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多篇范文
[说明]八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1)班有学生40人,新转学来一名女生。上学期末考试及格人数28人,高分人数3人,优秀人数15人,虽然学生成绩在年级排名第一,能过镇中线,但是学生未能发挥出真实水平。优秀临界生以及及格临界生的提升潜力较大。
一(7)班有学生38人,上学期末考试及格人数18人,高分人数2人,优秀人数5人,全班优秀学生不多不够拔尖,成绩中层的学生占据大部分。学生好动,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够高,学生好动,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提升空间较大。
两班的整体成绩均不够理想。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切合《标准》的课程目标,有以下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5.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第一章: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4.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 (a+b)=a2+2ab+b2
第二章: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第三章:
1.能形象地描述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进一步发展数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科学记数法的计算。
2.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实例,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4.能读懂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四章:
1.经历从实际问题和游戏中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体会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抽象出概率模型,计算概率,解决实际、作出合理决策的过程,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第五章: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了解图形的全等,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第六章: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2.能发现实际情境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
3.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或关系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第七章: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3.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充分体现培优扶困的实施,提高优秀人数和及格人数,减少低分人数,切实做到: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2、精心设计练习,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习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坚持学习,多听课,多模仿,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5、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6、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7.课前充分备好课,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体现出培扶,分层次教育。
8.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9.大胆地深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0.重视基础知识过关和单元测试过关工作,及时进行单元总结,做好平时的查漏补缺工作,不遗漏知识盲点。
11.注重对作业、练习纸、练习册、测验卷的及时批改,并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信息。
12.多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生动化。
13.多用实物教学,使数学形象化。
14.实行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
15.加强课堂管理,严把课堂质量关,提高课堂效率。
16.抓好学生的作业上交完成情况。
17.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优辅差工作。
五、拟定本学期教学目标
六、拟定本学期培优扶养计划。
培扶措施
对临界优秀生
在理解题、思维训练题给予方法指导,并要加强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思路清晰,格式标准。基础训练题的过关检测,对每次测试的成绩给予个别指导,多用激励教育。
对临界及格生:
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在选择题、填空题多下功夫。在课堂上、课后对他们多加注意,及时纠正错误。抓好每次单元过关测试工作,抓好时机,多表扬,树立信心。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略)
八、作业格式及批改要求:
作业格式:
1.作业本左边都画上竖线,留约0.5CM空白。
2.每次作业都要在第一行注明日期和作业的出处,如P42,1即课本42面第1题。
3。每题作业之间要留一行隔开,每次作业之间至少留一行空白,再写下一次作业。
批改要求:
1.每题作业都要有批改的痕迹,错的打“×”,对的打“√”,书写要清晰,明确看出错对。
2.每次作业必须全批全改,要体现出层次。作业簿要打分数+等级(等级分A、B、C三等,代表学生的书写成绩。)
3、每次的作业要及时更正,更正时统一在每次的作业后面用红笔更正。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 点: 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大公约数,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012+(-2)2013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一、知识点:
1、坐标(x,y)与点的对应关系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x与y组成的数对,记作(x,y);
注意:x、y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
(1)、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四个象限和两条坐标轴
(2)、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轴上的点至少有一个坐标
为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
的坐标为(0,0)。
3、坐标(x,y)的几何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代数与几何联系的纽带,坐标(x,y)有某
几何意义,如点A(-3,2)它到x轴、y轴、原点的距离分别是︱x︱
=︱2︱=2,︱y︱=︱-3︱=3,OA = 。
4、注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
点P(x,y)在第一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三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四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这 纵 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横 坐标相同。
6、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 相同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
7、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 相同 ,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 相同 ,横坐标 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 互为相反数
8、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坐标轴上点P(x,y) 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点 点P(x,y)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
X轴 Y轴 原点平行X轴平行Y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 相同
横坐标 不同 横坐标 相同
纵坐标 不同
9、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10、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二、典型训练:
1、位置的确定
1、如图,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白棋⑨的位置应记为 _____.
2、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3)上,相位于点(3,﹣3)上,则炮位于点( )
A、(﹣1,1) B、(﹣l,2) C、(﹣2,0) D、(﹣2,2)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特点: 一)确定字母取值范围:
1、点A(m+3,m+1)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 )
A (0,-2) B、(2,0) C、(4,0) D、(0,-4)
2、若点M(1, )在第四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点P(x,y+1)在第二象限,则点Q(﹣x+2,2y+3)在第 象限。
二)确定点的坐标:
1、点 在第二象限内, 到 轴的距离是4,到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 的坐标为( )
A.(-4,3) B.(-3, -4) C.(-3, 4) D.(3, -4)
2、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3,﹣3) D、(3,﹣3)
3、在x轴上与点(0,﹣2)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
4、若点(5﹣a,a﹣3)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 。
三)确定对称点的坐标:
1、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
2、已知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为 ,则 的值是( )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
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y轴对称
3、与平移有关的问题
1、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2、如图,点A坐标为(-1,1),将此小船ABCD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ABCD.
(1)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画出平移后的小船ABCD,
写出A,B,C,D各点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A.(3,7) B.(5,3) C.(7,3) D.(8,2)
4、建立直角坐标系
1、如图1是某市市区四个旅游景点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①动物园 ,②烈士陵园 。
2、如图,机器人从A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4 个单位到达B点后,观察到原点O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3、如图,△AOB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则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 ,B 。
5、创新题: 一)规律探索型:
1、如图2,已知Al(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15的坐标为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型:
1、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设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cm,整点P从原点O出发,速度为1cm/s,且整点P作向上或向右运动(如图1所示。运动时间(s)与整点(个)的关系如下表:
整点P从原点出发的时间(s) 可以得到整点P的坐标 可以得到整点P的个数
1 (0,1)(1,0) 2
2 (0,2)(1,1),(2,0) 3
3 (0,3)(1,2)(2,1)(3,0) 4
根据上表中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当整点P从点O出发4s时,可以得到的整点的个数为________个。
(2)当整点P从点O出发8s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可以得到的所有整点,并顺次连结这些整点。
(3)当整点P从点O出发____s时,可以得到整点(16,4)的位置。
三、易错题:
1、已知点P(4,a)到横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是_____.
2、已知点P(m,n)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等于5,则点P的坐标是_____.
3、已知点P(m,2m-1)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
4、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2,8),(11,6),(14,0),(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
四、提高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a0,则点P(-a,2)应在 ( )
A.第象限内 B.第二象限内 C.第三象限内 D.第四象限内
3、已知 ,则点 在第______象限。
4、若 +(b+2)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
5、点P(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已知点A和点B(a,-b)关于y轴对称,求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的坐标___________.
6、已知点 A(3a-1,2-b),B(2a-4,2b+5)。
若A与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若A与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
若A与B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
7、学生甲错将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次序颠倒,写成(m,n),学生乙错将Q点的坐标写成它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写成(-n,-m),则P点和Q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8、点P(x,y)在第四象限内,且|x|=2,|y| =5,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
9、以点(4,0)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______.
10、点P( , )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_。
11、点P(m,-n)与两坐标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3和4,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点P在第二象限,若该点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是( )
A.( 1, ) B.( ,1) C.( , ) D.(1, )
14、点A(4,y)和点B(x, ),过A,B两点的直线平行x轴,且 ,则 ______, ______.
1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边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7、如图11,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3,-2) B.(2,2) C.(3,0) D.(2,1)
18、平面直角坐标系 内有一点A(a,b),若ab=0,则点A的位置在( )。
A.原点 B. x轴上 C.y 轴上 D.坐标轴上
19、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
20、(1)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2)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3)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以-2,纵坐标都乘以-2,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一、学生起点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与坐标》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力目标: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由观察点的坐标、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图5— 6),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
(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的划分。
学生自学课本,理解上述概念。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例1
例1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1,n+1)在()
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点在x轴的条件是纵坐标为0,得出点A(﹣2,n)的n=0,再代入求出点B的坐标及象限。
【解答】解:∵点A(﹣2,n)在x轴上,
∴n=0,
∴点B的坐标为(﹣1,1)。
则点B(n﹣1,n+1)在第二象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
2、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三象限。则M点的坐标为()
A、(3,2)B、(2,3)C、(﹣3,﹣2)D、(﹣2,﹣3)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到坐标轴的距离判断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长度,再根据第三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M到x轴的距离为3,
∴纵坐标的长度为3,
∵到y轴的距离为2,
∴横坐标的长度为2,
∵点M在第三象限,
∴点M的坐标为(﹣2,﹣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难点在于到y轴的距离为横坐标的长度,到x轴的距离为纵坐标的长度,这是同学们容易混淆而导致出错的地方。
3.2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测试题
1.点A(3,—1)其中横坐标为XX,纵坐标为XX。
2.过B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点坐标为—2,向y轴作垂线,垂足点坐标为5,则点B的坐标为。
3.点P(—3,5)到x轴距离为XX,到y轴距离为XX。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1、已知任意RtΔABC,∠C = 90,再画RtΔABC,使∠C=∠C=90,AB=AB,BC=BC。把画好的RtΔABC剪下来,放到RtΔABC上,它们全等吗?
通过作图,发现这样所做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完全重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_______,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
2、用数学语言表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RtΔABC与RtΔABC中
AB=AB
BC= ____
∴RtΔABC≌_________( )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_________。
3、例题学习
如图,AC⊥BC,BD⊥AD,AC=BD。求证:BC=AD
1、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2、两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3、两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4、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应相等。
5、(1)如图,∠ACB=∠ADB=90,要使ΔABC≌ΔBAD,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把增加的条件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的括号填上判定全等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AC=AD,∠C=∠D=90,你能说明BC=BD吗?
6、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的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滑梯倾斜角∠ABC与∠DFE有什么关系?
2、如图1,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点,BF⊥AC于F点,
若AB=CD,AF=CE,BD交AC于M点。(1)求证:MB=MD,ME=MF;(2)当E、F两点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予证明。
四、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 篇六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an)+(bm+bn)
=a(m+n)+b(m+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an)+(bm+bn)
=a(m+n)+b(m+n)
=(m+n)?(a+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 篇八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乙;3. =1.5、S =0.975、=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够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能够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方程和解不等式两种过程的比较,体会类比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坚持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解两个不等式;之后让大家谈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点;最后是关于通过列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不等关系的例题2、3,其中例3涉及到了不等式的正解数解问题。关于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学生在去分母这一部可能容易出错,可以采用通过学生深度解决、师生总结交流方法、巩固应用等方式处理。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问题,学生确实会有一定困难,主要是思考不够认真,缺少方法等原因,教师要注重借助数轴的学法指导。
教学重点:
1、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3、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
教学难点:
1、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去分母这一部的准确性。
2、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确定
教学流程:
一、直接引入
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异同点
1、出示问题,让学生板演
找两名同学,分别解下面两个问题:
(1)解方程:﹦
(2)解不等式:
2、小组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的异同点。
3、师生交流。
相同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相同,依次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不同点: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化系数为1时,要注意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4、运用新知。
将下列不等式中的分母化去: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八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