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举措。我乡按照上级上总体部署,立足本地实际,实行重点突破,全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乡201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九华乡基本情况
九华乡位于衢城西北,距城9.5公里,面积82.32平方公里,总人口20700人,现有23个行政村。九华是个农业大乡,作物以柑桔、笋竹、蔬菜等为主,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植业、外出经商务工、来料加工、农家乐经营等。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九华乡党委政府明确思路,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步伐,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五水共治”有效推进,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危旧房和违章建筑得到有效治理,“赤膊墙”得到全面消除,农村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全面推进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经研究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
2、完善制度,健全成效机制。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九华乡研究出台了《九华乡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每月对各行政村环境卫生进行考核评比公示并作为年度对村考核依据。各行政村修改了村规民约,把生态环境建设补充写入,完善了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对保洁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对全乡23个村进行垃圾分类,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卫生。
3、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
为了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全面清理影响村容村貌的卫生死角,整治乡村突出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九华乡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一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充分利用乡村干部工作会议、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时机,向广大干部群众强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给每个群众带来的好处;二是大力宣传五水共治生态家园,我乡组织160余名志愿者在九华山开展“清理山野”垃圾清理活动;开展一系列活动做好宣传发动;三是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4、狠抓落实,创建美丽乡镇。
一是抓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九华乡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一般村、提升特色村、缩减撤并村”和整乡整镇连片推进整治建设的基本要求,编制和完善茶铺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妙源(原寺坞村和外陈村)特色精品村、以及新宅村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建设规划,对各村“赤膊墙”、农村生活污水、违章建筑进行整治。打造连线连片示范区域。创建妙源村3A级景区工作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精品区域。
二是抓农村“赤膊墙”整治。九华乡原来“赤膊墙”现象也比较普遍,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全年累计完成2047幢主体房,90余万平方米,完成了全乡赤膊墙整治工作。同时,高度重视新建房屋红墙粉刷工作,对2013年以来新建的农房进行补助。
三是抓村庄环境整治建设。九华乡高度重视村庄环境整治建设,所有村都完成村庄整治“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五个建设任务。所有村都启动农村清洁工程,配足配齐保洁人员,健全保洁机制,保洁经费落实到位,乡村环境卫生提升显著,23个村完成垃圾分类,今后将在所有村进行推广。结合“三改一拆”,农宅周边秩序得到有效整治,整治率达到90%以上,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四是抓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推进三改一拆,重点对九华集镇进行整治,沿线所有违章建筑现已全面拆除,并对沿线道路进行绿化整治,结合区里庙源溪整治对庙源溪云头至鲶鱼湾进行综合整治,对沿线主要道路和流域进行景观化改造,结合一户多宅,将农村部分危旧房进行整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五是抓农民素质提升。2017年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和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培训。重点针对低收入农户开展农民劳务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农民劳务技能培训参训人数80%以上。培训实用人才150人,低收入农户145人。
六是抓农村经济发展。九华乡各村集体经济基本为空壳村,但是九华乡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力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以上。积极推进农业“两区一中心”建设和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深入实施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加大农产品提升创新力度。源口水蜜桃和杨梅,山区的笋竹等,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大力推进建设。抓实推进家庭农场品质提升,完成三个区级家庭农场申报。九华农家乐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农家乐发展水平不段提高,依托大荫山景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和35%以上。来料加工业发展为九华特色之一,招商引资以来料加工企业为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从事来料加工人数达3000余人,占户籍人口比重15%。电子商务工作有序推进,每个行政村都建有电子商务平台,覆盖面达到100%。
七是抓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达到100%,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16周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农村低保做到困难居民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补偿率达70%以上。
八是抓乡风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所有村都拥有村文化室和1个以上文体队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率达到100%,近年来,先后有关溪、上彭川、妙源等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氛围浓厚,在主要道路都设有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宣传标语,积极开展“五美”农户评选,评选6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