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范文

(作者:农家小孩时间:2023-06-25 09:17:01)

【编辑】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

【第1篇】2022年关于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设“幸福xxx”美好蓝图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完成了《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了“十二五”工业发展、投资、教育、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31个。《规划纲要》注重与国、省“十二五”总体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规划等重大规划的全面对接,注重与周边市、县和行业重点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的对接;充分吸纳了《xxx市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融入成渝加快发展规划》、《xxx市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和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反复征求各县(市、区)、市级部门意见,多次听取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规划纲要》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常委会和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请市二届八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规划纲要》为“十二五”时期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幸福xxx”谋划了美好蓝图。

2022年是“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个开局”之年,展望外部环境,加快发展、开放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未根本消除,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十分复杂。从我市发展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宏观经济态势趋稳,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省委确定2022年全省经济工作“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调,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都将为我市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深化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群众收入还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还不够;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瓶颈制约问题日益显现,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二、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按照国、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四次全委会精神要求,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的总体要求,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围绕全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

2022年关于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的总体要求,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以“重点突破、加快发展”为工作基调,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工作主题,加快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奋力推动“两个着力”,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657.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9.7%;增速达17.0%,高于计划增速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 3位,总量由上年全省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实现了“跨越升位”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51.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48.4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7.7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 %、78.5%、16.2%,拉动gdp分别增长1、13.3、2.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年”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综合交通建设强力推进。成安(资)渝、遂资眉、内资遂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成资、成简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第二绕城高速xxx段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新规划成资潼广、资德阿和环成都经济区高速、遂资眉雅铁路和资安快速通道等一批交通项目,“多线接成渝、内外大畅通”的综合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水利“1311工程”,全市人民期盼和努力了40年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开工前的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进展顺利,老鹰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完工,沱江城区段路堤改造工程顺利开工。病险水库整治、小农水试点等工程加快建设,全市用 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重点,以“产业发展年”为经济工作主题,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为载体,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xxx”,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根据市委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参考国、省关于2022年经济工作安排意见,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全市生产总值(gdp)74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节能减排任务。

能源通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xxx500千伏输变电站、雁江天星220千伏变电站和简阳草池、十里坝、乐至皂角等5座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正式投入运营。与省电力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田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投资20亿元,再造一个xxx电网;中石油5万立方、中石化20万立方油库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成功与成都共用区号“028”,实现电话并网升位,全市信息化进程加快。

【第2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发展遭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全面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总体上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完成了市xx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计划。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增长12.1%,高于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012.9亿元,增长25.8 %,高于年度计划7.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1.9亿元,增长19.5 %,高于年度计划6.5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增长62.0 %,高于年度计划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0.7亿美元,增长58.8%,高于年度计划40.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 22.5亿美元,增长97.3%,高于年度计划41个百分点。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 %,比年度计划多降0.1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6亿元,同口径增长19.1 %,高于年度计划3.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高于年度计划6.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高于年度计划5.9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高于年度计划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年度计划0.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3,低于年度计划0.7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2.1‰,低于年度计划0.9个千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市积极妥善应对,总体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增长呈现波动起伏的走势。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xx年高增长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1%。上半年,受地震灾情冲击,经济增速降至11.2%。三季度,由于我市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及时部署恢复生产、繁荣经济各项工作,迅速出台一系列扶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速有所回升,1-9月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2.2%。10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其它经济指标均有所回落,我市及时出台扩大内需12项具体举措,努力抓投资促消费,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增速较去年放缓,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6.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6.9:46.6:46.5。

三大需求保持增长。一是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面对严峻形势,我市抓住灾后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发挥试验区比较优势,加大投资力度,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增长25.8%,仅比上年低0.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平稳增长。在受地震灾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有所下降的不利条件下,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增幅达19.5%,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三是出口大幅增长。克服外需减弱的困难,出口增长52.5%,比上年高17.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实施5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5亿元,超过年度计划4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3%,高于去年12.1个百分点。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启动了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市域“三轨九路”、信息化骨干传输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底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适时启动了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成都东客站、成绵乐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发挥了重大项目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支撑作用。

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明显。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开展灾后重建招商及西博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2.5亿美元,到位市外内资 929亿元,分别增长97.3%和47.7 %;新增bp、泰科电子、卡特彼勒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外贸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其中出口90.7亿美元,分别增长62.0%和58.8%。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8%。

(二)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灾情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难4307人,失踪429人,受伤33506人,直接经济损失1247亿元。地震发生后,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全力抗震救灾。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坚持把抢险救人放在第一位,使5456名群众被救生还;解救转移了13余万受困群众和1.3万境内外游客,及时救治8.4万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周密支部灾区卫生防疫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全力安置受灾群众。紧急向灾区调运生活急需物资,设置临时救助点和集中安置点1844个,保证200多万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全力安置受灾群众,帮助94.7万受灾群众在全省率先实现过渡性安置,并采取措施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支部损毁基础设施的修复,很快恢复重灾区水、电、气供应,紧急排险震损水库67座,应急处置堰塞湖22处,排除地质

灾害112处,防止了次生灾害发生,千方百计保证并率先实现中小学全面复课,认真抓好受灾群众的困难救济、就业培训及就业援助和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安置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恢复了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帮助34.8万灾区群众实现就业。及时支部商场、超市及餐饮等服务业恢复正常经营,全面支部农业抢种抢收,积极支部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同时,及时支部提升城市形象的重大宣传活动,加强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全力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

(三)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确定了“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任务和“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的目标,及时启动和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及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后重建基本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及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在科学、客观评价地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编制完成《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和36个专项实施规划,为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规划依据。

灾后重建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施损毁房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产设施、城镇体系、生态环境等“六大工程”,推进1808个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总投资为2973亿元,2022年开工建设358个项目,完成投资147.7亿元。其中,农村重建住房开工7.26万户,占重建的32.6%;维修加固开工15.2万户,占维修加固总数的98.3%。城镇住房重建完成3067.2万平方米,占重建计划的22.8%;维修加固完成49.5万平方米,占维修加固计划的95.2%。城乡41.3万名受灾群众实现了永久性安置。首批9个交通项目全部开工;做好受损学校医院维修加固工作,开工建设277所中小学重建学校、93个县乡医疗机构重建项目。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的产业互动和生产对接,达成247个项目援建协议,开工建设131个项目,完成投资23.4亿元。初步形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局面。

(四)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

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以规划为先导,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三个集中”为根本方法,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提升“三个集中”综合效益,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规划的龙头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在灾后重建中提出和实施灾后住房重建“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全域成都”科学规划体系。启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全市“xxx”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区(市)县域总体规划、试点乡镇乡村规划,完成 “两轴四片”、“四大新城”等城市设计及各专项规划、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修编和“三轨九路”控规编制。强化城乡规划监督,规划执行力明显增强。

“三个集中”深入推进。一是工业集中集约发展不断深化。按照“一区一主业”原则,确定各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方向,编制完善集中发展区规划。加大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推进青白江―新都区连片发展,筹划共建成都资阳、成都眉山、成都阿坝工业园。全市工业集中区内685户企业竣工投产,922户企业开工建设,全年全市工业集中区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32户,区内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5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8.2%。二是土地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依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农业重大项目,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土地集中集约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9.3万亩,农用地流转面积达303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7%,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2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3.7%。三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移的办法,转移农民3.9万人。规范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管标准和程序,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开工新建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553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63.5%。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确权颁证37.8万户,成立全国首家农村产权交易所和6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产权流转3.4万宗、金额15.3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林地265.1万亩、确权到户53.1万户、核发林权证40.8万份。二是创新耕地保护办法。建立并落实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签订12.6万亩耕地保护合同,累计发放耕保基金4430万元。三是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参与联建,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措重建资金,通过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推进住房重建,集成推进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建,同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制、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村产权担保融资试点等取得明显成效。五是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削减,并联审批制度、大部门制加快推进。在市区两级政务中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当场办结件占办结总数的80.7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纳入统计的23户市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增长28.2%。

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一是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积极推进。四大

新城建设加快,南部新区累计投资114亿元,东部新区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43亿元,北部新区完成北部商贸城片区总体规划、实施凤凰山片区改造,西部新城建设进展顺利。旧城改造取得成效,“两轴四片”已开工项目45个,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搬迁改造惠民工程推进顺利,“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各类建筑拆迁309万平方米。二是新型城乡形态建设步伐加快。以县城和优先发展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69.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站)16个。建设小城市、新市镇对外通道130公里、122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9.8平方公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洛带镇、新场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财政用于支持“三农”资金147.7亿元,增长26%。实施农村用水安全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中心村及聚居点对外通道360公里,村通油路(水泥路)70公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用水保障工程深入推进,整治病险水库8座、水库干渠87公里、提灌站输水渠道167公里,建成微水治旱工程737处,改造提灌站119座,改造中低产田土14.6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9万口,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345座和沼气物业化服务网点91个。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503万亩。全市238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48元,增长15.8%。四是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实施扩权强县发展政策,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市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重点产业比重继续提升,五城区和远郊市县结对合作发展进一步深化。成都与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合作扎实推进。

(五)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围绕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积极应对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7.9亿元,增长24%;完成工业投资956亿元,增长28.1%。一是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取得进展。制定了电子信息、汽车、光电光伏等十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光电光伏等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了新突破,全市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3.4%。二是重大产业化项目取得进展。全年157个工业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1000万吨炼油项目通过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英特尔封装测试、天威新能源光伏项目、成芯8英寸芯片等68个项目年内投产达产;80万吨乙烯、京东方4.5代tft-lcd、一航成都空天产业基地等58个项目加快建设;中铝10万吨铝箔等31个项目促进开工。三是企业培育取得进展。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攀成钢、成飞公司等4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新增销售收入50至100亿企业1户、30至50亿企业3户。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三年千家”规模企业培育计划和信用、担保、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416户,达到3564户;全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年底在保余额比上年底新增39亿元。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年分别新增了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23户、29户。同时,地方产品配套工作大力推进。

服务业总体保持稳定。由于地震灾害给我市房地产、旅游等服务业带来重大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滑,但总体保持了稳定。服务业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旅游业明显下滑,但回暖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105万人次,同比下降4.1%,实现旅游总收入375.4亿元,同比下降9.6%。房地产业深度调整,全市成交商品房1437.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但季度成交量持续回升;五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554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9%,涨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物流业发展良好,成都航空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开通成都至香港货运航班和成都至马尼拉、台北直飞航线。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加快发展,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业规范发展。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银行等15家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签约落户,成立市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和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市商业银行完成增资扩股并更名为成都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稳步推进。完成市农信社统一法人改革,21.8亿元农信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获得全额兑付。邛崃、大邑和彭州三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筹建地方保险公司。会展业加快发展,发挥会展业宣传带动作用,全年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全国药品交易会等会展节庆活动260多个,直接收入超过13.5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发展,“锦里”二期、“道解都江堰”等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宽窄巷子”成功开街。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420亿元,增长40%。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农业增加值270.1亿元,增长4.4%。一是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实施“百万亩水稻丰产示范工程”、“ 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粮食总产量274.5万吨,增长1.6%。二是推进优势产业发展。以生猪、茶叶、猕猴桃产业为重点,建成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基地212个,蔬菜、水果、花卉、茶叶、肉类、禽蛋总产量增长3.3%、7.5%、6.7%、10.4%、2.8%、4.4%。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608家,55个市级农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6亿元。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新增35家;农村专合支部2062个,新增449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66.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四是推进农业物流业发展。编制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规划,龙泉聚和等农业物流项目加快推进。五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实现方式,创新和完善农业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力度。

(六)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4%,削减化学需氧量1.8万吨、二氧化硫0.71万吨、氨氮0.14万吨。一是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完善循环经济规划,目前全市国家级试点单位2个、省级试点单位20个、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9户、市级试点单位11家。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强化了目标任务和责任的落实。完成省控7户、市控27户工业企业限期治理任务,淘汰省7户、市39户企业落后产能,依法关闭107户“三无”工业企业,60户企业获资源综合利用认证。三是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扬尘治理、清洁能源、控制尾气排放、秸秆禁烧等整治工作,三环路内工业企业基本禁煤,70%用煤的居民改用清洁能源,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2%。四是强化水环境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污染源整治,饮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7.7%。实施5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1.4万吨。完成22条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各出境断面水质改善。同时,加强垃圾处置能力建设,龙泉洛带垃圾焚烧发电厂试运行,九江镇垃圾焚烧发电厂动工。

自主创新有力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正式批复认定我市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市共有22个项目进入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3803件、8894件,同比增长33.6%和54.3%,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2、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90.6亿元,同比增长18.2%。实施285项市级科技项目,新增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微波集成等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安全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运行10个平台服务工作站和成都网上技术市场,4家企业分别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企业科技保险稳步推进,5家企业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80万元,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等高新技术项目积极推进。重大农业科技专项成效显著。完善作品著作权管理办法,完成全市第二批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中国(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启动建设,成为全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

(七)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城乡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地铁1号线全线铺轨、2号线全线开工。“九路十桥”等重大城建项目加快实施,中心城区路网完善工程、中心城区与南部新区联系路网建设初见成效,实施中心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成新大件路、沙西线都江堰延伸线、温郫大道等公路进展顺利,整治旧危桥12座。二是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公共汽车实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和2小时内刷卡免费换乘,在蜀都大道、一环路设置公交专用道,新增及公交化线路改造47条,新增公交车1335辆、更新公交车278辆,公交分担率达到23.3%。区(市)县建成公交、乡镇客运站261个。中心城区自来水供水总量达4.3亿立方米。新增照明道路里程2.6公里,完善和新增盲道8.24万平方米。三是供电和通信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投运了25个电网急建项目,全市500kv双环网基本形成,虹桥及虹桥后续工程加快实施。通信枢纽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公众通信保障、数据信息灾难恢复及政府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等应急工程迅速实施,移动通信“无盲点工程”和无线应急通信网加快建设。四是绿化和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实施“三环一路”生态建设及银杏大道和“花树大街”营造,完成20条中心城区街道特色绿化和30个游园增绿改造。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速生林绿化17.6万亩、公益林5.83万亩。全市新增公共绿地20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进一步完善。推进中心城区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向郊区(市)县及城镇拓展和延伸,实现中心城区数字城管网络全覆盖并延伸至近郊6个区县,推进城管车辆gps系统管理试点,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管控。二是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加大扬尘整治力度,强化对建筑工地、运渣车辆的监管查处力度,环卫管理和作业、主要道路冲洗除尘作业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展“百佳街道”、“千佳店铺”活动,拆除违法建筑物142万平方米、违规广告牌17.1万余平方米,标准化改造和升级达标整治菜市场159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惠及农村人口568万人。被评为“中国最佳管理城市”。

(八)民生持续改善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作。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和谐成都建设。

城乡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城乡比较充分就业为目标,针对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大学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完善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搭建自主择业、创业就业平台。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6.3万人,其中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7万人;地震后消除“零就业”家庭2.8万户。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15万人。成都技师学院及分院建设加快,远郊市、县技师分院按期开学。启动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发放就业培训券7500万元,惠及15万人。

社会保障扩面提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比去年末净增31.8万人、34.9万人、23.1万人、20.8万人、23.7万人。率先在全国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建设,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给予定额失业补贴。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60.4元和62元。完成2749户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向近35万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3493.8万元。经济适用房新建3030套,廉租房租赁补贴新增5639户。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3%。

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市级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30.9亿元,增长90.2%,农村小学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启动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技术装备、设备设施标准化满覆盖建设。优化城区及近郊部分区县中小学布局,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薄弱学校校舍改扩建,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步伐。75万农村学生

免收学杂费课本费,30万城镇学生免收学杂费、信息技术费,15.7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扶助城乡低保家庭学生2447人上大学、3544名中小学生读书。实施农村教师集中居住工程、国际旅游职业学院等项目。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14个郊区(市)县全部建立医院管理中心,238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均由政府举办并实施规范化建设。妇幼卫生一卡通管理全面推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服务人次增长154%,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启动市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市二医院扩建等项目抓紧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惠民药店优惠让利61.37万元。59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建成包括绵阳、德阳、乐山等在内的成都经济圈流动人口计生协作网,计划生育家庭三项奖励扶助金额1.05亿元。

文化体育事业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图书馆除重灾区外的区(市)县文化馆全部建成达标,1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标准化建设,新建88个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提前两年完成城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杜甫草堂、武侯祠博物馆被评为一级博物馆。川剧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达17项,第三次全国文化普查工作按计划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完成,完成880个农家书屋建设,举办第三届成都全民读书活动。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蓉传递活动,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路径总数达1000条。

公共安全继续加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破案绝对数上升6.6%。安全生产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火灾事故下降54.2%。质量兴市工作积极推进,诚信计量和药品生产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家俱、鞋类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成都造”乳制品未发现三聚氰胺超标情况。防灾减灾等工作继续加强。

尽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发展的难度增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影响以及我市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叠加作用,同时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仍较突出,经济增速下滑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二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房地产、旅游业等服务业形势严峻,工业重点产业实力和竞争力需要继续提高,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三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特征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为扩大内需,推进灾后重建,我市将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压力增大。五是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企业减员、“农民工”回流不断增多,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同时,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城乡统筹工作还不平衡;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措施

2022年,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何时见底难有预期,国际金融动荡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和调整期。预计世界经济增长2.2%左右。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虽然仍呈良好态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趋紧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2022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预计2022年全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从省内环境看,全省连续遭受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形势较为严峻。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从内部条件看,虽然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但我市同时面临扩大内需、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强劲;城市辐射能力和产业结构具有比较优势;对外依存度较低,国际经济动荡对我市的冲击相对较小;经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具有抵御风险、推进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将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在市委、市政府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振兴经济,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这些都为我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按照市委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立足“全域成都”的科学规划,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总体战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超常工作,带头推进“两个加快”,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新三最”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如下: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22年 计划 2022年计划增长%

一、经济发展指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484.6 10.0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292.1 3.5

第二产业 亿元 2107.2 1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549.1 16.0

第三产业 亿元 2085.3 10.0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650 21.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873.3 15.5

(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1.5 12.0

二、质量效益指标

(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71.8 11.0(同口径)

(二)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4.25

化学需氧量削减量 万吨 1.8

二氧化硫削减量 万吨 1.0

氨氮削减量 万吨 0.14

三、民生民本指标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637.3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6999.5 8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0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 104.5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 3以内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抓好“六大工程”,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灾后重建,发挥灾后恢复重建对投资增长、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的拉动作用,努力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示范区。

以科学规划引领灾后重建。按照《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恢复重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县域、镇、村规划和农村住房重建,城镇住房重建规划等规划。按照灾区重建先生活、后生产的客观需要,科学安排项目建设时序,提高规划实施成效,确保重建不是灾前简单复制,使灾区得到恢复和提升。同时,严格按国家建筑规范和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加强重建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监管。

依托六大工程重建家园。实施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六大工程,重建家园,振兴经济,力争2022年开工586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93.2亿元,提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把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9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9月1日前基本完成学校重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恢复重建。加快恢复电力、交通、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产业重建和发展,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抓好对口支援促进灾后重建。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沟通协调,搞好服务和相关保障,推进援建项目尽早开工,尽快达产。树立造血胜于输血的理念,充分发挥支援和受援双方的比较优势,做好与对口省市的产业互动和市场对接,从单一支援向互惠合作发展,变被动接受援助为共同发展,增强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崇州中小企业园区、彭州川闽园区项目的筹划推进工作。

(二)抓好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坚定不移地运用统筹城乡的规划、思路和办法做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各项工作,着力保持投资增长,努力扩大消费,积极筹措资金,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保持投资增长。2022年政府投资的重点是事关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以及成都长远发展的灾后恢复重建、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发挥其对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计划实施545个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066亿元。强化项目策划、储备工作,立足已有的各类规划,提炼策划储备一批项目。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研究提出一批符合规划、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能够进入实施阶段的成熟项目。加快项目实施步伐,按照“四个一批”要求,抓紧落实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分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项目服务和监管,完善分级协调服务机制,实施全程代办服务和重点项目vip服务。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力度,从严查处项目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大力吸引民间投资。降低非公有制投资市场门槛和进入成本,进一步开放城市建设、旅游资源、文化、教育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支持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民间投资项目融资能力。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使民间投资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

积极扩大城乡消费。一是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落实中央提高对农补贴扶持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政策,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改善消费预期。二是努力刺激消费。认真研究实施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政策。研究利用政府资金刺激居民消费的最佳方式和路径,继续探索发放消费券、就业培训券等多种刺激消费的办法和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实行职工分批次集中带薪休假,刺激旅游和休闲、娱乐消费。三是培育消费热点。在扩大农村消费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和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民进行危旧房改造和小额信贷消费;支持企业送货下乡、“以旧换新”。在稳定住房消费方面,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在发展服务消费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文化、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发展恢复旅游市场,加快发展体育健身和老年服务产业。

增强开放实效。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分阶段、多形式向国内外系统宣传成都,宣传成都“依然美丽安全”及灾后重建和推进经济全面建设中蕴含巨大商机,树立“创造奇迹的成都”的城市形象。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优化企业经营和投资环境。抓住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及灾后重建蕴含的巨大需求,以资源和市场换投资和技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加剧的机遇,鼓励有条件的我市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主动争取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企业集团。

强化资金筹措。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全力争取中央和省上资金支持,扩大市本级财政性建设资金规模,建立健全多层次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发展,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担保体系建设。二是推动融资方式多元化,扩大融资规模。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争取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公司债券、保险资金债权投资及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加大与金融机构沟通合作力度,统筹运用多种资源,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并购和开发新项目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引导和扶持,扩大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投资规模。鼓励社会资金灵活投资我市项目;通过金融机构对相关项目开展理财、信托等业务,吸引社会资金。

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认真总结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找出制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有效破解这些问题的路径和方向,形成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三)抓好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的紧迫要求,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多,税收贡献大,资源消耗少等优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线,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规划,加快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的步伐。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在招大引强和做大做强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打造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二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我市基础设施、市场空间、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发展环境和城市吸引力,重点吸纳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国内外企业总部向成都集聚,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企业的综合性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延伸和完善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面向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三是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做实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加快成都银行上市步伐,完成市农信社统一法人工作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地方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在成都建立otc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区域性农副产品现(期)货交易市场,吸引更多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落户,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四是加快优势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业复苏步伐,推进龙门山、龙泉山“两带”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突出休闲文化特色,加强宣传促销。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好铁路、公路、航空现代物流枢纽及粮食、农副产品物流基地的建设,加快青白江西部物流枢纽、新都物流园区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支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服务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交易平台、商务服务中心、产业促进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大力发展研发、外包、信息服务业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业网点和网络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批发市场“退二进三”,发展新型商贸业态,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推进民生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会展业“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会议目的地、会展经济集聚区、节庆活动中心,办好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等品牌展会。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五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支持和鼓励市外居民到成都购房。加快旧城改造,鼓励在拆迁中实行货币补偿安置。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解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性住房。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政策,调整供地结构,稳定土地市场价格。

提升工业竞争力。一是打造产业集群。加速工业结构升级,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补链”招商,推动产业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延伸,形成产业链完整的集群,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光电光伏、冶金建材、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食品、装备制造、家具和制鞋等产业集群。二是抓好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进408个上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2022年力争完成投资852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100亿元。力争京东方4.5代tft-led生产线等131个项目投产达产,80万吨乙烯等152个项目加快建设,一汽大众成都项目等73个项目尽快开工,康佳led模组等52个储备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太阳能热发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核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民用航空、3g通信研发与设备制造等国家重点自主创新领域的项目和企业落户成都发展。实施86个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7亿元。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抓好四川丰田、吉利汽车、华为、神钢“创百亿”工程等项目,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带动作用。推进相关配套产业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五个国家检测中心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是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基础设施。结合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突出抓好带动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性工作,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100万头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和花卉、茶叶、冷水鱼、食用菌、猕猴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工业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等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改造、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实施和改造,建设国内一流的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有效形式,坚持农民自愿,依托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联合发展。重点通过股份合作、土地转让、组建田间管理公司等形式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支部、农民专合支部,提高农业集约化和农民支部化程度。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集约集群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紧完善全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四是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农业重大项目和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省及区域性品牌,做强农业产业。同时,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一是减轻企业负担。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让企业休养生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抓住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和灾后恢复重建财税优惠的政策机遇,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地震灾后税收减免优惠各项政策,减轻企业税赋负担。扩大和延长对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范围和时间。二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融资体系,争取成立小额担保公司,推进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贷款业务向区(市)县扩展,增加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支持工投集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分支担保机构。

(四)抓好综合配套改革,推进试验区建设

以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总结和推广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比较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培育和树立典型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做好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流转。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动已登记发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通过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合作等方式流转使用,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产权有序合法流动,推进农村产权资本化。在全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担保融资试点。用好用活农村产权资源,发展产权明晰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鼓励发展微型金融服务。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完善对农业品牌建设、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多形式支持龙头企业。

全面提升“三个集中”水平,实现“三化”联动。把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应用到全市统筹城乡的工作中去,全面提升“三个集中”水平,促进“三化”联动。一是深化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市域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推进园区外规模以上企业的调迁,提高集约集群发展水平。深入实施“一区一主业”发展定位,加快集中发展区配套设施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30亿元。推进部省市共建特色产业园区工作,加快推进成都与资阳、成都与眉山、成都与阿坝共建工业园区及青白江与新都连片工业园的建设。二是深化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为重点,启动一般城镇改造。坚持“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完善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广灾后重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集体用地整理开发重建的办法,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场镇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三化”联动,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业为重点,统筹规划好一般乡镇的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新居工程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道路、供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因地制宜集中居住。全面推广灾后重建做法,同步抓好新型集体经济支部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深化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部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支部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带、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和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品质,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建设。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审批职能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促进审批权前移。推进与企业投资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统一受理、分头审批、限时完成、集中回复”的原则,推进并完善项目并联审批。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规范化建设,促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清理和规范企业年检项目,取消无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年检项目。建立行政处罚基准制度,规范执法流程,实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公开审案,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编制部门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并向公众公开,建立网上监督和评估机制。三是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和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对各类投资办企业项目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建立各部门的网上办事窗口、受理中心,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和问需服务,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方式。

(五)抓好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集中精力规划和抓好一批事关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城乡建设重大项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推进“两轴四片”、城中村和东郊企业生活区和涉铁区域旧城改造,实施景观特色街区打造,改善中心城区城市风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尽快展现天府新城风采,加快东部、北部、西部新区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一主、四副、六走廊、多组团”多极增长的城市经济圈。二是加大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物流设施为重点,推进一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铁路新客站、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及新航站楼、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成都至兰州铁路等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做好成都第二机场、成都至贵阳铁路、成温邛轨道交通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地铁1、2、4号线等工程以及城乡结合部骨干路网、中心城区供排水基础设施、电网改造、燃气管网工程。启动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打通城乡结合部和县域间“断头路”,优化“全域成都”路网结构。推进西部通信枢纽建设,实施成都直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高速电路、国家数据存储灾备中心、国家(成都)高性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加快通信管道及基站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街面秩序日常监管,落实“门前五包”,规范户外广告、招牌常态管理。合理布局并加强菜市场管理,方便群众生活。深化数字化城管,全面提高发现处理问题能力。综合整治铁路环线、城郊结合部、出入城通道、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和街道景观,提高场镇综合管理水平。优化交通管理,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和管护,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全面推广绿波联网联动控制工程,完成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标志改造,规范停车场点设置,加强占道停车管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衡化步伐,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拓展公交专用通道范围,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合理规划,有序增加公交车数量,完善城乡公交体系,规范发展出租车行业。

(六)抓好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力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加快西部科技中心建设步伐。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财政支持稳定增长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高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加大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软件、生物、民用航空、信息产业四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实施一批自主创新科技重点项目。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成都数字载体、软件及外包、生物医药、模具、集成电路设计5个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太赫兹技术应用、西南生物能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平台等项目尽快开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等项目加快实施。三是加大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和区域技术市场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等创新功能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食品产业服务平台,积极扩大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上海等地公共技术平台联网合作。完善成都网上技术市场,鼓励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建设,促进我市区域技术交易活动向专业化发展。积极创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争创国家出版创意区(中心)。四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款试点,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以节能减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积极促进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单位gdp能耗下降4.2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一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完善奖惩措施和相关支持政策,促进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的地区和企业限期整改。二是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工业企业“对标”活动,采取综合配套措施,狠抓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耗油耗电量大、应用面广的设备(产品)的节油节电工作。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三是健全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深入推进结构性减排,建立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扩大环保在线监测范围,加大违法违规排污和污染处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水、节地、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鼓励采用节能型新材料、新技术,加强清洁生产和集约化发展,完善远郊市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倡导绿色消费等循环生活方式,推广节能型产品。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前期工作。实施三环路内全面禁煤,扩大高污染车辆限时限行区域,强化各类尘源监管,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加快绕城高速路两侧生态带和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香化、彩化”工程,建成并开放金牛、苏坡、双桂3个城市公园,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推进岷江、沱江及重点地区河流堤防工程,继续实施中小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及河道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饮用水源在线监测系统,推进全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加快四川成都危废中心建设,推进长安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生态园区建设,完善郊区(市)县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抓好成都东北部生态建设,加快东部丘区生态植被恢复,实施低质低林地改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天然林的有效管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和土壤污染治理。

(七)抓好民生工程,推进民生改善

强化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责任,加大社会公共资源向城乡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保障和改

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行统筹城乡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充分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完善就业实名制和就业工作责任制。建立统筹城乡的劳动服务体系,提高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和灾区群众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和增收。继续加大就业援助的力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众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工程,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纠纷处理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工程,加强社保资金统筹,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城乡低收入人群抵押贷款参保办法,推进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积极实行城乡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向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转移对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边缘贫困专项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水平。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解决城乡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

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化步伐。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师住房建设,推进教师县管校用和推动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体系统一。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师工资、教师居住、校舍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新校区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

【第3篇】2022年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工作总结

认真组织对未达产达效项目的解剖分析,落实责任措施,力促尽快见效;下决心对圈而不建的项目用地、关停企业厂房或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企业,实行“腾笼换凤”、盘活再利用,实现竣工项目达产达效和存量盘活的新突破。以技术改造为转化平台,加快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力争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中技术装备投资达70%以上,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企业装备水平提升的新突破。着眼于中央扩大内需资金项目,早计划,早安排,重点关注产业振兴规划项目、服务民生社会项目、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等领域的项目上报审批工作,实现重大项目上争的新突破。

4.以城乡一体发展为核心,着力提升统筹水平。更加突出“三城”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建设“551”工程,重点做好文化主题街区地块、中兴大道东延地块、迎幸桥周边地块、曾涛路西延地块等9个地快的拆迁改造工作;泰盛新村、万福小区、劳动新村等8个老小区整治任务;南二环西延一期、振兴路西延、江平路南延、通站路西延等9项道路结转工程;334省道改建、学院路南延、曾涛路西延等20项重点道路工程;羌溪河两侧绿化改造、开发区与北二环河滨绿化、如泰运河北侧沿河绿化等27项绿化工程;完成“四馆”工程建设。黄桥副中心重点实施“十路八桥”工程,旅游景点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虹桥新城重点实施新城商住项目建设,启动深水港口物流版块建设,进一步做强发展载体。继续推进集镇“十个一”工程建设,高标准推进重点镇建设,增强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围绕打造美丽乡村目标,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加大整治力度,强化长效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完善绿色通道2800亩、农田林网15万亩;力争建成5个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村。强化农民增收载体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新建农民合作组织70个,培育省、市“五好”示范社30家。积极实施“万顷良田”项目,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和农民集中居住。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疏浚整治干河1条、中沟49条、村庄河道185条;拆建、新建电灌站255座、涵洞163座;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

5.以公共服务事业为抓手,着力构建和谐xxx。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放大名校效应,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深入推进师德建设,打造教育知名品牌。研究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加快新区医院和公共卫生大楼建设,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进程。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着重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促进创业“造岗”、服务企业“稳岗”、就业援助“送岗”和转移输出“拓岗”四大举措,全面提升全市就业创业水平,确保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城镇净增就业人数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全部稳定在98%以上。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探索和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文化xxx建设。协调发展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网络电视用户2.5万户、整转数字电视8万户。深入开展全民建身运动,完成体育中心建设。继续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7.6万平方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健全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平安xxx”、“法治xxx”创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报告中2022年相关数据为预计数。)

2022年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整体持续回暖、高位稳步运行”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人代会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

1.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加快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亿元,增长13%,完成计划的10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增长28%,完成计划的106.3%;财政总收入71.5亿元,增长40.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7亿元,增长20.7%,分别完成计划的119.2%和105.1%。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的排名上升至第46位;跻身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5位。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总产量达66.4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2个、绿色食品21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360亿元,增长30.9%,其中“一区四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58%;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80%。建筑业健康发展。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258.8亿元,全市二级以上资质企业总数达到36家,非房建企业达60多家,在建规模工程580个。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亿元,增长17.2%。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已签约、报批、开工建设的码头、仓储类超亿元项目达15个。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大,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吴江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建信村镇银行先后落户,中小企业金融超市正式运营。

2.创新投入加快提升,创新水平继续提高。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创新投入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90亿元,增长32.2%,完成计划的103.8%;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1.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0亿元,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6% 。创新载体得到增强。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家,中丹集团精细功能高分子高技术研究实验室被认定为省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不断扩大。全市申请专利1703件,其中发明专利300件,专利授权780件;申报实施科技项目97项,4家企业研发项目被纳入2022年首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获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先进县(市)称号,入选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优秀人才130名,其中海外人才25名,3名(团队)入选省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近50名海外博士来泰参加“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xxx洽谈活动;10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科技镇长团”来泰任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泰星牌”、“凤灵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3.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城乡面貌更新变化。统筹推进“三城四片五重点”建设。继续实施“551”工程,老政府及周边地块、鼓楼北路东西两侧地块、汽车站东西两站地块、游泳池地块和种子库地块拆迁工作大力推进;新汽车客运站投入运行;文化广场改造全面完成;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名人馆、图书馆等“四馆”建设顺利启动;29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推开,沿江高等级公路和北二环西延路灯建设工程、根思路东延工程、北二环渠化节点工程、贻芳路人行道、鼓楼南路人行道改造以及南二环北侧人行道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均实施到位,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一区四园”基础设施建设大见成效。经济开发区建成行政商务中心、实验学校和8万平方米安置小区;虹桥工业完成7条总长27公里的疏港及区间道路建设,建成安置小区10万平方米;黄桥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路道框架基本形成,污水处理厂、安置小区等配套工程启动实施;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前期论证基本完成,沿江一体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农村公路146公里;疏浚整治中沟40条(段)70.5公里、102.7万土方,村庄河道128条(段)76.4公里、52.3万土方;改建维修电灌站380座、涵洞130座,新建农桥221座,改造中低产田5.35万亩。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2.42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9万亩,新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00个。

4.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进一步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5个镇,建制乡镇由21个归并为16个。进一步整合区域发展 资源。在“一区四园”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三城四片五重点”战略构想,对全市生产力布局实行区域化分工、差别化发展。企业战略重组成效明显。航联与中兵光电、永志与中船726研究所成功实施高位嫁接,香港莱宝整体收购明发油脂圆满成功,新加坡益海粮油控股春之谷已经签约。外经外贸高速回升。全市完成协议利用外资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分别增长11.5%和63.6%,完成计划的114.8%和114.5%;自营出口总额6亿美元,增长22.5%,完成计划的109%;新签外经合同额7500万美元,实现外经营业额8800万美元,分别增长14.8%和25.3%。“1124计划”初见成效。全年新开工实施总投资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项目9个,总投资达8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个。“2248计划”进展顺利。新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或7亿元人民币以上并注册到位的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达66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个。

5.和谐社会稳步构建,民生民本继续改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中医院移址新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大楼和疾控中心实验室启动建设。区域供水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顺利通水,乡镇水厂回购工作顺利推进,所有乡镇均接通长江水;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2家、达标卫生院7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4个,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座。义务教育学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全面理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重点优抚对象“五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稳步实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不断规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以上,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险种参保人数达40.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29.9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6%。小康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生产日益繁荣,央视****广场演出、纪念黄桥决战7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整转数字电视15.3万户。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建成省体育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建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运行,建成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入推进,建 成经济适用房660套。

6.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创建取得突破。新增泰州市级生态村35个、省级生态村17个,古溪镇建成省级卫生镇,xxx镇、黄桥镇、新街镇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镇验收,张桥镇西桥村建成国家级生态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开发区日处理能力350吨生活垃圾焚烧供热项目、污水处理厂“5+2”扩建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虹桥工业园、黄桥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城东工业园以及河失镇、古溪镇、宣堡镇等园区和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推开;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8座,维修出新老公厕30座。节能减排继续加强,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6个,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26台(套),关闭小化工企业20家,关闭小锅炉26台(套)。绿色建设有序推进,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3.8万平方米,新增造林面积1.7万亩,新建、完善绿色通道3560亩,建成村庄绿化示范村61个,森林覆盖率达21.7%,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省村庄绿化先进县(市)称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资源能源消耗偏高,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生产要素制约加大,土地短缺矛盾加剧;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客观存在,改善民生面临新的问题;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推进 “学赶苏南、跨越发展”进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领先苏中,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厚德开泰、奋发图兴”的新时期xxx精神,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突出集聚集中集约发展、更加突出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更加突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打胜“十二五”开局第一仗。

根据上述要求,对2022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计划安排如下: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

——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工业技改投入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对外开放拓展深化。协议利用外资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自营出口增长15%。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工程,围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外包、科技服务、金融、旅游、文化娱乐、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策划和包装、推介工作,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突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抓好xxx港区、城北服务业集聚区、宣堡古银杏森林群落风景区、苏中化工物流园、虹桥金属建材物流园、农产品仓储物流园、黄桥火车站综合物流园、万通物流园等“三区五园”建设。突出物流业发展,积极推动化工、机电、医药、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的物流发展,大力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积极发展多式联运、货运代理,城市配送,快递等物流业态,加强物流衔接,增强物流密度,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突出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好黄桥、古银杏森林公园、城区、沿江四大旅游板块,开发培育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经营户。提升发展工业产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平台,力争列统、50佳、30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达2%、3%和4%;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人才,特别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实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力争30强企业通过管理升级达标验收,1-2家企业争创国内同行业首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步伐,以资产、产品、品牌为纽带,加强与世界500强及“国”字号大型企业实行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力争成功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企业达8—10家。推进品牌创建,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创建品牌的质量基础,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品牌。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大力培植上市资源,推动更多企业到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力争在企业上市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杜绝“两高一低”项目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0 0台(套),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10家,实施重点节能技改项目20个。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特色水产养殖,确保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畜禽养殖比重提高5%,建设标准粮田4.9万亩;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新增“三品”认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通过资本运作、专业性开拓和多元化发展,构筑人才、技术、管理、机制优势,加快传统建筑业向新型建筑业转型升级,确保实现建筑业施工总产值280亿元。

2.以一区四园建设为基础,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交通、污水处理、拆迁安置、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区“八大重点公用工程”、虹桥工业园“区间道路、片区及港池”、黄桥工业园“三路三桥”、农产品加工园“六路四桥”、城东工业园“三横四纵”等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打造一流的硬件投资环境,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快区域功能及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产业协调发展,在提升发展化工、医药、机电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新兴产业,通过引导企业并购重组,指导行业整合,推动优势产业向“一区四园”集聚,着力打造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虹桥新兴产业园、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城东环保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努力构建减速机制造、船舶制造及设备、电子电气、油脂加工、医药及药包材料、汽摩配件、乐器制造、牛仔布织造及服装加工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

3.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加有效投入。引导和支持企业紧盯世界500强和央企,持续引进和实施一批对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继续落实重点园区“1124”、“2248”计划,确保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重大项目新开工8个、新招引16个,力争在招引5—8亿美元或30—50亿人民币的特大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力促梅兰**产业园、金江化学等一批项目的快报批快注册;加快新扬子海洋工程装备、阿贝尔化学等一批项目的快开工;力争沙桐化学、裕廊化工等一批项目的早建成、早投产;确保振华油脂、新浦烧碱等一批项目的按期竣工投产,实现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的新突破。

【第4篇】计划规划:中共xx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工作总结

中共xx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委有关要求,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提出符合县情、顺应时代、凝聚民心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抓住生态水电大县建设的黄金机遇期

(1)“十五”时期xx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在巩固温饱成果、奋力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五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发展思路日益清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发展战略,抢抓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等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环境变化、社会矛盾突出和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等各种困难,始终突出水电富县、产业富民重点,全力抓好优势资源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显着改善,“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圆满实现,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坚持把增创体制优势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进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机构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行政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发展的体制优势明显增强。我们十分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教育、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卫生、通信、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大文明协调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十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以下重要启示:要把xx改革开放和小康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继续坚持“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基本方略不动摇,始终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路子。必须进一步突出水电富县、产业富民重点,着力抓好优势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迅速壮大经济实力,从整体上提高xx的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兴县、项目强县、诚信立县战略,坚持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诚信为根本保障,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健康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2)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机遇期。世界经济继续回升,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日趋活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升级,为我县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技术输出创造了良好契机。以汽车和房地产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和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将推动我县提升产业结构,发挥后发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启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省委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我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全省水电开发重点转到汉江——堵河流域,由汉江集团建设潘口水电站将全面启动,我县必将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襄天高速公路可望穿越xx并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解除区位、交通、市场封闭对我县的严重制约。同时,随着国家资源短缺局势的进一步加剧,我县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些都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转折的黄金机遇期。

(3)在看到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必须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战略支撑作用不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人才、劳动者素质等对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尚未得到彻底缓解,对开发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以地质灾害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事业欠帐较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的任务比较艰巨;政府管理方式、干部队伍素质和领导发展的能力及干部队伍作风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应当看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进入加速变动的时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更加迫切,任务更加艰巨。

(4)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精心谋划我县“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要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规划建立在正确认识县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要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符合xx实际,真正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成为激励全县人民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进军号角,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建设经济大县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5)“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这一基本方略不动摇,突出水电富县和产业富民两大重点,全力抓好优势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三件大事,着力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兴县、项目强县、诚信立县四大战略,大力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xx建设成为“基础牢固、特色鲜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电矿支撑”的生态水电大县,跻身湖北山区经济大县,为加速迈向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6)“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综合考虑未来5年我县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小康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上,实现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22年翻一番,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县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显着改善,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三次产业比达到25:45:30,外向型经济比重明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致力培植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7)全力构建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坚持着眼区域特色和优势资源,瞄准国际国内市场,按照电矿结合、绿色环保、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总要求,着力培植水电能源、矿产开发两大主导产业集群。水电能源主导产业集群,要抢抓全省水电开发主战场转向汉江——堵河的历史机遇,服务大业主,开发大水电,建成潘口、龙背湾、小漩等一批大中小型水电站,全面完成堵河干支流水能梯级开发任务。同时配套建好电网输送系统,全面完成城网改造任务,形成以500千伏、220千伏为龙头,以110千伏为骨架的区域性电网,建成稳定可靠的电力生产供应网络。力争到2022年,全县大、中、小型水电站达到50座,总装机达90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以上,真正把水电能源产业建成县域主导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大发展。矿产开发主导产业集群,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挥电力能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清洁生产、绿色环保为前提,内引外联,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产品种类多的矿产开发产业集群。力争到2022年,培植3个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矿产开发企业,矿产开发产业实现总产值 6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成为县域主导产业。

(8)着力培植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要围绕水电能源、矿产开发两大主导产业集群,面向国内外广阔的大市场,着力培植珠宝饰品、汽车同步器、特色冶炼、高香型生态绿茶、肚倍加工、生态文化旅游六大特色产业,构建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格局。珠宝饰品产业,要依托世界稀有的绿松石矿和银金矿,按照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鼓励现有珠宝饰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有选择地引进先进加工企业,加强绿松石珠宝饰品市场建设

【第5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工作总结范文和计划

县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xxxx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增效益、惠民生、转作风等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县发展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类挑战,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9亿元,同比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24.3%。预计固定资产投资373.3亿元,同比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3.3%。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1%,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0.6%,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0.1%,比去年提升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44.9%,比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支出占gdp比重2.33%,比去年提升0.0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52%,比去年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82元,同比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9元,同比增长11.5%。城镇登记失业率2.6%,达到计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为3.8%,完成市下达任务。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均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工业经济难中有为。完成开票销售(全口径)763.8亿元,增长18.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10亿元,增长19.6%;完成全部工业用电量33.8亿千瓦时,增长8.3%。建筑产业实力凸显。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0多亿元。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年粮食总产64.1万吨。生猪养殖136.9万头,增8.6%;山羊饲养103.3万只,增4.5%;家禽饲养3609万羽;蔬菜产量 57万吨,增4.3%;水产品产量可望达到3.3万吨,增3.1%,渔业总产值可望实现7亿元;蚕茧生产1.1万吨,产值5.14亿元。服务业量质并升。增加值占比达40.6%,比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应税销售实现543.1亿元,增长40.2%。完成服务业规模以上投资额127亿元,增长43.6%。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速。“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内涵进一步深化,影响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集聚区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商贸物流产业园和重点物流基地。围绕“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和苏中地区核心货运物流枢纽”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两箱两库”、物流信息平台等载体进展有序,已落户亿元物流项目7个。完成商贸物流业开票销售 212.9亿元,增长32.3%,占服务业开票销售达42%。产业集群培育加深。邀请国内顶尖行业协会来我县举办活动28次,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举办产学研活动30多次,建成联发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鑫缘集团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招引25个产业项目落户,不断丰富我县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显著加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鑫缘集团丝胶回收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新技术企业达74家,新增省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1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2000万元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合作覆盖率均达90%以上,省定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100%。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6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04件。节能降耗推进加快。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8%,规模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9%;高耗能行业占比同比下降0.4%;七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下降0.4%;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56项。

3.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凝心聚力推进项目投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3亿元,增长22.9%。其中工业投入245.7亿元,增长14.5%;完成增值税抵扣设备投入29亿元,增长31.8%;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384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1个;1000万元以上新竣工工业项目248个,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43个。实施技改项目403个,完成设备投入20亿元。群策群力破解发展瓶颈。全年贷款余额583.8亿元,新增贷款126.5亿元,增幅27.68%,存贷比71.81%。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完成担保业务651笔,担保额26.6亿元,提供23.5亿元的应急服务。通过“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验收,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相继入驻。天楹环保已经报会,天恒纳米、金晟元在天交所成功挂牌。全年供应各类土地1.01万亩,新增规划流量指标1.18万亩,获批建设用海域使用权证5550亩。共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615亩,建成四层以上带电梯高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新引进创业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人、高层次人才385人、高校毕业生5162人、蓝领技能人才5324人。全民创业增强发展活力。新增创业项目2073个、纳税个体工商户3222户、纳税私营企业818家、创业基地72个。期末注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778亿元,引进市外民资77.7亿元。实际到账外资3亿美元。

4.城乡统筹初显成效。沿海开发深入推进。滨海新区战略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县海域利用总体规划(xxxx年-2022年)、滨海新区城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逐步完善。新区主干道路、雨污水管网、河道疏浚工程、供热站、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沿海前沿区域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海安县城总体规划(xxxx年-2030)》获批、《县城旧城区改造与更新规划》、《县城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交通畅通、园林创建、功能提升和市民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朝阳路、丹凤路、凤山北路、草坝路、江海支路等道路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建成道路总长11.61公里;完成沈海高速道口、启扬高速道口、黄河路景观等绿化工程;天然气管线已延伸到滨海新区、大公镇、李堡镇、曲塘镇、雅周镇,新奥cng汽车加气站、中石化迎宾加油加气站建成使用;引江供水复线全线贯通,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县本级安置房建设新开工143.5万平方米,在建164.5万平方米,竣工40.5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强势推进。曲塘、李堡、白甸、墩头4个市级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曲塘镇成为全省小城镇综合规划示范镇,各区镇完善功能配套,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2亿元,安置房新开工面积228.2万平方米,在建545.5万平方米。城乡交通不断优化。328国道下穿铁路通道、临海高等级公路海安段、海安大桥、海安双线船闸工程完工。353省道海安段、县道205海安段等工程按序时推进。开通县际以上客运班线55条,投入班车91辆;开通城乡客运班线达49条,投入车辆205辆。全县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镇村公交通达率100%,三级客运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新开通了海安至南通兴东机场客运专线。乡村环境持续改善。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县行政村均建成星级“康居乡村”。建设镇级污水处理管网111公里。大力开展省级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实现全县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

5.民生保障逐步加强。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举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98场,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城镇新增就业86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5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1617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年提高养老金、新农合年报销比例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累计10.3万失地农民纳入各类社会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7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0.8万人,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分别达14.2万人、9.6万人、9.4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缴费22.04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20.5万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8.6%、99%。扎实推进教育均衡。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被教育部确认为苏中唯一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实施校舍安全、职教中心、体育中心以及“校校通”、“四配套”、合格幼儿园等系列工程。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符合条件的县内外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现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xxxx年高考高分段人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积极实施医疗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优化“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县所有政府办卫生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镇民营医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各成员单位合力开展多项整治活动,建成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440套(户),其中公共租赁住房822套,棚户区改造住房618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78套(户),其中公共租赁租房(含廉租住房)520套,经济适用住房20套,棚户区改造住房838户。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韩公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与全县各区镇文化站实现图书借阅“一卡通”服务。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xx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经济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难中有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市场消费需求不旺。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到期、网上购物迅速发展等因素综合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二是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实体经济困难较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三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增长仍以投资拉动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待提速,城镇化步伐亟待加速,生产要素制约较为明显,部分行业、产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建设周期较长,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四是生态文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xxxx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建议

展望xxxx年,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美国、日本经济增速有所回升,欧元经济区逐步走出衰退,新兴经济体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缩减或退出、通胀压力等因素影响仍将维持相对减速的格局,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秩序加快调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xxxx年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利于持续释放新的改革红利,这些都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支撑。但同时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稳定经济增长、化解过剩产能、防控债务风险等任务艰巨。xxxx年,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求进,政策创新”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核心要求。从我县看,在“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新时期海安特色之路的指引下,我县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日益变化,“动车时代,节点城市”的新优势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县获得城镇化建设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物流平台建设创新三项重点改革事项,为我县破解发展瓶颈、放大区域优势、释放改革红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创新的平台。前期一些重大项目的投入将陆续进入产出期,也将逐步形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安排xxxx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认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切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xxxx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12%以上

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增长15%以上

3.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20%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2.5%以上

5.外贸进出口总额 15亿美元

6.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2.5亿美元

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提高1个百分点

8.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提高1个百分点

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 2.4%以上

10.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提高3个百分点

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 提高2个百分点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1%以上

13.农民人均纯收入 增长12%以上

14.城市化率 提高0.5个百分点

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小于2.6%

1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完成市下指标

17.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 完成市下指标

18.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市下指标

将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12%,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增速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2%的预期增长目标,虽然比xxxx年完成情况略低,但仍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体现了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的要求。二是体现转型升级的要求。海安和其他地区一样,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转型升级攻坚期,适当调整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引导全县上下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来。三是注重与各项规划和目标相衔接。注重与落实“新时期七大战役”、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以及“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确保主要目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三、xx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

xxxx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县委全委会精神,坚持“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取向,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项目建设和有效投入为主要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打好新征程七大战役,实现新时期七战七捷”,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加快实现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江苏东部“公铁水”无缝对接的商贸物流高地,科技资源有效聚集、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创新创业型城市目标,奠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坚实基础。

(一)坚持稳中求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壮大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形成“千亿板块、百亿航母、亿元集群”的梯状发展格局,力争培育开票销售超6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力争年内新增亿元企业数30家以上,总数达200家,新增规模企业80家。确保总部经济企业应税销售每年不低于30%的增长。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现价产值增长18%以上。推进一批企业“新三板”挂牌,建立40家左右对接“新三板”企业后备库,1家企业过会,2家企业报会。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步伐,积极推进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二是努力提高投入质量。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提档升级、“腾笼换鸟”盘活用地增产、“空间换地”向蓝天要地争效益活动。亿元以上新建、续建技改项目各30个,确保技改设备投入20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3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个;新竣工工业项目3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增值税抵扣设备额达35亿元。三是坚持扩大对外贸易。引领企业国际化定位,运用最先进的装备、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寻求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5亿美元。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

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把“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作为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战略取向,实施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25%以上、服务业规模以上投资增长25%以上。充分发挥省级商贸物流产业园的载体优势,加快打造集六大功能平台于一体、最具核心竞争优势的商贸物流发展平台。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休闲、服务外包、文化产业、商务服务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新开工服务业亿元以上项目30个。新增年销售1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2-3家,服务业重点企业20家左右。新增星级酒店3家,新增a级景区2家,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二是推动现代农业提升层次。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吸纳集聚具有产业特色的项目,全面加快“一园三区六景”现代农业园建设,将雅周现代农业园打造成全省一流农业园区。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好农业产业基地,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高效农业占比达60%以上。新增500亩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10个,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45%以上。进行粮食丰产增储、绿色蔬菜基地建设、畜牧水产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专项行动,粮食产量超过60万吨、肉类产量超过9万吨、水产品产量超过4万吨,农业产值90亿元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1.3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增加0.2个百分点。三是推动产业集群提升水平。组织重点企业参展参会,强化学习,实施转型升级,强化合作,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资本运作,抢抓“新三板”机遇。对准产业优势地区,实施产业精准招商,促进全链式发展。深入推进产业与检验检测、校企合作、营销等平台的对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为主体的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省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基地)6个以上,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四是推动自主创新提升能力。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引进成果合作,切实提高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效率,加快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政府减税”的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研发活动,实现更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三创”核心园区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建设一批创新园区,打造科技创业核心区。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新建成产业研究院2家、企业研究院16家;建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新增“三创”核心园区面积8万平方米,入驻孵化器企业50家、加速器企业30家。

(三)坚持改革开放,提升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水平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以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为契机,按市委、市政府统一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我县重点改革的事项,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的支持,加大改革创新组织推进力度,释放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活力。二是加快沿海开发。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年内投入不少于8亿元。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水、电、气等地下管网铺设,重要功能节点实现互通互联。提升载体能力,力争老坝港滨海新区省内第一批享受省级开发区待遇。完善现有产业规划体系,加强对重点鼓励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空间分布和环境容量等要素,突出滨海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其他布局产业要注重与旅游业的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加快项目达产达效,推动现有产业的培育和转型。三是加强区域协作。抢抓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示范功能。组织和引导县内企业自发性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等发展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努力提高海安金融、商贸、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水平。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的优势,提升承载功能,加快向创新型、国际型、集约型、生态型转型。打造产业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提升、功能配套完善的镇级科技产业园,形成错位竞争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现有杨浦(海安)工业园、奉贤(海安)工业园、常安纺织科技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三个合作园区建成上海及苏南产业梯度转移的集聚区、创新合作园区的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四是加速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年内力争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加快培育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年内新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家。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全县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超7亿元,年累计放款突破8亿元。xxxx年担保机构累计担保突破40亿元,应急基金为企业累计提供应急20亿元以上。

(四)坚持城乡一体,确立统筹发展的基础和布局

一是坚持城乡规划一体化。立足全县“一盘棋”,按照“一主一次两副”的空间结构,不断完善县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镇总体规划和新区、特色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各规划及专项功能规划的协调,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重点(中心)镇为支撑、以特色镇为优势、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城乡人口相对集中、功能分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二是坚持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以集中集聚发展为要求,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打造“一轴四片”产业布局,优化特色园区,推动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向产业集聚区和镇域结合部延伸,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邻里中心、商业服务等小城镇功能设施,形成“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的格局。三是坚持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优化完善以城市公交、城乡客运班线、镇村公交为基本框架的三级城乡客运网络体系。加快天然气管道配套建设,年内覆盖到各区镇。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老通扬运河、洋港河、红光河的整治工程。围绕城、镇、区功能全面提升,推进新华河北侧、原种子公司等区域改造。四是坚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义务教育城乡、学校间条件均衡化比例达85%。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校长在县域内交流率达15%,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5%。完成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农村健身工程点体育设施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就诊率达9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95%以上,争创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五是坚持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加快构建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环境,推进农民分工、分业,向二三产业、现代农业和城镇转移,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0.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86%。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衔接办法,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逐年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救助标准,逐步实现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六是坚持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切实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城乡新型社区覆盖率达95%以上。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平安创建,继续强化人防、技防、设施防等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坚持民生优先,保障需求发展的改善和提升

一是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全民创业和帮扶脱贫工程,创业培训500人,群众实现创业1200人。农村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达5000元目标。多渠道拓展就业,城乡新增就业0.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充分就业村”、“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创建率均达到100%,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0.75万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400人,带动就业0.2万人。二是积极稳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民共享。继续巩固和提高企业职工五大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各项保险覆盖率,确保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97.5%、96.6%。适时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待遇。继续关心支持妇女、老年、残疾人等事业,三是不遗余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统一取消药品加成;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长期稳定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重视慢性病、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加快海安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曲塘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缓解城区大医院就诊压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保持95%以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100%。四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均等化。推进长江路幼儿园及少年宫、一幼东扩、城南中学(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化。深化城区与城郊学校、区镇内中心级与一般学校间的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科学发展,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五是循序渐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县博物馆东扩等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建设速度,推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广电双向网改造,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加大文化产业培育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活动,叫响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新时期“海安之路”提供更加强大的思想基础、舆论支持、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打牢国防动员基础,继续加强“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六是以人为本力推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延伸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提高生活污水纳管率、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达标率;推进撤并老镇区和新建居民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垃圾收集体系,提高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强化减排和整治,严格项目审批要求,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狠抓工程减排、推进结构减排、强化管理减排,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病死畜禽处理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实施清水工程,制订清水工程达标标准,力争三年内,全县区镇、村全部达到清水工程示范标准。营造特色宜居城乡环境,依托主干水系、主干道,以植物景观和水体景观为主体,自然生态景观与人工生态文化相结合,构建结构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县域绿地生态系统。

各位代表,xxxx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重大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支持、关心和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编辑:琛哥)

【第6篇】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范文

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发展遭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全面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总体上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完成了市xx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计划。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增长12.1%,高于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012.9亿元,增长25.8 %,高于年度计划7.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1.9亿元,增长19.5 %,高于年度计划6.5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增长62.0 %,高于年度计划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0.7亿美元,增长58.8%,高于年度计划40.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 22.5亿美元,增长97.3%,高于年度计划41个百分点。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 %,比年度计划多降0.1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6亿元,同口径增长19.1 %,高于年度计划3.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高于年度计划6.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高于年度计划5.9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高于年度计划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年度计划0.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3,低于年度计划0.7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2.1‰,低于年度计划0.9个千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市积极妥善应对,总体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增长呈现波动起伏的走势。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xx年高增长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1%。上半年,受地震灾情冲击,经济增速降至11.2%。三季度,由于我市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及时部署恢复生产、繁荣经济各项工作,迅速出台一系列扶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速有所回升,1-9月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2.2%。10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其它经济指标均有所回落,我市及时出台扩大内需12项具体举措,努力抓投资促消费,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增速较去年放缓,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6.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6.9:46.6:46.5。

三大需求保持增长。一是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面对严峻形势,我市抓住灾后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发挥试验区比较优势,加大投资力度,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增长25.8%,仅比上年低0.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平稳增长。在受地震灾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有所下降的不利条件下,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增幅达19.5%,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三是出口大幅增长。克服外需减弱的困难,出口增长52.5%,比上年高17.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实施5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5亿元,超过年度计划4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3%,高于去年12.1个百分点。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启动了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市域“三轨九路”、信息化骨干传输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底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适时启动了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成都东客站、成绵乐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发挥了重大项目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支撑作用。

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明显。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开展灾后重建招商及西博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2.5亿美元,到位市外内资 929亿元,分别增长97.3%和47.7 %;新增bp、泰科电子、卡特彼勒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外贸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其中出口90.7亿美元,分别增长62.0%和58.8%。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8%。

(二)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灾情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难4307人,失踪429人,受伤33506人,直接经济损失1247亿元。地震发生后,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全力抗震救灾。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坚持把抢险救人放在第一位,使5456名群众被救生还;解救转移了13余万受困群众和1.3万境内外游客,及时救治8.4万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周密支部灾区卫生防疫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全力安置受灾群众。紧急向灾区调运生活急需物资,设置临时救助点和集中安置点1844个,保证200多万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全力安置受灾群众,帮助94.7万受灾群众在全省率先实现过渡性安置,并采取措施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支部损毁基础设施的修复,很快恢复重灾区水、电、气供应,紧急排险震损水库67座,应急处置堰塞湖22处,排除地质

灾害112处,防止了次生灾害发生,千方百计保证并率先实现中小学全面复课,认真抓好受灾群众的困难救济、就业培训及就业援助和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安置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恢复了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帮助34.8万灾区群众实现就业。及时支部商场、超市及餐饮等服务业恢复正常经营,全面支部农业抢种抢收,积极支部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同时,及时支部提升城市形象的重大宣传活动,加强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全力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

(三)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确定了“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任务和“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的目标,及时启动和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及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后重建基本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及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在科学、客观评价地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编制完成《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和36个专项实施规划,为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规划依据。

灾后重建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施损毁房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产设施、城镇体系、生态环境等“六大工程”,推进1808个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总投资为2973亿元,2011年开工建设358个项目,完成投资147.7亿元。其中,农村重建住房开工7.26万户,占重建的32.6%;维修加固开工15.2万户,占维修加固总数的98.3%。城镇住房重建完成3067.2万平方米,占重建计划的22.8%;维修加固完成49.5万平方米,占维修加固计划的95.2%。城乡41.3万名受灾群众实现了永久性安置。首批9个交通项目全部开工;做好受损学校医院维修加固工作,开工建设277所中小学重建学校、93个县乡医疗机构重建项目。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的产业互动和生产对接,达成247个项目援建协议,开工建设131个项目,完成投资23.4亿元。初步形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局面。

(四)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

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以规划为先导,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三个集中”为根本方法,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提升“三个集中”综合效益,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规划的龙头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在灾后重建中提出和实施灾后住房重建“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全域成都”科学规划体系。启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全市“xxx”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区(市)县域总体规划、试点乡镇乡村规划,完成 “两轴四片”、“四大新城”等城市设计及各专项规划、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修编和“三轨九路”控规编制。强化城乡规划监督,规划执行力明显增强。

“三个集中”深入推进。一是工业集中集约发展不断深化。按照“一区一主业”原则,确定各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方向,编制完善集中发展区规划。加大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推进青白江―新都区连片发展,筹划共建成都资阳、成都眉山、成都阿坝工业园。全市工业集中区内685户企业竣工投产,922户企业开工建设,全年全市工业集中区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32户,区内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5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8.2%。二是土地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依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农业重大项目,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土地集中集约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9.3万亩,农用地流转面积达303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7%,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2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3.7%。三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移的办法,转移农民3.9万人。规范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管标准和程序,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开工新建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553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63.5%。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确权颁证37.8万户,成立全国首家农村产权交易所和6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产权流转3.4万宗、金额15.3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林地265.1万亩、确权到户53.1万户、核发林权证40.8万份。二是创新耕地保护办法。建立并落实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签订12.6万亩耕地保护合同,累计发放耕保基金4430万元。三是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参与联建,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措重建资金,通过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推进住房重建,集成推进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建,同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制、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村产权担保融资试点等取得明显成效。五是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削减,并联审批制度、大部门制加快推进。在市区两级政务中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当场办结件占办结总数的80.7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纳入统计的23户市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增长28.2%。

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一是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积极推进。四大

新城建设加快,南部新区累计投资114亿元,东部新区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43亿元,北部新区完成北部商贸城片区总体规划、实施凤凰山片区改造,西部新城建设进展顺利。旧城改造取得成效,“两轴四片”已开工项目45个,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搬迁改造惠民工程推进顺利,“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各类建筑拆迁309万平方米。二是新型城乡形态建设步伐加快。以县城和优先发展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69.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站)16个。建设小城市、新市镇对外通道130公里、122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9.8平方公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洛带镇、新场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财政用于支持“三农”资金147.7亿元,增长26%。实施农村用水安全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中心村及聚居点对外通道360公里,村通油路(水泥路)70公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用水保障工程深入推进,整治病险水库8座、水库干渠87公里、提灌站输水渠道167公里,建成微水治旱工程737处,改造提灌站119座,改造中低产田土14.6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9万口,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345座和沼气物业化服务网点91个。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503万亩。全市238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48元,增长15.8%。四是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实施扩权强县发展政策,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市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重点产业比重继续提升,五城区和远郊市县结对合作发展进一步深化。成都与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合作扎实推进。

(五)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围绕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积极应对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7.9亿元,增长24%;完成工业投资956亿元,增长28.1%。一是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取得进展。制定了电子信息、汽车、光电光伏等十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光电光伏等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了新突破,全市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3.4%。二是重大产业化项目取得进展。全年157个工业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1000万吨炼油项目通过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英特尔封装测试、天威新能源光伏项目、成芯8英寸芯片等68个项目年内投产达产;80万吨乙烯、京东方4.5代tft-lcd、一航成都空天产业基地等58个项目加快建设;中铝10万吨铝箔等31个项目促进开工。三是企业培育取得进展。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攀成钢、成飞公司等4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新增销售收入50至100亿企业1户、30至50亿企业3户。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三年千家”规模企业培育计划和信用、担保、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416户,达到3564户;全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年底在保余额比上年底新增39亿元。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年分别新增了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23户、29户。同时,地方产品配套工作大力推进。

服务业总体保持稳定。由于地震灾害给我市房地产、旅游等服务业带来重大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滑,但总体保持了稳定。服务业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旅游业明显下滑,但回暖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105万人次,同比下降4.1%,实现旅游总收入375.4亿元,同比下降9.6%。房地产业深度调整,全市成交商品房1437.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但季度成交量持续回升;五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554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9%,涨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物流业发展良好,成都航空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开通成都至香港货运航班和成都至马尼拉、台北直飞航线。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加快发展,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业规范发展。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银行等15家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签约落户,成立市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和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市商业银行完成增资扩股并更名为成都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稳步推进。完成市农信社统一法人改革,21.8亿元农信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获得全额兑付。邛崃、大邑和彭州三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筹建地方保险公司。会展业加快发展,发挥会展业宣传带动作用,全年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全国药品交易会等会展节庆活动260多个,直接收入超过13.5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发展,“锦里”二期、“道解都江堰”等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宽窄巷子”成功开街。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420亿元,增长40%。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农业增加值270.1亿元,增长4.4%。一是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实施“百万亩水稻丰产示范工程”、“ 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粮食总产量274.5万吨,增长1.6%。二是推进优势产业发展。以生猪、茶叶、猕猴桃产业为重点,建成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基地212个,蔬菜、水果、花卉、茶叶、肉类、禽蛋总产量增长3.3%、7.5%、6.7%、10.4%、2.8%、4.4%。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608家,55个市级农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6亿元。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新增35家;农村专合支部2062个,新增449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66.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四是推进农业物流业发展。编制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规划,龙泉聚和等农业物流项目加快推进。五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实现方式,创新和完善农业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力度。

(六)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4%,削减化学需氧量1.8万吨、二氧化硫0.71万吨、氨氮0.14万吨。一是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完善循环经济规划,目前全市国家级试点单位2个、省级试点单位20个、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9户、市级试点单位11家。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强化了目标任务和责任的落实。完成省控7户、市控27户工业企业限期治理任务,淘汰省7户、市39户企业落后产能,依法关闭107户“三无”工业企业,60户企业获资源综合利用认证。三是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扬尘治理、清洁能源、控制尾气排放、秸秆禁烧等整治工作,三环路内工业企业基本禁煤,70%用煤的居民改用清洁能源,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2%。四是强化水环境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污染源整治,饮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7.7%。实施5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1.4万吨。完成22条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各出境断面水质改善。同时,加强垃圾处置能力建设,龙泉洛带垃圾焚烧发电厂试运行,九江镇垃圾焚烧发电厂动工。

自主创新有力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正式批复认定我市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市共有22个项目进入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3803件、8894件,同比增长33.6%和54.3%,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2、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90.6亿元,同比增长18.2%。实施285项市级科技项目,新增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微波集成等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安全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运行10个平台服务工作站和成都网上技术市场,4家企业分别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企业科技保险稳步推进,5家企业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80万元,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等高新技术项目积极推进。重大农业科技专项成效显著。完善作品著作权管理办法,完成全市第二批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中国(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启动建设,成为全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

(七)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城乡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地铁1号线全线铺轨、2号线全线开工。“九路十桥”等重大城建项目加快实施,中心城区路网完善工程、中心城区与南部新区联系路网建设初见成效,实施中心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成新大件路、沙西线都江堰延伸线、温郫大道等公路进展顺利,整治旧危桥12座。二是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公共汽车实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和2小时内刷卡免费换乘,在蜀都大道、一环路设置公交专用道,新增及公交化线路改造47条,新增公交车1335辆、更新公交车278辆,公交分担率达到23.3%。区(市)县建成公交、乡镇客运站261个。中心城区自来水供水总量达4.3亿立方米。新增照明道路里程2.6公里,完善和新增盲道8.24万平方米。三是供电和通信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投运了25个电网急建项目,全市500kv双环网基本形成,虹桥及虹桥后续工程加快实施。通信枢纽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公众通信保障、数据信息灾难恢复及政府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等应急工程迅速实施,移动通信“无盲点工程”和无线应急通信网加快建设。四是绿化和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实施“三环一路”生态建设及银杏大道和“花树大街”营造,完成20条中心城区街道特色绿化和30个游园增绿改造。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速生林绿化17.6万亩、公益林5.83万亩。全市新增公共绿地20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进一步完善。推进中心城区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向郊区(市)县及城镇拓展和延伸,实现中心城区数字城管网络全覆盖并延伸至近郊6个区县,推进城管车辆gps系统管理试点,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管控。二是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加大扬尘整治力度,强化对建筑工地、运渣车辆的监管查处力度,环卫管理和作业、主要道路冲洗除尘作业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展“百佳街道”、“千佳店铺”活动,拆除违法建筑物142万平方米、违规广告牌17.1万余平方米,标准化改造和升级达标整治菜市场159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惠及农村人口568万人。被评为“中国最佳管理城市”。

(八)民生持续改善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作。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和谐成都建设。

城乡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城乡比较充分就业为目标,针对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大学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完善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搭建自主择业、创业就业平台。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6.3万人,其中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7万人;地震后消除“零就业”家庭2.8万户。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15万人。成都技师学院及分院建设加快,远郊市、县技师分院按期开学。启动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发放就业培训券7500万元,惠及15万人。

社会保障扩面提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比去年末净增31.8万人、34.9万人、23.1万人、20.8万人、23.7万人。率先在全国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建设,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给予定额失业补贴。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60.4元和62元。完成2749户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向近35万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3493.8万元。经济适用房新建3030套,廉租房租赁补贴新增5639户。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3%。

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市级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30.9亿元,增长90.2%,农村小学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启动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技术装备、设备设施标准化满覆盖建设。优化城区及近郊部分区县中小学布局,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薄弱学校校舍改扩建,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步伐。75万农村学生

免收学杂费课本费,30万城镇学生免收学杂费、信息技术费,15.7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扶助城乡低保家庭学生2447人上大学、3544名中小学生读书。实施农村教师集中居住工程、国际旅游职业学院等项目。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14个郊区(市)县全部建立医院管理中心,238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均由政府举办并实施规范化建设。妇幼卫生一卡通管理全面推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服务人次增长154%,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启动市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市二医院扩建等项目抓紧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惠民药店优惠让利61.37万元。59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建成包括绵阳、德阳、乐山等在内的成都经济圈流动人口计生协作网,计划生育家庭三项奖励扶助金额1.05亿元。

文化体育事业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图书馆除重灾区外的区(市)县文化馆全部建成达标,1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标准化建设,新建88个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提前两年完成城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杜甫草堂、武侯祠博物馆被评为一级博物馆。川剧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达17项,第三次全国文化普查工作按计划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完成,完成880个农家书屋建设,举办第三届成都全民读书活动。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蓉传递活动,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路径总数达1000条。

公共安全继续加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破案绝对数上升6.6%。安全生产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火灾事故下降54.2%。质量兴市工作积极推进,诚信计量和药品生产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家俱、鞋类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成都造”乳制品未发现三聚氰胺超标情况。防灾减灾等工作继续加强。

尽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发展的难度增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影响以及我市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叠加作用,同时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仍较突出,经济增速下滑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二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房地产、旅游业等服务业形势严峻,工业重点产业实力和竞争力需要继续提高,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三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特征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为扩大内需,推进灾后重建,我市将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压力增大。五是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企业减员、“农民工”回流不断增多,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同时,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城乡统筹工作还不平衡;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措施

2011年,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何时见底难有预期,国际金融动荡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和调整期。预计世界经济增长2.2%左右。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虽然仍呈良好态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趋紧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2011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预计2011年全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从省内环境看,全省连续遭受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形势较为严峻。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从内部条件看,虽然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但我市同时面临扩大内需、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强劲;城市辐射能力和产业结构具有比较优势;对外依存度较低,国际经济动荡对我市的冲击相对较小;经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具有抵御风险、推进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将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在市委、市政府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振兴经济,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这些都为我市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按照市委工作会议要求,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立足“全域成都”的科学规划,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总体战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超常工作,带头推进“两个加快”,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新三最”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如下: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1年 计划 2011年计划增长%

一、经济发展指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484.6 10.0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292.1 3.5

第二产业 亿元 2107.2 1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549.1 16.0

第三产业 亿元 2085.3 10.0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650 21.1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873.3 15.5

(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1.5 12.0

二、质量效益指标

(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71.8 11.0(同口径)

(二)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4.25

化学需氧量削减量 万吨 1.8

二氧化硫削减量 万吨 1.0

氨氮削减量 万吨 0.14

三、民生民本指标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637.3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6999.5 8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0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 104.5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 3以内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抓好“六大工程”,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灾后重建,发挥灾后恢复重建对投资增长、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的拉动作用,努力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示范区。

以科学规划引领灾后重建。按照《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恢复重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县域、镇、村规划和农村住房重建,城镇住房重建规划等规划。按照灾区重建先生活、后生产的客观需要,科学安排项目建设时序,提高规划实施成效,确保重建不是灾前简单复制,使灾区得到恢复和提升。同时,严格按国家建筑规范和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加强重建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监管。

依托六大工程重建家园。实施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六大工程,重建家园,振兴经济,力争2011年开工586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93.2亿元,提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把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9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9月1日前基本完成学校重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恢复重建。加快恢复电力、交通、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产业重建和发展,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抓好对口支援促进灾后重建。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沟通协调,搞好服务和相关保障,推进援建项目尽早开工,尽快达产。树立造血胜于输血的理念,充分发挥支援和受援双方的比较优势,做好与对口省市的产业互动和市场对接,从单一支援向互惠合作发展,变被动接受援助为共同发展,增强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崇州中小企业园区、彭州川闽园区项目的筹划推进工作。

(二)抓好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坚定不移地运用统筹城乡的规划、思路和办法做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各项工作,着力保持投资增长,努力扩大消费,积极筹措资金,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保持投资增长。2011年政府投资的重点是事关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以及成都长远发展的灾后恢复重建、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发挥其对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计划实施545个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066亿元。强化项目策划、储备工作,立足已有的各类规划,提炼策划储备一批项目。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研究提出一批符合规划、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能够进入实施阶段的成熟项目。加快项目实施步伐,按照“四个一批”要求,抓紧落实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分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项目服务和监管,完善分级协调服务机制,实施全程代办服务和重点项目vip服务。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力度,从严查处项目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大力吸引民间投资。降低非公有制投资市场门槛和进入成本,进一步开放城市建设、旅游资源、文化、教育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支持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民间投资项目融资能力。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使民间投资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

积极扩大城乡消费。一是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落实中央提高对农补贴扶持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政策,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改善消费预期。二是努力刺激消费。认真研究实施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政策。研究利用政府资金刺激居民消费的最佳方式和路径,继续探索发放消费券、就业培训券等多种刺激消费的办法和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实行职工分批次集中带薪休假,刺激旅游和休闲、娱乐消费。三是培育消费热点。在扩大农村消费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和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民进行危旧房改造和小额信贷消费;支持企业送货下乡、“以旧换新”。在稳定住房消费方面,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在发展服务消费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文化、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发展恢复旅游市场,加快发展体育健身和老年服务产业。

增强开放实效。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分阶段、多形式向国内外系统宣传成都,宣传成都“依然美丽安全”及灾后重建和推进经济全面建设中蕴含巨大商机,树立“创造奇迹的成都”的城市形象。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优化企业经营和投资环境。抓住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及灾后重建蕴含的巨大需求,以资源和市场换投资和技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加剧的机遇,鼓励有条件的我市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主动争取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企业集团。

强化资金筹措。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全力争取中央和省上资金支持,扩大市本级财政性建设资金规模,建立健全多层次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发展,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担保体系建设。二是推动融资方式多元化,扩大融资规模。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争取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公司债券、保险资金债权投资及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加大与金融机构沟通合作力度,统筹运用多种资源,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并购和开发新项目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引导和扶持,扩大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投资规模。鼓励社会资金灵活投资我市项目;通过金融机构对相关项目开展理财、信托等业务,吸引社会资金。

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认真总结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找出制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有效破解这些问题的路径和方向,形成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三)抓好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的紧迫要求,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多,税收贡献大,资源消耗少等优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线,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规划,加快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的步伐。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在招大引强和做大做强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打造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二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我市基础设施、市场空间、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发展环境和城市吸引力,重点吸纳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国内外企业总部向成都集聚,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企业的综合性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延伸和完善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面向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三是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做实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加快成都银行上市步伐,完成市农信社统一法人工作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地方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在成都建立otc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区域性农副产品现(期)货交易市场,吸引更多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落户,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四是加快优势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业复苏步伐,推进龙门山、龙泉山“两带”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突出休闲文化特色,加强宣传促销。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好铁路、公路、航空现代物流枢纽及粮食、农副产品物流基地的建设,加快青白江西部物流枢纽、新都物流园区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支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服务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交易平台、商务服务中心、产业促进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大力发展研发、外包、信息服务业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业网点和网络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批发市场“退二进三”,发展新型商贸业态,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推进民生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会展业“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会议目的地、会展经济集聚区、节庆活动中心,办好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等品牌展会。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五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支持和鼓励市外居民到成都购房。加快旧城改造,鼓励在拆迁中实行货币补偿安置。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解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性住房。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政策,调整供地结构,稳定土地市场价格。

提升工业竞争力。一是打造产业集群。加速工业结构升级,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补链”招商,推动产业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延伸,形成产业链完整的集群,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光电光伏、冶金建材、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食品、装备制造、家具和制鞋等产业集群。二是抓好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进408个上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2011年力争完成投资852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100亿元。力争京东方4.5代tft-led生产线等131个项目投产达产,80万吨乙烯等152个项目加快建设,一汽大众成都项目等73个项目尽快开工,康佳led模组等52个储备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太阳能热发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核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民用航空、3g通信研发与设备制造等国家重点自主创新领域的项目和企业落户成都发展。实施86个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7亿元。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抓好四川丰田、吉利汽车、华为、神钢“创百亿”工程等项目,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带动作用。推进相关配套产业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五个国家检测中心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是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基础设施。结合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突出抓好带动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性工作,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100万头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和花卉、茶叶、冷水鱼、食用菌、猕猴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工业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等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改造、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实施和改造,建设国内一流的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有效形式,坚持农民自愿,依托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联合发展。重点通过股份合作、土地转让、组建田间管理公司等形式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支部、农民专合支部,提高农业集约化和农民支部化程度。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集约集群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紧完善全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四是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农业重大项目和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省及区域性品牌,做强农业产业。同时,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一是减轻企业负担。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让企业休养生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抓住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和灾后恢复重建财税优惠的政策机遇,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地震灾后税收减免优惠各项政策,减轻企业税赋负担。扩大和延长对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范围和时间。二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融资体系,争取成立小额担保公司,推进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贷款业务向区(市)县扩展,增加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支持工投集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分支担保机构。

(四)抓好综合配套改革,推进试验区建设

以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总结和推广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比较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培育和树立典型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做好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流转。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动已登记发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通过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合作等方式流转使用,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产权有序合法流动,推进农村产权资本化。在全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担保融资试点。用好用活农村产权资源,发展产权明晰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鼓励发展微型金融服务。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完善对农业品牌建设、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多形式支持龙头企业。

全面提升“三个集中”水平,实现“三化”联动。把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应用到全市统筹城乡的工作中去,全面提升“三个集中”水平,促进“三化”联动。一是深化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市域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推进园区外规模以上企业的调迁,提高集约集群发展水平。深入实施“一区一主业”发展定位,加快集中发展区配套设施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投资130亿元。推进部省市共建特色产业园区工作,加快推进成都与资阳、成都与眉山、成都与阿坝共建工业园区及青白江与新都连片工业园的建设。二是深化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为重点,启动一般城镇改造。坚持“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完善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广灾后重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集体用地整理开发重建的办法,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场镇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三化”联动,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业为重点,统筹规划好一般乡镇的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新居工程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道路、供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因地制宜集中居住。全面推广灾后重建做法,同步抓好新型集体经济支部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深化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部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支部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带、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和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品质,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建设。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审批职能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促进审批权前移。推进与企业投资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统一受理、分头审批、限时完成、集中回复”的原则,推进并完善项目并联审批。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规范化建设,促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清理和规范企业年检项目,取消无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年检项目。建立行政处罚基准制度,规范执法流程,实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公开审案,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编制部门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并向公众公开,建立网上监督和评估机制。三是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和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对各类投资办企业项目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建立各部门的网上办事窗口、受理中心,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和问需服务,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方式。

(五)抓好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集中精力规划和抓好一批事关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城乡建设重大项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推进“两轴四片”、城中村和东郊企业生活区和涉铁区域旧城改造,实施景观特色街区打造,改善中心城区城市风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尽快展现天府新城风采,加快东部、北部、西部新区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一主、四副、六走廊、多组团”多极增长的城市经济圈。二是加大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物流设施为重点,推进一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铁路新客站、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及新航站楼、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成都至兰州铁路等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做好成都第二机场、成都至贵阳铁路、成温邛轨道交通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地铁1、2、4号线等工程以及城乡结合部骨干路网、中心城区供排水基础设施、电网改造、燃气管网工程。启动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打通城乡结合部和县域间“断头路”,优化“全域成都”路网结构。推进西部通信枢纽建设,实施成都直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高速电路、国家数据存储灾备中心、国家(成都)高性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加快通信管道及基站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街面秩序日常监管,落实“门前五包”,规范户外广告、招牌常态管理。合理布局并加强菜市场管理,方便群众生活。深化数字化城管,全面提高发现处理问题能力。综合整治铁路环线、城郊结合部、出入城通道、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和街道景观,提高场镇综合管理水平。优化交通管理,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和管护,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全面推广绿波联网联动控制工程,完成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标志改造,规范停车场点设置,加强占道停车管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衡化步伐,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拓展公交专用通道范围,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合理规划,有序增加公交车数量,完善城乡公交体系,规范发展出租车行业。

(六)抓好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力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加快西部科技中心建设步伐。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财政支持稳定增长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高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加大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软件、生物、民用航空、信息产业四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实施一批自主创新科技重点项目。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成都数字载体、软件及外包、生物医药、模具、集成电路设计5个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太赫兹技术应用、西南生物能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平台等项目尽快开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等项目加快实施。三是加大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和区域技术市场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等创新功能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食品产业服务平台,积极扩大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上海等地公共技术平台联网合作。完善成都网上技术市场,鼓励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建设,促进我市区域技术交易活动向专业化发展。积极创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争创国家出版创意区(中心)。四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款试点,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以节能减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积极促进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单位gdp能耗下降4.2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一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完善奖惩措施和相关支持政策,促进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的地区和企业限期整改。二是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工业企业“对标”活动,采取综合配套措施,狠抓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耗油耗电量大、应用面广的设备(产品)的节油节电工作。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三是健全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深入推进结构性减排,建立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扩大环保在线监测范围,加大违法违规排污和污染处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水、节地、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鼓励采用节能型新材料、新技术,加强清洁生产和集约化发展,完善远郊市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倡导绿色消费等循环生活方式,推广节能型产品。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前期工作。实施三环路内全面禁煤,扩大高污染车辆限时限行区域,强化各类尘源监管,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加快绕城高速路两侧生态带和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香化、彩化”工程,建成并开放金牛、苏坡、双桂3个城市公园,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推进岷江、沱江及重点地区河流堤防工程,继续实施中小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及河道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饮用水源在线监测系统,推进全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加快四川成都危废中心建设,推进长安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生态园区建设,完善郊区(市)县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抓好成都东北部生态建设,加快东部丘区生态植被恢复,实施低质低林地改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天然林的有效管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和土壤污染治理。

(七)抓好民生工程,推进民生改善

强化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责任,加大社会公共资源向城乡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保障和改

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行统筹城乡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充分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完善就业实名制和就业工作责任制。建立统筹城乡的劳动服务体系,提高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和灾区群众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和增收。继续加大就业援助的力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众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工程,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纠纷处理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工程,加强社保资金统筹,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城乡低收入人群抵押贷款参保办法,推进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积极实行城乡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向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转移对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边缘贫困专项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水平。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解决城乡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

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化步伐。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师住房建设,推进教师县管校用和推动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体系统一。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师工资、教师居住、校舍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新校区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范文。

word该篇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范文,全文共有7209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doc》
国民经济计划总结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