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前言]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一
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关于加减的)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猜想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猜想是学生感知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验证,培养探索能力
在探究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时,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把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然后思考讨论: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引导学生发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然后再让学生把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0”,结果怎么样?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等式的性质发现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发散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对学生的五花八门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一理,归纳出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通过“摆写想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也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让学生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规律,感悟等式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学困生更像一个旁观者,教师该怎么办?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
(2)出示例5第一组图。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x=20)
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2x=20×2)
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
用等式如何表示呢?(20×3=20×3)
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可以吗?
(3)出示第二组图。
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天平还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
这又说明了什么?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你能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
尝试练习,汇报。
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
指出: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归纳。
通过对两组图的观察,你认为等式又有什么性质呢?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指出: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填写。
X÷6×6和0.7x÷0.7化简后应是多少?
2、教学例6。
(1)出示例6。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
40、x、960各表示什么?
应该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你怎样想到方程两边都除以40的呢?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在书上完成,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检验:40×24=960
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
如何检验?
谁能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最关键是什么?
(2)完成试一试。
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么办?
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说每题应该怎样解,独立解答。
汇报解题过程,集体核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每题中解方程时分别省略了什么?
指出:我们在解答时,也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数量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得到的知识?
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检验:40×24=960
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
通过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和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合作学习
(1)已知a<b和b<c,在数轴上表示如图5-9.
由数轴上a和c的位置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那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2)观察:用“”或“”填空,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①53,5+2____3+2,5-2____3-2;
②–13,-1+2____3+2,-1-3____3-3;
③6>2,6×5____2×5,6×(-5)____2×(-5);
④–23,(-2)×6____3×6,(-2)×(-6)____3×(-6)
会发现: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不变;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归纳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和b<c,则a<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
即
如果a>b,那么a+c>b+c,a-c>b-c;
如果a<b,那么a+c<b+c,a-c<b-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即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3、做一做P104
4、试一试
(1)若-m5,则m___-5.
(2)如果x/y0那么xy___0.
(3)如果a-1,那么a-b___-1-b.
5、做一做P105
6、讲解例题
已知a<0,试比较2a与a的大小。
分析比较2a与a的大小,可以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利用数轴,直接得出2a与a的大小。
二、巩固反思:
1、P106T1、T2“
2、探究活动
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如,等式是否有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类似的传递性?不等式是否有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似的移项法则?你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对比。(请与你的伙伴交流)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1、作业题P107
2、预习5.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篇四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会用移项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内容分析
从本节课开始系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 m.huzhidao.com 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根据、有步骤的变形过程。其目的是将方程最终变为x=a的形式;其根据是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其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成1。
x=a的形式有如下特点:
(1)没有分母;
(2)没有括号;
(3)未知项在方程的一边,已知项在方程的另一边;
(4)没有同类项;
(5)未知数的系数是1。
在讲方程的解法时,要把所给方程与x=a的形式加以比较,针对它们的不同点,采取步骤加以变形。
根据方程的特点,以x=a的形式为目标对原方程进行变形,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解方程的第一节课告诉学生解方程就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原方程逐步变形为x=a的形式就可以了。重点在于引进移项这一变形并用它来解方程。
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与用移项解方程,效果是一样的。但移项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如解方程 7x-2=6x-4
时,用移项可直接得到 7x-6x=4+2。
而用等式性质1,一般要用两次:
(1)两边都减去6x; (2)两边都加上2,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一下子确定两边都加上(-6x+2)不太容易。因此要引进移项,用移项来解方程。移项实际上也是用等式的性质,在引进过程中,要结合教科书第192页及第193页的图强调移项要变号。移项解方程后的检验,可以验证移项解方程的正确性。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叙述等式的性质。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新课讲解:
1.利用等式性质1可以解一些方程。例如,方程 x-7=5
的两边都加上7,就可以得到 x=5+7,
x=12。
又如方程 7x=6x-4
的两边都减去6x,就可以得到 7x-6x=-4,
x=-4。
然后问学生如何用等式性质1解下列方程 3x-2=2x+1。
2.当学生感觉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3x-2=2x+1比较困难时,转而分析解方程x-7=5,7x=6z-4的过程。解这两个方程道首先把它们变形成未知项在方程的一边,已知项在方程的另一边的形式,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天平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课件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如果要称出x有多种,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要将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平仍平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我没有继续深入探究。接下来教学例2,同样我利用天平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说出要把天平两端平均分成3分,得到每份是6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了分的过程,让学生把演示过程写出来,从而解出方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按理说,只要稍加类推,学生应该能掌握方程的解法。但接下来的练出人意料,除了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外,大部分几乎不会做,甚至动不了笔。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是从天平过渡到方程,类推的过程学生理解不透,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就相当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这个过程写下来时,要强调左右两边原来状态保持不变,要原样写下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会格式。
二是对为什么要减去3讨论不够,虽然有学生回答上来了,我应该能觉察出学生理解有困难,课件和天平能让学生懂得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相同的数,至于为什么这里要减去3却还似懂非懂,如果当时举例说明也许很有效果,比如:x-3=6,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会发现我们要求出一个x是多少,就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情况,若比x多余的就要减去,不足x的就要补足,这样效果肯定好些。
三是备学生环节出现差错,这部分内容应该不难,但学生的现有基础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学效果看,我明显做的不够。
四是教学内容确定不恰当,本来我是想,上课要有一定的容量,就把例1和例2放在一起教学,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只教学加法和乘法的,减法和除法的解法,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的解决。由于我班学生是我本期新接的,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而且整体水平较差,因此安排两个例题有难度。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 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 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 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 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难点:
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温故知新:
实验一:天平一边放重300克的一本书,另一边放5克0的砝码多少各个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准备天平,让学生边做边观察边思考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天平平衡后,两边分别同时放上两个砝码,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试一试。
问 题二: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你能得到什么规律,试一试用文字语言叙述后再用字母表示
先合作、交流 ,后找多名学生归纳规律,在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 X+c=y+c x-c=y-c(c为一个代数式)
问题三: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 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你能得到什 么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小组进行实验 ,总结规律。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cx=cy x/c=y/c
(c为一个不为零的数)
活动(三)拓展运用:
例1 解下列方程:
(1)X+2= 5 (2)3=X-5
第一题教师领学生完成,给出解方程的完整步骤,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第二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能力。
例2 解下列方程:
(1)-3X=15 (2)-N/3-2=10
学生独立完成(两生黑板练习),后两生给与评价。
活动( 四):议一议:
通过对以上两个方程的求解,请你思考一 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你的解对不对?
合作交流并回答
活动(五):练 一练 :
课本随堂练习。
活动(六):小结反思: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另外你有什么感 触?
活动(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间关系;
2.掌握求差法比较两实数或代数式大小;
3.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比较两实数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在数轴上不同的两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例如,在右图中,点A表示实数,点B表示实数,点A在点B右边,那么。我们再看右图,表示减去所得的差是一个大于0的数即正数。一般地:若,则是正数;逆命题也正确。类似地,若,则 是负数;若 ,则 。它们的逆命题都正确。这就是说:(打出幻灯片1)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
比较两个实数与的大小,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而这又必然归结到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而这又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熟悉求差比较法。
2. 例题讲解
例1 比较 与 的大小。
分析:此题属于两代数式比较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可以作差,然后展开,合并同类项之后,判断差值正负,并根据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来得出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解:
∴
例2 已知,比较( 与 的大小。
分析:此题与例1基本类似,也属于两个代数式比较大小,但是其中的x有一定的限制,应该在对差值正负判断时引起注意,对于限制条件的应用经常被学生所忽略。
由 得 ,从而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例2中,如果没有 这个条件,那么比较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若没有 这一条件,则 ,从而 大于或等于 )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掌握求差比较法,我们来进行下面的练习。
三、课堂练习
1.比较 的大小。
2.如果 ,比较 的大小。
3.已知,比较 与 的大小。
要求:学生板演练习,老师讲评,并强调学生注意加限制条件的题目。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明确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掌握求差比较法来比较两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
课后作业
习题6,1 1,2,3。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