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橙楽时间:2023-07-08 11:14:50)

[前言]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本文是高一新教材第六单元“水”文化文言文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的名篇,极具审美价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比较注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条分缕析”,尽管文章中许多字词有文言词法可讲,文章的结构也有分析的余地,但以此法来教学,学生一定会感到寡然索味,学习兴趣不大,况且也白白地糟蹋了作品中优美的意境。所以,根据此教材的特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朗读、品味、赏析、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审美的体验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意图。椐此本文定为用赏读课型来教学。

2、一般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是由三个世界垒加而成:语言世界——形象世界——精神世界。而其中“形象”是支起艺术世界的实体。要理解文中的意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朗读来感知文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海中呈现出作者所描绘景色的画面,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在脑中要有“一幅画景”或是“一幅戏景”;最后,再根据画面去想象作者处在其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根据审美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的步骤犹为关键。

3、一直很欣赏叶圣陶老先生那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材只不过 是个例子,通过此文的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一种阅读和欣赏能力,因此,学生在审美感悟过程中,教师对审美规律的归纳小结也是必要的。同时引入袁中道的《江行日记》既是拓宽教学内容,又是鉴证了学生对写景小品文的阅读欣赏能力。

4、想像和联想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和课型的特征为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怀

2、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三、课时按排:

一教时

四、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根据课文内容、意境剪辑的视听光盘。

3、录音机。

五、课型:

赏读课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请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江河、湖海、泉水、瀑布等有关“水”的词语。

(1)、教师示范举例。

(2)、学生举例。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调动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积累,启动思维,使其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又与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挂上钩。

(二)、导之以读,感受语言美

(1)、明确朗读应注意的技巧。

(2)、听著名播音演员赵兵朗读的课文。

(3)、学生散读。

(4)、集体配乐齐读。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涵咏来初步感知文意。

(三)、引之以析,鉴赏意境美

(1)、根据文字,呈现图景。

(2)、依据情景,品读、欣赏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6)、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全文,配以视听光盘,营造欣赏的气氛。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中闪现文意的画面,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句来品读、感悟、赏析,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理解文章的意境和情感美。掌握欣赏写景小品的特点。

(四)、拓之以文,掌握审美规律

(1)、朗读袁中道《江行日记二则》(印发资料)

(2)、思考日记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3)、理解并想象“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说明] 本教学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巩固欣赏写景小品的能力,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二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浙江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富春江。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吴均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富春江山水的文章。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文学家的足迹,走进富春江,去领略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关于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吴均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富春江美景所表达的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文章多角度刻画景物的写法。

四、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教师明确:

风停了,烟雾都完全消散,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风景。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水中游动的鱼儿和水底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仿佛彼此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泉水冲击着山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长时间地啼个不停。那些像老鹰高飞冲天一样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山谷中由于)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山谷中)有时也可以见到(从枝叶的缝隙间漏射下来的)阳光。

3、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A、(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6)成语;(7)句子翻译。

B、分析层次结构,理清背诵思路

明确: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接着写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简单概括为先总后分,先写水,后写山。

C、本文描写生动,你认为具体表现在哪里?

明确: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五、课文小结:

(一)写作特色

1、由总到分描写景物

文章第一部分开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总体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览的路线后,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文章内容。文章第二部分先写“异水”,后写“奇山”。由总到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文总写山水时,用奇异来形容概括。第二段写水时,抓住了动静两种情况下水的特点:在迂缓处水的特点是清澈。作者描写水清澈的特点用了夸张的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且用水底景物来突出这个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迅急处水的特点是飞速汹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山时,抓住了山陡峭高耸和山间景色优美的特点来写的。在写山的陡峭高峻时写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直指”生动描画出山峰陡直的样子。写山间景色,作者选取山间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泉水,动静结合。声色俱全地展现了山间美景。

3、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议论景色直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二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绘山的雄伟峭拔,显示出赞叹之情;写山间景色,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4、文章语言简约清新,精于锤炼

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大量骈句,使文章读来更琅琅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更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不仅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泉水和鸟鸣的声音相互和应,更别有一番风韵。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的喧闹,猿声的凄厉,显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二)文章中心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六、布置作业

1、背熟课文。

2、掌握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七、板书: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天下独绝奇山:“看”(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

“听”(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

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学习: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第一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或“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缥碧:青白色;缥,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轩邈(xuānmiǎo):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伦(lún):筹划、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ké)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2、朗读成诵,理清课文思路。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朗读成诵后,讨论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千丈见底(清)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高山寒树(树之奇)负势轩邈(山之势)泉鸟蝉猿(山之音)息心忘返(山之力)横柯疏条(林之密)

3、描绘富春江: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四)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抽查

2、集体背诵

(二)品析课文

1、望文生景:出示课文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闭起眼睛想像,然后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望景生文:让学生展示第一课时所画风景图片并欣赏,提问:此图此景使你联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图片选择大致与“望文生景”相同)

3、美点探究: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品读文章的第一幅画面,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5)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山泉声、鸟鸣声、蝉声、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美感更由于作者采用了对偶句式使大自然的音律美与文章的韵律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怎能不与作者产生内心的共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也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树木茂密)

小结: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三)探究拓展: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自下而上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

(四)课堂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创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五)作业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是谁在后世吟诵: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谁在感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用300字左右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附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异水:千丈见底——(水之清)

急湍猛浪——(水之急)

奇山: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从流飘荡

泉鸟蝉猿——(山之音)天下独绝

息心忘返——(山之力)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掌握文言词句,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文章的内容;品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培养语感,辨析文中写景的方法,在朗读品析中感悟情感。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学习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在学习过程中,后者是基础。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学习本课比较合适。第一课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课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也有助于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

诗文展示。展示风光课件。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

师归纳:本文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本文的文体是什么?骈体文。(课件展示)

三、朗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1、指导朗读。(轻重点缓急)

2、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等形式。

3、字音障碍。

四、疏通文义

分段理解句子与词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

要求学生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想象文中的句子。

二、合作讨论

(一)理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1.总括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结合有关语句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4、“鸢飞戾天者……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

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

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设计问题:作者运用了哪些句子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景的?

三、比较阅读

对比《三峡》《小石潭记》,找出表现水清、水急和猿啼的句子。

四、品悟作者的情感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2、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心灵感悟?(学生谈感受)

五、写作手法的探究

1、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

比喻、夸张。

2、借景抒情。

六、拓展

现在,全国兴起旅游热。“五一”或“十一”黄金周前,为了把这个大家不太熟悉而又非常美丽的景点推介出去,富春江旅游开发公司决定派一些推介员,到各地作宣传。如果你是一名推介员,该如何作宣传,才能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过去旅游呢?

(让大家推荐二至三名同学到前面作宣传介绍,同时,可以播放风光片作背景)

七、背诵课文。

八、课堂检测:

1、按原文字形填空

风烟()净直视无()急湍甚()

负势()上互相轩()嘤嘤成()

()飞()天经纶()

窥谷忘()横柯上()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九、布置作业

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

2、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养成积累语汇的习惯。

3、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感悟美、品位美、尝到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旅游),老师给你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富春江,那儿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从网上收集了好多图片,想先一曙为快吗?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

3、师:宋代作家吴均他也曾一游富春江的,并为之陶醉,想知道吴均有何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曾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整体感悟。

1、齐读文题,指名释题(多媒体出示)。

2、你觉得庆该怎样学这篇文言文?

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师归纳读的方法。(多媒体出示)

3、生自读课文,给10分钟时间→找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生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试题)

①字的读音。

②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译。

5、指名有感情地读,生点评。

6、师范读,生再次欣赏画面。

三、细读,品悟文章美。

1、你觉得富春江美吗?美在哪里?

2、再次品读,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学生发言,谈感受。

4、师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

鸢飞戾飞者

5、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谈感受?

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6、让我们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

四、课外延伸:

1、出示罗丹的名言名句。

2、学生欣赏短片,屏幕显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运动的,有关于亲情的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小诗即兴发言。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美,那么就请大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更要去创造生活中的美,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六

一、诗词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齐读这些诗句:“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这些诗句赞美的是从桐庐到富阳之间的富春江,是什么样的美景让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推崇备至呢?让我们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同去富春江赏景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与朱元思书》。

二、学习目标

关于《与朱元思书》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请语文课代表为我们宣读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缥碧、轩邈、经纶”等文言词汇,读通大意。

过程与方法:品读精美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关键句子,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文言文知识积累、品读精美语言鉴赏美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思维导图法

三、以读助学

好文章,三分品七分读,接下来我们就请朗读专家组为同学们进行朗读指导:

PPT展示:朗读专家组将从字音、节奏、重音、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一:读音指导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指导本文中的重难点字词,请大家跟我读。

jù piǎo bì jiā xuān miǎo líng ling zhuàn yuān

俱 缥碧 夹岸 轩邈 泠泠 转 鸢

lì kuī kē zhòu yóu shū

戾 窥 柯 昼 犹 疏

学生二:节奏、重音、情感、语速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大多数以四字句为主,所以节奏应该是二二拍。

例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请大家齐读)

重音: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在本句中“箭”和“奔”应该读重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水流湍急,请大家齐读。

情感:本课应读出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语速:舒缓

学生三:示范朗读

学生四:请同学们举手朗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评价:我对某某同学的朗读做一下简单的评价,他读出了……,但在……方面还需改进一下,就会更好。

学生五: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学生五对全班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指导)

四、预习检测

读通大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预习课上大家已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预习,认真梳理了这篇文章的大意和文言现象,接下来我们就以抢答的方式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

1、重点字词及重点句子

俱:全、都

净:消散

许里:左右

独绝:绝妙

缥碧:青白色

负势竞上:凭借

戾:至,到达

经纶:治理、筹划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鸢飞到天上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息下来;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通假字:千转不穷,同“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同“返”归、还

3、词类活用: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向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

4、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左右,今义:允许

千转不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五、整体感知

梳理完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文章,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一)作者运用哪两句话,高度赞美了富春江美景的特点?

学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总分,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六、鉴赏感悟

接下来请同学们担当小小欣赏家和小小评论家,来鉴赏这奇山异水。

PPT呈现: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提示:(一)展现文字所表现的美妙画面;

(二)从山水的特点、用字、修辞、写作方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点。

任务分配:1、2、3组寻找“山之美”;4组点评;5、6、7组寻找“水之美”;8组点评。

(点评小组可从书写、展示内容、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点评。)

时间:六分钟

展示方式:大卡

鉴赏示例:

山水之美,美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表达效果:江面上风平浪静,风尘烟雾全都散尽,两岸山色无限,似与天接。视野是何等的开阔,心情是何等的舒畅。这两句是作者登州纵目的总体感受,宏观勾勒,异常大气。

用字:“净”字在这里形容词做动词,是消散之意,写出了江面的风平浪静。

七、本课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从朗读课文、学习文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鉴赏文章美点等方面着手领略了富春江的美景,感受到了作者热爱自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接下来请大家拿出小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本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愿意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总结:拿出小卡,绘制思维导图。

八、本课作业

写一篇富春江的导游词(200字)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2、借助页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3、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抒发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各位同学,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知识和感悟。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请大家先看一幅古代的山水画卷: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这就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所画的《富春山居图卷》,图中所画的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为之倾倒的美丽的富春江!今天,我们就到这美丽的富春江来游山玩水!

2、在正式开始这趟快乐之旅之前,我先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下面就让我们紧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美丽的富春江山水风光。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①请学生给下列字词注音:

缥(piǎo)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líng)

嘤(yīng)转(zhuàn)鸢(yuān)戾(lì)窥(kuī)

②教师请一位同学试着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尤其注意听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是否正确。

学生评价,教师归纳,明确朗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a.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b.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c.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d.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2、学生仔细听录音示范朗读,尤其注意体会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3、学生根据刚才归纳出的朗读注意点以及录音示范朗读齐读课文,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三)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并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画出疑难词句。

2、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用实物投影交流练习二的词语解释,请两个学生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评议。

4、各小组提出本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班级共同讨论解决。

(四)反复吟诵,赏析其“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揣摩语言,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①本文的语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本文的语言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表扬)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对照课文,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第二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

a.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

提示: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b.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

提示:文中写“奇山”部分,首先从形状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音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明暗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3、悉心体会,感受作品的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

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b.我们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感受因人而异,富春山水能使政治上失意的吴均产生退隐之心,但更应该使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五)归纳、结束

今天的旅行一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这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美景,又结交了这位热爱自然、厌弃尘俗的朋友吴均。

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赏一幅好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请学生在理清文章整体布局,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富春江的美景,稍作准备后齐声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1、准确背诵并默写课文。

2、运用从第一单元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八

一、导入新课

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导入。

这首诗写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们欣赏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着富春江水是怎样的流速,周围的山又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

2、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学生朗读、诵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中重点词语。

韵、柯、飘荡、缥碧、负势、轩邈、泠泠、相鸣、戾天、息心、经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结合注释,请学生口译全文。

译文略。

四、阅读分析

1、欣赏学习第1段。

全班同学齐读第1段,然后让同学归纳这段段意:总写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

特点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应掌握哪些重点词。

俱净:都清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独绝:独一无二。

2、学习体会第2段。

(1)教师提问: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

答:水清、水急。

(2)哪句话体现了水的清澈?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哪句话体现了水流很快?

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鼓励同学们大胆想像,通过而读,把课文所描述的景色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同学们都动手画,把画得最好的选出来,当场表扬,并用电脑打在大屏幕上供大家欣赏。)

第2段写了水的异,那么山的奇又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学习第3段,看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大家齐声诵读,然后男同学读一遍,女同学读一遍,看谁读得最好?

这一段通过什么笔法把山写得充满活力呢?调动了什么感觉器官?

作者以神奇的想像力,赋予静静的群山以人的思想和意趣而变得座座生龙活虎。“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的山相互争高比远,直上云霄,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这是对山的远观,而走进群山,那里的美景则是:泉石冲激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婉转动听而且韵味十足;再加上蝉声此起彼伏,猿声百叫不绝,这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

调动的感觉器官是:视觉、听觉。

面对如此胜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答:作者认为即使那些追求一厚禄的人,只要望此山峰,也会熄灭追名逐利之心,那些整天忙于处理军政要务的官员,见此奇山异水也会流连忘返。这既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幽静安闲的大自然的向往,也浸透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倾慕赞美之情。最后四句又回到写景上来,主要突出此处山高林密,草木葱茏茂盛。

3、本文的层次是如何安排的?

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4、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5、本文的语言特色怎样?

本文就是用骄体写成的。大多是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通过诵读,发挥自己的想像,画一幅画,突出“奇山”的特点。选优秀者打在大屏幕上。

6、请学生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富春江风光。作者从“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描写秀丽的山川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如置奇山秀水之间。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从层次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水。理解并掌握总分的。写作手法及形象描绘,以及骄文等写法。

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请做以下练习。(按要求摘录语句,略)

六、布置作业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总后分)

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本文通过视觉写出了山“势”高耸(“轩邈”、“成峰”);也写出了山“色”青葱。

这就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然后通过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给人以大自然和谐天成的感觉,赋予了大自然以生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提示:这样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写活了,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篇九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学习重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着力于诵读,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和文中所写景物的诗情画意,

才能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志趣。学习时可先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

并展开联想,放飞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领略语言的神韵;最后熟读成诵。朗读课文时要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读出情趣。

【知识链接】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

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

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本文是骈文,骈文起源于汉魏,

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

1、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互相轩邈()()嘤嘤成韵()千转不穷()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层、B层、C层必做)

从流飘荡:______水皆缥碧猛浪若奔:____________急湍甚箭: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横柯上蔽

3、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4、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

5、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6、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7、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8、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家、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10、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⑵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⑶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

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1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__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__________;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__________。

14、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对对联:上联:山高生寒树下联:

15、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十

教学理念:

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吟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作者及作品

二、作家作品介绍:

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贱,好诗文,文章风格清拔有古气,称为“吴均体”。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如实记录齐、梁历史,被焚书稿并免职。后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描绘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本文为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中以四句、六句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

三、读得顺畅。

自主朗读,熟悉课文。

要求:

1、读得流畅响亮。

2、读得字正腔圆。

3、读得抑扬顿挫。

4、读得层次分明。

具体实施如下:

A、生自由读。

B、抽一位同学来读。

C、请同学对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

D、教师朗读课文。

E、学生评价教师的读法。

四、课文学习:

学生活动: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教师活动: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俱:都共:相同色:颜色)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沿、顺流:江流东西:虚指,作者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左右、上下、大约独绝:独一无二)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④水皆缥缈,千丈见底(缥缈:青绿色。缥,本义是青白色的丝织品;碧,本义是“石之青美者”,青色美玉,用在一起组成近义联合式复合词。)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⑤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⑥急湍甚剑,猛浪若奔(湍:急流的水。甚剑:甚于剑,比剑还快。奔:飞奔的马。甚、若互文。)

湍急的水流比剑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负:凭借,仗恃。竞:争逐。上:向上。轩邈:本义是高远的意思,这里形容词做动词,比高远,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直:笔直地。指:向,这里是向上的意思。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相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⑧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激:冲击。作:发出。响:声响。好鸟:美丽的鸟,又说百鸟。韵:和谐之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百鸟相互和鸣,鸟声嘤嘤,和谐动听。

⑨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千、百:言其多。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无绝:不绝,与不穷对偶。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鸢:鸱,俗称老鹰。鹞鹰。戾:到。息:停止,平息。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反:归,还。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柯:树枝。疏:稀疏。交:互相。映:掩映。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列出文章的结构图。

五、深入探究,从审美的角度关照课文内容。

具体实施方法:

由教师给出探究的角度,适当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内部合作解决问题,焦点问题,全班共同探讨,提倡有不同的见解。

1、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2、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

提示;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3、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提示: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4、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提示: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5、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提示: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山水巨大诱人的魅力,使作者产生隐居之想,表达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6、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提示: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六、拓展延伸:

请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

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泊了功名利禄之心。

假如我们置身山水,是否会产生和作者类似的想法?赏景产生的感情是由欣赏者的处境和心态决定的。乐景可以产生乐情(如:《社戏》),乐景也可以产生哀情(如:《小石潭记》)。同样,富春江山水能使政治上失意的吴均产生退隐之心,也可使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也可使一些遭遇挫折而不能正确对待的青年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吴均

奇山异水

主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天下独绝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310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doc》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