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村级纪检组织更加有效发挥作用的探索范文
【摘要】本文在“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村级监督执纪工作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就“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履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采取了调查、描述性研究等的研究办法,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监督执纪”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村级纪检组织 监督执纪 有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多的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如“三农政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而工作在农村的村干部,权力虽不大,但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最容易发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至关重要。
目前,所有行政村中,履行村级监督执纪工作职责的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纪检小组),该村级纪检组织是基层反腐倡廉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的主力军,如何加强村级纪检组织的管理,解决村级纪检同级监督乏力等问题,进一步有效发挥其监督执纪作用,已是迫在眉睫。为此,针对新一届村级纪检监督执纪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情况
目前,全乡现有行政村14个,每个村均设置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2名。在14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中,今年换届后新任的有9名,连任的有5名,新任占64%;年龄30-40岁的4名,40-50岁的6名,50-60岁的4名,无60岁(含60岁)以上人员,总体年龄相对换届前更加年轻化;大专学历3名,高中或中专学历11名,无初中及以下人员,相对换届前文化程度更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资从今年5月份开始由原来的1700元/月提高到2100元/月,与一般村干部工资(2400元/月)相差不大。
(二)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培训情况
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于今年3月底当选,任职以来共参加市乡两级培训4次,其中五月份参加市级培训一次,6-8月份每月一次参加乡纪检组织的月例会培训;从培训效果来看,市级培训优于乡级培训,乡级培训作用甚微。
(三)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履职情况
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新增“钉钉”打卡考核和台账记录工作。根据所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钉钉”打卡、6本工作台账记录、工作汇报情况等来看,一是近一半人员不能认真遵守“钉钉”打卡制度,大部分人员存在早退情况,部分人员对此制度较抵触,反映“村干部都不用打卡”;二是所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都能按要求记录6本工作台账,但记录质量参差不齐,从整体上来看连任干部较新任干部记录的质量更高,但记录质量最高的却是新任干部;6本工作台账中“三务监督登记台账”和“工程项目监督台账”记录内容相对较少,甚至出现零记录情况,其他四本台账相对记录更完善,反映出履行监督职责相对不足问题;三是根据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情况汇报来看,大部分人员开展协助村“两委”工作多于开展监督执纪的本职工作,较多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清,少部分人员存在“对村委工作表示不是自己的职责,而对自身本职工作又不知怎么开展”的双“偷懒”现象;另一方面,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在执行监督职责时,存在碍于情面而不愿监督、村干部不愿配合等同级监督乏力问题。
二、新一届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研情况可看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相对换届前更加年轻化、高学历化、工资待遇得到很大提高、在“村两委”干部队伍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换届后也都经历过市、乡两级业务培训,其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内容更加明确;乡级纪检对村级纪检组织的管理更加规范。但同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不高。如有的干部特别是新任干部知识结构简单,理论培训不足,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欠缺;有的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漠,工作流于形式,很少深入群众;有的纪律意识不强,不能认真遵守考勤制度,工作散漫,不能带头遵守工作纪律。
二是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一是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如教育培训力度不大、日常工作指导监督不力、奖惩制度欠缺等,二是乡纪委人员不足或人员变动频繁,导致乡纪委没有更多的精力或因自身业务不精无法对村级纪检组织给予业务指导,使得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这较大地影响了监督执纪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村监督委员会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之间的关系,既是监督关系,又是被领导关系。这种角色错位的同体监督的模式,导致出现因利益关联而不敢监督、碍于情面而不愿监督的情况,村级纪检组织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不少村级纪检组织还处于“混沌”状态,不知做什么,不知怎么做,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解疑释惑等职能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日常工作也存在各村执行程度不一问题,有的村级纪检干部思想不重视,工作滞后;有的执行制度不力,纪检工作开展缺乏魄力;有的落实工作应付了事,成效不明显;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措施。
三、新形势下加强村级监督执纪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村级监督执纪长效机制。
制度体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但目前指导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多数制度仅停留在宏观层次的指导上,而在微观层次的具体运作方面却存在制度供给不足。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体系,建立村级监督执纪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更加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更加细化工作制度。如出台制度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定位、运行机制、监督程序、考核办法、保障措施等;建立监督立项、集体决策、工作通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设立更加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岗位牌。二是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监督执纪第一责任人制度。新一届党组织书记已全面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监督执纪第一责任人制度,实现“一把手”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负总责,强化对“第一责任人”抓村级监督执纪工作的考核,将有利于密切村“两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联系,有力于村级监督执纪工作的开展。三是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应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加强自身建设。要把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统筹安排。要加强岗前和日常培训,村民监督委员会换届后,须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应进一步规范夯实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村级监督执纪坚实力量。
一是要注重选好人。通过“两推一选”等方式,强调年轻化、高学历化,真正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选入村级纪检组织。二是要强化教育培训和日常业务的指导。各级纪委要更加频繁的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培训,探索多样化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避免培训走过场,实现更高质量的培训效果。乡镇纪检组织应常态化指导村级纪检组织开展工作。三是强化考核,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乡镇纪委应出台考评细则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检查考评,年终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及工作资料检查,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和考评,与村两委干部的履职考评同步进行,对履行监督到位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监督不到位的建议村民代表大会给予罢免和调整。
(三)强化监督约束,树立村级遵规守纪标杆。
一是广泛宣传,强化群众监督。通过召开专题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级纪检组织建立目的,工作内容和设立意义,让更多的农村党员和群众认识和参与到村级监督执纪中来。同时,要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定期对群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要定期将村级监督执纪工作开展情况向群众公开,鼓励群众积极监督村级纪检组织的履职。二是要注重约束,强化纪律要求。为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事务的有效监督,防止部分村监委会成员监督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乡镇纪委要加强检查监督,定期考察考核。一旦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存在问题,工作不到位,或出现越权等违规问题时,应根据规定给予相应处理,确保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纪律约束,确保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带头遵规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