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阐述了中国政协工作的优势所在,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政协工作的战略布局。新时代需要新思想,促进人民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政协工作提至增效的重大政治原则
首先,人民政协依章开展工作,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中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民政协必须把落实党的领导作为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民主协商,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各方面的共同意志。
其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周围,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主张化作政协的实际行动,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也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政治基础和指导思想,人民政协在工作中要深钻细研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政协工作沿着党和国家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二、坚定不移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是人民政协工作提至增效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结合实际工作,我们要始终坚定正确的履职方向,牢固树立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政协工作的政治理念,经常主动向县委汇报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政协工作情况,坚持将县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年度协商计划提请县委常委会研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使党政领导对协商民主建设更加重视,促进 政协工作更好地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
三、坚定不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人民政协工作提至增效的有力举措
首先,为进一步发挥好政协协商制度,在工作安排上,我们要学习借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制度,建立县政协“季协商”制度,在协商内容、协商方式、组织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促进重大协商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
其次,在工作内容上,要坚持从县委县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期盼、政协有能力做的课题入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供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问题开展对口协商,创新政协协商议题的提出办法,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最后,在协商形式上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应结合实际,注重灵活性、地方化、特色化。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我们的政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县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乡镇、部门领导和政协委员认为协商民主是上级机关的事情,与基层组织关系不大;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开展协商活动是自找麻烦,征求群众意见是多此一举,没有把协商民主摆在重要位置,存在被动应付现象。
二是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从内容来说,我县政协章程规定的政治协商的内容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从形式来说,还没有完全突破政协协商民主方式的固定模式,活动范围还不够广泛、形式还不够活跃。
三是协商实效有待提升。有时报送协商成果不及时,错过党政决策参考良机;有时不是用政协正式文件报送协商成果,未能引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有的党政职能部门对已经落实的协商成果没有及时反馈政协,政协也未能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政协委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委员参与协商议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今后的政协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创新协商民主机制,突出协商民主关键,拓宽协商民主渠道,增强协商民主能力,提升协商民主实效;要对协商议题的提出、协商会议的召开、协商成果的落实等形成有效程序和机制;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加强理论研究,营造协商民主良好氛围,让政协话语权更有分量、更有质量、更有魅力;此外,政协党组要充分发挥作用,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制定支持相关工作的制度,同时增强制度配套性。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它能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汇合成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面对新目标新征程,我们政协工作要持续发力、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政协要着力提高四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其中,政治把握能力始终是放在首位的能力。
一、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要增强“四个意识”,讲好政协“大政治”
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要针对人民政协汇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特点,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增强政治意识,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想问题,把坚持党对政协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加强对广大委员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画好政治的最大同心圆。
二、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诺人民政协为人民这个“初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执政理念。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其中是应有之义,也是人民政协工作始终充满活力的动力所在。人民政协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发展大事”履职尽责,又要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献计出力。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协商议政要想着人民群众,做到协商于民、议政为民;建言献策要贴近人民群众,做到言为民建、策为民谋;民主监督要依靠人民群众,做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要始终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三、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要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担当,解决好谁影响谁的问题
要发挥党员委员和政协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的标杆立起来,切实增强每个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担当,影响带动各界别更广大群众,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关键要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对此,要深刻认识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强化政协党组的主体责任,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三会一课”制度。要强调党员委员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对党员委员的要求不能等同于一般委员。对那些已经在原单位退休的党员委员,要及时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政协机关,参与机关组织生活。要加强政协机关各支部建设,明确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强调对政协机关干部的管理不同于对政协委员的管理,切实强化“一线”意识。要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把机关作风建设与机关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到实处。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着力打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温暖和谐的机关文化。
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要坚持知行合一、言行如一,防止政治业务“两张皮”
要牢固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讲政治的理念。对政协这样一个政治组织来说,讲政治既是原则的、又是具体的,要把讲政治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具体履职工作中去,防止讲政治与讲履职相脱离、政治业务“两张皮”。作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讲政治,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主张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在确定协商课题时,要从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期盼、政协有能力做好的课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精心选准议政课题。调研中,要深入一线,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听领导怎么讲,也听百姓如何说;既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又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既听正面的意见,又听反面的意见。开展民主监督时,要立足于帮助党委政府推进工作,选准角度、把握尺度,民主监督的意见、批评、建议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本地区的客观实际,做到有理、有据、有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3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结合国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深感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商民主的阐释和强调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搞好协商,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工作中,既要把长期以来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发扬光大,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一是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党委决策之前、政府实施和结果评估之中,把协商的过程变成一个多领域、多层面平等对话的过程,社会各界有商有量的过程,基层群众有机会有序地表达的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二是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通过民主协商这一有效形式,形成理性、公平、合理而有效的公共治理机制。在选题、调研、协商过程中,紧跟形势、紧跟大局、紧跟中心。三是既要注重表达,更要注重互动。政协的表达,重在委员的表达,而不是政协机关的表达。要注重提供更多讨论交流的平台,创造更多互动商量的机会,增加更多对话争鸣的环节,不仅可以在小组讨论时协商,也可以在大会发言时协商;政协委员不仅可以到台上建言,也可以在台下提问;政府官员不仅要通报情况,同时也要互动交流。
搞好协商,既要强调一致性,又要包容多样性。人民政协应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这是一致性的要求。同时,面对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面对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人民政协又要在把握多样性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以倾听不同渠道的声音,传导不同阶层的诉求,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通过求同存异的思想交锋、兼容并蓄的听取意见、多样包容的民主协商,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发现和纠正问题及错误的机制。
搞好协商,既要重视党政所需,又要重视群众所盼。政协工作要做好,毫无疑问踩准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和节奏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又要注重处理好选题上的大与小、对上与对下的问题。既要就经济社会发展大政方针、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开展真诚协商讨论,还要把更多精力放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坚持工作重心有上有下,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尤其是越到基层,越要高度重视群众利益,越要重点聚焦民生“小事”。通过在群众中开展协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协商民主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制度载体,也是调节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输入输出反馈机制,体现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宗旨和执政能力。
搞好协商,既要敢于建言,又要善于建言。协商建言的目的在于影响决策、推动决策、完善决策。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要坚持“质量论”。要努力提高建言质量,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而这其中“问题思维”“问题导向”是最需要最有力量的,但又是最难的。一方面调查难,现在基层听到问题调查大都避之不及;另一方面讲出来难,有的不敢讲,有的不便讲,怕得罪部门和当地领导,也怕造成舆论过度渲染解读,给地方工作造成被动。面对这些困境,营造讲真话的条件和氛围,鼓励讲真话、建诤言,显得十分重要。第二,要讲究“方法论”,体现“建设性”。本着和衷共济的原则,从有利于大局的高度,提出善意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政协与党政部门的关系,才能找准政协协商民主的位置。
搞好协商,既要坦诚相见,又要虚怀若谷。协商民主要取得实效,不仅协商的过程要坦诚相见,关键还在于协商的成果要落地落实。为此,党政领导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敬畏的意识、虚怀若谷的胸怀,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领导到位,容得下批评,听得进意见,并且有一套保证政协协商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重要思想,十分精辟地阐明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和政协委员履职的时代意义、理论内涵、实践要领,既明确了新目标,又提出了新要求,更寄予了新希望。
一、要深刻领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生动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政协各级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践行这一重要思想。
二、要全面把握“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重要思想的内涵实质。“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要全面把握“懂政协”的基本要义,重点抓住“懂政协”的政治性、性质定位和职能作用;全面把握“会协商”的基本要求,会谋划,会调研,会搭台,充分发挥协商实效;全面把握“善议政”的基本要领,善用“话语权”,敢用“话语权”,能用“话语权”,议得实,议得准,议得好。
三、要自觉增强“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重要思想的实践担当。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把政协工作置于改革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部署,着力打造同心政协;要更加自觉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政协政治优势,着力打造有为政协;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着力打造和谐政协;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以担当作为树形象,着力打造活力政协。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争创务实的政协机关,争当合格的政协委员,争做担当的政协工作者,以“一线”的精神和行动,树立新时代政协的新形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研讨会发言稿5
发挥党派特色优势 助推协商民主实践
如何始终保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使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民主党派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建议:
一、提升“一个意识”。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参与各方协商民主意识的强弱,取决于党政方面对协商民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要把协商民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开展协商民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要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参与民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科学选题和重点调研相结合,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建真言献良策,推动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坚持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相结合,以协商的形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平等协商、直言相谏等方式与被监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改进工作。
三、畅通“三个渠道”。畅通议政知情渠道,让民主党派成员“知情明政”,更好地在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畅通网络协商渠道,持续推进“互联网+”,加快“数字三明”建设,提升政协提案管理系统,促进网络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协商意见采纳情况和落实推进情况,做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回音。
四、完善“四项机制”。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建立重大事项会商制度,通过对话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完善调研视察机制,让协商民主这一形式在决策实施过程中也能发挥有效作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协商成果落实情况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党派成员的履职意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民主协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