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泥石流流域综合治理?发言稿范文
“如何实现泥石流流域综合治理?发言稿
老师和各位同学下午好:
我是张嵘,很荣幸在这里发言。我们课上讨论的题目是“如何实现泥石流流域综合治理?”这里有三个点,如何实现?什么是流域?什么是综合治理?
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壳隆起后再夷平过程必然出现的重力侵蚀现象。或者说是松散土体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流动的现象。因此,泥石流的发生是必然的,可以说它是山地环境的一部分。而由泥石流造成的灾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称为泥石流灾害。
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分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如果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如果不重合,则称为非闭合流域。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但我们这里讲的泥石流流域是泥石流形成和活动的同一地表水流域。常见的完整的泥石流流域由泥石流物源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组成;不完整的泥石流流域三个区没有明显区别,或者合为一,以无支沟汇人的最小流域为第一级泥石流流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级流域构成第二级泥石流流域;依此类推构成更高级泥石流流域。泥石流流域是泥石流发育和活动的基本单元,因此是进行泥石流勘查、研究和综合防治的对象。
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为以排为主,排导、拦蓄、稳坡、停淤等措施相结合,并辅以截水排流。分为排和拦,那什么时候该排,什么时候该拦呢?
先来说一下泥石流防治的方案,包括综合防治方案、以拦挡为主的方案、以排为主的防治方案和以生物工程为主的方案
综合防治方案:1以小流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报、管理措施等结合使用3多种防治建筑物联合使用 4灾害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以排为主的防治方案: 主要工程措施:排导槽、小型拦挡坝、渡槽。要点:排导槽、渡槽平面和纵断面的合理布置,在排导槽、渡槽的上游布置少量的小型拦挡坝
以拦为主的防治方案:就是修建拦挡坝、混合坝。拦挡坝的作用主要就是改变沟床的比降,从而达到治理泥石流灾害的目的。
生物工程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结合造林发展经济。在各支沟山坡的中上部发展水源涵养林680hm2,中下部营造水土保持林370 hm2,水土保持薪炭林150hm2,水土保持经济林76 hm2,经济林17 hm2,沟道两侧营造防护林。生物工程实施后,流域生态环境将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改变流域的汇流条件,减少水土流失,稳坡固岸,抑制泥石流的发生发展。
在泥石流研究中我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指标:泥石流流速、泥石流径流量和泥石流输送固体物质量。泥石流流速计算,一般将泥石流分为稀性泥石流和粘性泥石流,采用不同的公式计算。一是黏性泥石流,即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的表面形态类似于“石海”。
我认为尽量以拦排结合为主,排优先,其次是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泥石流流速大,输送固体物质较多,当然还是以排为主。如果是稀性泥石流,要排拦为主,使水土分离。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3因害设防,突出重点4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查泥石流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查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泥石流活动的灾害史;历次泥石流发育时降雨强度和频率、启动物质来源、冲出规模、流体性质、历时、淤积范围、灾害损失;既有治理工程特征及功效。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泥石流尽量以预防为主,对疑似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尽量不要从事生产生活活动。预防是为了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对已经出现的泥石流,应当考虑如何治理,从经济角度合理治理泥石流灾害。
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每个地方地理环境不一样,致灾的因子不一样。应该找出导致泥石流的主导因子,重点治理它。
因地制宜:对每个地方有合理的防治方案,对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实现泥石流流域综合治理,我觉得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利用预算采取适宜的防治工程措施,避免或减轻泥石流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