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业农村局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作者:叶紫雯时间:2020-12-27 08:41:34)

2020年农业农村局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市绿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

1.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情况。一是化肥使用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和“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根据我市《2020年耕地质量提升及化肥减量增效》、《2020年有机肥应用示范推广》《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等项目方案,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核心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以上;示范区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带动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2020年化肥总用量13000吨(折纯),较上年减少用量800吨(折纯),配方肥用量11200吨(折纯),商品有机肥用量19000吨。二是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林果为重点,以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平台,推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实现化肥减量增效。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面积61万亩,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2019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面积0.5万亩,2020年推广面积达到0.6万亩。大力推广侧施肥、机械深施肥,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法,推广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到2020年化肥转化利用率由2019年的39%提高到40%以上。四是推广应用有机肥料。扩大有机肥应用范围,提升耕地质量。2019年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17万亩,2020年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18.7万亩。推广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2019年秸秆直接还田面积 5 万亩,20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累计秸秆还田10万吨以上。示范推广以冬牧70黑麦为主的绿肥还田技术,替代化肥用量1.5万吨以上。

2.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情况。2019年全市农药使用量为38.88吨,2020年农药年使用量不超过38吨。一是进一步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按照科学、先进、实用的原则,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6个,健全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监控系统、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二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主要作物和特色作物,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器、多旋翼无人机、风送式喷雾器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逸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6.5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三是推广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按照自治区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荐目录,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采用种子、种苗、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用药,合理添加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四是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

3.治理农田残膜污染。2019年全市农业覆膜面积3.5万亩,残膜回收率83%。2020年,全市农业覆膜面积5.5万亩,残膜回收率要达到87%以上。一是严禁使用厚度0.01mm以下地膜,从源头确保农田残膜可回收。二是建立残膜回收加工机制。设立农用废弃地膜回收企业,开展农用废弃地膜的回收加工及再利用。鼓励引导加工企业在覆膜面积0.8万亩以上的镇建立回收网点。制定回收网点管理规范和办法,确保田间残膜及时、足量回收,确保残膜回收率达到87%以上。三是建设地膜污染治理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市场监管的方式,建设地膜污染治理示范区,通过标准膜使用、残膜回收、生物降解等措施,示范推广先进高效的残膜污染防治技术,实现残膜零污染。

4.深入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27.02万吨,资源化利用总量为24.4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5%。一是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大秸秆转化饲料的利用力度,依托养殖业发展,以订单生产为主要方式,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国家粮改饲示范县等项目,大力推广青贮、黄贮和秸秆压块打捆等实用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2020年,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到16.21万吨。二是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实施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以主要粮食作物秸秆为重点,推广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新型栅条犁、玉米联合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械。大力推广水稻留茬还田和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等技术,到2020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6.9万亩。三是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焚烧督查管理,禁止焚烧秸秆和杂草、枯枝落叶等杂物,制定相关的管理考核办法。市直相关部门、各镇(场)落实禁烧责任制,建立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秸秆禁烧的常态化监管。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聚焦我市特色优势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成因、阻控、消减等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开展肥药替代、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施增效、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强化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二)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

1.制定工作方案。突出规划控制,切实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源头管理,制定印发《青铜峡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和《青铜峡市畜禽散养户粪污治理工作方案》,出台了《青铜峡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措施等,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序推进。

2.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处理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地方板块项目,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处理设施建设。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种养一体、三改两分再利用、粪污污水深度处理的29家,建设堆粪场的72家,建设粪污收贮池22家,与粪污集中处理企业签订协议的2家。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备率达到100 %。

3.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全市32家奶牛规模养殖场,依托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建设项目,建设26家粪污综合处理设施,利用自有资金建设4家粪污综合处理设施,2家养殖场与第三方签订拉运协议进行处理。利用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化项目资金,对2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产生的粪污通过干湿分离、黑膜厌氧发酵、堆积发酵进行还田利用或由第三方统一拉运集中处理。

4.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吴忠市生态环境保护青铜峡分局对青铜峡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不完善的、运行不规范的责令改正,对个别养殖场原有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挖根断源。共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2家奶牛养殖场分别处以20万元的行政处罚。严格落实养殖场医疗废物处置,要求养殖场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养殖医疗废物必须由专门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统一回收处理。严格落实达标排放制度,要求养殖场对污水水质进行季度检测,提供季度检测报告,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5.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治理。针对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青铜峡市委农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农业园区及规模养殖场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养殖场办公区域、职工宿舍、灶房餐厅、养殖生产区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对养殖场环境卫生检查工作力度,成立专项检查组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打分不合格的养殖场暂扣生鲜乳准运证、动物防疫合格证,责令其进行整改,直到整治到位。

6.培育粪污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养治分离、专业生产、市场运作”的治理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禽养殖环境治理领域,建立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宁夏瑞威尔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顺宝现代农业、宁夏丰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3处,形成畜禽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宁夏瑞威尔公司自建规模化沼气生产基地,发展沼气发电和生物沼气,收集拉运处理畜禽粪污4.2万余吨,生产有机肥3000吨,完成发电408万kWh。

7.建设饲草料基地。按照“好草好牛好品质”的优质可循环产业链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引导养殖场和种植大户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全市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4.22万亩,其中:养殖场通过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种植青贮玉米4.58万亩。全市种植紫花苜蓿1万亩,其中:2020年种植4000亩。饲草80%满足养殖场需求。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废弃物面广量大,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成熟。二是废旧农膜回收难度大。由于回收价格较低,调动不起农民交售废膜的积极性。对废旧农膜的清理回收,农民普遍不重视,不能自觉捡拾、交售残膜。同时,许多农户使用非标准厚度农膜,再加上农膜回收机械少,造成回收困难。三是粪污处理设施资金投入量大,养殖企业利润不高,很多养殖企业很难承受这样大的投入。四是秸秆还田由于粉碎的玉米秸秆量大,翻耕覆盖深度无法保证,造成来年播种墒情不好,影响下茬作物的出苗率;秸秆的熟化周期较长,土地的产出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秸秆回收利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业废弃物回收的积极性。特别是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回收,要因地制宜,出台奖励办法,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及各个回收点,每年根据其回收加工量,采取以奖代补扶持措施,给予一次性奖励扶持。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有效方式,引领农村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道路。

(二)采用循环农业经济理念催生农业废弃物利用产业。一是鼓励农业企业采取“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肥—有机农业”循环利用模式,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特别是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采取“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二是鼓励养殖企业采取“秸秆—饲料—畜牧业”循环利用模式,把秸秆变成猪牛羊可以吃的饲料。三是“畜禽粪便—沼气—发电—沼渣、沼液、肥料—种植业”循环利用模式,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

(三)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补偿长效机制,引导农民逐步转变传统耕作观念,逐年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最终解决秸秆还田利用。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渠道,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政策与项目。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在不改变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集中捆绑使用,重点投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农村生活废弃物回收处置等项目建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田园清洁工程和种养循环农业工程两项重大工程。田园清洁工程主要包括残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等内容。落实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word该篇2020年农业农村局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全文共有492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2020年农业农村局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结.doc》
2020年农业农村局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结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