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这级组织的一个大的细胞,班级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作为它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责任尤其重大。由于班主任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面对的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接触的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心理状态不同、情绪波动性大、性格及品行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学生,这也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大、任务重。几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渐渐使我感受到与其忙忙碌碌应付,不如认认真真思索,抓住班主任工作的要领,积极主动地开展好班主任工作。
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集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会在良好的集体中生活、学习,把班级看成一个大家庭,号召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团结友爱,人人为集体做贡献。刚开始时,有的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之甚少,有的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有的下课追逐打闹、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就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着手,逐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带好一个班的学生首先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和传统,学生自己形成的班风和传统对于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比规章制度更有约束力。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够巩固集体。”良好的班风,能够使那些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感到有一种压力,时间长了就会被熏陶过来。我在学生中经常提倡思想上互相帮助,学习上取长补短,人人畅所欲言,所带班级逐渐形成为一个又有集体、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二、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真挚友情,这是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关心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也永远不能教育好学生。”初接新班,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德、智、体各方面的情况也不同,而且都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多接触了解学生,全面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学生李子龙,由于体弱多病,坚持吃药,有时到校会晚一些,有时家长送到班级门口。我在与其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与体育老师交换了意见,特许这名同学可以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学生李天乐,开学后一段时间有同学反映他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同学交流。经与这位同学谈话得知,他与家庭长辈之间闹意见,隔阂较深。这时正巧我们班的《道德与法治》学到《尊敬长辈》这一框题,通过学习,帮助这位同学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觉悟,以后再也没出现什么异常表现。由于我经常深入班级与同学们沟通思想,他们便也认可了我这个“大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便成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教师具有的良好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我尽管对有些事项进行过多次强调,但仍有些同学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后来我尽量使自己的谈吐、举止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曾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有几天,天特别冷,有些同学不能坚持早7点30分到校读书。一天早晨,我7点整赶到办公室,拿了钥匙打开教室门,足足等了十多分钟,同学们才陆续走进教室,7点30分还缺2名同学。这样,我坚持了5天早点名制度,把权力下放到值日班干部,基本杜绝了迟到的现象,但却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有些同学6点30分就进了学校。经与同学交谈后我又作出了及时纠正,有意晚到几分钟进教室,控制在7点30分左右,也使那些来不及吃早饭的同学能够吃过饭再进教室读书,不至于一上午空着肚子学习。还有一件事就是教室电灯的事,我们班的同学经常放学后忘记关灯,因此有好几次都被总务处的老师批评。我班同学李冠亚发现这件事之后,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都要去检查一番,为此,我向李冠亚同学颁发了“爱护公物特别奖”。
四、相信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相信与信任学生,培养和大胆使用班级干部,让学生自己管自己,培养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个好的班级,除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的鼎力相助,班级学生干部的力量决不可低估。为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使较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日班主任”制度,轮流主持一日班级日常工作,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班级工作秩序井然,在开学以来连续被评为“文明班级”,在国庆诗歌朗诵、课间操比赛等大型活动中均位居年级前茅。为了充分发挥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在全班开展了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效果显著,至今已有半数同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有些已经得到落实,确有困难的我也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作出解释,如办图书角所需书橱一直悬而未决,直到新学期开学后才找到一个教师办公室退役的橱柜。
五、坚持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家委会,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家访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和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和学生在家庭及社会中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得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材料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就将一事无成”。马卡连柯也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缺乏家庭教育的教育,也是不健全的教育。”上个学期除召开了一次班级家长会外,我还把每周三的上午确定为“班主任接待日”,欢迎家长到校共商教育良策。另外,个别联系家长达到了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再就是通过“学校、家庭联系卡”与全班同学的家长联系了两次,一次在期中考试前,一次在元旦前后,效果显著。有的家长在“联系卡回执”中这样写道:“这种联系方式很好,既能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对学生也是个约束。”“学校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建议能够开放阅览室,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增加一些智力活动。”“希望老师把家务劳动像布置作业一样让学生做。”“希望学校开家长会像上次一样,减少一个家长开多处的状况。”等等。经常性的家校联系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纽带和桥梁,也成为班主任组织良好的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忽视了“快牛也要猛鞭打,响鼓还须重锤敲”的古训。有人说过:“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班主任管理班级实践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