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概述】《蝉》教案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蝉》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⑤引读故事。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四、深入探究。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复述寓言故事。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3、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2、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4)学生自由练读。
2、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
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品读课文,探讨问题。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2、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1)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2、简析汪曾祺的散文写作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五、课堂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披情入文,写一点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汪曾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教学反思
略
初二《蝉》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四个生字,理解“彻夜不眠、惊心动魄、煎熬”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能够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明白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经历痛苦的,每个人都要学会承受。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学会边阅读边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自然之道,懂得各种生物生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自然之道》大家还记得吗?
1、让学生复述回忆课文内容
2、让学生说说《自然之道》的中心。
对了,作者出于帮助小海龟,但是好心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和《自然之道》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自己理解。
2、指明读课文,教师纠正。
3、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回答!
4、苏格拉底为什么彻夜不眠,是什么这么打动他。在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重点指出,自己感悟。
1、重点读蝉拖壳的艰难过程。
“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有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它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一样的玉肌。
虫儿痛苦地战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战栗也越来越剧烈。
是刀在剥皮么?是火在烧身么?是剑在剔骨么?是针在穿心么?孩子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战栗起来。 ”
2、怎样才能把上面的段落读出感情,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通过上面的一段,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真实。(观察细致)
4、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战栗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5、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把这些程序做完,浑身已被汗水浸透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6、苏格拉底的劳动换来的是什么?
二、点明中心,重点感悟
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儿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抖一抖,展开美丽的翅膀,都变成了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起来左摇右晃,极其笨拙。
想象一下这时候,苏格拉底得内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是苏格拉底,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三、教师总结
自然总是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人力所不能为的,我们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和某些动植物的特性。学会观察和认识。
四、拓展延伸
通过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全体讨论,小组交流。大胆发言!
五、布置作业(略)
《蝉》教案 篇四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跳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绣,当然更活泼些。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一声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拉拉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首先捡的是蝉声。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地。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子,或吊带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边,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脚上一脚下地直往树的怀里钻的那副猛劲吗?只因为树上有蝉。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
“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树上喊。赶快下面有人打开火柴盒把蝉关了进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飞走了。那种紧张就像《天方夜谭》里,那个渔夫用计把巨魔骗进古坛之后,赶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轻纱般的薄翼却已在小孩们的两颗太阳中,留下了一季的闪烁。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铅笔盒里的小动物——蝉、天牛、金龟子。有的用蝉换天牛,有的用金龟子换蝉。大家互相交换也互相赠送。有的乞求几片叶子,喂他铅笔盒或火柴盒里的小宝贝。那时候打开铅笔盒就像开保险柜一般小心,心里痒痒的时候,也只敢凑一只眼睛开一个小缝去瞄几眼。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讲,我们两眼瞪着前面,两只手却在抽屉里翻玩着“聚宝盆”。耳朵专心地听着金龟子在笔盒里拍翅的声音,愈听愈心花怒放,禁不住开个缝,把指头伸进去按一按金龟子,叫它安静些;或是摸一摸敛着翅的蝉,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对长角,看是不是又多长一节?不过,偶尔不小心,会被天牛咬上一口,它大概颇不喜欢那长长扁扁被戳得满是小洞的铅笔盒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自主突破】
1、说明文是指客观地 或 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两类:(1) 说明文 (2) 说明文
3、常见说明顺序:
① 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 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
③ 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式、式。
5、注音 惟妙惟肖( )匀称( )洨河( )暴涨( )倾听( )
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记载 横跨 陡峭 就地取才 B.和谐 支撑 推祟 巧妙绝伦
C.漳州 优久 弧形 独一无二 D.合拢 残损 拱圈 长虹饮涧
7、了解作者:茅以升, 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合作探究】
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9段):
第三部分(第10段):
9、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拓展延伸】
10、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特点,以“路”是什么开头写一段话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条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山谷,就形成了一座桥。
路是什么
【当堂测试】
1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 桥礅(dūn) 艰(jiān)固优(yōu)久
B.陡(dǒu)坡匀称(chēn) 和协(xie) 疏浚(jun)
C.翌(yi)日 湍(tuān)急铺砌(qi) 并行不悖(bei)
D.鸟瞰(kān) 老妪(yu)迥(jiǒnɡ)异 窥(kūi)见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13、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 窥(从缝隙里看)见 孩提(六、七岁时) 匝(遮蔽)道
B.风格迥(完全)异 俨然(很像真的) 惬意(称心舒适) 情愫(感情)
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 昭苏(苏醒) 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偃旗息鼓(倒下)
D.姹紫嫣(娇艳)红 并行不悖(相反) 豁(开阔)亮 鸟瞰(向下看)
1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自主突破】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2、默读4、5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3、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合作探究】
4、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5、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拓展延伸】
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
【当堂测试】
【达标训练】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6、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7、第②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第⑥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8、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9、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0、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11、第③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
12、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能力提高】
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索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悬索桥”,亦称“吊桥”。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有这三种桥。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就成为“________”。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渐扩大,孔上面层,磨成圆形,就成了“________”。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上去抱着第二个。如此一个一个上去连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过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猴桥”,形式上就是现代的“________”。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桥,都由此脱胎而来。
13、三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说明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说明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文中加粗词“脱胎”一词指什么?
17、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一样,为什么这样安排?
【总结反思】
《中国石拱桥》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2、事物、事理 3、时间,空间,逻辑 4、总分式,递进式 5、xiào chèn xiáo zhǎng qīng 6、D 7、桥梁,钱塘江大桥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9、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10、示例:不过是深深浅浅的脚印。你的,我的,他的,大家的,这些众多的脚印集合起来,就成了路。11、c 12、b 13、c 14、列数字、作诠释、引资料、摹状貌、打比方
第二课时
1、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由整体到局部,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由整体到局部
3、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5、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6、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7.列数字,雄伟;作比较,坚固。8.⑨;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9.逻辑顺序,即从整体到局部 10.第一层(①)交代修建时间;第二层(②③④⑤)介绍桥长、宽及其特点;第三层(⑥)与以前作对比,说明它的坚固;第四层(⑦⑧⑨)介绍柱子上的狮子,强调其形式优美。 11.“约”是“大约”的意思,准确说明了8米是个约数;“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桥面与河面的平行关系。 12.联拱石桥;由两个以上并列在一起的石拱构成的桥就是联拱石桥。卢沟桥是由11个石拱相联成一个整体,所以它也被称为联拱石桥。(二)13.梁桥;拱桥;吊桥14.桥的三大基本形式;分类别;下定义 15.三种桥的成因或由来;分类别;作诠释 16.在文中指以后的桥大都由此演化而来。 17.由最常见的入手去写,逐渐加深,使人容易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
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
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 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提问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
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
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
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
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
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
三、整体感知,了解“蝉” “蝉之烦”
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 (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
“蝉之恕”
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
(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
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蝉之敬”
1、文中作者与朋友进行的第二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17年埋在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但即使只有九十天,也要好好地过活,这就是蝉生命的意义,在属于他的那个夏天里,拼尽它小小躯体额全部力量去响彻一个夏天。
2、蝉的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除了赞美之外。也意在唤醒人类向蝉学习:好好过活,热爱生命;理解、尊重蝉)
“蝉之悟”
1、我们已经了解到蝉的生命的意义了,那么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对待自然万
物,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只有人类的生命和事业才是有意义的吗?人类如何和其他动物和谐相处?
(生命需要相互理解、尊重进而关爱)
2、作者最初表达对蝉态度的贬抑,而最后表现对蝉的态度褒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欲扬先抑,是褒扬显得尤为突出)
四、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对蝉的感情,体会作者由日常小事物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想。
五、作业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话要对周瘦鹃说的吗?请写下来,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堂的迁移,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一种扩大,取得互文解读的效果。
在大热的几天里,一天到晚,总可听得蝉声如沸,小园里树木多,所以蝉也特别多,便织成了一片交响乐,简直闹得人心烦意乱。天气越热,蝉也越闹,清早就闹了起来,直闹到夕阳西下时,还是无休无歇。听它们的声音,似乎在唤“知了!知了!”所以蝉的别名就叫知了。但不知它们成日的唤着知了知了,到底知道了什么。【周瘦鹃:《苏州游踪》】
教学反思:
蝉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
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两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们的生命最强音。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yì)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www.haoword.com≯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2、字词学习:《补充习题》“自主学习”部分。
三、整体感知
1、《蝉》这篇课文开头就用知知不休和烦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先抑后扬。
2、你从文中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蝉?(蝉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
一只知知不休却响彻一个夏天的蝉。
一只等了17年才活一个夏天的蝉。
一只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的蝉。
……
四、合作探究
(一)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当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蝉生命意义的赞美。
2、文中那一句话是作者对蝉情感变化的关键?它有何含义?(启示)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二)作者是怎样由蝉的生命短暂联想到人的?(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义:
1、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明确: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金色的,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色的。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2、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它等到的那个夏天是让它觉得幸福的夏天,17年的等待换来了一个夏天短暂的幸福。充分说明了生命的可贵!
拓展延伸:蝉的一生
①卵在树洞生活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七月爬出来。
③两个月后,若虫第二次脱皮,成为二龄若虫。
④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
⑤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爬出地面。
⑥产卵后的第6个夏天,羽化成虫。
⑦成虫大约只有两个星期的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死亡。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
小结:
《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今后我们写作文要学会这种含蓄的写法。
作业:1、《评价手册》;2、预习《贝壳》。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蝉》教案新版多篇范文。