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的讲话范文
领导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的讲话由好范文网会员“勿忘我小坏”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残疾人文化,承载了人类社会自强不息、互助友爱、扶弱助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发言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残联发言稿范文】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你们好!
在又一个助残日到来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要播出残疾人题材的电视剧《大爱无声》,这个消息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我想,这部电视剧将是送给八千三百万残疾人的好礼物。在此,我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代表残疾人兄弟姐妹感谢中央电视台,感谢主创人员,谢谢你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我相信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会喜欢这部片子并为它感动。
几个月之前,我已经看过全剧,它真实朴素,纯情美丽,很打动人。演员们的手语表演更让我感动。一群健康演员在二十集电视剧中都要用手语表演,真的非常不容易。并且他们的手语那么漂亮,准确,自然。这个故事充满了亲情和友情,每个人都那么善良,男女主人公,他们的父母,同事,朋友,他们为聋哑女孩做的一切,让人感到这个社会是那么的温暖,让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也正是我们所期盼的。
《大爱无声》充满了美的气息,虽然是残疾人的故事,但是在场景,音乐等方面都做得很完美。这种完美更加衬托了人们对残缺的遗憾,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女主角是一位聋哑人,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的白领,与健康人一起工作,这个意义很重要。这个形象越是美好,就越让人无限同情,人们一定会想,要是她能开口说话该多好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这部电视剧在艺术上有很大的突破,而残疾人题材有突破是很难的,以往的一些作品总是想告诉观众,残疾人多么无助,或是多么坚强,因此,在故事编排上和演员的表演中就可能有概念化的表现,而真正的好作品还是要有艺术想象的高度。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部电视剧过于完美,但这正是无数残疾人所追求的。从理论上讲,一个人生命越是残缺,对美的向往就越高。完美是对残缺的补偿,越是完美,对残缺的补偿就越大。正是对美好的向往,一些残疾人才活着,奋斗着。美学价值对生命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二十多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在改善残疾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希望给予他们丰富的精神营养。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每个人都需要心灵的慰藉,艺术作品就是要探索心灵,残疾人通过主人公的命运也许会看到自己未来的走向,给自己新的希望。好作品会让内心感到阳光的照耀。我希望文学艺术工作者能够了解残疾人,懂得他们,同情他们,关怀他们,体验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创作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剧,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的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和帮助。我曾经说过,一个人幸福了,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两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在会上,温总理提到,我们的电视节目中手语还太少,他建议在电视中要有更多的手语,特别是重要新闻要有手语。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残疾人的关怀。“十二五”发展纲要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今天,这部电视剧给了我很多感慨,我相信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共同奋斗,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
【残联发言稿范文】
刚才,胡向阳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工作,对“十二五”工作和2011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天津市、甘肃省以及安庆市介绍了他们的工作,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对“十一五”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中国残联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在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
这次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会议,是中国残联在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域单独召开的一次专门工作会议,切实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19号文件精神;对于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对于未来五年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和全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推动聋儿康复工作和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加快发展,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划时代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对目前形势的基本判断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残疾人事业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开创出崭新的发展局面。 五年来,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特别是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重大突破,进入到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阶段。聋儿康复工作成绩显著,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大踏步前进。听力语言康复政策和优惠措施不断完善,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启动,聋儿康复训练经费的补贴标准从“十五”时期的每人每年600多元提高到上万元,受助聋儿免费康复初步实现。在国家重点项目带动下,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残联广泛开展聋儿康复救助,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针对聋儿康复的补贴、救助政策。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基本实现了听障儿童康复救助的全覆盖。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基础建设大大加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合作中心。地方及基层聋儿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有了新的进步,13个省级中心进行了新建或扩建,国家和省级组织的达标验收促进了各级机构建设规范化。启动全国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开展国家助听器验配师、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认证,举办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了新的提升。实施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改革,编写全国首部藏、维语听障儿童康复教材,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和发扬。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整体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机构年收训听障儿童仅占适龄儿童收训总量的三分之一,广大农村听障儿童不能被及时发现,无法得到康复服务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
二是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亟待改善。目前省级中心有近三分之一不能进行人工耳蜗调机,省级以下聋儿康复中心基本没有配备听力师。康复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不能把听力重建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
三是科学化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鉴于国家项目投入将大幅度增加,对既往项目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尽快及时解决,对未来项目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必须事先预判,未雨绸缪。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有利的形势和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实施国家五个五年纲要,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探索总结出整套比较科学规范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初步搭建起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框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十二五”时期是党和政府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残疾人事业将得到空前的重视与支持。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其中特别提出“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目前,中国残联正在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从财力支持上基本满足聋儿和其他类别残疾儿童对康复的迫切需求,为残疾儿童康复建立长效地保障机制。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成绩,清醒认识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有利于鼓舞干劲,增强信心,更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是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今后事业发展的战略。
聋儿康复是各级残联开展历史最长、优势最强,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一项业务。“十一五”时期,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了新的提高,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值得深思的启示。
回顾以往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是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发展历程,针对面临的形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残疾人康复工作今后要突出地强调专业化、系统化和不可替代性。
残疾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残联成立以来,我们将社会化工作方式作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予以强调,通过策划和举办能够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大型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获得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各自担负起帮助和服务残疾人的责任,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从残疾人事业的整体发展看,这些做法过去有效,今后同样有效,应该坚持。但是,具体到残疾人康复的业务工作,面对残疾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的康复需求,当我们在探索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残疾人康复业务的工作规律时,当我们逐步建立起一支队伍时,当我们的工作已经积累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时,当推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现的历史使命不可推卸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时,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仍然以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发展为例,在提出三项康复的时候,没有其他部门能够承接聋儿语训的任务,于是残联开始在各地建立机构,提供服务,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不仅帮助大批聋儿走出无声世界,而且做到可以和国际接轨,做出了专门的学科,做出了新的职种,做出了规范,做成了专业,做成了体系,做到谁都不能也无法替代。聋儿康复是这样,其他康复项目也同样有规律可循,比如辅助器具的适配,比如盲人定向行走、孤独症儿童康复,还有社区康复中的许多内容。那些项目虽然没有聋儿项目做得完整,但将来是一定会向这个方向发展的。现在一个流行的词是“购买服务”,残疾人的一部分康复服务可以通过政府出资在社会上获得,但也有许多康复服务要我们自己来提供,这就必须提出专业化、系统化的要求。以专业化的服务来提高服务质量,以系统化的网络形成广泛覆盖的服务能力,来全面解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这样,残联组织“服务”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残联组织不可替代的社会形象和公益价值才可以得到证实。
残疾人康复工作区别于残疾人事业其他业务工作的主要特征是,残疾人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康复教育学的研究无极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无极限。“人工耳蜗”的问题,在上世纪中期是不能想象的,而今天已经成为广大聋儿家长普遍追求,渴望得到的科研产品。在2011年全国残联康复工作会上,我们提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思路,特别强调了服务体系建设中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社区康复工作,这是指导康复工作全局的思路,对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同样适用。这个思路实际上是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化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应该以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导,以动员社会力量为补充,全面提升康复服务能力,以适应包括听力语言障碍者在内的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和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样,目前的主要困难是机构不完善,服务设施匮乏,人才队伍严重不能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重点强调,请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第一,关于机构建设。
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机构是每一层的管理、技术和服务的载体。目前全国聋儿康复机构登记在册1279个,其中50%左右是残联系统的,另外大约30%在教育系统,还有约20%是社会力量兴办的。在这些机构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听力语言康复服务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不仅从学科建设上占领了一定高度,并且对各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做出了规划,提供了指导。目前,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开工,可以预见,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一个集听力语言医疗康复、科学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崭新的听力语言康复设施将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龙头,成为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科研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各地也在不断加强建设,省级机构总体来讲情况比较好。为数不少的地市级机构也在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中国残联将加大对省、市、县级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力求在全国建设和完善自上而下、上下相通、协调联动的听力语言康复服务体系。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科学规划好本地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在人员编制、设备配备、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全国建设成一支听力语言康复的主力军。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负有对地方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的业务指导职责,希望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工作。中国残联将于近期颁发《地方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对包括省、市、县三级机构建设的规范和配置均提出了要求,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实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提出“十二五”期间“一市一中心、一县一班点或多班点”的建设目标,我原则上同意,事业发展总得有个明确的目标,但个别地区聋儿数量少,或有其他困难,也可实事求是,灵活调整。同时,要有效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要以社会力量为补充,残疾人康复毕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哪一家也不能把机构服务都包下来,包打天下。主力军要带动不同的方面军和“民兵”,“以我为主,调动各方”,构建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形成既有精诚合作也有良性竞争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最近个别地区出现了在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方面丢失阵地,开历史倒车的现象。这就推卸了我们作为主力军所承担的责任,就是颠倒主次。连聋儿康复这样的传统阵地都保不住、建不好,残联还拿什么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又怎么能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我经常同地方领导讲、同残联系统外的人讲,残联的工作领域涵盖方方面面,健全人需要的残疾人都需要,健全人不需要的残疾人也需要。有康复医疗、有劳动就业、有文化教育、有社会保障、有扶贫解困、有科学研究、有法制建设、有财政投资、有体育和特殊艺术、有外交合作等等。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在诸多的业务工作中,残联能够真正独立完成的有几项,一是聋儿语训,二是按比例就业,三是残疾人体育。可见,聋儿语训这块阵地是何等的重要,丢失了又是何等的可惜。残联立足的根本就有缺失的危险。
第二,关于人才队伍建设。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机构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机构是山,人才是山里的神,机构是水,人才是水中的龙。机构里边如果没有切实能够担当技术服务的人才,就成了一个空架子,成了荒山,成了死水。机构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阵地和平台,人才队伍建设是机构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们强调机构建设是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是主导。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聋儿康复机构工作人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康复教师超过7000人,听力师和相关医技人员近千人。全国残联系统已接受培训、考核获得国家助听器验配师资格的人员只有187人。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神,他们是龙,是宝贝,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学历教育、定向深度培养、短期培训等,已经造就了一支信得过的听力语言康复骨干队伍,但是还不够,从“十二五”时期要承担的繁重的听力语言康复任务来看,从率先实现听力障碍人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来看,必须继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还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中国残联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康复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执行,加大包括听力语言康复人才在内的康复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中央代评的方式首先解决地方和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教师的职称问题。各地也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解决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稳定和大力发展当地的康复人才队伍。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从专业化的要求出发,按照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加大投入。
我还想谈一下专业技术发展的问题,聋儿康复工作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聋儿康复系统抓教育改革,推动技术进步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十二五”期间,各地在扩服务、抓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康复服务的业务内涵建设,要舍得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术的发展上投入。我想,随着时代发展,专业技术在聋儿康复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还将表现得更加突出,只有不断保持技术的领先优势,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相对优势才能真正保持下去。
第三,关于“十二五”期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几项工作。
1.着力抓好国家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大幅度增加对聋儿和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康复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人工耳蜗的植入和助听器的适配,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不仅可以解决符合手术指征的新生听障儿童的听力重建问题,还可能解决存量问题。同时,也可以探索“语后聋”的人工耳蜗植入与听力康复问题。聋儿康复是残联系统的传统优势业务,应该有信心、有决心通过几个大的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努力,率先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也是最让我担心的,是目前我们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跟不上国家投入增长的速度。今后几年,如果让聋儿继续沉在基层找不到,项目任务完不成,或者管理不到位,手术与康复训练质量不能确保,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创造新的业绩,反而会酿成新的矛盾、造成新的被动。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现在开始,各地聋儿康复工作的负责同志就要在头脑中绷起一根弦,回去之后制定计划,及早动手,动员所有力量,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为“十二五”期间启动大规模的国家实施的康复救助项目做好准备。首先,要做好彻底、全面的基层筛查工作。各地要协调卫生、计生等部门通过广泛的拉网式筛查,尽可能把所有有需求的聋儿筛查出来,建立起备选救助对象的数据库,做好攻坚的充分准备。“筛查”,其实是残疾人康复工作者非常熟悉的一项工作,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虽然大部分手术是医疗部门承担,但几乎所有的筛查工作都是残联做的。从服务的角度看,筛查体现了我们走村串户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为残疾人提供最到位的服务,是树立残联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残联康复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筛查,我们要发挥好这个优势,把筛查做深,做透。其次,在抓好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本地聋儿的收训能力,服务水平。在承担、实施重点项目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残疾预防配套实施方案的执行,同步建立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各环节有效衔接的常态化服务机制,保障今后新生聋儿能够持续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服务。
2.下大力气推动聋儿家长培训。
“十一五”期间,我们不仅训练了近10万名聋儿,还培训了12万多名聋儿家长。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康复训练师,许多家长不惜辞掉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中。因此,家长是各类儿童康复中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一支编外的康复服务力量。从以往的经验看,家长的积极参与,会对孩子的康复训练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些因各种原因难以到机构坚持进行训练的孩子,更需要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来实现对孩子的康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亲子同训、办好家长学校等形式,推广听觉口语法等办法,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康复训练知识水平和能力,在专业康复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康复训练质量,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
3.发扬优良传统,永葆政治本色。
聋儿康复是永久的抢救性工程,是康复工作的传统功夫、品牌项目,每一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者都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决不能出现对孩子的痛苦和诉求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现象。特别是在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各类康复项目加大实施力度的时候,对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重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听力语言康复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2009年开始的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中,聋儿康复资金占项目资金总量的近60%。 “十二五”期间国家康复项目专项资金投入巨大,在残疾儿童救助专项中,聋儿康复资金所占的比例还可能更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管好用好救助资金,切实做到公正廉洁。
公正廉洁是残疾人工作的生命线,无私奉献应该成为残疾人工作者的座右铭。前段时间,有反映个别地方在康复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收受聋儿家长礼品、财物的现象,经过调查,虽然查无实据,但确确实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朴方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残疾人工作者,起码应当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爱残疾人,就要了解他们,了解得越深,爱得就越真。尊重、热爱残疾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这是对残疾人工作者的特殊要求。不是人道主义者,不配做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每一名残疾人工作者都要爱自己的事业,珍视自己的事业,要把为更多的残疾人谋幸福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残联组建初期,朴方主席就告诫全体残疾人工作者,要“人道、廉洁”,并作为我们的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时刻牢记。接受人工耳蜗救助的聋儿,每人享受的救助标准高达10万元,这很容易让人关注我们在申报、审批过程中的公正性。因此,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各级残联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必须要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高公信力组织。公信力是残联的立身之本、核心社会资源。“公”就是项目工作要做到“公正”,要优先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救助;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监督举报等制度,使操作有手段、监督有规范、用制度保证公正的实现。“信”就是要诚信,要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社会树立残联值得信赖的组织形象,完全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周密组织实施,严格操作规程,规范管理制度,在经费使用和财务管理上接受各方审计和监督,处处体现诚信负责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把项目做成政府的放心工程,人民的满意工程,残疾人高兴的工程。
另外,为了系统地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请大家回去后,在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的同时,全面系统地研究一下残疾人康复工作。把无锡会议、北京京西会议、江西星子会议和2011年1月北京会议的精神再串一串,特别是王新宪理事长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再认真学习一下,也希望在适当的范围内讨论一下,便于大家认清形势,理清思想,明确方向,推进工作。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的信心,为努力推动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残联发言稿范文】
经过专家们两年多的辛勤工作,在民政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下称“分类分级国家标准”)5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了,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一件喜事。我代表中国残联向民政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表示感谢!向纪正昆主任和参加标准研制与审定的各位专家、同事表示敬意!向与会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欢迎!
分类分级国家标准是目前我国界定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的最新标准和制定实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实施对推动我国残疾人口的统计和信息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别是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三点情况:
一、《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
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并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出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从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国家残疾标准,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同志也就残疾分类分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分类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残疾人事业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口统计、管理、服务和保障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这一标准具体适用于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残疾人事业管理基础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是我国残疾人身份的唯一合法证明,是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的重要凭证。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加强和规范残疾人口管理的基础,有助于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分类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和残疾人口的管理以及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准确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落实残疾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康复医疗、税收减免等福利政策,以实现国家保障和优惠残疾人各项法规政策的目标和意志。
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了国内残疾人的基本状况。调查后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统一,调查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制定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并在入户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后该标准成为管理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主要依据。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之后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残疾人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为准确掌握全国残疾人的实际状况,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并成立由中国残联、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等16个部委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国内医学、统计等各方面知名专家组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既保持了与第一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的延续性,经过大样本量的调查检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论证,既与国际残疾标准相衔接,又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得到政府有关部门、专家、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分类分级国家标准就是在这一标准基础上修订研制的。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国家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联合国发布的数据确认,残疾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0%,发达国家残疾人比例一般均在10%以上。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在参考国际相关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和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国家社会保障可承受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相关规定,把残疾类别限定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七类残疾,未把许多发达国家已明确列为残疾的内脏缺损、不可逆慢性疾病等可能带来社会适应性障碍的致残因素列入评残范围。此外,分类分级国家标准与我国现有的工伤、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等涉及不同领域的“伤、残”评定标准相比,在适用范围、使用目的、评定方法、等级划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分类分级国家标准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评定方法,既不等同也不能替代其他领域的评定标准。总之,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调研、论证、试点和反复修订研制的分类分级国家标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在我国残疾人工作领域是科学适用的。
三、《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增添了重要手段。
当前,我们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桥梁和纽带,残联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残联组织要以分类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摸清残疾人底数,加快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核发,完善现有工作流程,加?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迸嘌担嬲⒒雍谜庖还冶曜加τ械淖饔谩5鼻昂徒窈笠桓鍪逼冢颐墙诓辛低澈凸愦蟛屑踩酥泄惴盒岢狗掷喾旨豆冶曜迹币谰莨冶曜甲ソ粞芯恐贫ú屑踩瞬屑卜掷嗪头旨镀蓝ㄊ植岬扰涮妆曜迹娣陡鞲隼啾鸩屑财蓝ǖ姆椒ā⒐ぞ吆土鞒蹋拐庖恢匾冶曜荚诓屑踩斯ぷ魇导筒屑踩丝诠芾砗头裰星惺捣⒒幼饔茫辛橹男泻?amp;ldquo;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继续作出更大的努力。
同志们,分类分级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特殊关怀和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广大残疾人的真挚关爱和对残疾人工作的帮助与支持。借此机会,再次向标准制定、审批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和给予大力支持的各部门以及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残联发言稿范文】
2010年,在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和青联的指导下,我会团委、青年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团员和青年同志们为残疾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和乃坤、程凯同志代表党组、理事会感谢大家。
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把残疾人事业和青年人成长成才结合起来,这是给大家也是给党组理事会的重要题目。回想在党团组织教育帮助下的40多年历程,我深感到,青年的思想自觉与良知,对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
青年人从稚嫩的思想“原生态”,逐渐将觉悟与良知内化为自发行为,自觉追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法制精神,做到关怀民众、关心社会、关注实践,这是人生里程最重要的转变。那么,“自觉和良知”具体指什么呢,我认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知善、知义、知理”。
首先说知善。善,是内心基本的道德评价标准。在44天前,“3.11”日本9.0级大地震并引发其东北地区海啸,死亡和失踪2万多人,财产损失无数。外电3月17日报道,地震和核泄漏给日本至少带来2000亿美元的损失。“日本灾难引发不寻常的中国同情”,中国政府提供了3000万人民币和汽油、柴油各1万吨的援助。国内大多数网民表示同情日本人民,但也有一些人发出幸灾乐祸言论。这里就能看出人性的善恶。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青年人走上社会,就要存善心,表善意,起善行,终善果。做有善心的干部,老百姓叫“好心肠”。否则很难想象,他这个“官”能对人民有感情,心甘情愿当“公仆”。
说到善,我想起那一幕。“革命造反派”在家属院游斗老干部:他们双手被墨汁涂黑,细铁丝勒进老人的脖子,下面拽着沉重的铁牌,强迫他们边走边敲锣喊:“我是大黑手!”。正值广东七、八月酷热天,脸憋得发紫,一步一蹒跚,汗水滴到滚烫的水泥地板倾刻蒸发。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们什么“罪行”,却能感觉这是在羞辱、折磨。也困惑:平日和蔼的“叔叔阿姨”一夜之间变得这么狠?在菜市场路上,见到衣衫褴缕的尸体捆在电线杆下,他们是被人诬为“监狱跑出来的劳改犯”,被活活打死的无辜普通百姓。这是人性泯灭的年代,我们写文章很少单独用“善”字,因为那时是贬义词,和“虚伪”是同义词!
青年人步入社会,面对就业竞争激烈、经济负担沉重、婚姻家庭矛盾等等,接踵而至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人极易变得焦虑、冷漠和脆弱。我要对大家说,即便这样,也要善待同事,善待同行,善待对手,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为什么?包容了别人,就包容了自己。这是人性品德,是工作态度,也是思想境界。同样看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说残疾人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什么?没有切肤之痛。盲人怎么躲避大马路行走危险?截瘫病人怎么大小便、洗澡?精神残疾人独自在家谁来看护?聋人怎么教自己孩子念书?智障女孩外出怎么免遭性侵害?有多少家庭,长泪无语地守望着也许永远实现不了的期盼。对残疾人和亲属的痛苦,只有要设身处地,才能感同身受。我想,在强调个性和人生价值当今社会,作为残疾人工作者的人道精神,要说其先天禀赋应该源泉于此吧。
再说知义。这个“义”不是义气,是指自己承担的义务。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对青年说,不要只问国家为你们做了什么,要问你们为国家做了什么?我们在座青年同志都分别承担着青年人的义务、共青团员的义务或共产党员的义务。去年12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草场火灾,烈焰忠心,15名人民解放军年轻官兵壮烈牺牲。其中最年轻的战士叫李长银,年仅18岁。还有日本核电站的50名“死士”,坚守在仅离核反应堆20米抢修设施,被誉为遵守职业道德的楷模。他们被采访时很平静,没有豪言壮语,其义无反顾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信念。
当青年人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义务就相随相伴,终身不离:一是对人民的责任。二是对组织的责任。三是对职业的责任。联系到最近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毒奶粉”到“健美猪”,到最近“漂白蘑菇”和“泡墨芝麻”等等,这些不光是小商小贩干的,其中不乏戴着名牌企业的光环。为什么人们会把社会诚信看成信心危机问题?因为社会道德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是社会良知的核心,是社会关系的安全屏障,更是政府施政的信誉基础。
最后说知理。这个“理”,就是要遵循规律做事。记得大学哲学课这么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农历3月冬去春来、4月谷雨过立夏至。南方过了清明棉被就可以入柜了。这都是大自然节气的规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学习的规律;“格物知至”是研究的规律;“游泳中学游泳”是实践的规律;“吃一堑长一智”是认识的规律。听有些青年人讲他们的苦恼,我和别人同样努力工作,为什么绩效出不来?这里很重要是找自身原因。掌握规律就等于选择开门的钥匙,寻求正确的路径。报载有一项以青年为对象的调查,66?6%的人希望当领导,我想机关的比例会更高。无论搞管理还是搞技术,无论职位高低,都要面对“尊重客观、按规律办事”,这是贯穿一生的考题。面对这考题,我们永远都是学生。
青年同志们,人生旅途,会有很多自己想象不到的变化,纠结、彷徨、失误和挫折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有心去践行“知善、知义、知理”,就可能避免大的偏差,不会让思想走入极端。面对种种困难,要学会用乐观主义精神鼓励自己:没有绝境,只有挑战;没有退路,只有前方!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同志们:
今年是总结和评估“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安排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的一年。五年来,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同时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好。可以说,这五年残疾人在教育、康复、就业等方面实现了很多梦想,得到了很多保障。我和同志们一样都为此感到高兴。这进步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关怀,这进步也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爱支持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回总理、朴方主席、各位副主任和各成员单位为残疾人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苦努力。8300多万残疾人和他们的亲人会从心里感谢大家,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也在这里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五年,中国残联按照国务院残工委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部署,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积极发挥残工委秘书处的作用,协调推动有关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落实,协同实施一系列残疾人事业重大社会文化体育活动,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维权等各项业务工作,为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做出努力。地方各级残联在当地政府残工委领导下,结合实际抓好中央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做了大量深入具体的工作,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通过调研考察看到,许多残疾人的状况确实有了改善。但是我国残疾人数量庞大,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现在他们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将按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加倍努力,做好“十二五”时期的残疾人工作。在此,希望得到各有关部门一如继往的大力支持。
对“十二五”时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作出总体安排,今天提交大家审议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对今后五年的残疾人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这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的重大举措,既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符合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同时也表达了广大残疾人的共同意愿。
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在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延伸符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道路,奋发进取、甘于奉献,全心全意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和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提高残疾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生活。
我们将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努力完成“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让残疾人兄弟姐妹走向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领导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的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