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材使用的几个问题探讨范文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材使用的几个问题探讨
四所楼一中黄建中
一、从教材的内容安排分析
1、教材使用了“螺旋式” 上升的理念,教材内容的广度拓宽了,我们把知识点分成几片,先讲一片,然后就放下了,讲到下一片的时候就要等到下学期甚至一年以后,真等到那时候,所讲的知识早就被遗忘和混淆了。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整式乘法中,教材把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放在同一章里,原意是想充分的体现整式乘法运算与因式分解之间的互逆关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是学生刚刚理解掌握了整式乘法,但加入因式分解后思维一下子就混乱了,连原有的知识也模糊了,解决问题中,区分不清该进行乘法运算还是分解因式,二是在这里学习因式分解以后,八年级上册其他内容都与此无关。等到下学期学习分式时,原本就糊涂的因式分解就更别提如何运用了。所以,我认为“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是正确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但有的知识还是要相对集中,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后,再分阶梯学习。
2、教材对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入手,为学生提供了最基础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穿插一些阅读材料,还设置了一些让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小栏目,给学生创造了众多的自主探索的好机会。但很多的章节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虽然直观,能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但实际用于一线教学,使用率并不高。一部分学校硬件条件不达标,加上一部分教师计算机水平偏低,很多时候动手实验课变成演示课,如:“数据的整理和初步统计”这一节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这一课时,需要大量的图表,学习需要多媒体的支持,很多学校没有这个条件,教师只能对图上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另外,华师大教材在实数中介绍了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要求学生会用计算器处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程序思想,接受现代科技思想的基本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这节内容学习后带来的负面效果比较大,一是对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造成阻力,二是容易让学生形成畏难情绪,三是这节内容大多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完全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来学习,或者等到学生笔算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智力成长到一定水平后再以课题学习的形式提出。
3、华师大版教材可读性强,让学生动手、思考、探索、合作的机会多。如教材中“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以及课题学习”能充分学生能领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产生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淡化了数学知识内容的叙述,有些知识及需加深理解的概念只是一语带过,或者用“例如……就叫做……”来形容。有的时候一堂课下来,就好像学生们在水里玩了好久,发现这水是咸的,颜色是蓝色的,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滑如镜,但是就是不知道这水叫做大海。过程很充分,但缺乏标志性的符号植入大脑来总结和提升所获得的知识。有些知识点是采用试验操作的方法,直接给出结论,忽略了理论上的推理论证,在几何部分,相关的知识如果只是采用试验的方法,固然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了理论论证,是不是会误导学生,只要你看出某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你就可以把它作为普遍的结论来使用,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从教材的习题设置探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学科特点。华师大教材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探索,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和操作的时间、空间。但是,课后的习题安排有待商榷。素质教育、减负不等于少做题,甚至不做题,合理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知识系统。如:“因式分解”被安排到八年级上册第42页到44页,共3页的内容不仅给出了“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两种方法,还给出了两道例题,剩下课堂练习的空间非常狭小。因式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后面的学习内容当中,有很多内容都必须要使用“因式分解”。例如“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等。如果“因式分解”没有熟练掌握,对于后续部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在这一章节中补充了大量内容,课外也使用了很多的教辅资料,学生负担不轻反重,还有广大的农村学生根本没有教辅资料,唯一的学习资源就是教材,他们如何去巩固、提高、运用呢?
三、对教材修改的建议
1、教学内容与学生基础相适应
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分层次要求掌握教材内容。有的学生教师“一点即通”,有的学生“无师自通”,有的学生教师“十点也不通”。 在变革课堂教学中要求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优等生来说,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困生”也得到不同层次的进步,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考试的关系
考试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而广大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棒”来进行的。变革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的容量和难度相对会削弱一些,考试是否也会随之而变呢?应该对学生全面的发展,立体的评价,即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3、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由国家、教材出版社、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建立统一的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观、学习、实践的各种培训机会。进一步了解、掌握教材的修改、教学变革的动态,形成国家宏观管理教材,科研单位实验、研究、修改教材,教师使用完善教材的“连锁教育、科研、教学模式”。这样以来,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会真正得到落实和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变革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几点看法和体会,目的不仅在于教书育人,培养好下一代,也是为了更好的建议完善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