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思路范文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kaiyuansidan”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思路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桐乡市市场监管局以干事创业为主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三比一讲”“八大比拼”为抓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集体、省市监系统重大案件处置集体三等功、省市场监管安全保障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连续八年荣获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部门。过去的一年,我们力促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群众获得感全面提升,先进制造基地全面赋能,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监管服务新格局。
(一)坚定政治建局,转作风,提能力,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一是学在深处,在学党史上有新举措。开展“九个一”活动,坚持“每月一学”,设立廉政文化作品展,开辟清风书吧,举办“学党史感党恩崇廉洁”读书分享会,扎实推进“会前一刻钟”纪律教育。强化正风肃纪检查,加强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运用。组织年轻干部代表联合桐乡市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大讲堂学员共同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红色思政大宣讲”活动,发扬“红船精神”,浸润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谋在细处,在悟思想上有新收获。厚植爱党情怀,落实暖心工程,渗透非公党建领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系统文化建设,挖掘先进典型,潘陈瑛同志获得市勇猛精进担当作为好干部,商红梅、徐秋林同志获得嘉兴市场监管系统十佳所长等等。
三是干在实处,在办实事上有新行动。结合学习教育,实施“点将攻坚”“一线赛马”,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全国第二届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成绩列嘉兴市第一。组建“党员先锋队”,24小时在高速王江泾卡点开展冷链物防。开展27项专题实践、网格大走访活动,走访群众1200余户,企业(个体工商户)2500余家,解决问题178个。
四是工作增效,在开新局上有新作为。推动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全面提质升级,建成示范所2家,消除薄弱所1家。3家双百所开展市场监管所数字化应用系统试点运行。在濮院分局、崇福分局开展浙江市场监管所数字化应用系统—监管对象“精准治理”项目试点,并以100分的高分圆满完成试点任务,为全省提供经验样本。着力推进争先创优“三比一讲”竞赛,全面推动十一大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最终获得全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坚定改革破局,补短板、强监管,治理水平得到新跃升
一是着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网络餐饮综合治理“一件事”。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整治,建成“阳光厨房”2076家。建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应用场景省级试点,入选全省S1账本,并成功运用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提供桐乡经验。率先在全省深入推广“浙食链”(食用农产品模块)应用,实现“浙食链”与农业农村部门“浙农码”“浙土码”多跨场景应用,校园配送企业农产品输送实时监控全覆盖,产品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追溯闭环。建成阳光工厂102家、全程可追溯食品生产、流通企业1199家,农村家宴“阳光厨房”50家,学校食堂“智能阳光厨房”116家,建立农村家宴“智能平台+人工排查+保险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平台。
二是着力推进法治数字化和数字法治化。获批全省首批“法治市监”示范单位,全省系统首批“法治立局”战略实施成效明显单位。桐乡食品违法案件“简案快办”执法模式数字平台上线,成为全省除试点地区外第一个上线运行的县级局,嘉兴首个,入选2021年度《桐乡市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第一批培育项目库》。实施“互联网+监管”,充分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开展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食品生产企业抽查,实现检查实施清单编制完成率、监管行为主项覆盖率、掌上执法开通率、应用率监管事项入驻率、现场检查率6个100%。
三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全域化。在食品经营监管领域,开展“建党百年”、保障重大峰会活动专项行动等。实施浙食链-链上点检试点。2.3万余家食品经营单实施风险定级,推出“红黑榜”“曝光台”9期。在药品基层监管领域,扎实开展防疫物品、执业药师挂证,打假治劣“药剑”行动、中药饮片、疫苗、儿童化妆品等各类专项检查,推进药品零售业诚信体系和平安建设,评选守信药品零售企业387家、警示18家、失信12家,“平安药企”5家,“平安药店”95家。在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开展毛衫行业等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监督抽查,深化工业产品(含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改革、工业产品许可改革、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一件事”改革,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系统并入“市监一体化”平台。在特种设备监管领域,全面推进特种设备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一件事”改革,30台叉车实现物联网监管新模式。全面推进15年以上住宅小区老旧电梯“保险+服务”养老模式试点,85台电梯率先投保,电梯扫码维保全覆盖。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转供电检查,抓好民生领域违法案件查处。全年,我局共查办案件1938起,移送公安17起,罚没款1122.59万元。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开展非医用口罩、熔喷布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全部抽检合格。落实疫苗质量监管,冷链物防专班常态化运行,成功处置5起阳性产品流入事件。
(三)我们坚定服务开局,重民生,优结构,营商环境得到新突破
一是注重便与服,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活跃度领跑嘉兴。改革审批机制,全面运用七种“自主化”申报模式场景,以“企业开办一件事”为突破点,推行“外资外贸企业开办一件事”。“二小时以内”办结率80%,“网上办”“掌上办”企业申报率99.7%,节省企业开办费用370余万元。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助力新增市场主体3.66万户,其中新增企业6845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16.4万户,全线领跑嘉兴。全市实体市场成交额700亿元;网上市场成交额500亿元。“证照分离”改革迭代升级。在前期推行20个单位、114条县级许可事项清单基础上,新增27项告知承诺改革事项,总计51项事项执行告知承诺,63项事项审批举措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行食品经营告知承诺制,取消事前审批涉及的现场核查环节,全面执行事中事后监管,200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享受到改革红利。
二是注重增与信,小微企业成长高位谋划。出台桐乡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小微企业5755家,其中八大产业1336家。小微企业培育库内企业累计2294家,嘉兴领先。开展市场主体出清,谋划优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精准扶持,助力3家企业成功入选“2021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实施“三员走访”小微企业2.6万家,个体工商户10余万户,线上走访4万余家次,政策宣传7万余家次。推进“信用桐乡”,信用企业“红黑名单”制。探索实施企业违法信息分类修复机制,创新构建企业信用指数。
三是注重破与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推进。全面推进“市场智慧化应用”项目,完成3家商品市场“五化”改造,9家农贸市场“星级、放心”并轨申报。加快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公示3A级“守重”企业25家、2A级41家、A级43家。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积极推进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农村家宴“阳光厨房”、民生药事服务站创建等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力促民生药事服务站创建5个、放心消费单位2981家、无理由承诺单位1430家、放心药店233家、放心工厂620家、放心餐饮476家、放心消费乡村1个,放心商圈4个。
四是注重效与速,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编制《桐乡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建立知识产权智库,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建设全省首个县级知识产权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列全省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S0清单。“桐乡市‘桐知码’数字化赋能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案例荣获嘉兴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中国桐乡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启用。新建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运营)中心。完善专利强企工程,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4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38件,商标注册核准量累计超过6.6万件。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实施先进制造业高价值专利“倍增”计划。试点建立时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试点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数据库。深化知识产权保险推广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累计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登记26.7亿元。深入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出口护航省级试点。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1项发明专利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五是注重量与质,高质量发展效益供给加速变革。2021年,1家企业获嘉兴市市长质量奖创新奖,3家企业获桐乡市市长质量奖。开展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试点,制修订各类标准51个,其中“浙江制造”标准20个。开展全省首个县级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2家企业成功获评。60家企业完成对标达标,2144家工业企业上线应用“浙江标准在线”。验收通过嘉兴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加快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扎实开展毛衫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支持濮院打造“大品牌”文化。夯实“基础建设”,实现量值精准传递。质检中心共获纺织之光科技兴检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2项,主导在研国家标准3项。为100余家企业免费开放实验室600余批次。检定校对加油枪、电子称、血压计等4500余台(套)。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强党建,促发展,推进政治提升工程
聚焦党的二十大。把握关键节点,抓好迎接二十大系列举措,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构建党建统领基层整体智治体系,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一贯到底,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在窗口和基层一线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比奉献”建功活动。落实“七张问题清单”。突出以“双五”竞赛、“两年”“十大竞赛”为载体,完善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工作机制,构建问题发现、整改、评估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形成“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以党建工作统领问题解决、以问题解决推进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压实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对分管科室(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在抓早抓小中防范于未然。大力支持纪检组履行监督职责,把监督贯穿于权力运行全过程。坚持“责”字当头,紧紧拧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不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相腐的“三不”体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重实训,提能力,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干部能力争先提升行动。以《浙江省市场监管实务指导丛书》(通用系列)全员学习培训为主线,以八大活动为抓手,通过“学、训、研、考”四大机制,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综合业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狠抓落实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的行动自觉。启动干部点将赛马机制。开展“每月一书大学习”、“业务知识大培训”“争先创优大讨论”“心得感悟大交流”“以考促学大检验”“学习能手大选树”等活动,鼓励广大干部立足岗位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淬炼干部队伍作风。开展“攻坚克难大比拼”“求真务实大调研”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三为”“三员”走访服务,坚持问题导向,按期完成调研文章。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暗访调研和年度测评、疫情防控值守、执法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作为机关干部施展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战场和“赛马场”。
(三)高标准,优结构,推进共富美好提升工程
试点破题,形成标志性成果。对标省局跑道,积极申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力争建设“产品质量分级分类智慧监管试点”“杭白菊食品生产准入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桐乡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商品市场提升工程”“知识产权保险创新”“信用赋能,助力专业市场小微主体发展”,探索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创新监管” “绿色产品认证”等17个项目中试点示范,形成桐乡样板。立足职能,明确共富路径。到2025年,全面建设高标准“大市场”体系,在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上争当排头兵,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9.5万户,每万人市场主体数达到1900户,在册小微企业数达到3.5万户。全面打造高能级“大质量”格局,在推动质量革命主战场上争当排头兵。聚焦“1+3+1+X”产业布局,至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国内有效商标注册数10万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16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30亿元;累计省政府质量奖3个,市级以上标准创新贡献奖3个,“浙江制造”标准104项,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84个。筑牢高水平“大安全”屏障,在守护民生民安主阵地上争当排头兵。到2025年,AA级或以上食品安全规范化农批市场2个,规上食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认证率100%,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18以下。构建高效能“大监管”机制,在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上争当排头兵。到2025年,商品市场“五化”改造16家,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个,放心消费单位6000家,放心消费商圈(街区)7个。
(四)重应用,强建设,推进数字化改革提升工程
实现变革重塑。放大数字化改革领跑优势,凝练形成重大成果。全面推进重大应用平台、功能、体制机制贯通,任务执行和业务办理闭环管控。专班每周召开例会,谋划推进“同享乐业·无忧开店”“涉案物资智慧监管”“餐饮一件事综合管理运用”“e行在线·同享电动自行车”等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的工作思路和模块设计,对准全省和系统内“跑道”,全面推动两年双攻坚工作在智慧化管理上取得实效。创新亮点运用。将“简案快办”平台在食品违法案件领域深度运用,并逐步探索在其他领域推广运用。以“桐知码”为切入点,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向2.0版升级,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打造集专利、商标、版权、金融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全领域运营中心。预计到2022年底,实现查处时尚产业知识产权违法案件500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800件。展示改革成果。深入梳理、细化打磨工作要点、重点改革事项,把措施谋实、要求提实,责任压实,体系化规范化推进,各相关科室会同办公室,定期总结归纳数字化改革阶段性成效,实施体系化规范化推进,清单式闭环式管理,加快形成具有“桐乡市场监管味”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争取在“双五”竞赛中脱颖而出,并为数字化改革提供桐乡经验。
(五)强监管,重实效,推进市场秩序提升工程
稳步推进除险保安。围绕保障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细化举措,切实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聚焦多领域监管执法。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推进“浙食链”深度运用,严格落实“全受控、全链条、全时空”监管,全面落实高风险冷链食品“物防”。在药械安全监管上,巩固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药事服务站创建成果,实施“疫苗冷链数据采集”系统推广使用。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建立全市一体化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从单一“人防”向“物防、技防、人防”并重转变。全年至少实现150台电梯、20辆叉车、4台锅炉试点接入大数据系统。电梯安全“保险+服务”养老模式全年确保不少于100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投保数达在用电梯总量60%以上。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率先在7家首批“桐乡蚕丝被”证明商标授权使用单位推广应用“浙品码”,并以点带面全市推开。完善执法办案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简案快办无照经营领域拓面。做好“房地产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教育辅导机构”“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转供电”等领域专项检查,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侧重“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查办一批影响恶劣、社会关注度高的大要案,依法曝光典型案件。实现执法从维权向维序提升。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优化事前合规指引,深化事中审查机制,推动信用分级监管。强电商平台信用信息的公示与披露,加大平台经济靶向监管,强化外卖平台监管,强化电商产品执法打假,重点对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行为加强监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风险预警预判快速处置重大网络交易风险。进一步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推进平安建设,着力打造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多跨协同、全链监管、系统施治的市场监管整体智治能力,持续推进“法治市监”建设。聚焦疫情防控这一关键底线。坚定不移把疫情防控作为关键底线来抓,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慎终如始严格抓好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全力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继续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坚持“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查问题、找漏洞、除死角、去盲区,实行问题动态清零。持续构建完善以“1410”为核心的进口冷链食品精密智控体系,持续深化专业市场、农贸市场、药店、浙冷链等疫情防控规范管理,严格落实专业市场物防要求,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六)重服务,强保护,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工程
开展激发市场活力攻坚。着力构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扶持服务体系。突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这一创富群体,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先行先试“小微信用融资”,全力推动金融赋能。探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积极拓展人力资源、法律等服务领域,充分激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活力,全力打造促进“扩中提低”的市场监管样板。全面创优市场营商环境。全面实现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网上办”“掌上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精简重复类审批。依托“桐企服”,部署推进“证照并销”,探索“照章联办”“照银联办”等。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重点推进“一库一机制一指数一品牌”建设,建设“指尖”上的党建。全年新增小微企业3000家以上,个转企700家以上,每万人市场主体数力争达到1700个。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拓宽高价值知识产权授权通道。加快中国桐乡(现代服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支持乌镇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将乌镇打造成“知识产权之城”。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启动创建杭白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培育商标品牌示范镇(街道)。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到12.5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 10%以上,新增拥有发明专利规上企业100 家。
(七)重民生,保质量,推进民生实事提升工程
呼应民生关切。推进2022年度桐乡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推进食品安全‘阳光’建设”,建成提升网络餐饮单位“阳光厨房”3000家,新建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150家。主动回应民生关切,确保15家市场成功创建“星级放心”系列市场。配合属地政府实施建成区范围内划定餐饮经营单位“禁设区域”,2023年实现全市覆盖,全力攻坚,重点抓好小餐饮店管理,实现控制总量、规范存量目标。建成1条(个)高品质数字引领“阳光餐饮街区”。加速推进农村家宴转型提升,既有107家农村家宴中心“阳光厨房”全覆盖,引导成立农村家宴产业化公司11家。实施两年双攻坚。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深化“限塑禁塑”集中专项治理,重点破解市场党建、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维权、限塑禁塑等创建难题。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把牢市场“小门”,督促市场抓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开展名特优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企业5S现场管理导入全覆盖工作,名特优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企业100%实现5S管理。推进商品市场提质增效。统筹疫情防控、平安建设、市场综合管理和商品市场发展。实施“十百千亿”商品市场梯次培育工程,争取千亿级市场集群培育试点,形成1家年成交额千亿级商品市场集群。完成2家商品市场“五化”改造任务,创建3家“省放心农贸市场”(放心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75%),创建“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四星级4家、三星级6家。
(八)重引导,强保障,推进质量品质提升工程
加速质量治理变革。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修订《桐乡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优化质量强市工作机制,完善质量工作考核办法,一体推进质量强市、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建设,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力争实现省政府质量奖“零突破”。推进1200家企业“浙品码”应赋尽赋。提升高质量发展标准供给。编制《桐乡市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6)》,完善质量、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深化质量提升。应用“浙江质量在线”,实施“品字标”扩面提质行动等。计划新增“浙江制造”标准20个以上,其中毛衫、皮草行业不少于5个;新增“品字标”企业15家以上,其中毛衫、皮草行业不少于3家,牵头或参与制订国际、国家标准10项以上。加强质量品牌企业孵化培育。实施省局“召回一个产品、提升一个产业”行动,新建伤害监测点4个。实施省局“千企创牌”计划。推进200家小微企业贯标、达标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质量基础“一站式”平台服务企业200家以上,确保“高质量发展指标—品牌企业和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销售占比”排名嘉兴前列。深化科技兴局工程。推进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促进节能减碳,完成10家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制定出台《桐乡市居民生活领域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同线同标同质”,新增“三同”产品4种以上。加快技术机构机制改革,深化实验室开放共享,常态化共享实验室600批次以上。依托“浙里检”平台,为企业提供质量检验、研发测试、技术咨询等“一站式”优惠服务,加速企业高质量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