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xx“发展生产”脱贫1289户5501人;“生态补偿”脱贫72户315人;“发展教育”脱贫227户1119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455户1141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93户1353人。各年度脱贫情况为:2014年脱贫310户1320人,2015年脱贫211户985人,2016年脱贫196户980人,2017年脱贫483户2159人,2018年脱贫648户1959人,2019年脱贫232户818人。现在贫困发生率是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责任落实。
1.精准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一是先后制定了《中共xx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双包组”的通知》和《中共xx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关于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档立卡户帮扶责任人的通知》,每个村民组都明确了一个正式干部和一个村干部进行“双包组”。让每一户都有人管,每件事都有人抓,每一户建档户都有干部帮扶。二是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干部的走访帮扶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直接与干部的考核挂钩,严重的进行问责,责任层层压实,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二)政策落实
1.基础设施保障方面。一是安全饮水,完成16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其中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4个,农村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针对部分村组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共投入资金20.3054万,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投入资金4968.77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彻底解决饮水问题。二是交通保障,2016年-2018年完成农村道路建设132.781公里,有效解决群众交通出行问题。三是脱贫形象提升,完成连户路硬化488户79480.9平方米,完成院坝硬化366户10629.34平方米。极大改善农村村出行条件。
2.产业扶贫方面。一是积极发展产业,争取了恒大援建蔬菜大棚项目,流转土地近千亩,在安兴村建成了976栋蔬菜大棚,全部种植圣女果。建的大棚按照“一户一棚”机制,共覆盖贫困户976户3998人,覆盖的贫困户每户实现保底分红500元,可解决200余人务工,月工资2000元左右,可保证每户每年1人至少务工半年以上,增收12000-15000元,基本上解决贫困户增收脱贫问题。二是借力品牌优势,建好养牛基地。积极争取了1000头牛养牛场项目一个,投入资金3200万元,实施育种700头,目前产仔412头,覆盖贫困户406户1273人,发放分红资金63.65万元。三是聚焦助农增收,调好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我镇区位优势,着力调结构、成立专业合作社24个,所有建档立卡户纳入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在xx、3.培训就业方面。精准摸排建档立卡户劳动力1592户3553人(易地搬迁劳动力78人),引导就业3499人(易地搬迁劳动力77人)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98.48%,易地搬迁就业率达98.71%;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703个;升级优化村社一体劳务合作社17个,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17名;选优配强“头雁领飞”就业人员3名;精准就业技能培训716人,召开就业扶贫政策宣讲暨就业扶贫招聘会3场,参会人数达1500人次,成功推荐2人到广东省务工。全镇范围内精准推送就业信息11800条。完成新增就业137人,完成任务数的97.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8628人828400元,完成任务数的80%,新增并完成60岁以上享受待遇领取老人141人,死亡一次性待遇补助187人。
4.易地搬迁方面。xx镇易地扶贫搬迁总搬迁293户1353人,均已全部入住,现已拆除旧房293户,复垦复绿293户,“五体系”建设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就地就近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学问题,实现全部入学;建立有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建立村卫生室一个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应急避难场所一个;在就业方面,一是由十八育种场提供就业岗位。二是由安兴千栋大棚带动部分搬迁群众就业。三是通过护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部分就业。四是引导外出务工解决部分就业,已保障一户一人稳定就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便民服务中心,配套设置了文化活动场所,供群众娱乐活动。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已验收182户,正在准备申请后期的验收工作。
5.危房改造方面。2016年实施危房改造187户,2017年危房改造95户,2018年实施危房改造235户,2019年实施危房改造57户,全镇实现了安全住房全面保障。
6.医疗保障方面。全镇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2082户8221人,参保率100%,住院享受三重医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7.教育保障方面。全面开展“三帮一”(即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保学行动,全镇无一人因贫辍学;按照政策兑现各阶段各年级贫困学生补助,截止目前,共发放资助资金234.633万元1594人次。
8.生态扶贫方面。2014以来退耕还林补偿总面积12449.3亩,总金额为893924.5元;聘用护林员174人补偿金额174万元。
9.小额信贷方面。扶贫小额信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有力举措,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缺发展资金瓶颈。为更好引导贫困户充分用好扶贫小额资金,严格按照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使用“七规范”“七不准”的要求,规范小额信贷资金使用用途,截止目前,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243万元,帮助340户1770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10.综合保障方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实现“两线合一”。全镇农村低保对象1377户3007人,其中贫困户620户1807人。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救助、临时救助等资金约1060万元。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约40万元,受益残疾人582人。贫困户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11.消费扶贫方面。2020年种植辣椒1万亩,成立销售专班,下设4个工作小组,对我镇辣椒进行销售。我镇共销售辣椒2600吨,624万元,涉及建档立卡户365户1677人、边缘户8户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销售65.8吨,收入15.8万元。
12.受疫情影响方面。安排部署情况:疫情发生后,我镇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由党委书记亲自指挥,对排查、防控亲自调度,对在实际防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推进整改。通过大喇叭,张贴通告、公开信等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取得的成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的巨大挑战,我镇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带来的影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做好防返贫机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紧盯就业扶贫、产业扶贫。2020年新增公益性岗位37人,开展就业招聘会1次,对全镇有贫困劳动力家庭进行岗位推荐到户到人,共实现3012人就业。2020年我镇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15个,涉及资金1655.25万元,覆盖我镇2082户建档户,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实时监测,进行台账管理逐一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截止目前全镇脱贫监测户148户、边缘户105户已全部消除风险。
(三)工作落实
1.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我镇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力查漏补缺,着力补齐短板,实现了贫困人口全清零。
2.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情况。xx镇有贫困村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个,分别是xxxxx。xx村有建档立卡户183户839人,xx村有建档立卡户98户499人,两个深度贫困村都是2018年出列,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在xx和xx两个村实施了养鸡直补、养猪直补、樱桃种植、马铃薯种植、集体经济养鱼、野鸡养殖、魔芋种植、养牛直补等项目,全村公路全部硬化,危房全部改造,全村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得到保障,2019年实现了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3.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情况。一是责任压实力度不减,继续实现16个战区负责制不变,以“镇为战区、村为战场、组为单元、户为堡垒”扶贫作战体系,严格落实包保责任。由xxxxxx战区指挥长,xxxx担任副指挥长,16名科级干部担任村级指挥长,选派160名县镇村干部双包组,823名帮扶干部帮扶,健全覆盖全镇包保长效责任链。二是政策落实力度不减,在继续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魔芋种植、野鸡养殖、天麻种植、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2户,全面完成危房改造1919户,全面清理民生政策落实,实现教育资助100%,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下降到零,实现医疗保障政策兑现100%,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应保尽保。三是驻村帮扶力度不减,继续坚持脱贫攻坚队伍不散,保持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稳定性、延续性,823名帮扶干部帮扶2082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四是脱贫监管力度不减,坚持季度考核通报问责机制不变,严格执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加强对建档立卡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采集更新信息数据,提高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质量,强化对148户554人脱贫监测户、105户437人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实行分层设防、分层干预、提前预警。
4.驻村结对帮扶工作情况。压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制定了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干部管理办法和“54321”干部帮扶机制,明确了干部帮扶工作职责,要求帮扶干部每周到所包保的村和帮扶对象家中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强化督查问责,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处理,
5.扶贫项目实施管理情况。xx镇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2016年至今积极实施扶贫项目65个,总资金3459.56万元,其中,已开工65个,开工率100%,竣工58个,竣工率89.23%,报账58个,报账率100%。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2019年xx镇实现2082户8221人全部脱贫,加快了全镇脱贫攻坚步伐。
6.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根据《大方县开展自查整改涉及扶贫考核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扶领通〔2019〕22号)文件精神要求,我镇按照文件指示精神,迅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班,由扶贫工作站牵头,举一反三进行自查,我镇不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情况。
7.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培养锻炼情况。鼓励年轻优秀的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予以奖励。对怀孕的女干部不安排包组工作,让她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抚育下一代。对驻村县、镇干部发放生活补贴,安排好食宿。
三、主要经验典型探索
(一)“三个机制”做好“扶持谁”。一是构建精准识别机制。按照“组评最穷、村级平衡、乡镇把关、县级统筹、群众公认”的原则和干部集中遍访等方式,切实摸清贫困人口规模分布、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情况,采用“一申请一比对两公示一公告”方法,实行报、查、评、审、批“五级审核”链条式把关,逐户逐人比对信息,做到识别“不漏一村、不漏一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建档立卡对象精准。二是构建“五人大走访”研判机制。明确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村主任会同走访所到的包组干部、村民组长、帮扶干部一起,就脱贫攻坚工作进组入户大走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同步做好记录,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困难和诉求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时解决。不合理的诉求,及时做好政策解答和思想疏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重病户、残疾户、低保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等“五类”非贫困户人群,紧紧围绕“三率一度”核心指标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集中火力现场审定“二级档案”,对基础信息存在问题的现场综合研判,因户施策提出解决办法。这样,既极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又再次确保了扶贫对象的精准。三是构建分类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统一印制“贫困户明示牌”,详细记录贫困户人口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收入情况等内容。规范建立贫困户“连心袋”,切实做到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干部掌握的“六个一致”,确保了脱贫轨迹清晰、脱贫成效真实。
(二)“四个到位”做好“谁来扶”。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按照工作需要,镇党委及时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对脱贫攻坚工作再次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措施方法进一步细化,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办公室具体负责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研究,接待好贫困户政策咨询,做好脱贫攻坚信息上传下达等方面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人管,管的好。同时,各村(社区)成立了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由联系村领导或帮扶部门干部(原则上为科级干部)任指挥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村(社区)支两委干部为成员。各指挥部对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全面协调处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日常事务,遇重大问题及时向镇指挥部指挥长汇报,提请研究。二是人员保障到位。积极争取县公安局、县团委、县人寿保险保公司等县直帮扶单位资金和人力支持,将县直单位选派帮扶干部,和在职在编镇、村干部一起进行统筹安排,全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将帮扶责任全部落实到人。三是资金保障到位。2014年以来,整合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基金等资金1.2亿元,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格局。出台了《xx镇脱贫攻坚专项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准一公开”,镇纪委及村民生监督委员会对资金使用情况全程监管。四是问效保障到位。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拉网式督查,定人、定责、定时整改市、县、镇脱贫攻坚督导反馈问题,逐项销号。年终绩效考核与脱贫攻坚工作挂钩,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出台《xx镇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镇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向前推进。
(三)“三大举措”做好“怎么扶”。一是兜住政策底线,保障生活有尊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四重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整合财政、民政、人社、教育、卫生健康、扶贫等部门民生资金和社会救助资金,为有效兜住底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贫困群众尤其是特困家庭住房、就医、生活有保障,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二是织密社会网络,造血帮扶强内功。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深入实施就业扶贫,大力开发生态护林员、乡村护路员、环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加大金融扶贫、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贫力度,优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大力实施技能扶贫,扎实开展种植、养殖、家政、烹饪等技能培训,确保城乡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就业技能。三是做优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将农村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组组通”道路、联户路硬化、污水治理、“三改二化一维”(改厨、改厕、改圈,院坝硬化、连户路及房屋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旧颜换新貌。切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天蓝、水清、地绿、气净”。
(四)“两个关口”做好“怎么退”。一是严把“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认定关。结合实际制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退出认定标准,即收入达标:户年人均农民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家有油、米、肉等生活物资,有安全饮水等;不愁穿:家中常备四季换洗衣服、有棉被等;住房保障:按照“应享尽享”原则,享受“三改一化一维”、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住房面积达标、安全有保障;医疗保障:贫困户享受医疗兜底;教育保障: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并享受国家不同级别的教育资助政策。严格按照“一评议一公示一公告”程序,确保贫困退出标准具体、程序公正公开。二是通过群众认可关。将群众认可度作为检验脱贫成效的重要标尺。切实做好讲明一个道理、算清一本账目、增强一份荣誉感“三个一”宣传工作,即为群众讲明国家投入、普惠政策、干部帮扶、弱势群体等道理;算清国家投入、个人收入、农村变化等账目;增强帮扶干部、村寨发展、群众素质等荣誉感,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增强群众感恩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主要问题和困难。总体来看,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还需完善。总体来看,我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制约瓶颈得到突破,但由于我镇地域南北横跨60余公里,东西30余公里,管辖范围点多、线长、面广,且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饮水、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还需建设完善。二是产业扶贫模式相对单一,长效帮扶机制还未形成。三是扶志力度还需加大。我镇现有贫困人口中,部分群众受教育层次低,文化偏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还有少数群众思想落后,不思进取,勤劳致富积极性不高,摆脱贫困状况的动力不足。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抓好动态管理。深入开展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强化动态精准识别,对符合贫困户标准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对现有贫困户加大帮扶力度,实现因地制宜、分户施策。对已脱贫户,做好动态监测,做到不脱政策、不脱项目、不脱帮扶,“扶上了马,还送一程”。二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补短板惠民生行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进一步改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融合,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行动,完善贫困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销对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保障持续稳定增收。整合各类培训项目,结合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定向定岗培训,推动转移就业。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四是持续强化政策保障。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不让贫困学生失学、辍学。实施健康扶贫,开展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全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面推进“两线合一”,对无力可扶、无业可扶的贫困对象,实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五是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依托“群众会”、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开展助贫活动,讲好脱贫故事,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实干增收、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