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范文

(作者:笨仔时间:2022-03-13 14:15:43)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笨仔”为你整理了这篇中心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中心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年,也是医院建院8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和浙大一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奋勇攻坚,创新方式,一手抓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手抓数字化改革、医共体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主要业务

最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义乌市中心医院以全国排名128位的高分成绩进入A序列,全省排名第16位,位列全国县市级医院第1名,是全国排名跃升最快、进步最快的医院之一。获评国家级血栓中心优秀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2021年第一季度综合CMI值位列全省同类别医院第一(1.0805),三甲准入性指标已达标30个(28项为合格线),已达到三甲医院准入条件。中心医院医共体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排名医共体第三,其中稠江院区位列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一。

二、激发党建活力,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引领。

1.积极动员部署,谋划定制计划。为保证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从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具体内容等方面作出详细的部署与安排。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要求,督促、指导医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强化宣传引导,全方位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在结合和转化上下功夫,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在全院上下形成严的氛围、学的氛围、干的氛围,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3.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范围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与实践活动,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个人自学为主,兼顾集体研讨,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院党委不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研讨与实践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巩固党史学习学习成果。采取党委中心组集中学,各支部书记领学,支部小组集中学,党员自学,红色基地现场学,积极参加市卫健局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医院党委书记和各支部书记至少1次专题党课,不定期邀请老党员、宣讲团成员或经验人士开展专题党课等形式,利用主题党日、院周会、党委会、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学习。支部党员结合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谈认识体会、找差距不足、提改进措施,让大家在学习交流中共同提升,实现理论学习入心入脑,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4.深入调研,检视问题,限时整改。多种方式检视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座谈,对发现问题定期进行全面梳理归类、明确一批患者、家属、职工“愁难急盼”问题清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找准症结,深挖根源,提出措施,明确责任及完成时限要求。

5.活动中学习党史,实践中感受文化。在院党委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并做到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月,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各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重温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激发党员干部追寻真理味道、践行“五(吾)带头”,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派出选手参加义乌市卫健系统“献礼建党百年,奋斗在‘医’线”主题微党课比赛,荣获一等奖;派出代表队作为卫健系统代表队参加全市党史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组建了60人合唱团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比赛、以及“医心向党,奋斗有我”—义乌市卫健系统庆祝建党百年红歌合唱比赛。参加义乌市“我心向党”全市合唱比赛荣获大赛银奖和优秀组织奖;派出选手参加2021年度义乌市直机关“践行‘五(吾)带头’、争当‘闯’先锋”--百堂精品微党课现场比拼,荣获最佳微党课奖。5月,全院党员参加“百年潮涌 、浙江印记”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大赛;派出选手参加金华市卫健系统“庆建党百年、医心跟党走”微党课比赛荣获三等奖。6月,派出代表队作为市卫健局直属机关党委代表队参加义乌市直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大合唱荣获金奖;派出代表队作为卫健系统代表队参加“巾帼心向党 百年正辉煌”庆祝建党100周年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7月,参加市直机关“红色印记”书画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活动,选送作品书画类8件、摄影类5件、文学作品类27篇。8月,在各支部开展义乌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并选送文章8篇。

6.从身边小事出发,为民服务解难题。与“最多跑一次”、信息数字化改革工作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患者之“心”、“苦”、“痛”为出发点,对在通过学习研讨活动、调查座谈活动、群众、职工反映等途径发现的为民服务相关的问题,开展“五(吾)带头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员服务群众实践活动等,以深化“点亮微心愿”机制形成问题清单,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怨、最盼问题,让“关键小事”事事有回音,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党管干部。在院党委的带领下,根据《义乌市中心医院内设科室设置及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组织程序,进行中层干部选拔提任。干部任命严格执行民主推荐、谈话调研、任前考察、任前公示、党委会讨论等流程。干部任命档案采用一人一档方式,按任命流程规范存档。每季度进行中层干部测评,对排名靠后的中层干部进行集体谈话。

(三)规范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1.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加强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以机关党建“521”标准化工程建设为载体,抓实“5个基本”、用好“2个本子”、完善“1套指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有效提升医院基层党组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从严抓实党内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每月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以及党费收缴、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档案管理等组织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加强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将上红榜、参加志愿者、无偿献血、学习强国全院排名前50等项目列入加分项;将上黑榜列入扣分项。各支部严肃纪律,切实加强队伍管理,对扣分党员分别进行针对性地提醒和帮助,推动党员干部争当五(吾)带头先锋。

3.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党员观念,各支部相继开展陈望道故居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义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乌党史陈列馆”教育学习等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以及医院公众号、学习强院等媒介,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提升党员理论素养。

4.规范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注重质量、程序规范、材料完整、结构合理的要求,严格规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做好把医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务骨干的“双培养”工作,做好高知分子、医疗骨干、中层干部等优秀青年的培养发展工作,把好党员“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2021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0名,其中高知人员11名,占比55%;吸收预备党员12名,其中高知5名,占比42%;预备党员转正2名;组织关系转出11名。党员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比例逐渐上升。

5.品牌化、特色化开展支部工作。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实现了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充分发挥支部特色,立足实际,特色开展党建工作。党建队伍形象稳步提升,全体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真正实现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要求。

6.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院党员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医院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树立学习模范、先进典型。营造身正为范、立德树人、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树立先锋模范,争当先进典型,提升医院正能量。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召开义乌市中心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党委书记、院长胡振华领誓重温入党誓词,20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感染科主任楼莲青参加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门诊党支部、内科第三支部被义乌市卫生健康局直属机关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方向明、施宝美、楼群兵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金忠海、傅文夏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实施医防融合,提高医共体精细化管理。

(一)医疗服务共建,不断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供给。

1.加强提升基层能力。持续推进医共体全专科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建设,向各院区派驻各专科、专家门诊2500余人次,联合病房病区主任近600人次,提高了各院区收治能力。目前所有院区的门诊收治病种数和住院收治病种数均达标。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目前有两个院区的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70%。健全完善中医服务网络,强化中医特色服务,所有院区均开设有中医馆,中医师人数占比达到20%以上。同时通过农民健康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0-36月龄中医药服务、中医事宜技术推广、中医药进文化礼堂等各类活动。辖区内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2.开展医共体内“九大管理中心”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能力素质培训;采用以理论授课、病案讨论和临床技能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依托浙大一院,开展医共体省级医师下乡、科主任大讲堂、学术交流月等,交流分享科室发展经验,不断提升科室管理及各院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60/次,授课2800余/人次。

(二)医疗资源共享,不断优化资源使用效率。

1.进一步深化“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外源输血”和“内源发展”双策并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通过下派专家到院区坐诊,可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基层院区的服务能力,实现外源输血。根据各院区的实际需求,总院每周会向各院区下派专家百余人次,既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且便捷的医疗服务,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同时还向患者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即在基层院区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有助于引导患者长期就医习惯的转变,提高基层首诊率。各院区通过“专家+学科”双下沉提升基层的造血功能,实现内源式发展。下沉的专家不仅提供坐诊服务,还通过“帮、传、带”的形式,推动各院区引进新技术和开设新的服务项目,增设适应民众医疗健康需求的新科室,实现“授之以渔”。同时建立了中心医院医共体预算管理制度,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2.建立医共体医疗质量、院感管理同质化机制,制定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手册,建立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等9项,要求医共体临床科室实行技术规范,质量管理统一,各院区成立一体化病房,同质化管理,快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每季度组织督查各院区,并形成质量报告。持续落实病区主任及执行主任制度,不间断选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骨干担任各医共体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参与院区重点科室的建设与发展,承担医疗、科室绩效、业务学习、学术提升等管理。负责开展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模块化培训,不断提升基层临床科室服务能力,2021年组织各院区开展传染病防控、核酸采样、医疗质量、抗菌药物等全员培训20余场,还进行了院前急救技能、法律法规培训;

3.抓实双循环,畅通双向转诊。建立双向转诊中心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建设,顺畅医共体内纵向与横向转诊。完善规范双向转诊办法,优化流程,畅通渠道,实现转诊患者无缝对接,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注重转诊服务,视下转病人的病情,通过派驻各院区的执行主任、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双向转诊中心人员,对上、下转病人的及时追踪对接;定期召开双向转诊分析会,对存在问题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转诊的相关制度及流程。

(三)公卫保障共建,不断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完善院感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增补院感管理专职人员,及时调整各院区各科室院感监控人员。定期召开院感管理四级组织会议,保证院感工作有序开展。重新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善院感管理标准操作流程,提高院感管理效率。采取模块化培训方式,加强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对各院区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季进行严格督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杜绝院感暴发事件发生。加强院感管理信息化建设。各院区统一引进院感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院感报告信息化,院感监控实时化,努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手卫生管理,努力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加强耐药菌监测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努力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耐药率。

2.加强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指导完成发热门诊规范化改造;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三区两通道布局”及流程,强化“两员两监督”制度落实,规范消毒隔离,努力减少新冠肺炎、流感、禽流感、登革热、MERS、埃博拉出血热、肺结核、手足口等传染病院感发生。

3.加强医疗废物和医用织物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加强过程督查,严防感染性、化学性等医疗废物危害人员及环境。规范医用织物收集、清洗、消毒、储存、发放等流程管理,无医用织物相关院感事件发生。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医疗安全项目化工作机制,推进医疗安全标准化管理,抓落实、抓整改、抓实效。

1.完善和健全临床及医技医疗技术管理工作,落实资质准入、动态评价、定期考核管理,调整技术管理相关制度10余项,优化工作流程20余项,提升管理效能,开发管理需求,建立医疗技术权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管控,纳入技术准入申请、技术院科两级监管、升级降级中止管控,达到医务人员技术管控全程信息监控,档案动态管理。继续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完成季度申报、季度追踪、年度评价机制。

2.推进核心制度质量提升项目,建立闭环管理模式,针对输血管理、危急值管理、会诊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根据等级评审工作要求,持续改进,利用信息化建设及制度落实,促进管理水平提升。2021年,开展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项目,开展全院抗菌药物培训4场,严格根据考核结果,对抗菌药物处方权及层级权限授予;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闭环管理,对限制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根据权限进行人员信息管控,设计申请使用、钉钉审批、会诊流转、越级使用线上流程,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落到实处;落实抗菌药物使用前及使用后评估,利用信息化进行医嘱关联,提高了管理效能,同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与微生物送检相匹配,提高微生物送检率。大力推进MDT工作,落实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评价,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率、DDDs指标较去年进一步下降。

3.明确重点管理目标,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管理。针对围手术期质量管理环节,重点抓好科室重大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手术严重并发症等指标的管理环节。医务科联合质管科进行重点手术审批的督查工作,建立手术相关质量指标库,重点加强非计划再手术的管理,科室对每例非计划手术作为不良事件上报,同时科室做好每例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医务科每月对全院非计划再手术例次进行监管,每季度进行质量分析;减少负性事件,提升医疗安全。深入推进全院VTE防治体系工作,完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管理组织,加强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作,引入VTE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提升风险评估、预防措施落实及质量管理。建立指标体系,按科室动态监控,多措并举提高医院的VTE预防水平。

五、医教研三位一体,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依托浙大一院优质医疗资源,增设了甲状腺乳腺门诊、创面修复科、痔科门诊、眼部整形门诊、眩晕门诊、消瘦门诊、乏力门诊、高血压门诊、肥胖门诊10余个专科门诊,开设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肝病诊治中心、眩晕诊治中心、肝病诊治中心、创面修复中心,既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也更好地为医院培育了一批专科名医。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百余项,显著提升了临床诊疗能力,带动学科发展进入省内领先行列。

2.加强创新型医院建设,做好科研管理。全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1项,金华市科技局立项21项,义乌市科技局立项85项,论文152篇,其中SCI 115篇,实用新型9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学习班。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跟踪学科发展趋势,提升科研和临床技术水平。全年外出学术交流270余人次。每周二组织科教学术沙龙,积极鼓励重点学科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全年开展70期。

3.加强医院教学管理。2021年共立项省级继教项目12项,市级II类学分项目19项。接受两期温州医科大学见习生的教学工作60人。急诊科、眼科等教研室派出多名教师到温州医科大学进行了集体备课。学习浙一专家理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接受温州医科大学、宜春学院、丽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10余家临床、口腔、检验、放射、护理等专业实习同学300余人的实习教学工作,受到了各院校的高度肯定。做好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1年完成2018级住培学员的结业28人,新招收32人。举行师资培训继教班,为200余名带教师资进行培训。分层派出住培师资参加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的师资培训,提升基地师资能力。开展临床病例报告比赛。开展日常督查和季度督查。针对住规培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求各专业基地及时进行整改。发挥专业特色,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打破既往陈旧的学习模式,进一步贯彻全科医学的教育方针,利于全科医学在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联动发展。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工作。组织实施了规培学员的培训与考核2000余人次,见实习生培训与考核1500余人次,承担医师三基考核300余人次,护士培训考核 2000余人次,开展AHA基地进行BLS培训30名学员,ACLS培训12名学员。

六、深化数字化改革,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推出一系列方便老百姓的医疗健康数字化服务,让病人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切实提高人民就医满意度、获得感。全省率先上线数字大脑,打通和连接了现有的每一处“神经末梢”,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服务病人,改善百姓就医体验。建立传染病上报、高值耗材管理、抗生素会诊等数字化医疗闭环管理体系,为医疗提供全方位、全流程、闭环式质量管理,实时干预和统计分析,切实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医疗安全。启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智慧医疗语音录入等信息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AI技术处理临床大数据,为临床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数字便利,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启用智慧手术衣管理、智慧安防系统、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系统等智慧后勤系统,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服务质量提升,降低能源消耗、控制运行成本,实现精细化、标准化、可视化管理。

七、坚持平战结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作为疫情救治定点医院,医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获得了省卫健委、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等各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制定并启动医院公共卫生救治应急预案,定期、不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协调会议,部署、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组建临床专家小组接受疫情期间可疑、疑似及确诊患者的会诊及救治工作,编制医院防控工作手册,制定各种救治流程和规范,组织全院全员、重点科室进行分层分项培训、考核,实现院内零死亡、零感染。在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的工作目标下,完善日常疫情督查机制,定期通报防控工作情况;加强发热门诊规范管理,做好人防物防工作,改进空间布局,按要求强化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加强三个门、三类人管理,对预检分诊、住院管理、患者管理、手术管理、员工管理按照要求进行严格落实;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对采样队伍、检测队伍、检测设备、报告时间分别进行规范化建设,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工作要求,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能力。

不断提升医院门诊预约就诊率,实名制就诊率,引导患者分时段预约及检查,减少院内患者交叉感染风险,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丰富互联网服务,在线提供常见病及慢病复诊服务,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科室、外包公司及责任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根据疫情形势实时变化,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隔离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的“四个不漏”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做好“闭环”管理工作,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八、做好传染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

(一)落实手足口病、肺结核、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管理工作。加强多形式健康教育工作。创办以“彩绘健康”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窗活动。门诊大厅设置咨询台,由专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积极开展孕妇学校、糖尿病中心建设、健康大讲堂工作。结合各种宣传日在门诊大厅开展义诊、宣传活动,大力倡导及普及卫生知识。组织健康讲师团成员、健康管理学校讲师走出院门,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单位等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送医下乡、咨询宣教、免费送药等形式宣传慢性病、常见病、传染病等相关知识,开展健康讲座6次,义诊17次。规范戒烟门诊建设,提高戒烟门诊服务能力。

(二)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以维护医院工作稳定,治安消防安全为目标,服务临床,立足基础,深化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先后开展防恐演练,治安防范,消防应急演练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医院的平安创建、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全医院治安综合防控能力。持续开展反诈工作,签订责任书、反诈宣传、反诈短信、国家反诈中心下载等,开展反诈宣传培训9次。完成监控室改造项目竣工验收,新增视频监控点位771处,实现整个院区的综合监管,全网调度、管理及智能化智能运用。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及节前消防安全检查累计14次,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例会4次,开展危化品现场培训3次,线上培训2次,定期开展巡查监测各科室的管理情况。

九、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患者员工满意度双提升。

在建院80周年的历史积淀中,做好医院优秀文化的传承,移植加入浙江大学人文基因和管理元素,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临床一线服务病人,行政后勤服务临床,院领导服务全院”的文化,人文精神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医院软硬件实力的建设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关爱员工,稳步改善提升员工福利,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以贯之聚焦品牌建设,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最终实现了患者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双提升。根据全国公立医院移动互联网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患者综合满意度93.37%,职工综合满意度91.05%,均高于绩效考核的指标要求。做好宣传工作,打造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院报为主要宣传渠道的自媒体宣传矩阵,极大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加强各级媒体沟通,引导社会舆论,打造义乌老百姓医院正面形象。

word该篇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范文,全文共有964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doc》
医院医共体工作总结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