位在某些公共资源领域有业务重叠。有的服务资源掌握在分公司,有的服务资源掌握在事业部,每家单位掌握的资源都不少。这些资源包括楼宇、公寓、场地、库房、车辆、配餐等等。
在看似不起眼的办公楼宇方面,塘沽片区在东沽石油新村、滨海石油新村、港区石油管理局、开发区、天科大、大泛华、塘沽老城区等10多个地方,外租办公楼总面积超过5.8万平方米,基本上每个单位都有几栋楼,有的还分布在海河两岸的多个地方。这边公司新的产业园区已经建成,那边租赁的办公楼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单位用不了内部单位闲置的资源,只能常年租赁外部的资源。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库房堆场方面,公司在东沽、新河、港区、邓善沽、产业园、葛沽、临港、海洋高新区、蓟县等11个地区,拥有39个库房、堆场。
真的需要这么多办公的楼宇吗?真的需要这么多堆场、库房吗?天津分公司今年对属地片区的调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每年花费成百上千万元到外部去租赁,这样的事情,形势好的时候,因为来自不同单位利益诉求,协调起来面对重重阻力和压力,推动资源共享整合也就难以实施。
然而这样的资源和成本浪费,特别是在当前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时刻,公司党委和领导班子肯定不会同意,广大干部员工也必然不会同意。
“退掉外部租赁、整合内部资源,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每一块成本节省的潜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拿平时都会被忽略的单身职工公寓来说,钻井公寓、测井公寓、海招公寓、渤海公寓、瑞科公寓、天科大公寓等6大公寓,一年的花费就要超过2200万元,而分属不同单位管理的公寓入住率、使用率并不是很高,有的公寓和床位还常年闲置。
重组工作领导组组长张达凯告诉记者,未来这些公寓资源统管起来后,通过提高公寓和床位使用率、改造闲置办公楼等措施,将能清退一大批外租公寓,仅此一项每年至少能为公司节省1200万元的费用。而新产业园区办公楼启动后,通过盘活片区系统内办公楼宇资源、退租外部资源等措施,每年也能为公司节省近1000万元的费用。
采访中,记者从重组工作成员中了解到,每年天津片区各单位使用外部物流货运大车方面的费用也有3000万元左右,这部分费用也是有压缩空间的。而片区小车使用和倒班车辆大规模高效共享利用后,也将能有效清退一批外部租赁的车辆和人员,为公司降低更多成本。
降本增效是不是仅仅局限在楼宇、公寓、堆场、库房、车辆这些公共资源上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在不久前,天津产业园区拟对外劳务外包170名后勤支持服务人员。按正常逻辑来说,新产业园区投入使用,理应招聘新人提供后勤支持服务,这没有错。
然而严峻的形势和残酷的现实,逼迫着管理者不得不打破思维定式、从全局角度重新审视管理。这边公司新产业园区急缺170名提供配餐和服务的后勤人员,那边为平台提供后勤服务的655名员工,有接近一半的人员处于待命状态。若不暂停这些工程劳务人员招聘,公司每年将多花超过1200万元的人工成本——这还不包括配餐人员待命花费的成本以及170名新员工住宿、办公、培训要花的成本。
资源上的成本节约是“有形”的、可量化的,由此测算出来的降本数据十分惊人。其实改革重组带来的好处,远远不仅局限在这些能测算出的“有形”成本上,还有很多隐性管理成本、沟通协调成本、时间成本等,这都无法估算,而最终这都将体现在对片区主营业务安全、市场等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服务上,其能为公司带来的好处和效益,可能远远超过了现有几千万元的成本节省。
第四,这是回应广大干部员工呼声和期盼的现实需要。事实上,从2010年公司对综合服务事业部战略重新定位后,6年来,拆分、重组综合服务事业部的脚步从未停止:2011年综合燕郊分部率先从综合服务事业部剥离,与机关相关岗位合并成立机关服务中心;2012年物管中心从事业部剥离划并天津、湛江两大分公司;2013年有着“小综合事业部”之称的综合湛江分部从事业部剥离,重组划并到湛江分公司、钻井湛江作业公司、船舶湛江作业公司;2014年、2015年深圳、上海物资管理中心应运成立。
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为综合服务事业部广大员工更好地服务主营业务、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综合服务事业部广大干部员工,6年来按照公司战略定位,事业部领导班子大局意识强,努力支持公司的改革重组,最大努力将现有业务做小做精,1000多名干部员工携手同心,为公司安全健康发展贡献了价值。
分出去的原综合服务事业部相关单位,没有辜负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期望:在燕郊,新成立的机关服务中心,在服务公司、事业部两级机关、降低片区公共资源使用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津,物管中心的划并,天津地区库房的利用率、出货率、验收率、物资编码的准确性均大幅提升,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在湛江,随着物资管理、人员服务、车辆、装备维修的划并分公司和主营事业部,片区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资源有效共享、支持主业的力度更大,广大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总的来看,公司6年间推动综合服务事业部的重组整合,总体运行平稳,发展态势良好,广大干部员工普遍满意,队伍整体稳定。
而2013年湛江分公司与综合湛江分部的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所积累的经验,带来的管理成本、管理效能、支持服务的改变,为公司最终拍板确定此事增添了底气。
重组执行组组长胡鹏飞告诉记者,这次重组按照公司确定的整建制划并、干部员工级别不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干部职工的权益。“重组拆分综合服务事业部肯定是必然,前面的兄弟单位都划归分公司和主营事业部了,这些年我们基层也在等待,等待公司下‘最后一步棋'。”综合服务事业部的一名班组长告诉记者。
越是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时,就越能体现我们的政治优势,就越能考验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在5月4日下午召开的天津分综合干部大会上,两个单位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均表态坚决支持和拥护公司党委的这项决定,与会的中层以上干部也纷纷表态一致支持和拥护这次改革重组。
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公司还专门设置了重组工作组临时党委。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广生表示,成立临时党委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临时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采访中,来往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的人员很多,各项业务没有因为重组而乱了方寸,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重组工作组成员在谈到分管领域的业务时表示,就具体分管业务来看,重组意味肩负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重组后分管的业务,请公司和公司党委放心。
公司CEO兼总裁、党委书记李勇表示:衡量企业该不该改革,改的好不好,标准有三条,一是能否提升组织效率,二是能否降低运营成本,三是能否激励关键人才,只要符合这三条就必须坚定不移,即使过程中有阵痛也在所不惜。
“寒冬”意味着艰难和痛楚,但“寒冬”可以成为公司改革创新、修炼“内功”、完善自我的最佳时机,“寒冬”也将成为公司再次飞跃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低油价下,中海油服在一系列的改革重组推进后,在16000名干部员工的拼搏努力下,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危机,战胜困难和挑战,获得新的更大发展,中海油服也必然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